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铅山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历史测试卷
(范围: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汉谟拉比法典》前言(第I栏第1~50行)的核心思想是宣告天神安努和众神之王恩利勒将最高权力授予巴比伦城的保护神马尔杜克,使巴比伦城成为天下万邦的中心,并选择汉谟拉比为国王。由此可知,此法典( )
A.维护等级秩序 B.宣扬君权神授 C.强调贵族利益 D.保护私有财产
2.11 世纪末至 12世纪初,法国一些封建领主设立新市镇,吸引拥有自由身份的“客籍民”开垦他们的荒地并且交纳地租。这些“客籍民”逐渐获得公民权和行政自治权。新市镇的出现( )
A.源于封建王权的强化 B.标志自治城市的兴起
C.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 D.冲击了封建庄园经济
3.玛雅人自称“玉米人”,玛雅文明又称玉米文明,玛雅玉米不仅产量非常高,而且抗灾能力也很强,成为玛雅人的主粮。由此可推知,玛雅人对玉米情有独钟,是因为( )
A.促进了玛雅人口的增长 B.反映了古代美洲农业技术水平高超
C.推动了玛雅经济的繁荣 D.得益于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交流
4.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得到改善 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由此可看出欧洲( )
A.始终处于国际贸易中心地位 B.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C.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贸易地位的改善源于工业革命
5.下表是部分学者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的评述。由此可得出( )
来源 评述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急速的通货膨胀。这种膨胀使西班牙经济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西班牙经济最终衰退,这一衰退使克服伊比利亚传统的落后经济和对西北欧的经济从属不再可能。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西班牙人给美洲大陆带去了马匹、小麦等作物,同时将美洲的烟叶、土豆、玉米、红薯、西红柿带给了旧世界,新世界和旧世界都因为新引入的物种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A.不同的史料对史实的记载不同 B.不同评述体现了史实的主观性
C.不同的角度影响对史实的评述 D.不同时期对史实评述有所侧重
6.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实施关税州定,各州对他州通常设有高昂关税,甚至新泽西农民去纽约出售蔬菜也须支付高昂关税。同时,各州对西欧各国的关税也不一,部分州对西欧货物课以重税,而部分州则开放自由港。由此可推知,当时( )
A.邦联体制制约美国的发展 B.各州间的政治经济联系较弱
C.美国南北州间的矛盾尖锐 D.分权制衡机制存在一定弊端
7.1871年,巴黎公社起草了《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指出:“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我所要求的,也正是你所希望的;我所争取的解放,也将成为你的解放。”并将它印成传单,用气球向周边散发了十万份。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已具备一定的工农联合意识 B.公社成员都具有革命彻底性
C.已形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在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8.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对外资本输出流向的统计情况(单位:马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德国( )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奥匈帝国 俄国 土耳其 西班牙和葡萄牙 巴尔干地区 英国和法国 欧洲其余地区 亚洲其余地区 非洲
38亿 37亿 30亿 18亿 18亿 17亿 17亿 13亿 12亿 10亿 20亿
A.资本向同盟国输出明显增加 B.民族意识复苏得到政府支持
C.向新兴市场扩张的目的明显 D.力图在经济上称霸欧洲各国
9.下面为苏联(俄)某一时段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战争的爆发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经济政策的调整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1930年9月德国大选,纳粹党的议席从12席增加到107席,成为国会中的第二大党。1933年1月30日,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组阁。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集国家全部权力于一身。这反映了( )
A.民主的手段可能造成实质的专制 B.法西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最理想政治 D.英法绥靖政策助长德国扩张
11.美国学是对美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跨学科与综合性研究的学术领域。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资金、人员资助下,美国学开始在日本和印度传播,并逐渐完成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还以此为跳板,推动美国学向亚洲其他国家不断传播。美国此举( )
A.意在对亚洲诸国实施和平演变 B.折射出冷战范围走向扩大
C.旨在促进国际学术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国际局势逐渐缓和
12.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现代医疗卫生制度。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利型制度模式,由政府主导、政府投资,保障项目全面;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制度模式,医疗资金来源既有企业和个人缴费,也有政府补贴;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制度模式,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仅起到监管作用。这反映了( )
A.国力决定医疗卫生制度模式 B.国家福利型制度对人民最有利
C.医疗卫生制度呈现出多元化 D.市场主导型制度是最优的模式
13.下表是苏联在1951~1980年间经济主要指标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这一情况主要源于( )
项目时间(年)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其中: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品生产 农业总产值 工业劳动生产率
1951 I960 10.1 11.8 12.5 10.3 5.3 7.2
1961 1970 7.2 8.6 9.1 7.4 3.2 5.4
1971 1980 4.8 6.7 6.7 7.0 1.2 4.6
A.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发展遇到困难 B.改革难以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C.企业自主权扩大促使生产率提高 D.市场在生产领域起调节作用
14.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非洲的政治局势是令人振奋的......如此之多的国旗飘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指的是( )
A.万隆会议顺利召开 B.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民族独立运动席卷非洲
15.二战以后,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集团组织,以下组织的出现( )
A.加速区域经济集团化 B.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C.加剧了各地区的差异 D.利于世界经济规范化
16.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对小麦和水稻这两种主粮的影响最大。到21世纪末期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小麦、水稻的产量将会下降10%~15%,由此引发二次效应,农作物面临的病虫害形势将更为严峻。由此可见( )
A.全球化治理的重要性 B.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
C.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D.财富不平等的危险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乔瓦尼·维拉尼(1276—1348年)在其所著《编年史》中,对佛罗伦萨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作了充分的统计分析:“佛罗伦萨有2.5万15—70岁符合兵龄的人,都是自由公民,其中1500名有权势的贵族公民。……平均每天有1500名外地人、旅行的人和兵士在佛罗伦萨逗留,还不算在修道院退隐的男女修士。学龄男女青少年(学生人数)约在8千至1万之间,在6所学校学习算盘和算法(数学)的儿童有1000—2000人。在4所高等学校学习语法和逻辑学的学生约有550—600人。佛罗伦萨和附近乡镇的教堂,加上修道院和修会教友教堂,约有110所。做羊毛加工的作坊有200处或更多些,这些作坊制造7—8万条毛毯,价值120万金弗洛林,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钱就地付给雇工(支付工资),还不算羊毛商经营的收益和靠此生活的3万多人。
——【法】德尼兹·加亚尔等著,蔡鸿滨等译《欧洲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佛罗伦萨城市发展的与众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城市在西欧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0年到1810年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1720年生铁产量为25000吨,1840年增长为1396400吨。1700年煤炭产量为2600000万吨,1856年增至30000000万吨。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确立,工场手工业逐步崩溃,家庭手工业衰落。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电力技术为中心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现象——垄断组织。从1859年德国出现“卡特尔”和1860年美国出现“普尔”之后,1870年美国石油公司形成第一个“托拉斯”,1900年后,德又出现“辛迪加”和“康采恩”。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发展到跨行业和跨国联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彻底到来。
——摘编自刘国贞《试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确立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整体发展的新阶段。整体世界的诞生,彻底破坏了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着的孤立、闭关孤陋状态以及政治、精神生活狭隘性,体现了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和各国居民相互交往日益扩大、开放的趋势。
——摘编自唐骑龙《浅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革命性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相关观点。
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材料三 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经济政策“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的原因。
(2)“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这是邓小平对材料二中提到的政策的评价,结合苏俄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针对“贡税”的改革措施,并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措施予以评价。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只体现在真正普适于所有社会的三大过程当中,即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伴随这三大过程,人类进入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可以居住的地区,组成了成千上万个具有独立文化系统的社会,彼此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经济或文化交流网络;在网络中各地的自然物种互相传播,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信仰互相交流。全球史学者通过描述这三大过程,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认识本土文化价值的各民族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
——刘新成《什么是全球史》
材料提供了全球化过程中的诸多思考,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巴比伦王国。根据材料“宣告天神安努和众神之王恩利勒将最高权力授予巴比伦城的保护神马尔杜克,使巴比伦城成为天下万邦的中心,并选择汉谟拉比为国王”及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体现了汉谟拉比国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B项正确;材料强调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并没有提到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维护贵族利益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保护私有财产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 世纪末至 12世纪初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封建领主设立新市镇,“吸引拥有自由身份的“客籍民”开垦他们的荒地并且交纳地租。这些‘客籍民’逐渐获得公民权和行政自治权”,这和传统的庄园与农奴制度不同,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庄园经济,D项正确;新市镇出现源于城市经济发展,不是王权强化的结果,排除A项;标志自治城市的兴起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新市镇出现,有利于城市自治,不利于封君封臣制度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材料体现的是玛雅人种植的玉米具有高产和抗灾能力强的特征,这有利于玛雅人口的增长,因此玛雅人对玉米情有独钟,A项正确;仅从玛雅人种植玉米的情况来看是无法得出美洲农业技术水平高超的结论的,排除B项;玛雅经济并不繁荣,排除C项;当时美洲和非洲并未建立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看出欧洲由边缘地位到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表明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由材料“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排除A项;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材料未涉及实行了贸易保护政策,也不能看出有明确的指向性时间,排除C项;16世纪工业革命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伊比利亚国家在短暂繁荣之后走向衰退,在欧洲经济格局中处于从属地位;查尔斯·曼恩从生物学角度评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这体现出学者不同的角度影响了对史实的评述,C项正确;材料中三种评述是对新航路开辟同一史实的评述,排除A项;真实客观的史实是学者评述的基础,说法错误,排除B项;对史实的评述有所侧重并非由于不同时期而是角度不同,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根据材料“各州对他州通常设有高昂关税,甚至新泽西农民去纽约出售蔬菜也须支付高昂关税。同时,各州对西欧各国的关税也不一”可知,美国关税不统一,州之间有关税,而且没有外贸港口的州还要借用邻州港口支付租税,这体现了美国州际之间贸易存在许多障碍,由此可推知当时美国国内市场的不统一,邦联体制制约美国的发展,A项正确;美国各州间存在经济往来,不能得出各州间的政治经济联系较弱,排除B项;材料未具体涉及南北方州之间存在矛盾,排除C项;分权制衡机制是将国家权力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由不同机关掌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的学说和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71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运动时期发表的相关言论主要是针对农民群体,意在唤起农民的革命意识,联合革命,说明巴黎公社已具备一定的工农联合意识,A项正确;公社成员都具有革命彻底性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巴黎公社虽然希望获得农民的支持,但尚无建立工农联盟政权觉悟,没有形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排除C项;材料强调巴黎公社革命中对联合农民的意识,无法体现在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快速崛起,加快了对海外市场的扩张,这一时期德国对非洲、美洲新兴市场的资本输出明显高于其他区域,C项正确;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同盟国”,材料表格显示内容不能表明对奥匈帝国的资本输出有增加的过程,排除A项;德国对外资本输出不能得出民族意识复苏,排除B项;20世纪初德国在经济上成为欧洲大国,转而在政治上谋求大国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政府面对战争以及政策失误导的经济困难,在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使得苏联工业得以恢复并且超过战前水平。而在斯大林执政后,为了迅速完成工业化,在1928年开启“一五计划”,使得苏联的工业化水平迅速发展。由此可知,工业产值增长在这个时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调整,C项正确;苏俄国内战争的时间是1918-192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时间是1964-1982年,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是1985-199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前德国。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上台执政,符合德国的民主选举程序,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制,这说明民主的手段可能造成实质的专制,A项正确;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排除B项;法西斯不是理想政治,而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公开恐怖独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绥靖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以日本、印度为起点,正式在亚洲展开美国学的学科制度化进程,宣传美国价值观,有利于争取亚洲国家,折射出冷战范围走向扩大,B项正确;“和平演变”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而材料针对的是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排除A项;促进国际学术文化的交流属于其客观作用,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美国学助力亚洲冷战思想,服务于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思想,不利于国际局势逐渐缓和,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中国)。三国所代表的医疗卫生制度模式不同,各有优劣,呈现出多元化特征,C项正确;由于各国国情及政策的不同,每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制度也各不相同,材料并未提到国力对医疗卫生制度模式的选择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英国人民可以免费享受医疗服务,但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效率,排除B项;美国的医疗保障的层次性强,但保障范围不足,个人的负担较重,未必是最优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1980年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在经济上的一系列举措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国民收入下降,工业总产值总体增长率缩减,B项正确;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此时苏联的发展重心倾向军事和国防,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但是效果有限,不能改变苏联整体经济颓势,排除C项;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承认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但不符材料所示的时间范围,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1年(世界)。据材料可知,如此之多的国旗飘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体现的是二战后非洲各国的普遍独立,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D项正确;万隆会议召开是在1955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举行,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举行,25国出席,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以后(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调解纷争,加入WTO不算签订一种多边贸易协议。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还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以及为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金砖国家(BRICS),最初是引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缩写词,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共同发声,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综上所述,材料组织的出现利于世界经济规范化,D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并没有加速区域经济集团化,排除A项;“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组织的出现利于世界经济规范化,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人类面临诸多问题,和平与发展均遭到挑战,其中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凸显了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生态气候的严峻,突出了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各国合作的重要性,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世界多极化,材料主要强调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财富不平等的信息,材料主要强调全球化治理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城市有大量自由公民(市民);开放的商品经济,工商业发展;城市世俗教育发展,有大量的世俗学校和人数众多的学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等。(答出3点即可)
(2)地位:经济中心。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为资产阶级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18.(1)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2)评析:认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积极意义;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同时在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没有看到其消极影响,如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成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任答两点即可)
19.(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措施: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评价: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20.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和交流不断增多。
阐述: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文明交流虽已开始,但非常有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世界联系和交流加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领域的技术革新,火车和船的发明,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交流不断增多。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飞机、电话、电报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世界各地区的交流和地区间联系愈加紧密。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中各地的自然物种互相传播,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信仰互相交流,交流更为广泛,全球成为了“地球村”,全球化进入加速时期。由此可知,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密集和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