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24.06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1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卷(共50分)
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大运河的修建( )
A.增进南北交流 B.巩固隋朝统一
C.加强边疆安全 D.促进海运交通
2.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女皇帝,她重视人才,知人善任,重用狄仁杰、张束之等,开创盛世局面,下列关于这位女皇帝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B.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统治时期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3.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人物服饰上有象征吉祥的宝相花纹,这种花纹在隋唐时期常用于装饰瓷器、织物、金银器等。它是综合本土牡丹和菊花、印度佛教的莲花、地中海的卷草和忍冬、中亚的葡萄和石榴等图案,经艺术加工融合而成,造型饱满,具有雍容华贵的美感。宝相花纹的流行可以反映唐朝( )
A.远超前代的工艺水平 B.开放奢侈的社会风气
C.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D.范围广泛的物种交换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出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创意和“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解说词,这都来源于唐代一位诗人的作品,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称为“诗仙”。这位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苏轼
5.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在天宝年间六次东渡,历经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之处是( )
A.开辟了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 B.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状态
C.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D.促进唐朝国力达到顶峰阶段
6.“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摘自《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根据材料指出“五代之乱”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7.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朝时期“做人莫做军”主要因为( )
A.宋朝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B.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宋朝在各州府设置了通判 D.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8.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中的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想要达到的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农业发展
C.减轻农民负担 D.增加财政收入
9.北宋和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了澶渊之盟,该盟约( )
A.使辽国面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B.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C.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D.促进了汉族与党项族友好往来
10.岳飞在《满江红》里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辽灭北宋 B.金灭南宋
C.元灭南宋 D.金灭北宋
11.宋朝相较之前粮食产量有了提升:在南方地区水稻和小麦可以实现一年两熟甚至有些地方可以一年三熟;植棉区由广东、福建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据此可知,宋朝( )
A.棉花种植广泛 B.农业成就突出
C.人口迅速增长 D.消费水平提高
12.在宋朝时期,统治者把市坊合一,对老百姓们进行营业的地点和时间少有限制,使得商铺能够24小时营业,从而形成了“不夜城”,甚至还出现了众多的跳蚤市场。这反映出当时( )
A.对外贸易活跃 B.商业经济繁荣
C.手工业的兴盛 D.社会秩序稳定
13.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站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同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对外扩张,力量强大 B.疆域辽阔,因地制宜
C.商业繁荣,物资丰富 D.交通便利,驿站发达
14.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无独有偶,元朝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对台湾的统治,并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该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行省
C.台湾府 D.枢密院
15.据记载,汴京“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勾栏则从早到晚“全年不歇”,有很多说书人在此卖艺谋生。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有可能会在此听到( )
A.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B.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C.文天祥的《正气歌》 D.关汉卿的《窦娥冤》
1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的交流 B.封建经济的发展
C.造纸技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17.图1呈现的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变化是( )
图1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A.实行八股取士 B.创立殿试制度
C.增加取士名额 D.大兴“文字狱”
18.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 B.体现了朝贡体制的不可替代
C.推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D.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
19.图2、图3和图4,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 )
图2《天工开物》书影 图3《农政全书》书影 图4《本草纲目》书影
A.都成书于宋朝 B.都是农学巨著
C.吸收西方成就 D.都具有总结性
20.当时(明朝末年)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以上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黄巾起义 B.黄巢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清兵入关
21.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清朝将天山南北合称“新疆”,以清朝派驻的伊犁将军为最高长官。“天山南北的合并”是为了( )
A.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B.迎接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C.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2.为保卫祖国疆土,1685年,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如图5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在这次战争中投入使用。这场战争( )
图5
A.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 B.抗击了沙皇俄国的侵略
C.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D.打败入侵的荷兰殖民者
23.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材料描绘了清朝( )
A.强化君主专制 B.开始闭关锁国
C.出现工商业市镇 D.巩固统一国家
24.清朝前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但同时,乾隆皇帝借《四库全书》编修的机会,大量销毁和删改被认为具有违碍内容的书籍。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发展社会经济
C.丰富百姓生活 D.普及文化教育
25.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以上材料说明( )
A.京剧孕育徽剧 B.京剧由博采众长而成
C.徽剧就是京剧 D.徽剧形成于乾隆年间
第II卷(共50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中国历朝历代在政治制度的改革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政治制度方面上有什么革新措施 其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4分)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开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2)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用材料中的话来作答)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太祖“制其钱谷”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
材料三: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初年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四:“(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干其间。”
——【清】赵翼
(4)材料四中“军机大臣”属于清朝时期设置的哪一机构 清朝史学家赵翼说的这句话说明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5)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27.(16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6
图6阎立本的《步辇图》
(1)图6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该作品反映了唐朝时期与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哪一交往史实 这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4分)
材料二:从元朝算起,历代中央政权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已有7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西藏自治区进行管理。
——中国藏学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次仁加布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证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8分。要求:结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材料,其中元朝1例,清朝2例,材料1例)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特色,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认识。(4分)
28.(16分)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活跃的原因。(2分)
材料二:如图7和图8
图7宋代海外贸易图 图8元代对外交通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宋代到元代对外交往的变化。(4分)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发现菲律宾早116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62艘,官兵27800余人,还有马船、坐船、战船等多种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中国到东非的航线,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王天友、高寿仙《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3)根据材料三,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在交通航线上的重要贡献。(4分)
材料四:对外关系史实(部分)
朝代 对外关系史实
唐朝 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宋朝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元朝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4)阅读材料四,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根据给出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观点: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
论述: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C B C A B D C D B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D A A D C D B C A B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1)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2分)治世:贞观之治。(2分)
(2)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2分)措施: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分)
(3)变化:废除丞相制度、中书省;提高六部地位。(2分)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2分)
(4)机构:军机处。(2分)意义: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分)
(5)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6分)(1)史实:文成公主入藏(2分)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2)史实: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2分)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4分,答出2点即可)材料:从元朝算起历代中央政权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已有7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西藏自治区进行管理。(答出西藏自治区亦可)(2分,答出1点即可)
(3)表现:汉族起着凝聚和联系的作用。(2分)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要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2分,言之成理即可)
28.(16分)(1)原因: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先进的文化吸引;
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唐代水陆交通发达);制度先进。(2分,答出2点即可)
(2)名称:市舶司。(2分)变化:宋代是以海路为主,元代海陆并举,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分,言之有理即可)
(3)特点:时间早;规模大;人数多;取得了巨大成就。(2分,答出2点即可)贡献:打通了中国到东非的航线,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2分)
(4)观点: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
论述: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对外交往频繁,对外交通发达,为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吸收先进文化,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很大。玄奘西行把佛教带入中国,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②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③明成祖派郑和于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④清朝时期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中外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掌握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评分标准:由于观点已给,论述不少于两点计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