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试卷总页数:6页。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第1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许宏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封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要素,体现了
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据此可推知该文化遗址
A.使夏代历史成为信史
B.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标志着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D.反映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2.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春秋时期蔡国与楚国关系紧张,吴国与楚国也矛盾重重。吴王
阖闾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这表明
A.·联烟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
B.礼乐制度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C.诸侯纷争影响社会观念变化
D.血缘疏远导致诸侯矛盾激化
3.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现的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有一篇名为《为吏
之道》的文书,指出为官者应当具备“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
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这一文书
A.适应了贵族政治的需要
B.彰显了秦朝的治国思想
C.保障了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
D.折射了历史悠久的廉洁文化
高二历史学科第1页共6页
4.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
(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西汉
东汉
敦
武
武
意章长意
张,
从,
威
能甘城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B.
国家疆域的扩展
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
D.地方豪强的崛起
5.西晋太康初年,皇帝下诏“罢天下军役,示海内大安”,并把原本军队屯垦的土地分
给士兵家属去耕种,在国家控制的土地上,推行“占田法”(官僚、军士、农民按品
阶占有数量不等的土地)。这些做法
A.满足了小农的生存需要
B,顺应了由乱转治的需要
C.阻断了土地兼并的潮流
D.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6
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士族的状况。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
士族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颍川庾氏
庾峻、庾纯、庾阐
儒学造诣很深;庾阐为山水诗之先驱
颍川钟氏
钟繇、钟会
文学和书法上的造诣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河东裴氏
裴驷、裴子野
善礼乐制,讲求经世致用,文章为后世所推崇
琅琊王氏
王敦、王导、王羲之
工于书法,政治地位和文学修养甚高
A.
促使儒学成官方正统思想
B,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复兴
C.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
D.严重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7.唐玄宗认为马球为用兵之技,诏令全国军队开展马球活动,马球运动由此推广普及到
唐代军队之中。韩愈在观看了文官出身的节度使张建封参加的马球赛后,也“深感习
战非为戏”。据此可知唐代
A.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纵情享乐不理国政
C.马球运动有利于提高军队素养
D.重文轻武已成为普遍风气
高二历史学科第2页共6页重庆市部分区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C B C C A A D A A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26 分,第 17 题 12 分,第 18 题 17 分,共 55 分。
16.(26 分)
(1)国家把社会救助作为社会治理重要手段(或政府是社会救助的主体);以粮食等实物救济
为主要形式;体现民本思想的影响。(6 分)
(2)中国传统家国同构观念的影响;市籍制瓦解,社会阶层分化,城市贫困群体需要救助;均
田制崩溃,土地兼并严重,乡村贫困人口增多。(6分)
(3)变化:民间社会广泛参与;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4 分)
影响:直接有效缓解遭遇窘迫人们的困难;有利于缓解基层社会矛盾;推动了地方公共事
业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社会救助的内涵。(6 分,答对三点即可)
(4)示例:中国济贫扶困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救助主
要以国家政权为主体;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4 分,任意两
个维度,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12 分)答案示例:
论题:唐朝中期后科举制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产生了的深远影响。
在唐朝中期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唐朝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许多出身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逐步进入政府,而门阀世家逐步得影响力逐步下降从而退
出了历史舞台。到宋朝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社会流动性增强,“白衣公卿”
成为常态,文官政治取代门阀政治,封建政府行政进一步规范化。由于科举制的发展以及
文官政治的发展,同时由于唐宋时期较为宽松的文化氛围以及印刷术的发展,文化传播成
本降低,学术文化以及教育朝着更广泛的社会范围传播,这促进了宋朝文化教育与学术的
发展,文学进一步走向世俗化。科举制的推行增强了社会流动趋势。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唐朝时期的“贱民”阶级逐步消融,市民阶层进一步形成,各个阶
层之间的界限不再固定与明确。
总之,唐朝中期后的社会变革是科举制发展的结果,对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从科举制度与文化、政治、社会阶级等角度选择论题可同等给分)
18. (17 分)
(1)图 3:辽、金、元时期;(2分) 图 4:明清时期。(2 分)
(2)趋势:秦汉时期主要在关中,长安洛阳是其基本点;中晚唐至北宋,政治、军事中心东移;
金元明清时期,主要是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地区。(4分,答对两点即可)
影响因素: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的变动与都城设定密切相关。一般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交通条件、自然地理、军事因素、民族关系、历史传统等因素。示例:文化因素——北
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
先进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
长治久安的目的,因此将都城从平城南迁到洛阳。(列举某一因素得 1 分,能够围绕这一因素
举例说明得 2 分,任答 3个因素并举例说明即可得 9分。)
{#{QQABLYaUgggIAJBAAAhCAQWYCAAQkBCACQgGhBAMIAAAwRF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