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必刷卷】湖南省全国名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10(答案)


【必刷卷】湖南省全国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10
(含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部古代法典规定,高等种姓男子可娶低等种姓女子为妻,这被视为“顺婚”;反之,则为“逆婚”。最为法律所不容的是首陀罗男子与婆罗门女子之间的婚姻,其后代称为“旃陀罗”,属于不可接触的“贱民”。该法典诞生于(  )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
2.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下列情景,在中世纪西欧庄园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农奴自由离开庄园去城市务工 B.管家主持庄园法庭的案件审理
C.自由农被领主固着在了土地上 D.领主随意驱逐庄园的天主教徒
3.“8世纪时,东西方商道贯穿帝国境内,巴格达、开罗地处国际商道要冲,帝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在11世纪后以开罗为中心的对外贸易,由于西欧城市兴起,中转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国际贸易中,剥削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占重要地位”。材料所述的“帝国”(  )
A.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B.兴起于伊朗高原
C.一度臣属于金帐汗国 D.最高统治者称哈里发
4.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5.新航路开辞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  )
A.全球贸易促进商品流动 B.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
C.人口迁移促进物种交流 D.商业革命促使贸易中心转移
6.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在《鞭打基督》一画中用基督象征正直的人而非伟大的神,虽遭受迫害,但并未失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痛苦。他歌颂这个“大仁大智”的殉道者的气节,揭露了凶残敌人的面目。这一画作(  )
A.体现了启蒙思想内涵 B.迎合了宗教改革运动
C.融合了人文主义思想 D.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
7.在中世纪的天主教看来,灵魂获得拯救的最好方法就是躲到修道院中,做一名修士或修女,潜心修道。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主张信徒不须去修道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宗教精神的变化(  )
A.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破除了禁欲主义的束缚 D.促进西欧摆脱专制王权的统治
8.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希望提高关税,抵制欧洲廉价工业品倾销,保护本地工业发展;在西部扩张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废除奴隶制;南方主张降低关税,进口廉价工业品,利用大量奴隶生产出口欧洲的棉花等原料;在西部建立“蓄奴州”,扩展奴隶制。这一矛盾的加剧(  )
A.引发了美国经济危机 B.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C.推动了联邦制的确立 D.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9.英国议会1701年1月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未经许可不可出国;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C.国王从此无权任免议员和官员 D.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10.从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可以看出,它不是一般的群众性的国际工人组织,而是具有政党性质。第一国际的成立(  )
A.吸取了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的教训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D.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1.工业革命时期,利物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几乎掌控着全世界棉纺织业的生产与消费;原料主要来自印度、埃及和美洲等地;低廉劳动力甚至无偿劳动力主要来自非洲;棉织品的销售市场则遍布世界。外部边缘地带不断被迫合并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这折射出工业革命(  )
A.推动了世界市场出现 B.导致了三角贸易发生
C.影响了全球产业分工 D.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12.18世纪,拉丁美洲陆续出现许多宣传科学的杂志报纸,私人图书馆也逐渐成为各类“禁书”保存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到独立运动前夕,更是涌现出许多秘密组织传播欧洲的先进思想,这反映了(  )
A.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被推翻
C.启蒙运动成果传播到拉丁美洲 D.科学的传播推动了民族运动的发展
13.1902年,英国成立“棉花生产协会”,以鼓励坦噶尼喀生产棉花。到1950年,法属赤道非洲提供的棉花占到法属殖民地棉花生产总量的80%,可满足法国对原棉需求的11%,每年替法国节省3000万美元。由此可知,英法的意图是(  )
A.确保本国粮食安全 B.掠夺非洲的原材料
C.建立世界殖民市场 D.全面对抗美苏两国
14.“德军在西部发动攻势后,沙皇政府受‘间谍恐惧症’的影响越来越深,开始对前线地区居民实施了强制驱逐政策,还规定有劳动能力的难民如果无故拒绝工作将无法获得补贴”。造成当时俄国严重的难民问题的是(  )
A.德意志统一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1935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正式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这意味着失业或贫困人员的社会救济,已经不纯粹是一种救济行为,而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反映了美国(  )
A.国家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B.国家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
C.国家治理理念发生了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16.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俄双方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
A.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亚历山大图书馆与智慧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埃及有储存档案契约文献的传统,神庙是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曾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大力招揽希腊翻译家和东方贤士。公元前270年左右,阿基米德受邀来馆研究流体静力学。索斯特拉图斯受邀设计了后来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岛上的灯塔。图书馆还翻译了众多古代东方文献,赫卡泰乌斯因此才写出了著名的《埃及史》。作为希腊化时代的学术文化中心,主馆在公元前48年左右毁于罗马人的战火。
——摘编自汪世超《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极其发达,巴格达智慧宫即为其国家图书馆之一,由哈里发麦蒙于公元830年下令建造。它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于一体,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关,研究的内容包括哲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建筑、伊斯兰教教义和阿拉伯语语法学。在政府的主持下,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把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
——摘编自时冬梅《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图书馆兴盛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智慧宫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共同之处,并概述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8分)
18.【近代非洲民族主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19世纪非洲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时起,非洲的民族主义思想就已开始萌发和产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主义最早产生于西非沿海地区。因为,这里从奴隶贸易时期起,就与西方发生了日益频繁的交往,并最早产生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当地民族知识分子。其中,首推西非民族主义先驱、塞拉利昂医生詹姆斯·阿弗里卡纳斯·霍顿。在霍顿思想的影响下,1868年1月,黄金海岸西部芳蒂土邦各酋长联合成立了“芳蒂邦联”,并于1871年10月拟订了邦联宪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争取民族自治。此后,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地相继出现了“土著权利保障协会”和“保护土著协会”,要求非洲人“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和十月革命,特别是在美洲黑人领导的泛非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西非等地开始出现民族觉醒和民族主义政党,并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自决权”与“地方自治”的政治要求和主张。
——摘自唐大盾《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材料二
非洲的反帝反殖运动贯穿于整个民族独立事业中,也引导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非洲的民族主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她超越了个体和单个民族的利益,整合了国家民族为一体的追求。非洲的民族主义离不开“泛非主义”。“泛非主义”是立足于全民族的、全方位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争取民族独立和非洲彻底统一的民族主义。非洲的传统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最好验证即和平的非暴力的人道主义。非洲民族主义开拓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精神。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通过宪制改革或脱离宗主国联邦等不流血手段来获得独立。在民族独立后他们仍然致力于用改良主义来进行社会改革。
——摘自王虹《非洲民族主义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非洲早期民族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非洲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8分)
19.【近代德国女子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不少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贬低和蔑视女性的观点。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有精神勇气及发展潜能,同样需要人类文化精华的陶冶。这一思潮推动了妇女教育状况的改善。这一时期女子教育除教授宗教教义、历史、地理、音乐、绘画、舞蹈、伦理道德之外,还强调所有班级的女孩都要接受家务和女工培训。
17至18世纪“全民教育”的呼声在德国响起。由于启蒙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推动,大量杰出的新女子学校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女子学院以家政艺术为基础,教授女孩们有用的艺术和科学,但主要是为了让她们学会持家及信仰上帝。除了掌握适当的家务管理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讲清晰而优美的德语,懂得绘画艺术、音乐、演讲、伦理学、历史,以及算术、测量和天文等。“妇女图书馆”体现了资产阶级妇女教育观,其目标是培养资产阶级妇女全面而通晓事理的素养,并为妇女参与社会交流活动拓展道路。
女子教育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女权主义者也强调男女教育权利的平等。
工业化时期德国的女子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经过较长的发展历程,德国初等教育的普及逐渐实现,逐渐形成了范围广泛的公立学校系统,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课程设置都有明显的改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批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女子职业教育也大力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颖《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德国女子教育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德国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工业化进程也改变了英国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而火车和汽船则开始代替马车和帆船。到1851年,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6条京广铁路。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迅速扩张成为一个太阳不落的帝国。在这个帝国里,一个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逐渐形成。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张,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
拿过接力棒的美国,虽然工业革命起步稍晚,但其速度和力度却超过了欧洲,到1860年前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新的时代里,电力逐渐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能源,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纪录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自拟论题,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
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高等种姓男子可娶低等种姓女子为妻”“高等种姓男子可娶低等种姓女子为妻”等,可得出这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因此该法典诞生于古印度,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
2.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古欧洲的庄园经济中,管家通过庄园法庭审理案件,维持庄园的社会秩序,故选B项;农奴法律上没有人身自由,不能离开庄园,排除A项;自由农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可以离开庄园,排除C项;领主只能主导世俗事务,宗教事务由教会负责管理,“随意”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
3.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东西方商道贯穿帝国境内,巴格达、开罗地处国际商道要冲”,联系所学和教材地图,可知这是阿拉伯帝国;“在11世纪后以开罗为中心的对外贸易”、“由于西欧城市兴起,中转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符合阿拉伯帝国的特点,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称哈里发,故选D项;编订《查士丁尼法典》的帝国是拜占庭帝国,排除A项;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是波斯帝国,排除B项;一度臣属于金帐汗国的帝国是基辅罗斯,排除C项。
4.
【答案】B
【解析】近代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王权不断加强,积极支持航海活动,题干所述的哥伦布、麦哲伦、维雷扎诺等人都是得到了专制君主的支持而进行的新航路开辟,所以上述学者的言论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故选B项;题目主旨是要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而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则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而不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也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5.
【答案】C
【解析】由“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如玉米……等也流向世界各地”可得出,这一现象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移民促进了物种的传播,故选C项;题干强调人口迁移的作用,而不是全球贸易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强调新航路开辟导致物种交流,这与多元格局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不同物种在洲际之间交流,而不是贸易中心在洲际间的转移,二者不是同一范畴,排除D项。
6.
【答案】C
【解析】由“用基督象征正直的人而非伟大的神”、“未失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痛苦”、“歌颂……殉道者的气节,揭露了凶残敌人的面目”可得,这一画作体现了肯定人、否定神、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项;启蒙思想传播到德国应该是在18世纪,与题干画家的生卒年份不符,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是主张因信称义,而反对因行称义,主要针对的是天主教会势力,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德国画家的《鞭打基督》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而不是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思想,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7.
【答案】A
【解析】新教认为信徒不需要去修道院,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观念相较于中世纪的天主教来说,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更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努力。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人的自由和平等。新教的这种变化与人文主义的精神有一定的契合之处,故选A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是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启蒙思想,并非宗教思想,排除B项;“破除了禁欲主义的束缚”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宗教改革主张王权大于教权,有利于强化王权,并未促进西欧摆脱专制王权的统治,排除D项。
8.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和南方在西部建州问题上、关税问题上矛盾尖锐,这最终导致南北战争爆发,故选D项;南北之间的矛盾并未引发经济危机,排除A项;当时美国已经独立,排除B项;美国1787年联邦制就已经建立,排除C项。
9.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概括可知:《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司法权、立法权归议会所有,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故选D项;此时国王仍拥有行政权,1721年责任内阁制确立后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而非平衡,排除B项;国王仍可任命官员,排除C项。
10.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而是具有政党性质”结合所学可知,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故选C项;1871年,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建立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成立早于巴黎公社革命,排除A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B项;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排除D项。
11.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一些城市成为棉纺织业的生产与消费之地,而印度、埃及和美洲等地成为原料产地,非洲则成为劳动力的提供者,全世界成为销售市场,与此同时,外部边缘地带不断被迫合并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这意味着工业革命的影响力极大,它影响了全球产业分工,故选C项;世界市场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三角贸易的发生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导致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目主旨是工业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12.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8世纪拉丁美洲出现了宣传科学的杂志报纸,私人图书馆成为保存和传播“禁书”的途径,以及秘密组织传播欧洲先进思想。这些都反映了启蒙运动成果传播到拉丁美洲,故选C项;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被推翻是在19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虽然材料中提到了科学的传播,但主要反映的是启蒙思想的传播,而不是科学对民族运动的推动,排除D项。
13.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法国作为殖民大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对非洲的原材料,包括棉花,有着巨大的需求。殖民国家通常通过建立种植园、控制农业生产等方式来确保其殖民地对母国的原材料供应。殖民国家的这种行为是殖民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满足母国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受到当时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影响。在这一体系中,殖民地被视为提供原材料的市场和投资场所,而殖民国家则通过控制这些资源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故选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棉花生产,与“粮食安全”无关,排除A项;材料重点在于英法对非洲原材料的掠夺,而不是建立世界殖民市场,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与美苏两国的对抗,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4.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德军进攻俄国,俄国当时主政的是沙皇政府,因此这是十月革命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故选B项;德意志统一战争指的是普鲁士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不涉及俄国,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已是十月革命后,俄国不存在沙皇政府,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不存在沙皇政府,排除D项。
15.
【答案】C
【解析】材料介绍了对罗斯福新政中《社会保障法》的理解,认为美国把社会救济作为国家职能的重要部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反映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变化,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职能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的国家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开始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35年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
16.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推动中俄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故选B项;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范畴,无法得出“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的结论,排除A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应为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排除C项;中国在此之前早已参与全球治理,排除D项。
非选择题
17.
【答案】
(1)主要原因:延续了埃及优秀文化传统;亚历山大东征,带来大量希腊等外来文化;众多学者聚集与努力;统治者的大力推动。(6分,任答1点2分,任答3点即可)
(2)共同之处:都由统治者主导修建;都集藏书、翻译与研究功能于一体;都曾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与世界学术文化中心;都保存并推动了文化发展。(4分,任答1点1分)
文化贡献:长期广泛翻译古代东西方文化典籍,促进了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在科学、文学、艺术和思想等领域成绩斐然,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繁荣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推动了西欧文化发展。(4分,任答1点2分)
18.
【答案】
(1)原因:①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②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③非洲民族主义分子和组织的推动;④国际局势(一战、十月革命、美洲泛非主义运动等)的影响。(任答2点4分)
(2)主要特点:①不断传播与发展 ;②以反帝反殖为核心内容;③谋求非洲全民族统一和非洲的彻底解放;④具有和平的非暴力的宽容性特征。(任答2点4分)
历史作用:①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②促进了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了非洲文化多样性、创新性和认同感;④推动了非洲的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⑤不断冲击着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⑥鼓舞了亚洲、美洲人们的民族解放运动。(2点4分)
19.
【答案】
(1)变化:①资源不断丰富,女子学校不断增多;②内容得到扩充,呈现世俗化趋向;③范围持续扩大,受教育女子越来越多;④影响日益加深,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任答三点6分)
(2)影响因素:①思想解放运动推动;②女权运动的影响;③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推动;④社会各方的支持,特别是政府的重视;⑤女性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任答四点8分)
20.
【答案】
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力的变革,而且其发生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经济方面,生产力的进步,促成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机器化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社会方面,工厂制度的建立,需要更多的劳动了,农业机器化水平的提升也产生了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较多的以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如利物浦等。在思想方面,随着现代交通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人们的时间观念逐渐增强,同时也冲击了等级观念。在对外贸易方面,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同时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生产的自由主义思潮盛行。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的开展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进步,改变世界格局。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必刷卷】湖南省全国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10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部古代法典规定,高等种姓男子可娶低等种姓女子为妻,这被视为“顺婚”;反之,则为“逆婚”。最为法律所不容的是首陀罗男子与婆罗门女子之间的婚姻,其后代称为“旃陀罗”,属于不可接触的“贱民”。该法典诞生于(  )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
2.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下列情景,在中世纪西欧庄园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农奴自由离开庄园去城市务工 B.管家主持庄园法庭的案件审理
C.自由农被领主固着在了土地上 D.领主随意驱逐庄园的天主教徒
3.“8世纪时,东西方商道贯穿帝国境内,巴格达、开罗地处国际商道要冲,帝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在11世纪后以开罗为中心的对外贸易,由于西欧城市兴起,中转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国际贸易中,剥削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占重要地位”。材料所述的“帝国”(  )
A.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B.兴起于伊朗高原
C.一度臣属于金帐汗国 D.最高统治者称哈里发
4.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5.新航路开辞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禽,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  )
A.全球贸易促进商品流动 B.殖民扩张打破多元文明格局
C.人口迁移促进物种交流 D.商业革命促使贸易中心转移
6.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在《鞭打基督》一画中用基督象征正直的人而非伟大的神,虽遭受迫害,但并未失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痛苦。他歌颂这个“大仁大智”的殉道者的气节,揭露了凶残敌人的面目。这一画作(  )
A.体现了启蒙思想内涵 B.迎合了宗教改革运动
C.融合了人文主义思想 D.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
7.在中世纪的天主教看来,灵魂获得拯救的最好方法就是躲到修道院中,做一名修士或修女,潜心修道。宗教改革以后,新教主张信徒不须去修道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刻苦耐劳,同样能获得灵魂上的拯救。这种宗教精神的变化(  )
A.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破除了禁欲主义的束缚 D.促进西欧摆脱专制王权的统治
8.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希望提高关税,抵制欧洲廉价工业品倾销,保护本地工业发展;在西部扩张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废除奴隶制;南方主张降低关税,进口廉价工业品,利用大量奴隶生产出口欧洲的棉花等原料;在西部建立“蓄奴州”,扩展奴隶制。这一矛盾的加剧(  )
A.引发了美国经济危机 B.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C.推动了联邦制的确立 D.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9.英国议会1701年1月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未经许可不可出国;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衡
C.国王从此无权任免议员和官员 D.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10.从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可以看出,它不是一般的群众性的国际工人组织,而是具有政党性质。第一国际的成立(  )
A.吸取了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的教训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D.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1.工业革命时期,利物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几乎掌控着全世界棉纺织业的生产与消费;原料主要来自印度、埃及和美洲等地;低廉劳动力甚至无偿劳动力主要来自非洲;棉织品的销售市场则遍布世界。外部边缘地带不断被迫合并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中。这折射出工业革命(  )
A.推动了世界市场出现 B.导致了三角贸易发生
C.影响了全球产业分工 D.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12.18世纪,拉丁美洲陆续出现许多宣传科学的杂志报纸,私人图书馆也逐渐成为各类“禁书”保存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到独立运动前夕,更是涌现出许多秘密组织传播欧洲的先进思想,这反映了(  )
A.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被推翻
C.启蒙运动成果传播到拉丁美洲 D.科学的传播推动了民族运动的发展
13.1902年,英国成立“棉花生产协会”,以鼓励坦噶尼喀生产棉花。到1950年,法属赤道非洲提供的棉花占到法属殖民地棉花生产总量的80%,可满足法国对原棉需求的11%,每年替法国节省3000万美元。由此可知,英法的意图是(  )
A.确保本国粮食安全 B.掠夺非洲的原材料
C.建立世界殖民市场 D.全面对抗美苏两国
14.“德军在西部发动攻势后,沙皇政府受‘间谍恐惧症’的影响越来越深,开始对前线地区居民实施了强制驱逐政策,还规定有劳动能力的难民如果无故拒绝工作将无法获得补贴”。造成当时俄国严重的难民问题的是(  )
A.德意志统一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1935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正式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这意味着失业或贫困人员的社会救济,已经不纯粹是一种救济行为,而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维护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反映了美国(  )
A.国家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B.国家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
C.国家治理理念发生了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16.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俄双方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
A.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B.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亚历山大图书馆与智慧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埃及有储存档案契约文献的传统,神庙是早期图书馆的雏形。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曾为亚历山大图书馆大力招揽希腊翻译家和东方贤士。公元前270年左右,阿基米德受邀来馆研究流体静力学。索斯特拉图斯受邀设计了后来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岛上的灯塔。图书馆还翻译了众多古代东方文献,赫卡泰乌斯因此才写出了著名的《埃及史》。作为希腊化时代的学术文化中心,主馆在公元前48年左右毁于罗马人的战火。
——摘编自汪世超《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极其发达,巴格达智慧宫即为其国家图书馆之一,由哈里发麦蒙于公元830年下令建造。它集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于一体,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建立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关,研究的内容包括哲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数学、机械、建筑、伊斯兰教教义和阿拉伯语语法学。在政府的主持下,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把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籍翻译成阿拉伯语。
——摘编自时冬梅《论阿拉伯帝国时期图书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图书馆兴盛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智慧宫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共同之处,并概述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8分)
18.【近代非洲民族主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19世纪非洲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时起,非洲的民族主义思想就已开始萌发和产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主义最早产生于西非沿海地区。因为,这里从奴隶贸易时期起,就与西方发生了日益频繁的交往,并最早产生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当地民族知识分子。其中,首推西非民族主义先驱、塞拉利昂医生詹姆斯·阿弗里卡纳斯·霍顿。在霍顿思想的影响下,1868年1月,黄金海岸西部芳蒂土邦各酋长联合成立了“芳蒂邦联”,并于1871年10月拟订了邦联宪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争取民族自治。此后,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地相继出现了“土著权利保障协会”和“保护土著协会”,要求非洲人“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和十月革命,特别是在美洲黑人领导的泛非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西非等地开始出现民族觉醒和民族主义政党,并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自决权”与“地方自治”的政治要求和主张。
——摘自唐大盾《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材料二
非洲的反帝反殖运动贯穿于整个民族独立事业中,也引导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非洲的民族主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她超越了个体和单个民族的利益,整合了国家民族为一体的追求。非洲的民族主义离不开“泛非主义”。“泛非主义”是立足于全民族的、全方位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争取民族独立和非洲彻底统一的民族主义。非洲的传统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最好验证即和平的非暴力的人道主义。非洲民族主义开拓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精神。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通过宪制改革或脱离宗主国联邦等不流血手段来获得独立。在民族独立后他们仍然致力于用改良主义来进行社会改革。
——摘自王虹《非洲民族主义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非洲早期民族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非洲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8分)
19.【近代德国女子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不少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贬低和蔑视女性的观点。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有精神勇气及发展潜能,同样需要人类文化精华的陶冶。这一思潮推动了妇女教育状况的改善。这一时期女子教育除教授宗教教义、历史、地理、音乐、绘画、舞蹈、伦理道德之外,还强调所有班级的女孩都要接受家务和女工培训。
17至18世纪“全民教育”的呼声在德国响起。由于启蒙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推动,大量杰出的新女子学校建立起来。这一时期的女子学院以家政艺术为基础,教授女孩们有用的艺术和科学,但主要是为了让她们学会持家及信仰上帝。除了掌握适当的家务管理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讲清晰而优美的德语,懂得绘画艺术、音乐、演讲、伦理学、历史,以及算术、测量和天文等。“妇女图书馆”体现了资产阶级妇女教育观,其目标是培养资产阶级妇女全面而通晓事理的素养,并为妇女参与社会交流活动拓展道路。
女子教育推动了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女权主义者也强调男女教育权利的平等。
工业化时期德国的女子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经过较长的发展历程,德国初等教育的普及逐渐实现,逐渐形成了范围广泛的公立学校系统,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课程设置都有明显的改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批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女子职业教育也大力发展起来。
——摘编自张颖《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德国女子教育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德国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工业化进程也改变了英国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而火车和汽船则开始代替马车和帆船。到1851年,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6条京广铁路。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迅速扩张成为一个太阳不落的帝国。在这个帝国里,一个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逐渐形成。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通过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张,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
拿过接力棒的美国,虽然工业革命起步稍晚,但其速度和力度却超过了欧洲,到1860年前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新的时代里,电力逐渐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能源,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纪录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自拟论题,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必刷卷】湖南省全国名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10(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