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滦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历史学科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萨尔贡一世(公元前2354-前2279年)在征服苏美尔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宣称他受到苏美尔女神的眷顾得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得到苏美尔城邦保护神的认可,获得王位。萨尔贡一世的这些做法意在( )
A. 强调其统治合法性 B. 打击两河流域的神权势力
C. 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 抵制汉谟拉比的对外扩张
2. 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匐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头戴波斯王冠,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亚历山大采取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东方文化 B.增强君主的权威
C.稳固帝国的政治统治 D.融合东西方文化
3. 13—19世纪,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
4.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②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西欧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③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津巴布韦是当时非洲最强的国家
④ 玛雅人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面貌
A.① B. ② C. ③ D. ④
5.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一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材料旨在说明古代文明( )
A.各具特色,互有借鉴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D.多元一体,相互交融
6. 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 )
A.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
7. 图1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 )
图1
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
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 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
8. 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主张开明专制,声称自己不过是国家的第一奴仆,国家利益是君主的法则,这条法则是不可违背的。他甚至还命令说,如果他被敌方俘虏,普鲁士不应为他的获释作任何牺性。这反映了( )
A.启蒙时代社会的进步 B.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 D.法律至上观念的传播
9. 1854年,美国通过的《土地价格递减法》规定,针对上市多年而没有销售的西部地区土地,按与其上市时间成反比的规则重新核定新的上市价格,上市时间越长,出售价格越低。同时,美国西部各州设立了移民局,各州还纷纷出版书籍介绍本州基本情况。美国上述举措( )
A.意在扭转国内战争基本态势 B.埋下了南北冲突的隐患
C.导致了美国长期的种族矛盾 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10. 《家, 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 )
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 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
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D.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11. 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
A.组织发动 B.直接指挥
C.精神引领 D.经济资助
12.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材料可用于说明( )
A.资本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扩张 B.列强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
C.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3. 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
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 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14.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A.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 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
C.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 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15. 1920年,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租让法令,外国资本家可通过独资、合资及提供技术援助等方式获得矿产、森林等经营权,产品实行分成。美国哈里曼公司是较大的租让企业之一。这反映了( )
A.美苏利益的趋同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战时政策的完善 D.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
16. 1926年,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以下符合该论断的史实是( )
A.辛亥革命 B.越南反抗斗争
C.印巴分治 D.伊朗立宪革命
17. 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签订《慕尼黑协定》回国后,受到群众自发的、凯旋似的欢迎,当时的报刊无一例外地表达出感激之声。这表明( )
A.反战情绪弥漫着整个欧洲 B.民众情绪左右着政府决策
C.亚欧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D.绥靖政策有一定社会基础
18. 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冷战终结是大西洋同盟体系主导下自由世界的全方位胜利。俄罗斯认为,冷战终结是双方联合协商的结果,它意味着俄罗斯将与西方一道以平等创始人的身份重塑一个基于求同存异、观念和制度多元主义等理念的泛欧洲共同体和一个更加包容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知冷战的终结( )
A.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 B.扩大了西方世界影响力
C.埋下了国际冲突的隐患 D.密切西方与俄罗斯联系
19. 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重点议题从政治上转移到经济问题上。图2为1961—1981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 )
图2
A.追求建立新的国际治理机制 B.致力摧毁世界殖民体系
C.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 D.努力构建区域经济集团
20. 表1 1913—1970年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覆盖的人数比重
1913年 1926年 1939年 1945年 1960年 1970年
少于1% 4.25% 5% 74.2% 73.1% 80%
据表1可知,美国( )
A.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面覆盖 B.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C.基层治理获得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D.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21. 表2为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科技革命的新发展
C.欧洲移民大量增加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22. 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曾明确提出和平共处是苏联在核时代外交政策的 表2
指导思想,但他同时又认为和平共处能够实现,首先归功于苏联核威慑、归功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这一认识( )
A.无助于改善国民经济结构 B.促成全面冷战对峙的形成
C.有利于战后苏联经济重建 D.为改革提供必要舆论支持
23. 据统计,从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从8.5%下降到5.9%,农业总产值从4.3%下降到1.1%,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从6.8%下降到3.2%。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苏联整体国力不断衰退 B.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
C.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4. 下图中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经济增长的五大贡献国,1980—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计算)
A.体制机制创新 B.生产要素增加
C.产业结构优化 D.信息技术推动
2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在政治理论上进一步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明确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下列民族民主运动成果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B.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
C.埃及总统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D.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民主改革
26. 1990—1998年,国际组织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体系实现蜕变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合作共赢是东西方共识 D.政治多极化趋势受挑战
27.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很难做到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国性使得应对问题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调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应对。”由此可知,新模式的产生( )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 B.有利于提高全球治理能力
C.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D.打破了西方霸权主义政策
二、非选择题: 28题18分,29题12分,30题1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年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12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力量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正是这样的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它们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种宏观论述》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心理战是一种独特的但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直抵对方的国界之内,又没有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并且很难被防御。1948年1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在法律上对美国进行心理战做出保护,授权美国政府在和平时期向全世界开展心理宣传。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该机构拥有高额预算,其署长直接由总统任命,并有权参加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广播台、电视台成为美国政府的秘密手段;文艺汇演、艺术展览和博览会在冷战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化始终是冷战中的万能武器。
——摘编自[德] 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材料二 在“自由欧洲电台”和“解放电台”全天候的隐蔽心理宣传活动的作用下,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东欧国家出现了一系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要参与者的游行示威和骚乱,抗议政府食物供应严重不足。在民主德国边境,中央情报局组织人员用热气球、风筝等工具散发大量由美国新闻署组织印刷的宣扬西方民主和社会生活,诋毁苏联共产主义的传单、小册子、画报等。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安置法》安置了东欧国家难民,另一方面通过中央情报局鼓动和资助那些逃到西方国家的难民,给“铁幕”后的亲朋好友写信,向他们宣传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优越的生活。
——摘编自史澎海《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对外心理战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推行心理战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时代背景。(10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行心理战的影响。(6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滦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5ACBDB 6-10DCABD 11-15CDDCD 16-20BDCAB 21-25BACAD 26-27BB
28. 【答案】(18分)
(1)苏联农业水平的恢复;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可得6分)
(2)同:都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体现政府主导作用);都重视群众的力量;都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都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
异:苏联——服务于工业化建设;带有强烈的强制性;粮食收购过程中排斥市场;实现的方式相对单一。(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
民主德国——建立在工业化实现基础上;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过程中农产品收购利用市场;政府多种方式引导。
(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
29.【答案】(12分)
【示例】
观点:国家实力对比变化影响国际格局演变。(2分)
阐述: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败,而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则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的军事实力也迅速增长,成为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国家。美苏基于综合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分歧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走向战后对抗,形成两极格局。(8分)
综上所述,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评分说明: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阐述时,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30. 【答案】(16分)
(1)措施:颁布心理宣传法案;设置专门机构;利用传媒和文化手段。(每点2分,共6分)
背景:美苏冷战的开展;杜鲁门主义的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出台。(每点2分,任答点2得4分)
(2)影响:削弱苏联在东欧的控制;破坏了东欧的社会稳定(导致大批东欧国家民众逃往西方国家);助推冷战发展,引发苏东巨变;美化美国形象(扩大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每点2分,任答点3得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 【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可知,萨尔贡一世借助苏美尔女神和城邦保护神的权威,稳定新征服地苏美尔,从而强调其统治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借助宗教神权力量,而非打击,排除B项;宣扬君权神授观念不是目的,稳固新征服地区才是目的,排除C项;汉谟拉比处于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8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2.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在亚洲扩张时,宣称自己是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崇尚东方宫廷礼节服饰,要当地人对他敬若神明等举措,旨在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东西方文化,无法得出“先进的东方文化”,排除A项;“增强君主的权威”与材料“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不符,排除B项;“融合东西方文化”是手段,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3. 【答案】B【解析】13—17、18世纪,欧洲的王权逐渐加强,17、18世纪从英国开始,各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增强,与封建君主展开斗争,王权在新兴资产阶级打击下,逐步减弱,19世纪更多的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取代了国王的封建专制统治,故选B项;17、18世纪欧洲的王权逐步减弱,而不是继续加强,排除A项;13世纪—17、18世纪,王权呈现逐步加强的趋势,而不是减弱,排除C项;13—19世纪王权在欧洲是先增强后减弱的发展趋势,而不是一直减弱,排除D项。
4. 【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是古代美洲文明的杰出代表,各自创造出了独特的文明成果,表明古代美洲文明呈现多元面貌,D项正确;7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10--11世纪起,西欧城市的兴起与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而不是“已经形成”,排除B项;14—15世 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是南部非洲最强的国家,但不是整个非洲最强的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5. 【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古代非洲人能够独立地掌握炼铜术并将其应用到炼铁领域,且这一地区的炼铁活动早于西亚技术传播到埃及的时间,这说明古代文明各自独立发展,相对隔绝,故选B项;材料只有非洲的冶炼技术,互有借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互相学习与“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不符,排除C项;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的特征,一体性是指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影响,逐渐形成统一的特点,材料不体现一体性和相互交融,排除D项。
6. 【答案】D【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加大了东方与西方的交流,金银等贵金属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货币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主义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因此答案选D项;地圆说在16世纪以前就已经形成,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A项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B项排除;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陆路贸易的发展,C项排除。
7. 【答案】C【解析】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在该时期,不仅有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英国、法国等,据此可知,该地图说明此时期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故选C项;地图展示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被殖民,而不是其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大西洋三角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但是在地图中并没有显示欧洲的情况,排除B项;地图仅是展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并没有述及其手段,排除D项。
8. 【答案】A【解析】据材料“18世纪……开明专制……国家利益是君主的法则”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启蒙运动发展到高潮,腓特烈二世主张开明专制,强调国家利益至上,这反映了启蒙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故选A项;18世纪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统一民族国家尚未形成,排除B项;王权有限原则是指国王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不能随意行使权力。材料中腓特烈二世主张开明专制和国家利益至上,“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没有关于法律的描述,不能得出“法律至上观念的传播”的结论,排除D项。
9. 【答案】B【解析】据材料“核定新的上市价格……设立了移民局……出版书籍介绍本州”可知,1854年美国通过《土地价格递减法》采取多种措施,有利于加快西部土地出售和鼓励向西部移民,结合所学1854年前后美国的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美国南方和北方争夺西部土地的斗争日益激烈,成为引发南北战争的重要原因,埋下了南北冲突的隐患,故选B项;美国南北战争于1861年爆发,1854年尚未发生国内战争,更谈不上扭转国内战争态势,排除A项;材料所述的各种措施鼓励向西部地区移民,从而加剧了南方和北方、自由州和蓄奴州之间的矛盾,而非种族矛盾,况且早在美国独立,并颁布1787年宪法之时,就已经种下了种族矛盾的萌芽,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了美国采取措施重新核定西部土地价格,并未显示将土地卖给农民,因而体现不出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排除D项。
10. 【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时期,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渐被机器化和工厂化所取代,家庭的生产经营场所与生活场所两种功能分离,家庭不再是工作的场所,而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它的生产功能让位于工厂,故选D。
11. 【答案】C【解析】据材料“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可知马克思并不认为巴黎公社运动是第一国际直接领导的结果,而是第一国际通过精神引领的作用,使各个国际支部时刻都能深受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领导,故选C项;巴黎公社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的产物,其爆发具有偶然性,并非是经历了充分组织准备的结果,排除A项;“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说明马克思并不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对各个国际支部直接领导的结果,排除B项;巴黎公社运动具有“城市革命”的色彩,并未与其他国际共产组织取得直接联系,无法获得外界的经济资助,排除D项。
12. 【答案】D【解析】由材料“工业制成品生产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而广大的亚非拉美则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D项;资本主义在这之前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体系的形成,列强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而资本原始积累是主要通过暴力直接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信息,排除C项。
13.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非洲大陆本土的抵抗运动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运动从思想上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为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埋下了思想的种子,故选D项;根据所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形式有和平斗争也有暴力斗争,且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非洲大陆本土人民的抗争,不能体现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陆的本土的抵抗运动逐渐增多,这些团体是反对殖民者入侵的团体而非政党,不能体现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到二战前夕,除了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外,非洲大陆其余地区都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和材料中提到的抵制情况无关,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
14. 【答案】C【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之后,关于对德国的制裁问题,法国想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进而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英国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试图维持欧陆均势,减少德国对英国的威胁,美国几乎不想削弱德国的军事实力,希望通过德国制衡英国和法国,进而有利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这体现了三国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虽然没有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但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妥协的产物,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法国的战略目标是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并非要争夺世界霸权,排除B项;均势外交指的是大国为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在确保自身优势的情况下,让敌对势力保持均势,使任何一方不能威胁自身利益,英国的诉求是其均势外交的体现,但法国想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不属于均势外交,排除D项。
15. 【答案】D【解析】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20年,此时苏俄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逐步暴露,苏俄通过租让自然资源给外国资本家恢复经济,这表明苏俄政府经济政策适时调整,故选D项;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俄是无产阶级政权,两国政权性质不同,两国根本利益不会趋同,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是苏俄政府主动允许外国资本家租赁苏俄自然资源,不是外国资本入侵,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苏俄允许外国资本家租赁自然资源,这是类似新经济政策的措施,不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完善,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排除C项。
16.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法国驻印度支那”主要代指的是东南亚地区,据材料 “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可知材料认为东南亚地区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冲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秩序,故选B项;民国时期的中国是半殖民地,不存在“殖民总督统治”,排除A项;印巴分治出现于二战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伊朗位于西亚地区,主要是俄国和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项。
17.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受到群众自发的、凯旋似的欢迎,当时的报刊无一例外地表达出感激之声”,可知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英国社会的支持和响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绥靖政策受到英国社会的欢迎说明当时人们并未意识到战争的急迫,不存在明显的反战情绪,排除A项;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左右着政府决策,排除B项;1936年形成军部法西斯专政和1933年纳粹德国建立独裁统治标志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排除C项。
18. 【答案】C【解析】据材料“大西洋同盟体系主导下”“俄罗斯将与西方一道以平等”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世界与俄罗斯对于冷战的终结有着不同的认识,俄罗斯想重塑欧洲战略平衡,欧洲国家并不接纳俄罗斯参与到欧洲安全建设体系之中,实际上埋下了国际冲突的隐患,故选C项;材料涉及的是西方世界和俄罗斯双方的关系,与多极化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也有所扩大,排除B项;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并不接纳俄罗斯参与到欧洲安全建设体系之中,西方与俄罗斯关系紧张,排除D项。
19.【答案】A【解析】据图2“1961—1981年不结盟运动……数量变化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中有关经济的宣言、决议与纲领数量大幅增加,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关注经济解放,主张打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追求建立新的国际治理机制,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在其成立初期(20世纪60年代)主要关注政治上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致力于摧毁世界殖民体系,与材料“20世纪70年代……从政治上转移到经济问题上”不符,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处于两极格局期间,“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是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包括广大亚非拉国家,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项。
20. 【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1913—1970年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覆盖的人数比重明显增加,这说明国家强化了通过个人所得税对社会财富的调控,也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故选B项;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社会财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范畴,排除A项;基层治理主要体现在国家对社区等基层单位的治理,不包括个人所得税,排除C项;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排除D项。
21. 【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柱状图可知,在二战之后,美国的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下降,而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例却明显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迅速发展,故选B项;“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美国就业人口”,与“欧洲移民”没有关系,排除C项;美国在二战之后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但是这不是题干柱状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22.【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苏联。据材料可知,赫鲁晓夫既提出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又认为和平共处的实现建立在苏联核威慑的基础上,说明当时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联高层还是倾向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样的认识当然不利于苏联经济结构的改变,A项正确;冷战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题干涉及时间是1956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苏联领导人依然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苏联战后重建需要发展各行各业,尤其是农业和轻工业,不符题意,排除C项;材料赫鲁晓夫关于外交与重工业关系的人认识,而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二者没有关联性,排除D项。故选A项。
2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可知60—70年代的苏联农业生产处于不但萎缩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严重,故选C项;20世纪60—70年代主要出于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一时期苏联综合国力达到历史顶峰,排除A项;军备竞赛导致的经济衰退只是苏联经济发展下降的客观原因,排除B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
24. 【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1980—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国的排名显示,中国的贡献逐渐超越了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了体制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选A项;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要素基本变化不大,不存在明显差异,排除B项;中国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都存在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第三产业的明显增加,排除C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最先开始于美国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
25. 【答案】D【解析】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是一战后出现在拉丁美洲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不属于二战后,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1962年《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二战后,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英国被迫统一印度独立,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6. 【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1990—1998年国际组织数量增长迅猛,其中以非政府间组织为主,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全球性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时代潮流相适应,故选B项;“蜕变”不合逻辑,蜕变指发生质的变化,多指向坏的方面转化,与题意、史实不符,排除A项;“东西方共识”不合史实,美国等西方国家坚持本国优先的霸权主义,仍秉持零和博弈思维,排除C项;“受挑战”不合逻辑,应为“继续发展,不可逆转”,排除D项。
27. 【答案】B【解析】据材料“一个国家很难……相反,全球……共同应对”可知,新模式指通过国际各种力量共同应对国际问题,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全球治理能力,故选B项;据材料该模式是国际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非区域集团的合作,排除A项;结合所学,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主要指在利益分配不均衡、破坏生态环境、人才流失等方面凸显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材料不是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应对措施,排除C项;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未改变,西方霸权主义政策也不会打破,排除D项。
28. 【答案】(18分)
(1)苏联农业水平的恢复;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可得6分)
(2)同:都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体现政府主导作用);都重视群众的力量;都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都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
异:苏联——服务于工业化建设;带有强烈的强制性;粮食收购过程中排斥市场;实现的方式相对单一。(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
民主德国——建立在工业化实现基础上;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过程中农产品收购利用市场;政府多种方式引导。
(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
【解析】
(1)据材料一“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得出苏联农业水平的恢复;据材料一“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得出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据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得出领导人对形势的认识;结合所学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得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据材料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得出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2)第一小问同,据材料一“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材料二“国家……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得出都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体现政府主导作用);据材料一“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材料二“国家……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得出都重视群众的力量;据材料一“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材料二“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得出都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都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第二小问异,苏联方面,结合所学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相关知识可知,服务于工业化建设;据材料一“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得出带有强烈的强制性;据材料一“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得出粮食收购过程中排斥市场;结合所学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相关知识可知,实现的方式相对单一。民主德国方面,据材料二“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得出建立在工业化实现基础上;据材料二“国家通……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得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据材料二“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得出过程中农产品收购利用市场;据材料二“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得出政府多种方式引导。
29.【答案】(12分)
【示例】
观点:国家实力对比变化影响国际格局演变。(2分)
阐述: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败,而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则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的军事实力也迅速增长,成为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国家。美苏基于综合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分歧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走向战后对抗,形成两极格局。(8分)
综上所述,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评分说明: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阐述时,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解析】据材料“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可知作者认为国际主体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导致国际格局变动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正如二战后初期,欧洲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成为阻碍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所以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50年代后,又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出现了两极格局,严重威胁到了世界和平;据材料“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可知作者认为国家利益认知的差异和矛盾是导致国际格局变动的直接原因,正如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速度逐渐反超了英法,但是世界市场的主导权始终控制在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手中,所以,英德矛盾激烈,英德双方为了维持自身在国际社会的优势地位,矛盾可调和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0. 【答案】(16分)
(1)措施:颁布心理宣传法案;设置专门机构;利用传媒和文化手段。(每点2分,共6分)
背景:美苏冷战的开展;杜鲁门主义的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出台。(每点2分,任答点2得4分)
(2)影响:削弱苏联在东欧的控制;破坏了东欧的社会稳定(导致大批东欧国家民众逃往西方国家);助推冷战发展,引发苏东巨变;美化美国形象(扩大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每点2分,任答点3得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