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课时作业(答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选择题
1.[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1993年,浙江温岭的乡镇集体企业开始“量化改革”,资产通过“土法”评估后,将集体资产全数或部分退出,经营者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企业的主要股权。到1996年前后,浙江省80%的中小集体企业都完成了量化改造。这一改革旨在(  )
A.转移集体共有财产
B.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C.提升当地城市化水平
D.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2.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到了长三角周边省市的大力支持,客观上也为长三角等周边地区提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的平台,长三角崛起了迅速发展的城市群,长江流域各省市都跨入了高速增长的行列。这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  )
A.发挥了窗口的引领作用
B.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
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D.实现了重大的战略定位
3.[2023·浙江省衢州市月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这表明(  )
A.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不断扩大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正式提出
C.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有所调整
D.“九二共识”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拥护
4.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这都体现了中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主导世界发展的作用已被认可
D.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5.1984年11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强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A.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
B.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C.奠定了城市改革的基础
D.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6.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私营经济的发展受限
B.国家鼓励发展市场经济
C.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
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7.[2023·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这一年,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3位先后21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B.表明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
C.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
D.体现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8.[2023·福建省南平市期末考试]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一讲话表明我国(  )
A.外交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B.不断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9.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由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A.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
B.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
C.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起点
10.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对价格、财税、金融、计划以及流通体制等进行改革,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其目的是(  )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B.增强企业活力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1.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90 年至2020年,中国先后参加26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4万多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  )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D.积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2.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下列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最早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
B.首先在澳门地区成功实施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
D.实现了台湾问题顺利解决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年12月12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年3月23日1天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年3月3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年4月12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选择题
1.[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1993年,浙江温岭的乡镇集体企业开始“量化改革”,资产通过“土法”评估后,将集体资产全数或部分退出,经营者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企业的主要股权。到1996年前后,浙江省80%的中小集体企业都完成了量化改造。这一改革旨在(  )
A.转移集体共有财产
B.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
C.提升当地城市化水平
D.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解析:对乡镇集体企业进行“量化改革”,让经营者对企业经营更有信心、更有动力,调动了其积极性,故选D项;经营者是以赎买的方式获得股权,排除A项;改革的对象是乡镇集体企业,排除B项;“提升当地城市化水平”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
2.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到了长三角周边省市的大力支持,客观上也为长三角等周边地区提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的平台,长三角崛起了迅速发展的城市群,长江流域各省市都跨入了高速增长的行列。这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  )
A.发挥了窗口的引领作用
B.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
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D.实现了重大的战略定位
解析:浦东的开发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其意在以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进而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材料所述正是这一战略成功实现的表现,故选D项;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对外开放,发挥了引领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浦东的开发开放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企业活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信息,排除C项。
3.[2023·浙江省衢州市月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这表明(  )
A.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不断扩大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正式提出
C.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有所调整
D.“九二共识”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拥护
解析:据材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可知,中共主张通过商讨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即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选C项;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不断扩大,而材料是1979年,排除A项;《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而“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排除B项;“九二共识”提出于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4.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这都体现了中国(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主导世界发展的作用已被认可
D.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解析: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举动说明中国坚定维护正义与世界稳定,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故选D项;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排除B项;“主导世界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5.1984年11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强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A.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
B.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C.奠定了城市改革的基础
D.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解析:据材料“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强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结合时间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年,故选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改变所有制性质,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为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对内改革,并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
6.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私营经济的发展受限
B.国家鼓励发展市场经济
C.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
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解析:据题意可知,20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说明对私营经济的限制放松,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表现,说明经济发展理念发生变化,故选C项;这一变化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排除A项;国家是鼓励发展私营经济,还没有提倡发展市场经济,排除B项;材料内容和国企改革无关,排除D项。
7.[2023·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这一年,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3位先后21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一现象(  )
A.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B.表明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
C.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
D.体现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解析:据材料“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影响下,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谋求稳定的国际环境,故选A项;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具体指明外国首脑的国籍,排除C项;1978年,我国刚刚结束文革不久,综合国力依然处于恢复和稳步上升时期,排除D项。
8.[2023·福建省南平市期末考试]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一讲话表明我国(  )
A.外交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B.不断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D.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解析:据材料“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作出中国贡献,体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故选D项;“作出中国贡献”,可知材料强调中国负责任的形象,并非强调拓展中国外交空间,排除A项;“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可知强调中国参与全球合作,并非“区域合作”,排除B项;依所学,一带一路是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材料“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不相符,排除C项。
9.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由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A.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
B.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
C.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起点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突出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顺民意”,A项正确。虽然B、C两项表述正确,但并非题干的主旨,排除。D项表述错误。
10.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对价格、财税、金融、计划以及流通体制等进行改革,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其目的是(  )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B.增强企业活力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对价格、财税、金融、计划以及流通体制等进行改革,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缩小指令性计划,排除A项;“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的目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11.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90 年至2020年,中国先后参加26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4万多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  )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D.积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解析:我国参与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故D项正确;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与参加维和行动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是新型区域合作,排除B项;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
12.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下列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最早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
B.首先在澳门地区成功实施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
D.实现了台湾问题顺利解决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C项正确;“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排除A项;“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地区成功实施,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年12月12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年3月23日1天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年3月3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年4月12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来源 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
材料 内容 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
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
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课时作业(答案)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