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部编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虽然只在历史上存在了不到40年,但它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贡献。“它”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他在位期间,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如营建东都、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修建通往边疆地区的驰道等,都贯穿着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识。但是,他的这些紧锣密鼓的举措,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导致了国家动荡、政权垮台。“他”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玄宗 D.明成祖
3.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如下各项中,属于结论的是( )
A.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B.大臣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
C.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盛世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 D.唐玄宗即位以后,重用姚崇、宋璟为相
4.下面是小高同学收集的数条论据,他要论证的论点是( )
★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唐朝蜀锦以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充满活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A.唐朝经济的繁荣 B.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C.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D.唐朝的盛世气象
5.有学者指出,文化上的盛唐气象表现出许多特征,如□:既体现在唐三彩、铜镜、丝绸织物、金银器、敦煌壁画等物质性文化上,也体现在盛唐诗歌中,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应是( )
A.博大恢宏的气势 B.昂扬进取的精神 C.对外开放的胸怀 D.艳丽明快的色彩
6.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唐朝的制度传播到日本 B.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密切
C.日本仿唐制建立了国家 D.很多日本人定居在中国
7.安史之乱在经济格局上产生的影响,首先是北方户口严重减耗,中原人口向南方迁徙,国家登记的人口数,南方超过了北方;其次,由于北方的财赋重地被与朝廷对抗的藩镇所割据,南方成为了朝廷的主要财赋来源。由此可见,安史之乱( )
A.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使南方地区经济超越了北方地区
C.导致了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D.客观上加速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8.通过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北宋统治者( )
A.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 B.完成南北统一的艰辛
C.掌控地方税收的艰难 D.发展文教事业的决心
9.通过右图,能够获得的信息是( )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A.北宋都城开封的人口多达百万 B.北宋具有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
C.辽、西夏与北宋形成对峙局面 D.宋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10.下表中的信息,表明辽宋夏金元时期( )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创制文字 党项族首领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颁行女真文字
A.科技不断创新 B.藩镇割据严重 C.民族差距缩小 D.对外贸易繁荣
11.要了解南宋建立偏安政权的历史过程,必须研究的史事是( )
A.黄巢起义 B.岳飞抗金 C.东厂设置 D.兴文字狱
12.下面两图反映的史事,可以用来佐证宋代( )
宋代《耕获图》 秧马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贸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规模
13.中国古代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这一困境在北宋前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了。“交子”最早出现于( )
A.河北 B.四川 C.山西 D.广东
14.在内蒙古,人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成吉思汗。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区的罕山之巅,坐落着一座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被后人纪念,是因为他( )
A.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B.建立了元朝
C.创立了行省制度 D.建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15.厘清史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各组史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北宋灭亡
B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C 元朝创建“行省制度” 元朝统治得到巩固
D 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16.元朝建立后,对□□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材料中的三处“□□”都应是( )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南海
17.右图的名称应是( )
A.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B.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C.元朝交通路线示意图 D.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
18.据史书记载,郑和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采用了多种通信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吹喇叭、敲锣打鼓的方式。整支船队的进退、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进行。据此推断,郑和船队( )
A.击败沿海倭寇 B.践行和平理念 C.粮食储备充足 D.航海技术先进
19.“看电影,学历史”。电影是近代产生的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电影作品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反映不同时代的内容。右图这部影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文明互鉴 B.民族交融 C.阶级斗争 D.殖民入侵
20.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六世班禅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西藏地方民众拥护祖国统一 B.六世班禅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C.清廷对西藏地方的管辖失效 D.清廷对南海地区的治理加强
21.右图信息,表明(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清朝疆域幅员辽阔 C.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D.手工业出现新面貌
22.小明同学以“明清时期的全球性经济互动”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的以下资料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 )
A.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B.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C.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D.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甘蔗、烟草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3.下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清朝前期( )
A.各地商品贸易兴盛 B.农产品品种增加 C.农业生产力发展 D.耕地水土流失严重
24.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据此推断,清朝施行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 B.土地兼并政策 C.文化专制政策 D.贸易特许政策
2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如下史事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6题9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创立了以分科考试、择优录用为基本特征的科举制度。唐朝时期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探索,科举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当时,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设明经、进士等科目。制科即特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
材料二:明清时,仍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但发生了重要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的文句,考生答卷行文格式必须由八个部分组成,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四川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下册教科书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隋、唐两朝在人才选拔方面的历史贡献。(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发生改变的消极影响。(2分)
(3)据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前后沿用约1300年的原因。(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乘着数百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登陆后受到数千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荷兰军队分水陆两路反攻。郑成功指挥军队迎击,在海上击沉荷兰战舰,在陆路迅速占据重要渡口,把敌人包围在赤崁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赤崁城的荷军看到坚守无望,向郑成功投降。随后,郑成功对台湾城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并多次打败荷兰的海上援军。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次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科书
(1)据材料,指出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的背景。(2分)
(2)据材料,归纳郑成功能够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4分)
(3)据材料,计算清朝设置台湾府距今已有多少年。(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设置的历史意义。(4分)
2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4分)
材料
①鉴真 ②戚继光 ③李时珍 ④曹雪芹
(1)请按下表中的人物分类标准,将以上人物的序号填写在表格中。(4分)
类别 文学家 民族英雄 和平使者 科学家
序号
(2)在上表“类别”栏目中,任选一类,结合所学知识重新选择一位相符的历史人物,自拟标题,加以介绍。(要求:①人物介绍至少包括“生活背景”“主要成绩”“历史影响”三方面;②人物介绍的标题正确,文字表述条理清楚;③不可选择材料中的人物。)(8分)
(3)据以上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历史人物的共同贡献。(2分)
29.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5分)
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探究学习,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负责监察事务。
材料二:明朝建立后,在中央,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他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材料三:该机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以上材料均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一中的“□□□”。(2分)并据材料一,指出元朝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他”是谁,(2分)并据材料二,概括“他”一系列举措的目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机构”的名称,(2分)并据材料三,指出该“机构”建立的影响。(2分)
(4)据以上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最严重的时期?(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