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用)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综合材料题- 5年(2020-2024)中考真题 1年模拟真题汇编
1.(2024·上海·中考真题)观文物,通古今
(1)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
(2)根据特征填写文物的编号。
①源于少数民族,民国改良风靡全国的是( );
②载重量大且配备了指南针,在当时领先地位的是( )。
(3)古代的一些文物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2024·上海·中考真题)看图表,辨趋势
同学研究“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绘制以下时间轴。
(1)新航路开辟以来,葡萄牙攫取在中国( )的居住权。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上海
(2)同学发现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十分紧密。根据事例,解读万隆会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
事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冲击英国的殖民体系。
(3)根据时间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的认识。
3.(2023·上海·中考真题)透过数据看历史
品读历史,就要认清数据。某校历史研习社展开了数据辨识活动,请你参加如下活动。
材料一:据历史学家估计,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前,农业还未出现的时候,地球上的人口大约有400万,到了公元前5000年,当世界上几个地区出现农业之后,人口上升到约500万。对此后不同时期人口进行的估算也非常有力地证明,正是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数量才得到了迅速增长。
——《新全球史》
材料二:德国1870年-1910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材料三:
(1)材料一所示人类早期文明有两河流域、 流域、 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
(2)请你分析材料二的数据表格,描述德国当时人口的变化。
(3)材料三所处的时期为( )(单选)
A.新石器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口变化和时代变迁”的关系。
4.(2023·上海·中考真题)深入实地考察史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时间 事件
1897年 商务印书馆建立
1905年 清政府委托其编新教科书
1921年 茅盾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最早加入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也成为商务印书馆的第一位党员
1927年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运动指挥部在此建立
1933年 中国共产党在此编写文化类书籍,促进文化发展,抵抗日军侵略
1954年 公私合营
1981年 分辑刊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1)商务印书馆建立时的背景是什么? ,
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实业救国”浪潮兴起
C.《辛丑条约》签订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1905年后,为顺应时代需求,配备印新教科书给新式学堂,这体现了废科举,兴学堂。据此,请问1981年出版国外学术著作汉译本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认识。
5.(2021·上海·中考真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材料A:中共七大会场
材料B:《共产党宣言》书影
材料C: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材料D:1927-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表
创建人 革命根据地名称
毛泽东等 井冈山、中央根据地等
方志敏等 闽浙赣根据地
贺龙等 湘鄂西根据地
……
材料E: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
材料F:“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主题
(1)将上述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2)解读材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例如:材料C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当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国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根据示例,请你对材料D做出解读。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对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6.(2021·上海·中考真题)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在战争与和平的交错中风云变幻。
材料一:1919年签订的对德条约
材料二:“华工吃苦耐劳,从事战地后勤工作,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不少人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欧洲今天的幸福生活,与这些华工的伟大牺牲密不可分,他们所做的一切,应当被欧洲铭记和感恩。”
——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市长在纪念华工雕像的致辞
材料三:雅尔塔会议旧址
材料四: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仪式
材料五:苏军攻克柏林
材料六:“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1)材料一中的“条约”是 ,材料二中的“中国劳工”参加的战争是 。
(2)若以“二战的进程”为主题进行研究,可以选用材料 和材料 ;若要进一步以“二战中的国际合作”为主题进行研究,可以选用材料 和材料 。
(3)如果要研究“二战时期中国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你认为可以再补充什么文献材料?请说明理由。
7.(2020·上海·中考真题)题目三【中国近现代史﹣﹣探索与发展】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疆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四: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练兵”“海军”是哪场运动?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面是哪场革命?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意义。
(3)对近代以来中国曲折前行的探索历程的认识。
8.(2024·上海虹口·二模)梳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中华文化悠久灿烂,历史影响深远。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华文化的世界贡献”为主题做了读书札记。
图一
(1)整理相关史实。图一中A、B、C、D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路线。请选择其中的路线与图二、图三的发明家配对。(填写字母)
寻找内部联系。身处不同时空的世界名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各有自己的认识。
材料一 马克思认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恩格斯认为“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其中具有光辉历史意义的是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材料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谈论到了_______(填写数字序号)
①指南针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材料二 培根认为“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李约瑟认为“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3)材料二中,培根与李约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认识是_______(填写数字序号)
①肯定赞赏 ②否定贬低 ③中立保守 ④怀疑批判
(4)感悟文化影响。根据上述材料,感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9.(2024·上海崇明·二模)近代以来,一大批会生忘死的革命烈士、顽强拼搏的时代英雄、敬业乐业的先进模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竞相涌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百折不挠,为谱写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壮丽篇章锐意进取、无私奉献。下面材料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
材料一
A.李大钊 B.雷锋
C.袁隆平 D.冼星海 E.焦裕禄
材料二
A.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证书 B.向警予写给其侄女向功治的信(局部)
C.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题词 D.《前哨》创刊号(鲁迅等人编) E.周恩来录雷锋同志选句
材料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服务之中去。
——雷锋
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
(1)将材料一人物按照要求填入下列表格。(填写字母,4分)
革命先驱 ( )、向警予、刘胡兰等
劳动模范 王进喜、(B)等
文艺巨匠 鲁迅、( )、聂耳等
科学巨擘 钱学森、( )、李四光等
人民公仆 ( )、孔繁森、杨善洲等
(2)将材料二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序排列。(填写字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委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0.(2024·上海崇明·二模)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地点(不一定是一座建筑),只要是人们的历史意识聚焦其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集体记忆的渐进式沉淀的,都是记忆之场。
法国巴黎示意图
巴黎公社社员墙(1871年5月28日,在法国政府军对拉雪兹神父公墓疯狂搜查之后,最后147名公社战士在该公墓东南侧的围墙处被枪杀,那堵墙被革命者称为巴黎公社社员墙。)
(1)上图中巴黎第十九区的记忆之场是蒙福孔,请在图中找出巴黎第二十区的记忆之场。
(2)下列记忆之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的是哪个?
A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 B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7年)
C新桥(始建于1578年) D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
(3)结合上图内容和所学,请你分析巴黎公社社员墙成为记忆之场的原因。
11.(2024·上海崇明·二模)文物是坐标点,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上留存人和事的信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成员对以下文物进行了解码。
文物1:
商鞅铜方量
文物2:
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玻璃画)
历史兴趣小组成员在《国宝档案》里查到以下材料:1784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第一次到达广州,开启了中美贸易的历史。1822年广州十三行发生火灾,火灾之后为了便于疏散人群和运输货物,商馆区前面的木栅栏被永久拆除。
(1)文物1三个侧面与底面都刻有铭文,其中一个侧面的铭文意为: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齐国派遣了多位卿大夫到秦国来访问,同年冬天的十二月乙酉日,大良造商鞅监制此件标准量器,并规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根据这个铭文,商鞅铜方量制作的时期是( )(单选)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文物1底面的铭文意为: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命令丞相隗状和王绾将商鞅制定的标准推行至全国,代替列国复杂的量制。结合所学,这个铭文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推行的哪一个措施?
(3)文物2描绘了中国清代珠江岸边著名的对外贸易中心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画面从左到右依次可以看到丹麦、西班牙、美国、瑞典、英国、荷兰国旗,这些国家都是当时与中国进行航海贸易的国家,结合所学,谈谈当时清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哪一个?
(4)结合材料和这幅画里美国国旗、商馆区前面的木栅栏信息,请你推测这幅画是否创作于1784年至1822年之间?请说明理由。
(2024·上海杨浦·三模)信件往往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人物的心声,透过文字可以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材料一: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远赴欧洲留学考察,探寻救国道路,期间致信给表兄:“俄之成功,在能以暴动施其‘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而收一洗旧弊之效。”初步确立了“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的思想认识。
——《周恩来书信选集》
材料二:1939年7月23日,甘地为了阻止战争的发生写信给希特勒:“显而易见,当今世界只有您能阻止战争,……我向来避而不用战争之道,但也颇有成效。”
——《甘地书信选集》
材料三:1940年5月1日,抗战将领张自忠亲笔昭告部队:“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材料四: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重要历史关头,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向2022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致贺信
12.材料一中周恩来所说“俄之成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的“救国道路”产生了什么影响?
13.能体现材料二信件作者“避而不用战争之道”理念的历史事件是( )(填涂字母)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开始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 D.英、法“绥靖政策”的推行
14.材料三出自《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简要写出《抗战家书》对于研究“抗日战争”有哪些史料价值?
15.上述材料反映了信件作者对时局的观察和救世的方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时人信件中救世方案的认识。
(2024·上海杨浦·三模)《繁花》是一部以沪语(上海方言)为叙述特色、深度描绘上海城市风貌与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去年年底,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并引发观众热议。
16.《繁花》中的和平饭店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地标建筑,其历史可追溯到1854年英国人建立的“中央饭店”(也称“帝国饭店”),1956年改称“和平饭店”。饭店名称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 到 的重大历史变迁。
17.《繁花》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上海的风貌,其历史背景较为写实。根据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填“正确”,错误的填填“错误”)
(1)《繁花》中商场股份制改革等情景,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
(2)《繁花》中出现“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建设进度,反映了上海作为经济特区的开放历程。( )
(3)《繁花》中繁华的“黄河路”、人们对新式服装的追捧等场景,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4)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记录与见证。《繁花》以沪语叙述为特色,有助于生动再现上海的历史风貌。( )
18.电视剧《繁花》播出后,引发全国观众热议。以下为网络上一些热门文章的名称:
①从《繁花》看中国外贸 ②从《繁花》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③从《繁花》看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④从《繁花》看上海:长江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
依据上述所有内容,结合所学,简述《繁花》中呈现的上海城市风貌的变化与国家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
(2024·上海杨浦·三模)生产工具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某校历史小组尝试以“生产工具与社会演进”为主题进行布展。
A. B.
C.D.
E.F.
19.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展区,请帮助他们将上述查找到的材料置于相应展区。(填涂字母)
①农耕时代的工具展区 ②工业时代的工具展区 ③信息时代的工具展区
展品:( )、F 展品:( )( ) 展品:C、( )
20.仿照示例,在第②或第③展区中任选一件展品,为其写一份简介。
示例:展品F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有利于深耕细作,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1.依据材料,概括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演进的主要作用,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
(2024·上海宝山·二模)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课堂上,小张正在向同学们介绍中国茶的历史,一起来听听吧。
板块一 作为生活饮品的茶
小张介绍:中国人爱饮茶,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22.针对板块一主题,选择两则恰当的史料。 (双选)
A.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茶)而解之。——[东汉](撰人不详) 《神农本草经》 C.《备茶图》辽代墓葬壁画
B.盖人家每日不可阙(缺) 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板块二 作为贸易商品的茶
小张介绍:唐代,茶开始对外传播;近代,茶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
23.解读贸易路线A、贸易路线B。
板块三 作为外交国礼的茶
小张介绍:国礼被称为“外交名片”,是国际交往的历史见证。选择国礼时既要能够代表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风土人情,又要能够体现交往传统,外交礼仪、价值内涵。
24.结合下图信息,谈谈我国为什么将“茶”作为国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C)→(B)→(E)→(D)→(F)→(A)
(2) A F
(3)文物在现在生活中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先进的科技水平、对外贸易的繁荣开放、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反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我们要传承和发展文物文化,使与其他文化相融合,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大放异彩。
2.(1)A
(2)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万隆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维护了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
(3)认识:15世纪以来世界发展与亚洲的关系密不可分,给亚洲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亚洲民族的觉醒和发展,最终成为当今世界多极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3.(1) 印度河 尼罗河
(2)从1890年到1910年,德国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农村人口递减,城市人口递增,到1910年城市人口反超农村人口,城市化不断加深。
(3)D
(4)农业,工业,信息的发展即时代的便利促进了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增加也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两者是相互的促进的。
4.(1) A B
(2)背景:反映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代需求和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
(3)认识:材料展示了商务印书馆从1897年建立到1981年这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它的每一步发展背后,都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整体来看,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在“实业救国”浪潮兴起的大背景下,商务印书馆应运而生,于1897年创办。1905年,在清政府废科举、兴办新式教育的背景下,商务印书馆编撰新式教科书,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商务印书馆的员工茅盾先生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到了这一革命大潮之中。1927年,北伐战争高歌猛进,北伐军即将解放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更是如火如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运动指挥部便建在商务印书馆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商务印书馆作为当时最大的出版机构,勇担民族责任,出版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编写的文化类书籍,促进文化发展,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商务印书馆又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公私合营,完成了社会主义化改造。1981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拂中华大地上,商务印书馆又走在了时代前代,分辑刊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为我国了解外部世界打开了文化之窗。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务印书馆始终同中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它的发展历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沧桑巨变。
5.(1)B、A
(2)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逐渐将革命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3)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路的开始;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创立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共建立新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国情相结合,创立邓小平理理论,指引中共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后来的历届领导者不断丰富和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也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
6.(1) 凡尔赛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三 四 三 五
(3)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材料,具体文献或笼统文献均可(当时、当事人的档案、新闻、报导、记录、记载、书信、日记、回忆录等,后世学者的研究著述)。图像/口述/漫画等非文献材料。
理由:东方主战场/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牵制大量日军展开谈材料
7.(1)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2)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认识:近代中国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中国近代化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体现了对西方学习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虽然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能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历了长征等艰难险阻,先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带领人民走向独立自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社会主义探索也不是一帆风顺,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艰难时期,但是在中共的不断努力下,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总之,没有什么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把握方向,实事求是,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更好实现中国梦。
8.(1)C;B
(2)①④
(3)①
(4)价值:四大发明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应立足于现在,认真学习,努力开拓,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9.(1) A D C E
(2)C;A
(3)观点:杰出人物引领时代发展。论述:雷锋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激励着时代青年,因此雷锋、袁隆平他们都引领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10.(1)巴黎公社社员墙
(2)B
(3)巴黎公社社员墙象征着资产阶级政府因惧怕无产阶级革命而做出的残暴行径,同时它也是记录工人阶级英勇行为的历史场所。
11.(1)D
(2)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
(3)广州十三行
(4)是,材料中美贸易开始于1784年,商馆区前面的木栅栏在1822年广州十三行发生火灾之前是有的,这幅画里有美国国旗和商馆区前面的木栅栏,两者对照,推测这幅画创作的年代是在1784年至1822年之间。
12.事件: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首先是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增强了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13.B 14.史料价值:为我们回顾抗战历史、恢复抗战记忆提供了新的史料,为研究抗战历史提供了个人化的、私人化的新视角。从家书的视角看抗战,更能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更能体现广大同胞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更能反映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追求正义、心系祖国的情怀。而这些,都是我们面向未来所要汲取的宝贵财富。 15.认识:周恩来:探寻救国道路,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革命方法。甘地:主张“非暴力”,企图阻止战争。张自忠:为民族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习近平:从全球利益出发,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7.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18.关系:《繁花》中呈现的上海城市风貌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的发展变迁;国家的发展变迁,推动了上海城市风貌的变化。
19. B A D E 20.选择D蒸汽机;展品D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1.作用: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由农耕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再发展到信息时代;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2.史料:AB。 23.解读:贸易路线A: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早在2000年前的西汉时,随着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于是中国茶 叶就虽着陆上丝路,伴随着丝绸、瓷器走出国门,进入西域各国,包括现今的中亚和 西亚,进而还转入到东欧各国。
贸易路线B: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唐宋时,茶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朝鲜半岛和日本。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郑和七下西洋”,经南洋、西洋、东非30余国,加深了与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国茶叶又经海上丝路进入东南亚、西欧,直至北非东部,进 而辗转到美洲和大洋洲各地。 24.原因:茶既能够代表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风土人情,又能够体现交往传统,外交礼仪、价值内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上海专用)中考历史真题汇编: 综合材料题- 5年(2020-2024)中考真题+1年模拟真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