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提升训练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答案)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镇江模拟]鲁迅说:“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鲁迅所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通俗化 B. 多元化 C. 简单化 D. 复杂化
2. [2023江苏南通期中]下列著作反映出明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 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 B. 西东学渐成为潮流
C. 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性 D. 形成近代科学体系
3. [2023江苏苏州联考]下表所示为明代中后期几位历史人物的言论。这些言论主要说明当时( )
言论 人物
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张居正(政治家)
窃闻先王重本抑末,故薄农税而重征商。余则以为不然,直一视而并施之耳。日中为市……盖与耒耜并兴,交相重矣……商何负于农 汪道昆(文学家)
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 王阳明(思想家)
A. 社会职业的分工日益精细 B. 对商人的偏见有所改变
C. 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主流 D. 工商致富思想备受推崇
4. [2023江苏南京校考]王阳明的心学填补了程朱理学的一大漏洞,即天理和人欲似乎是两个不相容的世界。而阳明心学消解了这两个世界的紧张性,将天理与人心直接沟通,心即是理,我心即世界。这种思想( )
A. 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B. 猛烈抨击了君主专制
C. 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D. 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
5. [2023江苏南通统考]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各项,属于明清经济领域新现象的是( )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
C.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D. 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
6. [2023江苏徐州期中]唐宋以来,江浙地区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明中后期,江浙“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据此可知明代江浙地区( )
A. 农业生产无利可图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区域经济存在较大差异 D. 社会经济结构调整
7. [2023江苏宿迁期中]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下表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一些思想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
思想家 思想观点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者,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王夫之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A. 宣传西方民本思想 B.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C.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8.某古代科技著作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一著作是 (  )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9.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白银产量是23 000吨,其中美洲新大陆生产了17 000吨。而从1570—1644年,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2 620吨。材料说明(  )
A.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0.(2023·广东高三调研)明初,在各地设立课税机构,在府称司,在州县称局。机构位置除省级行政中心外,多位于交通要道或行商坐贾人口聚集区。明初全国有课税司局400余处,如下表所示。这说明当时
(  )
地 区 顺 天 北 直 隶 南 直 隶 浙 江 江 西 湖 广 福 建 山 东 山 西 河 南 陕 西 四 川 广 东 云 南 贵 州 广 西
课 税 司 1 5 10 12 13 12 8 8 4 8 10 4 4 8 1 4
课 税 局 9 6 58 46 19 14 15 36 7 8 16 6 1 2 3 1
A.重农抑商政策动摇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市镇较为发达
D.南方的赋税压力大
11.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这些观念(  )
A.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
12.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作品是映照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同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面貌。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应是 (  )
A B C D
二、综合题
13. [2023江苏镇江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制度的制约下,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官绅、地主、商人,还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并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而只是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已。例如,在徽商群体中,我们看到了为数甚多的“亦贾亦儒”及至业贾致富后转而从儒的事例。在科举时代,习儒是为了入仕,徽商向儒说穿了就是向官。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绝大多数商人的最终归宿,并说明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 [2023江苏镇江模拟]鲁迅说:“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鲁迅所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通俗化 B. 多元化 C. 简单化 D. 复杂化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的发展趋势是平民化、通俗化,故A项正确。
2. [2023江苏南通期中]下列著作反映出明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 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 B. 西东学渐成为潮流
C. 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性 D. 形成近代科学体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都是明代具有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故A项正确;这些著作体现出明代科技的特点是对传统科技进行总结,并不能说明西学东渐成为潮流,也不是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性,更没有形成近代的科学体系,排除B、C、D三项。
3. [2023江苏苏州联考]下表所示为明代中后期几位历史人物的言论。这些言论主要说明当时( )
言论 人物
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张居正(政治家)
窃闻先王重本抑末,故薄农税而重征商。余则以为不然,直一视而并施之耳。日中为市……盖与耒耜并兴,交相重矣……商何负于农 汪道昆(文学家)
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 王阳明(思想家)
A. 社会职业的分工日益精细 B. 对商人的偏见有所改变
C. 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主流 D. 工商致富思想备受推崇
[解析]通过阅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张居正等知名士人提出“厚农而资商”“厚商而利农”“(商业)与耒耜并兴,交相重矣”“(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等言论,承认商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商人的偏见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社会职业分工日益精细,排除A项;明朝时期的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工商致富思想备受推崇,排除D项。
4. [2023江苏南京校考]王阳明的心学填补了程朱理学的一大漏洞,即天理和人欲似乎是两个不相容的世界。而阳明心学消解了这两个世界的紧张性,将天理与人心直接沟通,心即是理,我心即世界。这种思想( )
A. 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B. 猛烈抨击了君主专制
C. 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D. 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
[解析]根据“将天理与人心直接沟通,心即是理,我心即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对人的重视,而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隐含了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故A项正确;这种思想并不是在抨击君主专制,排除B项;王阳明的思想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彻底否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5. [2023江苏南通统考]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各项,属于明清经济领域新现象的是( )
A.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
C.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D. 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
[解析]根据材料“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可知,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正确;宋朝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排除A项;早在唐宋时期瓷器就已出口,排除C项;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排除D项。
6. [2023江苏徐州期中]唐宋以来,江浙地区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明中后期,江浙“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据此可知明代江浙地区( )
A. 农业生产无利可图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区域经济存在较大差异 D. 社会经济结构调整
[解析]根据材料,江浙地区在唐宋时期“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到了明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种稻的人越来越少,“故以他种以图利”,说明该地区对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故D项正确;根据“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还是有利润的,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有雇佣关系,而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江浙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排除C项。
7. [2023江苏宿迁期中]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下表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一些思想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
思想家 思想观点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者,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王夫之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A. 宣传西方民本思想 B.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C.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根据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者,天下之大害”“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等信息可知,黄宗羲等三大思想家都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故C项正确;黄宗羲等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仍属于儒学范畴,没有宣传西方民本思想,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排除B项;材料中只有顾炎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排除D项。
8.某古代科技著作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一著作是 (  )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解析:玉米是在明朝后期传入我国的。A项成书于南北朝时期,B项成书于元朝,C项成书于元朝,D项成书于明朝后期,故选D项。
9.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白银产量是23 000吨,其中美洲新大陆生产了17 000吨。而从1570—1644年,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2 620吨。材料说明(  )
A.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题干提及的是海外白银流入中国,非外来货币干扰资本市场,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后,由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占有优势,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C项错误;价格革命的表现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物价飞涨,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10.(2023·广东高三调研)明初,在各地设立课税机构,在府称司,在州县称局。机构位置除省级行政中心外,多位于交通要道或行商坐贾人口聚集区。明初全国有课税司局400余处,如下表所示。这说明当时
(  )
地 区 顺 天 北 直 隶 南 直 隶 浙 江 江 西 湖 广 福 建 山 东 山 西 河 南 陕 西 四 川 广 东 云 南 贵 州 广 西
课 税 司 1 5 10 12 13 12 8 8 4 8 10 4 4 8 1 4
课 税 局 9 6 58 46 19 14 15 36 7 8 16 6 1 2 3 1
A.重农抑商政策动摇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市镇较为发达
D.南方的赋税压力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课税机构多设置于交道要道和商业人口聚集区,表格中江南地区的课税司局数量最多,可见江南地区商业人口聚集区较多,也就是市镇发达,故C项正确;从课税机构的设置不能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动摇”这一结论,明初重农抑商政策仍在发挥作用,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B项;政府在南方各省设立课税机构较多,但不代表其赋税压力大,只能说南方税收数额较大,排除D项。
11.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这些观念(  )
A.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思想界出现了一系列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表明这一时期儒家思想进入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故选B项;明末清初,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排除A项;明清之际出现的这些思想观念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并没有突破传统儒家思想体系,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没有实现成功转型,排除D项。
12.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作品是映照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同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面貌。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应是 (  )
A B C D
解析:《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通过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故A项正确;《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但没有全面剖析整个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西游记》描述唐僧师徒一行西天取经的故事,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有一定的揭露,但没有全面剖析整个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三国志通俗演义》反映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但没有全面剖析整个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3. [2023江苏镇江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制度的制约下,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官绅、地主、商人,还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并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而只是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已。例如,在徽商群体中,我们看到了为数甚多的“亦贾亦儒”及至业贾致富后转而从儒的事例。在科举时代,习儒是为了入仕,徽商向儒说穿了就是向官。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绝大多数商人的最终归宿,并说明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1) 表现: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或答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新兴商业城市和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
(2) 最终归宿:买田置宅,成为新兴地主阶级;投身科举考试,跻身统治阶层。
消极影响:制约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提升训练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