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是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上海
——资料来源:上海市经济年鉴(1981年、1986年、1993年、1998年、2002年)
A.消费水平居于全国之首 B.消费观念仍旧落后 C.消费结构逐步趋向优化 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2.2001年,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的典型事件是
A.加入七十七园集团 B.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加入关贸总协定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承认现存世界是多样化的,认为多样化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矛盾斗争一面,也有互相依赖的一面。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在处理一系列国际问题时存在着共同利益,需要进行合作,也可以进行合作。这有利于
A.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加速两极格局的瓦解
C.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D.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
4.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是
A.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以人为本
C.“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
D.全面、协调、可持续
5.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的比重不断攀升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城镇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在 1998 年首次超过公有制单位此后仍不断攀升。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
A.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进 B.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计划管理调控成效突出 D.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进步
B.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C.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科教兴国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7.1979年9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定中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表明(  )
A.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被废除
B.中共中央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C.中央厉行改革但还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开展
8.1982年,中国将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合并成为对外经济贸易部,统筹管理对外援助工作,对外援助的主要职能改变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这一调整
A.注重追求政治效应 B.契合了国家战略的大调整
C.强调加强南南合作 D.深化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9.如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图中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10.从1979年至1986年,市场在中国农产品价格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985年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扩大市场调节,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8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到3947亿元,比1979年年增长了两倍多。由此可以看出
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
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11.1984年,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改称为乡镇企业,并采取了更加积极扶持的政策。此后4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工业经济“半壁江山”、财政贡献“五居其一”。这表明( )
A.城乡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B.国有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1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
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建设
13.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
14.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下面的票证从左图(粮票)到右图(股票)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基本实现了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D.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6.2006年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告别田赋鼎”的铸造( )
A.标志着农业税的取消 B.反映了粮食产量提高
C.记述了田赋征收历史 D.传颂了国家惠农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1870 210 105 93 8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通过快速提高修理能力和配件制造能力来加速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从1951年10月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修理厂。1956年,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一5”首飞成功。但是,1961年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整时,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航空技术也未被列入。/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市场主体的巨大转变。同年,航空工业第一支股票“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09年,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的大型客机。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
——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拉开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步伐。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恶意封锁,把落后的农业大国迅速建设成为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现代化水平的工业经济的新中国,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此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排落实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改造重工业,既加强国防建设,又增加各种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生产,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编自钱津(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材料二 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方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调整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规避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与高能耗等问题。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兼顾,处理好工业化建设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重要关系。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蜕变为制造业大国。
——捕编自徐坤、王智《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中国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终结……随着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熊皛白等《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
材料二 下图为国家一级文物:告别田赋鼎。该鼎由河北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铸,铜鼎铭文共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铭文最后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效应。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取消农业税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学者对国家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与论述(部分)
作者信息 研究成果
中国·李倩 《18世纪下半期英国模式在法国的困境》
美国·亨廷顿 《美国模式对于传统秩序现代化的社会没有意义》
美国·多丽丝·奈斯比特 《中国大趋势》——“中国模式将改变世界”
中国·“毛邓三” 《从苏联模式看苏联解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发展模式”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考查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及其影响。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食品、衣着等基本需求支出整体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支出整体呈增长趋势,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上海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故选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消费相比较,无法得出上海消费水平居于全国之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上海地区消费观念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没有对城乡进行比较,故D选项错误。
2.D
【详解】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多哈作出决定,接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21世纪初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的典型事件,故D正确;中国没有加入七十七国集团,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区域性组织,排除B;关贸总协定是1947年成立,排除C。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发展。新时期中国国家领导人以更加务实的观念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到国家间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大国之间在处理国际问题时要更加务实,这有助于改善中国同外界的关系,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A项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在当时并未瓦解,B项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当时尚未成立,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C正确;A是三个代表的内容,排除;BD不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联系所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分析解答。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最终确定了积极发展私营经济政策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呈现出加速的势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也逐渐发挥作用,由此出现材料所述现象,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产业结构,排除A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排除B项;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也逐渐发挥作用,计划管理作用渐小,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197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仅涉及高等教育,无法体现教育事业全面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我国目前尚未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高校人数增多,并不等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项不符合题意。
7.C
【详解】由材料1979年9月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已经开始,材料中“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产到户”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受计划经济管理的影响,改革还有待突破,C项正确;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被废除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受计划经济管理的影响,没有体现农村改革在稳步推进和迅速开展,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8.B
【详解】1982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对外经济贸易部的成立,有助于提高外援的针对性,同时引入外资,推进国家对外开放战略,B项正确;对外经贸部注重经济而非政治效应,排除A项;这一时期尚未明确加强南南合作,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是在199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图中的数据变化是20世纪80年代,能够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C选项符合题意;浦东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A选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B选项排除;经济特区影响最大的是广东和福建,而非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D选项排除。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取消统购统销制度”、“农业总产值增长”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发展,A正确;1992年十四大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市场在农业发展的作用,没有体现所有制的改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开始”两字表达有误,排除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4年至198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变,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差距,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无关,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B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可得出当时中国设立了经济特区,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主要是在农村,排除C。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的产物,股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所以这种变化反映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不是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排除A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是2020年,排除B项;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在十三大,A正确;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排除;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C排除;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D排除。故选A。
16.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告别田赋鼎”记录了农业税的废除,是为了“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传颂了国家的惠农政策,D项正确;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告别田赋鼎”与粮食产量无关,排除B项;“告别田赋鼎”记录了农业税的废除,不是田赋征收的历史,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基本特征: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欧美地区发展快,亚非地区发展慢)。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亚非地区经济发展较慢)。
(2)特点:得到了苏联的援助;由修理到制造,发展曲折;国家主导;民用航空工业发展薄弱。
因素: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国际合作的推动;经济发展,航空市场扩大。
【详解】(1)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一“1870-1900年的铁路网”表中信息可知,从1870-1900年,全世界铁路修筑呈增长趋势,但各大洲增长的幅度差别很大,欧美地区发展快,亚非地区发展慢。由此可知,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欧美地区发展快,亚非地区发展慢)。
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 1870-1900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亚非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等方面分析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特征的成因。
(2)特点:根据材料二“……从1951年10月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修理厂……”,可得出,得到了苏联的援助;根据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通过快速提高修理能力和配件制造能力来加速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但是,1961年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整时,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航空技术也未被列入……”,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由修理到制造,发展曲折;根据材料二“……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通过……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修理厂……”,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国家主导;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薄弱。
因素:根据材料二“……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市场主体的巨大转变……”,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根据材料二“……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2009年,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的大型客机。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经济发展,航空市场扩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国际合作的推动”。
18.(1)特点:建立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之上;在苏联帮助下展开;以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核心:以计划经济形式展开;兼顾农业、轻工业。
(2)不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方案;把工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在--起;强调科技创新对工业化的重要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
历史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为世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拉开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步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建立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之上;以计划经济形式展开;根据材料一“……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恶意封锁,把落后的农业大国迅速建设成为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现代化水平的工业经济的新中国,苏联及部分东欧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苏联帮助下展开;根据材料一“……此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排落实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改造重工业,既加强国防建设,又增加各种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生产,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以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核心;兼顾农业、轻工业。
(2)不同:根据材料二“ 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方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方案;把工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根据材料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强调科技创新对工业化的重要性;根据材料二“……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规避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与高能耗等问题。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统筹兼顾,处理好工业化建设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重要关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飞速发展的工业化使中国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蜕变为制造业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为世界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方面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历史作用。
【点睛】
19.(1)积极效应: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2)启示:税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民生民情;在合理设置税制的同时,处理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与时俱进,抓好政策落实等。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积极效应:由材料“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可知,农业税的取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结合所学,从农民、农业、农村、国家发展全局等方面分析。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启示:据材料“党和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民……今朝告别了田赋”可得出取消农业税是惠农惠民之举,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民生民情;取消农业税体现我国根据现实需要进行税收制度和农业政策的改革与调整,启示我们与时俱进;此外还可以从财政政策、政策落实等方面分析。
20.示例1:宏观角度1:从整体进行论述
论题:符合国情的国家发展模式推动国家持续稳定发展
论述:国家发展模式渐趋多元化,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据本国国情而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国家持续稳定发展。
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既传承议会制传统,又兼顾各方利益,符合英国国情,使英国持续稳定发展,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称雄世界数百年。
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共和制,既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平衡大小州之间、中央各部门之间、南北之间的利益,符合美国当时国情。促进了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跃居世界首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促进生产力不断解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综上,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家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任何一国的发展模式只有符合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示例2:宏观角度2:既可以从文明多样性的角度也可以从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发展模式间互有借鉴意义的角度。如,中国发展模式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示例3:微观角度:从具体国家展开论述:如法国为什么不选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模式只适合美国、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等。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不一样,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可提取论题为符合国情的国家发展模式推动国家持续稳定发展。论述时可先总括得出国家发展模式渐趋多元化,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据本国国情而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再具体举例子进行说明,比如可举英国政体形成与发展的例子,即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既传承议会制传统,又兼顾各方利益,符合英国国情,使英国持续稳定发展,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称雄世界数百年。再举美国的发展道路的例子。也可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例子进行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合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