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中考贵州省黔东南州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4年中考贵州省黔东南州历史真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A.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
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3.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B.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C.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4.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5.1918年,李大钊回到家乡,亲戚问他:“你在北京干啥?”李大钊浅浅一笑说:“点种。”亲戚听了有些莫名其妙,“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点什么种?”他回答:“革命的火种。”次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李大钊是中国( )
A.报刊与杂志发展的推动者 B.中体西用主张的践行者
C.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 D.实业救国思想的宣传者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 ; 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7.下列文艺作品中,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斗志的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狂人日记》 C.《定军山》 D.《骆驼祥子》
8.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9.“村BA”“村超”通过新媒体传播火遍全网。据统计,在“村BA”的带动下,台江县2023年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3亿元。这些成就主要反映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协调 B.绿色 C.创新 D.共享
10.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11.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 )
A.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B.华盛顿和林肯
C.苏克雷和佩雷斯 D.章西女王和甘地
12.历史表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三国协约的形成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发表《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是
A.建立国际联盟 B.建立欧洲共同体
C.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D.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14.这是某篇历史论文写作的一些史实,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16世纪末殖民主义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18世纪60年代第一工业革命;④20世纪中期联合国、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成立;
⑤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A.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5.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改变。这种“改变”的关键性技术是
A.原子能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航天技术
二、填空题
16.为保证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封邦建国,广建诸侯”的政治制度是 。
17.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状元”这一称号源于 。
18.元朝疆域辽阔,为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开创了 。
19.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是这次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我们学习了下图法律条文(节选)后,可以确定这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三、综合题
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的智慧】
材料一
(1)图一最早出现于何时?图二《本草纲目》总结了哪一方面的成就?
【人民的力量】
材料二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一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人民的利益】
材料三 新中国大事记(部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
2001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6年:取消农业税(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
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
……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人民的意义。
【人民的使命】
(4)中华民族复兴面临重重挑战,你能为祖国的发展做些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史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特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张骞开通的这条路被后世称为?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原的物品有哪些?(写出两例即可)
材料二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还有哪些人物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做出了贡献?(请写出一位)
材料三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时期中国又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写出一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4)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数量极为庞大的财富,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以及人们的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到十八世纪,手工工场内部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实行了专门化,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这次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为西方工业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众多科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发明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层出不穷,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元鹏《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列举一项当时的重大发明。
材料三 自2003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辉煌。
材料四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摘编自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3)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编自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写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至少写出两项)
材料二 但丁是一个富于个性的著作家。他的杰作《神曲》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是有血肉的;他们已与中古文学中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但丁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先驱?他的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你知道还有哪些作品反映了这一精神?
材料三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司母戊鼎(河南安阳出土)、四羊方尊(河南宁乡出土)、三星堆青铜面具(四川广汉出土)”可得,三幅图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出土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出自我国不同地区,代表不同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手工业。而不是农业、商业,排除AC项;神话传说,是中国上古时期传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材料一反映江南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宋江南地区农业发达,“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当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宋手工业发展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涉及唐代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据所学可知,史论是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是对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评述,属于史论,D项正确;“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考查点:戊戌变法。解题思路:根据“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可知,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在当时受到了极大关注,也使得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8月9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要宣传维新思想。A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主要兴起于20世纪初,与题不符,B错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与题不符,C错误;文学革命应运而生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与题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5.C
【详解】根据题干“点种”“革命的火种”“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报刊与杂志等信息,无法看出其发展的状况,排除A项;中体西用主张的践行者是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想的宣传者是张謇等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大发展,故D符合题意;1895年后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列强在华企业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不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其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A项正确;《狂人日记》为鲁迅于1918年创作的白话小说,表达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排除B项;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祖国获得了统一,不符合史实;选项C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选项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9.A
【详解】根据题干“台江县2023年共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3亿元”和所学知识可知,台江县相比沿海地区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而“村BA”“村超”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所学可知,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符合题意,A项正确;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可知,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沟通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没有体现阿拉伯人自身的数学、文学或医学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A项正确;华盛顿和林肯使美国的总统,分别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苏克雷是玻利瓦尔最得力的军事指挥官和忠实战友,被认为是“拉美独立战争中有胆有识的杰出的年轻将领和元帅”,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民族女英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联合国家宣言》。面对德、意、日轴心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它的成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正确;三国同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自称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这三个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排除A;三国协约是英国、法国、俄国为了对抗三国同盟而结成的死过主义集团,英俄法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不属于联合,排除D。故选B。
13.B
【详解】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故B符合题意;一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排除A;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排除C;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排除D。故选B。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6世纪末殖民主义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8世纪60年代第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0世纪中期联合国、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成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所以,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项正确;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主要体现在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话、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无法看出其发展状况,排除B项;题干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情况,与世界政治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创新了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因此题干“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使人们方便地建立联系,实现沟通,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因此改变”, 这种“改变”的关键性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在题干中未体现出来,排除。故选C。
16.分封制
【详解】根据所学夏商周的更替的知识可知,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是指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17.科举制度
【详解】根据所学科举制度的知识可知,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唐朝进一步完善,进士科考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18.行省制
【详解】根据元朝行省制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19.民主和科学
【详解】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功的号角。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解】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1.(1)时期:春秋时期;方面:药物学。
(2)特点:青少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斗争方式多样。
(3)示例: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4)行动: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时期:根据材料一“铁农具”结合所学可知,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方面:根据材料一“《本草纲目》”结合所学可知,李时珍历时27年著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该书药物种类多,药方数量大,图文并茂,内容详细,总结全面,流传较广。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重要地位。
(2)特点:根据材料二“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一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可知,青少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根据材料二“上海、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可知,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根据材料二“群众声援北京学生、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工人开始罢工”可知,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根据材料二“抵制日货、工人罢工”可知,斗争方式多样。
(3)史实及意义:本题答案不唯一,任意选择一个历史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即可。如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4)行动: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可从树立理想、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责任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增强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
22.(1)称为:丝绸之路。物品:核桃、葡萄、石榴等。
(2)主要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人物:玄奘。
(3)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外交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4)怎么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详解】(1)称为:根据材料一“自从张骞开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所以,张骞开通的这条路被后世称丝绸之路;物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物品有核桃、葡萄、石榴等。
(2)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二“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成祖时期,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所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布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外交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怎么做: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一是丝绸之路,材料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新时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材料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以上可知,可以从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国际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3.(1)原因:海外殖民掠夺和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手工工场出现专业化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等。
时代:蒸汽时代。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涉及领域广泛。
重大发明:电话、汽车、飞机等。(举例一例即可)
(3)原因: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视科技的发展,重视创新;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等。
建议: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继续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数量极为庞大的财富”可知,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根据材料一“社会和政治结构以及人们的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当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比较开明的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材料一“手工工场内部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实行了专门化,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可知,当时的手工工场出现专业化发展,这是工业革命的前奏,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则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瓦特改进蒸汽机后,蒸汽机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特点:根据材料二“众多科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发明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层出不穷”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为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涉及领域广泛。
重大发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重大发明有电话、汽车、飞机等。
(3)原因:根据材料三“自2003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材料四“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分析可知,我国航天工程成就辉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技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我国重视科技的发展,重视创新;根据所学可知,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和科学家的卓越贡献等,所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还有: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的发展;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等。
建议:可以从政策、经济、综合实力、科教兴国、人才等角度进行分析。如:为了发展科技,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继续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等。
24.(1)名称:百家争鸣。
体现:法律是由法家演化而来;战争中的很多谋略是从兵家演化而来。
(2)历史事件:文艺复兴。精神:人文主义。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3)认识: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要传承并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详解】(1)局面:根据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所以,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为百家争鸣。
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现实中的法律、谋略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生活中有法律是由法家演化而来;战争中的很多谋略是从兵家演化而来。
(2)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但丁是一个富于个性的著作家。他的杰作《神曲》中的人物”和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精神:根据材料二“他的杰作《神曲》中的人物,都是活的,是有血肉的;他们已与中古文学中的刻板人物完全不同了”和所学知识可知,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所以,他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脸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丽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所以,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这一精神。
(3)认识: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一材料百家争鸣;材料二文艺复兴;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所以,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为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们要传承并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要大力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中考贵州省黔东南州历史真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