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中提到:“乡村的居民们,你们现在应该看出,巴黎的事业就是你们的事业。”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 B.具有初步的工农联盟意识
C.很重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建立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2.如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 亚历山大里亚 威尼斯 欧洲消费国
1—2 10—14 14—18 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D.世界市场的形成
3.1941年12月,美国图书馆协会组织并发起“胜利图书运动”,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大力支持。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该协会为美国军队募集图书1800万册。该运动旨在( )
A.提供战胜法西斯的精神支持 B.传承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C.加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垄断 D.彰显图书馆服务公众职能
4.“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有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该规定的出台( )
A.肯定了中国对一战的贡献 B.遏制了欧美列强的对华侵略
C.使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 D.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6.关于中古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7.一战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相同点是( )
A.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体现了大小国家的共同意志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D.解决了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
8.新航路开辟以后,大量的美洲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和欧洲。这一现象( )
A.加速了美洲的社会转型 B.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C.引发了全球性价格革命 D.推动了全球贸易均衡发展
9.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大地震,造成6万——10万人死亡,包括40多座教堂、200多所大小修道院在内的大量建筑被摧毁。震后,科学家对地震起因展开探究与思考,启蒙哲人也趁机鼓动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上帝惩罚”说受到普遍质疑。这说明( )
A.天主教会权威受到全面冲击 B.科学理性成为18世纪主流
C.突发事件加快科学理性传播 D.宗教和科学都无法解释自然灾害
10.如下图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受到国王直接控制 B.小封建主以服劳役方式效忠国王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附庸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11.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举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这表明当今中国( )
A.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 B.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C.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发展 D.引领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13.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国的革命都体现了( )
A.对民主和人权的追求 B.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C.对共和制政体的实践 D.君主立宪制的构建
14.1917年4月1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演说中说,要“立刻有系统地、逐步地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建立在公有基础上的农场”。这些言论表明列宁( )
A.准确研判当时俄国国情 B.放弃了革命和平过渡的设想
C.主张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D.主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5.“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16.如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A.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B.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C.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商业贸易的繁荣是社会、经济、政治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市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其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不再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据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取代,到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已演变为“隅巷(坊)制”,坊实际上已成为商业区与居住区相混杂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和中国城市的发展。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
材料二: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国王授予的特许状。1708年,“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成立。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规定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只要购买了公司的股份,就拥有投票权和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制定明确的法规,强化股东大会的重要性,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由董事长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17世纪到18世纪,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率。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革命”是如何推动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和中国城市的发展的,并简析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指出其带来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商业发展的基本走向,并从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角度分析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亨利·基辛格(1923年—2023年),犹太人,美国前国务卿。为躲避纳粹迫害,基辛格一家移民美国。1944年,他随美军赴欧洲战场,后来作为美军代表管理德国城市。1947年,出于赏识基辛格的理论功底和世界视野,哈佛大学教授艾略特推荐他就读哈佛大学,基辛格先后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直至担任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的高光时刻是1971年秘密访华,促成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卸任国务卿后,他仍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九十高龄,他每天仍工作15小时左右。去世前,他还出版专著,关注人工智能。他的百岁人生,经历了纳粹、大萧条、二战、冷战、越战、苏联解体等世界格局的激烈震荡。基辛格在国际关系中注重追求大国平衡,他的外交侧重国家利益而非道德情感,不囿于意识形态。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基辛格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辛格成为著名外交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影响。
19.人类社会的变化推动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这些人……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过程中的阶段主题
序号 主题 序号 主题
① “新三民主义” ④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② “马克思主义” ⑤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 “民主与科学”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18世纪影响欧洲文明进程的思想解放运动名称。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人”的主要政治主张。
(2)按主题出现先后顺序对上述序号进行排序。写出与“民主与科学”主题对应的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名称,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20.拿破仑统治.
小李同学在历史学习时发现,教科书中提到“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但他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小李同学尝试通过史料收集和研读,对“拿破仑统治”这段历史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材料1:(民众)满心欢喜地相信他们会不可逆转地获得和平。我自信地认为,那些人非常真诚地相信,无论作为执政还是皇帝,拿破仑都能利用他的权威挫败派系的阴谋,而且能够把我们从无政府的混乱中解救出来。
——雷穆莎夫人回忆录(1780-1812年)
材料2:(为了保证帝国的安全)拿破仑颁布帝国法令,重新任命我担任警察的首领,赋予我比以前更强大的职能……国家的所有监狱和警察部队都在我的掌握之下……我在王国的大城市里设立了常设军需部,把警察网络遍布整个法国,尤其是扩展到了边境线上。
——约瑟夫 富歇回忆录(1763-1820年)
材料3:(大革命10年之后拿破仑的上台)正是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他(指拿破仑)的政治才能,把他明确坚信的,同时为巨大的个人声望所加强的个人观念和信仰,与对法国大革命什么必要什么可能的明确意识结合在一起。
——历史学者 路易斯 贝吉龙(1981年)
材料4:(拿破仑)依赖显贵的支持,该政体有助于界定和培养这些显贵。构成这些显贵的是成功的革命性的土地主资产阶级、职业人员和行政人员,也包括商业和工业界精英。他们支持拿破仑,因为他保留了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成果。
——历史学者 马丁 莱昂斯(1994年)
(1)下列对拿破仑统治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
A.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 B.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初期
C.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 D.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
(2)下列历史文献中,能够对教材“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述印证的是( )(单选)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国民法典》 D.《宅地法》
(3)从史料收集的角度看,小李收集的上列史料类别有何特点?
(4)从史料研读的角度看,分析上列史料涉及了“拿破仑统治”哪些方面的内容?
(5)如果小李以“拿破仑统治”为题进一步探究性学习,你有何优化性的建议?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B
6.C
7.C
8.B
9.C
10.C
11.D
12.B
13.A
14.C
15.C
16.B
17.(1)推动: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等。
(2)特点:在政府或国王的支持下建立;整合或垄断了英国一切东亚贸易;以从事商品收购和贩卖为主(或以商业资本为主);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长期高利润率;贸易范围遍及欧亚沿海地区。影响: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它们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3)基本走向:中国商业属于封建经济,英国商业的发展助力了英国对外的殖民扩张。原因:中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政策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都抑制了商业的发展。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18.(1)原因:①基辛格才华出众;②基辛格务实、理性的外交思想;③基辛格长寿、勤勉好学、丰富的人生阅历;④艾略特、尼克松对基辛格赏识、重用;⑤美国外交强国环境的影响。
(2)影响:①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②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③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④缓解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⑤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⑥提高了基辛格国际地位、扩大了基辛格的影响。
19.(1)启蒙运动。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分权制衡、提倡法治、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2)②⑤④③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中国的文化转型。
20.(1)D
(2)C
(3)史料类别方面,既有亲历者回忆的原始史料,如材料1和材料2,也有后世学者著述的非原始史料,如材料3和材料4;不同类别史料的证史价值方面,如关于拿破仑上台的问题,材料1和材料3、材料4形成一定的佐证关系。(大意相近即可)/体现了历史学习中一定的史料实证意识(酬情给分)
(4)材料1、3、4,涉及拿破仑上台/拿破仑统治的执政基础问题;材料2,涉及拿破仑统治的方式/警察制度;材料3、4,涉及拿破仑统治的政权性质方面的问题。(大意相近即可)
(5)研究视野的开阔性,要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下,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下合理解释与论述;史料来源的丰富性,收集完善不同来源、性质的史料,即综合多种史料,既有政府文告、私人日记等原始史料,又有历史学家研究成果,做到史论结合;研究内容与视角的多元性,从多角度/全面客观分析和论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计量史学。(大意相近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