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江门期末)宋以前,富商大贾一般由豪门士族或官员组成。至宋代,这些富商大贾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牙侩、中小商人、普通市民、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
A.社会不同阶层逐渐趋同
B.经商群体结构日趋多元
C.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D.豪门士族退出商业竞争
2.(2023广东肇庆一模)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
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
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
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
3.(2023湖南益阳三模)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将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 )
A.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B.是我国施行最久的历法
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与现代的公历完全相同
4.(2023河北沧州七校联盟期中)下图为宋代画家李唐的《采薇图》,此画描绘的是殷贵族伯夷和叔齐在殷灭之后因耻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情景。此作品体现了当时 ( )
A.政府的文化政策异常严酷
B.风俗画成为画坛的创作主流
C.理学思想逐渐趋于世俗化
D.士人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
5.(2023河北承德调研)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在成宗时,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 ( )
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
6.(2023河北一模)宋朝虽然与汉、唐一样对盐铁等实行专卖制度,但中央政府将更多的专卖环节让渡给商人,地方政府只负责专卖制度的运行,不再参与利益分配。这一做法( )
A.引发了宋朝市坊制度的解体
B.促进了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C.削弱了中央对专卖权的控制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7.(2023湖北宜昌三模)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8.《渭南文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上述现象( )
A.引发经济与政治中心分离
B.印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反映出区域间贩运业繁荣
D.解释了宋朝迁都的原因
9.南宋出现“夫四民交致其用(相互交换获得所需)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的观点。这说明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四民观念发生彻底变迁
D.商品经济发展达到顶峰
10.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11.宋朝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12.中国历史学家尹德蓉说:“汉字在辽是一种通行的文字。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诏书,对西夏的所有文件,对地方上的南北文牒,都一律使用汉文。”这说明( )
A.辽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
B.契丹文字使用范围有限
C.辽的大小字就是汉字
D.辽汉文用于非正式场所
二、非选择题
13.(2023河北邯郸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曾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并出现了灯箱广告。至宋徽宗年间,从冬至日到上元日,东华门以北都不禁夜。夜市的经营时间不断延长,甚至通宵。自此,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成为合法经营。州桥夜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根据时令节气,煎炒、熬炖、蒸煮、凉拌,美食美味各具特色,应有尽有。马行街夜市里出现了很多“瓦子”,表演杂耍、曲艺、傀儡戏、影戏等。
宋朝各大城市的夜市“侵占官路,接造浮屋”“起造屋宇,侵占河岸”,以致“坊无广巷,市不通骑”。街道司负责街道卫生管理,每日扫街盘垃圾。据记载,马行街的油烟污染,致使蚊虫不生。在北宋汴京潘楼七夕节夜市,“伪物逾百种,烂漫侵数坊”。潘楼街鬼市杂有假冒伪劣商品,是出售来路不明之物的专门夜市场。汴京相国寺市场也被称为“销赃所”。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宋代城市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广东江门期末)宋以前,富商大贾一般由豪门士族或官员组成。至宋代,这些富商大贾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牙侩、中小商人、普通市民、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
A.社会不同阶层逐渐趋同
B.经商群体结构日趋多元
C.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D.豪门士族退出商业竞争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富商大贾群体成分复杂,来源广泛,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士族或官员的组成结构,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故选B项;社会不同阶层逐渐趋同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宋代富商大贾群体中仍然有大量的豪门士族,排除D项。
2.(2023广东肇庆一模)北宋程颐、程颢指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中国而用夷狄礼,则便夷狄之。”宋初学者石介将佛、道视为“中国”坏乱之源:“释、老之为怪也,千有余年矣。”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力图复兴儒学,稳定社会秩序
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华夷观念
C.传承礼仪文明,促进文化交流
D.主张三教并行,提倡儒术主导
解析“礼”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再失则为禽兽”说明希望复兴儒学,佛、道被视为“中国”坏乱之源,所以主张复兴儒学以稳定被佛、道破坏了的社会秩序,故选A项。
3.(2023湖南益阳三模)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将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 )
A.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B.是我国施行最久的历法
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与现代的公历完全相同
解析按照题干之意,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将郭守敬等人所修订的立法命名为《授时历》,目的在于让老百姓知道时令的变化,“不误农时”,服务于农业生产,可以得知《授时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选A项。
4.(2023河北沧州七校联盟期中)下图为宋代画家李唐的《采薇图》,此画描绘的是殷贵族伯夷和叔齐在殷灭之后因耻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情景。此作品体现了当时 ( )
A.政府的文化政策异常严酷
B.风俗画成为画坛的创作主流
C.理学思想逐渐趋于世俗化
D.士人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
解析该作品寓意坚持气节,体现宋代士人受到理学重气节的影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故选D项;该画作不能体现政府文化政策严酷,排除A项;该画并非风俗画,排除B项;该画寓意人品高洁,不能体现世俗化,排除C项。
5.(2023河北承德调研)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在成宗时,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 ( )
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
解析由材料“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在成宗时,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可知政府通过设置“木棉提举司”,并颁布一些政策促进棉花种植的推广,说明江南地区棉花种植受到重视,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徭役,排除A项;明朝以后,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棉花种植的重视,并未提及农产品商品化的现象,排除D项。
6.(2023河北一模)宋朝虽然与汉、唐一样对盐铁等实行专卖制度,但中央政府将更多的专卖环节让渡给商人,地方政府只负责专卖制度的运行,不再参与利益分配。这一做法( )
A.引发了宋朝市坊制度的解体
B.促进了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C.削弱了中央对专卖权的控制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解析中央将更多的专卖环节让渡给商人,商人可以自主决定经营模式,拥有了更多的经营自由,这有利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故选B项;市坊制度逐渐瓦解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非盐铁专卖制度的松动,排除A项;宋代盐铁的专卖权仍掌握在官府手中,只是不再参与利益分配,排除C项;长途贩运贸易很大程度上受到路况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影响,且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7.(2023湖北宜昌三模)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解析江南的开发开始于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区,开发“丘陵山区”是江南深入开发的表现,C项正确。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始于明清时期,A项错误。开垦“丘陵山区”增加了土地供给,缓解了土地兼并,B项错误。人口南迁是开垦“丘陵山区”的原因,而非结果,D项错误。
8.《渭南文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上述现象( )
A.引发经济与政治中心分离
B.印证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反映出区域间贩运业繁荣
D.解释了宋朝迁都的原因
根据题干可知,在南宋时期,国家的财税中心在江南地区,这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史实相一致,故选B项;根据《渭南文集》的记载,由于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分离,才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东南地区,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北宋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没有涉及区域间贩运业繁荣,排除C项;宋朝迁都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排除D项。
9.南宋出现“夫四民交致其用(相互交换获得所需)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的观点。这说明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四民观念发生彻底变迁
D.商品经济发展达到顶峰
材料“抑末厚本,非正论也”说明有人反对重农抑商,即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故选B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排除A项;出现反对重农抑商的说法不是由于四民观念的彻底变迁,排除C项;南宋之后古代商业仍在继续发展,不是达到顶峰,排除D项。
10.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布衣官员入仕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对普通民众开放,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
11.宋朝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宋朝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A项正确。
12.中国历史学家尹德蓉说:“汉字在辽是一种通行的文字。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诏书,对西夏的所有文件,对地方上的南北文牒,都一律使用汉文。”这说明( )
A.辽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
B.契丹文字使用范围有限
C.辽的大小字就是汉字
D.辽汉文用于非正式场所
从材料信息看,辽正式的重要文件都使用汉字,契丹文用于一些不重要的非正式场所,适用范围有限,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3河北邯郸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曾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并出现了灯箱广告。至宋徽宗年间,从冬至日到上元日,东华门以北都不禁夜。夜市的经营时间不断延长,甚至通宵。自此,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成为合法经营。州桥夜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根据时令节气,煎炒、熬炖、蒸煮、凉拌,美食美味各具特色,应有尽有。马行街夜市里出现了很多“瓦子”,表演杂耍、曲艺、傀儡戏、影戏等。
宋朝各大城市的夜市“侵占官路,接造浮屋”“起造屋宇,侵占河岸”,以致“坊无广巷,市不通骑”。街道司负责街道卫生管理,每日扫街盘垃圾。据记载,马行街的油烟污染,致使蚊虫不生。在北宋汴京潘楼七夕节夜市,“伪物逾百种,烂漫侵数坊”。潘楼街鬼市杂有假冒伪劣商品,是出售来路不明之物的专门夜市场。汴京相国寺市场也被称为“销赃所”。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宋代城市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案特点:注重广告功能;经营具有合法性;经营时间较长;分布范围广;经营方式多样化。
影响: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增强了城市的商业功能;影响了人们传统饮食习惯的改变;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占道经营、环境污染、假冒伪劣产品等,客观上也提升政府治理城市的能力。(从正反两方面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课时作业(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