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答案)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八年级历史
2024年6月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在答题卡规定范围内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1.如下年代尺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的历史洪流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
C.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D.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程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展示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此处“钢少气多”中的“气”凸显的是( )
A.大力协同、勇于创新的民族力量 B.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民族大义
C.团结向前、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 D.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民族智慧
3.“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西藏民主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
A.解决粮食困难 B.完善民主制度 C.巩固新生政权 D.击败“联合国军”
4.据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投资比例图,可见,“一五”计划( )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注重于优先发展重工业 D.着眼于改善人民的生活
5.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主要体现农民的意志 B.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D.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6.小说《上海的早晨》中,马慕韩对冯永祥说:“大家一同过渡到社会主义,决不会把你一人撂下。你在民主革命时期有过贡献,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努点力,仍然吃得开的。”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开国大典
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梳理知识结构图有利于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下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9.某学者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下表)。导致第四阶段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时间 1949-1958年 1959-1961年 1962-1966年 1967-1977年 1978-1984年
特征 蓬勃发展 衰败倒退 农业恢复 停滞徘徊 黄金时期
A.土地改革 B.左倾错误 C.人心向背 D.“八字方针”
10.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是( )
A.深圳、海南 B.厦门、海南 C.厦门、上海 D.深圳、上海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其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2022年两岸关系展望》指出:30年的风风雨雨,两岸关系一波三折,让各方都会深刻认识到,□□□□这个定海神针的特殊作用。我们也期待这样一个重大节点,这样一个机会之窗,台湾方面能够把握好机遇,重新回到□□□□的正确轨道上来。□□□□应是( )
A.“一国两制” B.国家统一 C.“九二共识” D.“求同存异”
13.下图反映了我国与某个国家外交关系的变化。该国是( )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法国
14.“青藏高原度日月,罗布泊里展才华。餐风雪,蘑菇云涌时,举世讶。”词句中的“蘑菇云涌”是指新中国( )
A.第一口油井开钻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了
C.第一驾飞机试飞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5.“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下列各项成就中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的是( )
A.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 B.教育事业的发展
C.第一块国产手表诞生 D.互联网技术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共30分。
1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个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摘自1949年9月21日刘少奇《加强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讲话
材料二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大宪章”的名称和作用。制定该文件的会议在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什么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在制度上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方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分)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社论提出……此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国内条件,还需要争取的就是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材料二 见下图
图1“乔的笑” 图2“历史性的握手”
材料三 面对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社论发表后的几年里,中国在争取“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中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 从这些成果中折射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6分)
(2)据材料二中图片,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两项成就。试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6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为了维护好地球这个共同“家园”,中国提出了什么方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总结影响外交政策变化的因素。(1分)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18.(25分)时代楷模诠释着时代精神。某学校正在搜集丰富多彩的史料开办楷模精神学习展馆,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展馆一: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歌词(节选)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
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歌词中英雄群体的名称。请举例说明英雄们“舍生忘死保和平”。(5分)
【展馆二:建设模范】
图1 图2 图3
(2)展馆二中展出了三张照片,再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三位时代楷模。请任选其一,为照片配上解说词,介绍他们的模范事迹。(6分)
【展馆三:科学巨匠】
时间 钱学森的经历
1929-1934 就读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9 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51 一家被软禁在特米那岛
1955.10 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1972-1976 参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
1982 参与组织领导了潜艇水下发射导弹任务
1984 参与组织领导了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任务
1999.9 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祁淑英、魏根发著《脊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3)据展馆三中的资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理由。请再写一位为新中国国防事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6分)
【展馆四:英雄传承】
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5名同志,以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立起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2020年,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2021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传承英雄们哪些精神 (4分)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展馆里还可以摆放哪些史料来丰富展览 (4分)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2024年6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C D C A B B D C C A D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共30分。
16.(1)名称:《共同纲领》。(2分)作用:临时宪法作用。(2分)
影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分)
(2)成就:颁布1954年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任意2点,得4分)
意义: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分)
(3)制度保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4)立法;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任意一点得1分)
17.(1)成就: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任意2点,4分)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2)成就:中国重返联合国;(2分)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提高。(2分)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
(4)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的变化等。(任意一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18.(1)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1分)
举例: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一例即可,人物2分,事迹2分;言之有理也可)
(2)图1: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是解放军好战士。
图2:焦裕禄,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是党的好于部。
图3:王进喜,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
(人物姓名2分,事迹4分)
(3)理由: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4分)
同时期:邓稼先。(2分)
(4)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任写2点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
(5)文献或新闻报道或人物传记、照片、纪录片、英雄遗物、英雄的作品、他人的口述等。(任意两点得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