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历 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同学认为:“鸦片战争爆发是大不列颠帝国完成本国贸易全球化的必然”这句话反应的是鸦片战争的什么原因
A.英国手工工场兴起
B.英国在印度的贸易繁荣
C.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D.英国庄园经济的崩溃
2.某条约“十、……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条约的这个内容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A.关税的自主性失去 B.提高贸易主动权
C.开创赔款恶例 D.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3.海口秀英炮台(右图),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至今已经有132个年头了。它与广东虎门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天津大沽口炮台,同为清代晚期闻名遐迩的四大海岸炮台,它们都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对于海口秀英炮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历史见证
B.是清政府达到“求富”口号的见证
C.推动的清政府民主改革
D.海南的经济地位大大提高
4.公元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美国传教士在那大墟建立基督教堂“福音堂”,兴办灵光学校、佶安宁女子学校和教会医院。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西方传教士可以在中国传教,并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虎门条约》
5.他是太平天国后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最进步、最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杨秀清 B.洪仁玕 C.李秀成 D.洪秀全
6.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学堂由左宗棠奏请创办,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学堂,它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百日维新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7.湖北枪炮厂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之一,由张之洞于1890年在湖北建立。它不断扩充规模,更新机器,生产德式毛瑟步枪和小型陆炮。这个企业的开办
A.为军事工业近代化作出贡献 B.培养了近代军事人才
C.“自强”的目的达到 D.成功抵制外国的军事威胁
8.1885年冬,临高、儋州大旱,当地地主、奸商勾结官吏囤积粮食,抬高物价。广大农民揭竿而起,以临高县的和舍、南丰,儋州的抱舍、那大、四方山等地为据点,向统治者发起猛攻,惊动清政府。两广总督张之洞令冯子材带兵前往镇压,冯子材采用镇压与安抚相结合,化解危机。冯子材在来海南前,他还亲身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
A.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B.接受清政府指挥率兵入台
C.创办湖北织布局 D.镇南关大捷
9.右图所示是某次运动的牺牲者,他临危不惧,死得其所。这次运动的背景是
A.《辛丑条约》签订使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B.清政府想要“自强”所以支持改革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农民阶级的支持
10.京师大学堂成为了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实际上,它一度陷于停顿,学生数量不足百人。原定开设10个科目,实际只开了4个,每个科目学生不到10人。学习内容仍然是孔孟经书和朱子理学,性质近似于旧式书院。这表明
A.近代教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戊戌变法的成果影响深远 D.民族危机的加深
11.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关于这本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体现了“自强”“求富” B.生物学知识在中国已经全部普及
C.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D.号召救亡图存
12.学习小组搜集了地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图片《时局图》、绘画《八国联大沽口登录》。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3.蔡元培先生为某位重要历史人物书写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位历史人物的贡献是
A.提出三民主义 B.最先发起武昌起义
C.创立中华帝国 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14.林文英,祖籍今海南文昌,在暹罗(今泰国)出生1909年,奉孙中山之命,首次回琼组织中国同盟会海南支会,发动青年学生和会党人士入会,1912年8月,在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在选举总统时,拒不投袁世凯的票,而投孙中山的票,为袁所忌。根据材料,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是什么政治体制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内阁制 D.君主专制
15.公元1819 年( 清嘉庆二十四年) ,儋州设32 里,“州城”为“中和里”。1912 年 ,儋州改为儋县,中和里为儋县县治。1924年筹建新州县城。主要街道为中山街、仲恺街、民生街、民权街4条构成整齐、笔直的“井”字形。1925年后为县府驻地。1925年是民国几年
A.15 B.13 C.14 D.12
16.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
B.北洋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
C.那大战役是琼崖抗战初期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一次战斗
D.琼侨曾金城从马来西亚运回第一批橡胶树苗,在儋州那大附近的洛基乡西领村栽培种植
17.史论结合是学历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史论不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京师同文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C.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萍浏醴起义——兴中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8.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法令,包括《大总统令禁烟文》、《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和《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等,这些措施旨在
A.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革除社会陋习改进社会风尚 D.全面走向近代文明
19. 在浩瀚历史长河之中,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下列属于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反抗列强的史实
①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 ②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③邓世昌激战黄海 ④左宝贵平壤战役激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关于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B.抨击落后的封建统治
C.都是资本主义革命派领导 D.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第II卷(共40分)
21.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慢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亡图存的探索(16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他们首先“睁眼看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变革,拉开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帷幕,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醒来……
——摘自王亮《近代“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
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大多数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发展;周围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作为产业工人或劳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些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平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特别是1915年帝制运动期间,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减少到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四: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即后人所称的“中共上海发起组”。其后,《新青年》成为党的刊物,陈独秀邀请早期党员陈望道、李汉俊、李达等先后加入编辑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出版,内容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摘编自田子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和著作回顾》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是什么,魏源在这部书的基础上编成的一本什么书?书中提出的什么思想,影响着此后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4分)
材料二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3分)
据材料三,概括《青年杂志》创办的背景。(4分)
根据材料四及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新文化运动的意义。(4分)
22.19世纪末期,中国面临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一批有识之士寻找救国的新方向(14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说:“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是往下沉沦的历史(沉沦是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是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开始的,一直到1920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光绪帝)何敢任意要为!诸臣者,皆我(慈禧太后)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竞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
——摘編自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三: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孙文《<民报>发刊词》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首风云际会的沧桑百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多领域除旧布新、文明进步的起点,就是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
——郭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的挽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丑条约》使近代中国沉沦“谷底”?(3分)
材料二中“康有为之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顽固派的主张。(3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哪一新理论指导了辛亥革命,并概括辛亥革命带来哪些“壮阔”的影响。(4分)
材料三中蔡元培先生挽联,你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未竟之功”?(4分)
23.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同时诸多有识之士也积极探索国家富强之路,进行着近代化的探索,请以“中华民族近代化的探索”为题,进行简要阐述(写2条史实即可)。(10分)
儋州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答案详解
【答案】C 【命题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扩大世界市场,把矛头指向这中国,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所以给英国制造机会,故选C。英国手工工场的兴起是在13世纪,鸦片战争是19世纪,时间上不符合 ,故排除A。题目考查英国与中国的关系,与印度无关故排除B。英国庄园经济崩溃是14-15世纪故以鸦片战争19世纪不符合,故排除D。
2. 【答案】A 【命题点】中国关税自主权
【解析】根据题意英国在某港按例纳税后,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破坏中国了关税自主性,故选A。提高关税与材料相反故排除B。开创赔款恶例材料中没有体现赔款故排除C。材料中是关于税收方面没有涉及到领土故排除D。
3. 【答案】A 【命题点】近代史上反抗外敌入侵的见证
【解析】根据题目内容可以找到关键词炮台是“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可以得出是海南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历史见证,故选A。近代化的探索“求富”口号是体现在民生工业上而不是军事上故排除B。C选项没有体现民主改革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海南经济地位提高故排除D。
4. 【答案】B 【命题点】《天津条约》的内容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允许外国公使可以自由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故选B。
《北京条约》签订时间是1860年,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而题目是1899年,故不符合排除C。《虎门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3年,而题目是1899年,故不符合排除D。
5. 【答案】B 【命题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根据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领导人在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方面有突出的贡献,,洪仁轩的《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故选B。杨秀清、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领导人故排除A、D。李秀成虽然是后期的领袖,但在天京陷落上有所贡献而不是思想上故排除C。
6. 【答案】D 【命题点】考查洋务运动后期“求富”方面的代表
【解析】根据题意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海军学校由左宗棠创办得知考查洋务运动后期的代表故选D。百日维新是1898年开始与题目1866年不相符合故排除A。五四运动是1919年与题目1866年不相符合故排除B。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与题目1866年不符合故排除C。
7. 【答案】A 【命题点】考查洋务运动前期“自强”方面的代表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许多军事工业,在当时也能抵御一些外来的侵略所以为近代化军事工业作出了贡献故选A。B选项培养军事人才题意中没有出现。“自强”是前期口号,虽然在当时取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了,所以目的没有达到,也没有成功抵御外国军事的威胁故排除C、D。
8. 【答案】D 【命题点】洋务运动时期冯子材的事迹
【解析】从题意中选取关键词冯子材带领的军队参加过哪些战争,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从所学知识得出答案选D。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故排除A。创办湖北织布局的是张之洞故排除C。接受清政府指挥率兵入台的是李鸿章故排除B。
9. 【答案】C 【命题点】戊戌变法的背景
【解析】农民阶级反抗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与戊戌变法不相符合D错;
辛丑条约在戊戌变法后面故A错误。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段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C是符合题意的。
【答案】A 【命题点】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
【解析】从题意上看原定开设10个科目,实际开了4个,每个科目人数不到10人,说明教育的发展没有预期想要的效果,所以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故选A。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60年代而京师大学堂是在1898年故不相符排除B。京师大学堂学习内容仍是孔孟经书和朱子理学,1905年废除科举制所以影响并非深远故排除C。民族危机加深是在1895年发生比1898年要快故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D。
【答案】D 【命题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目的
【解析】严复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其翻译的书籍是为宣传其维新思想,所以答案是戊戌变法的目的,选D。A是洋务运动口号,B不能看出,材料没有强调教育不能选C。所以选D
【答案】B 【命题点】本题材料考查概况能力
【解析】分别点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均发生于19世纪90年代,体现民族危机加剧,所以B正确;A、C只看到甲午中日战争,片面;D只看到《辛亥革命》。故选B
【答案】A 【命题点】考查辛亥革命
【解析】题目所描述的是孙中山,其实问的是孙中山的贡献。A是孙中山所提出,故正确;B不是孙中山所发起;C中华帝国是袁世凯所创;D“二十一条”是袁世凯所答应。故选A
【答案】B 【命题点】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解析】从题干中,林文英在国会选举中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并结合书本知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故选B,ACD均与史实不一致,所以都错。故选B
【答案】C 【命题点】考查民国纪年
【解析】民国元年为1912年,计算的方式是1925-1912-1=14故选B;因此排除ABD。故选C
【答案】C 【命题点】考查历史的学科素养史料实证
【解析】A表述义和团的史实;B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C对那大战役的评价;D反应华侨种植状况。故选C
【答案】D 【命题点】考查洋务运动,中国同盟会
【解析】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是正确的史实;B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C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萍浏醴起义中国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不是兴中会。故选D
【答案】C 【命题点】考查南京临时政府改进社会风尚
【解析】从改革的法令中,对于禁烟、剪辫子、禁止缠足,都是对社会风尚和陋习的表现,故选C;A与平等无关;B只强调服装与题目无关;D“全面”表述太绝对。故选C
【答案】D 【命题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二次革命
【解析】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是为反对袁世凯的暴行不是反抗列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并没有反抗列强;邓世昌激战黄海和左宝贵平壤战役激战都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反对列强的表现。故选D。
【答案】A 【命题点】考查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共同点
【解析】两者都没有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故选A;戊戌变法没有抨击落后的封建统治,故B错;戊戌变法是资本主义维新派领导,故C错;D选择与两者无关。故选A.
21
(1)【答案】《四洲志》(1分);《海国图志》(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林则徐在南方禁烟期间编译《四洲志》,魏源在这部书的基础上编成的《海国图志》,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答案】事件:洋务运动(1分)
影响:促进中国近代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促进工人阶级的形成;促进管理阶层和实业家产生(答出三点即可,3分)
【详解】事件:根据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由此可知,“自强运动”指的便是洋务运动。
影响:根据材料二中的“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工人阶级这一未来影响巨大的新阶级,还促进了管理阶层和实业家的产生。
(3)【答案】原因: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4分)
【详解】根据材料三“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可知,《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是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根据“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 ‘ 思想革命开始’”可知,《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4)【答案】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4分)
【详解】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
22.
(1)【答案】《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分)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是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开始的,一直到1920年”可知,因为,《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答案】 戊戌变法(1分);祖宗之法不可变(2分)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之法”指的是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康有为等人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根据材料“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光绪帝)何敢任意要为!诸臣者,皆我(慈禧太后)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竞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可知,顽固派的主张是祖宗之法不可变。
(3)【答案】三民主义(1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详解】根据材料三“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结合所学可知,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说辛亥革命是“波澜壮阔”的。
(4)【答案】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分)“未竟之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分)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他的没有完成的事业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3. 【答案】
近代中华民族近代化的探索
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分)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改革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阶层的近代化探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1分)
【详解】根据主题“探索之路和富强之路”,观点围绕复兴即可,可确定观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论述的时候,结合表格涉及的史实,“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救亡图存,创办京师大学堂等。”是戊戌变法的内容。“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意义。
儋州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简明答案
1.C 2.A 3.A 4.B 5.B 6D 7.A 8.D 9.C 10.A
11.D 12.B 13.A 14.B 15.C 16.C 17.D 18.C 19.D 20.A
21(1)《四洲志》(1分);《海国图志》(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事件:洋务运动(1分)
影响:促进中国近代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促进工人阶级的形成;促进管理阶层和实业家产生(答出三点即可,3分)
(3)原因: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4分)
(4)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4分)
22.答案:
(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分)
(2) 戊戌变法(1分);祖宗之法不可变(2分)
(3)三民主义(1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4)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分)“未竟之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分)
23. 近代中华民族近代化的探索
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分)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改革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阶层的近代化探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1分)
儋州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秋季八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综合题评分细则
21(1)《四洲志》(1分);《海国图志》(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评分细则:没有写书名号的不得分;洲写成州错别子不得分;顺序颠倒不得分;师夷长技以制夷写不完整不得分。
(2)事件:洋务运动(1分)
影响:促进中国近代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促进工人阶级的形成;促进管理阶层和实业家产生(答出三点即可,3分)
评分细则:洋务运动写成洋务事件不得分;概括归纳一点一分,写3点即可得满分。照抄材料不得分。
原因: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4分)
评分细则:一点2分,两点共4分;不得照抄材料,概括材料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4分)
评分细则:一点2分,两点共4分;不得照抄材料,不得照抄课本;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2.答案:
(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分)
评分细则:一点1分,写出3点即可满分;不写书名号不得分。
戊戌变法(1分);祖宗之法不可变(2分)
评分细则:戊戌写成戌戊错别字不得分;加双引号不得分;
三民主义(1分);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评分细则:三民主义加书名号、双引号都不得分;
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2分)“未竟之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分)
评分细则:学生回答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也可以得分;
23. 中华民族近代化的探索
背景: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分)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改革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分)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阶层的近代化探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1分)
评分细则:背景2分;论述举例一个历史事件3分要求包括背景、过程(内容)意义(影响),两个共6分;结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