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选择题
1.下表隋初西安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产业 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取得进步,劳动力数量增加,大量兴修水利和围垦湖田
手工业 造纸业、炼钢业迅速发展;“西安”地区成为青瓷贸易的重要中转地
商业 内河和海外贸易得到发展,城市商品经济日渐繁荣
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劳作方式发生变化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D.西北地区得到开发
2.据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湖北某地一名崔姓农民,“原家贫乏,偶种桔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同时,江南地区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农民家庭:他们“涸湖池取鱼,获龟犹倍多,悉刳其肉,载龟板至江陵鬻之,厚得金帛”。这些现象的出现( )
A.说明了多种经营方式的普及 B.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C.体现了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D.受到了税制改革的影响
3.土贡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向中央和统治者进献土特产或珍宝等财物的制度。唐代早期法律严格明文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但是到了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却出现许多当地土贡物产,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土贡现象的变化表明( )
A.土贡主导区域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B.土贡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经济基础
C.变化表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D.变化说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4.《隋书》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开皇)六年(586年),诸夷大献方物。突厥启民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这反映出隋朝(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统治阶级的腐化
C.国力的繁荣强盛 D.民族矛盾的缓和
5.从隋唐大运河到京杭大运河,河北段线路仅是微调,邢台临西至天津的永济渠,依然是大运河的主线,但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却得到极大提升。这主要是因为( )
A.运河周边商业城市崛起 B.政治格局变动
C.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
6.隋炀帝见到新编成的地理图书《区宇图志》中有“以吴人为东夷”,大为不满,要求重修。他认为,吴是华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东夷,京兆与吴地地位相当,相得益彰。隋炀帝修撰地理图志( )
A.利于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B.顺应了政治中心东移趋势
C.意在调整地方行政层级 D.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7.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据此可知,唐太宗( )
A.倾向于重构社会秩序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D.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8.唐太宗在位时期,鼓励寡妇再嫁,对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将婚姻及人口增加的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考核指标,作为升降参考。这些举措意在( )
A.大兴文治以促进唐朝繁荣 B.遏制东突厥南下进攻
C.否定传统儒学的贞节观念 D.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
9.据史料记载,隋文帝登基之初全国有户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而开创“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唐太宗直到驾崩时才有380万户。隋唐户口数的变化说明( )
A.对隋代治理应该重新评价 B.户口统计存在较大问题
C.对唐初盛世应当全面理解 D.史料记载存在失真现象
10.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10道,后增至15道,其分布变化如图1和图2,这反映了唐朝( )
图1 图2
A.地方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B.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加剧
C.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监察 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
11.樊树志认为:在政治上看,开元之治不过是对“贞观之治”的学步而已。开元之治“依贞观故事”,但唐玄宗不如唐太宗,不知“守成难”,不知“慎终如始”,一旦取得了盛世的成就,就忘乎所以,以致出现“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该学者意在说明( )
A.选贤任能有利于社会稳定 B.开元之治是封建鼎盛时期
C.由治到乱是社会发展规律 D.君主个人因素影响社会发展
12.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下列史料中,能用来论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令州县大索貌阅……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B.“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
C.“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D.“其先也,欲以方镇御四夷,而其后也,则以方镇御方镇。”
13.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下诏:“贫下之人, 农桑之际。多缺粮种, 咸求倍息,致令贫者日削, 富者岁滋……天下诸州, 每置农桑, 令诸县审责贫户应粮及种子, 据其口粮贷义仓, 致秋熟后, 照数征纳, 庶耕者成业, 啬人知劝。”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限制高利贷以发展农业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C.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D.政府大力推广农桑作物以立国
14.“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开元盛世”特点的是( )
①“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②“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③“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④“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唐代对女性而言是一个相对宽容的时代。她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女子结社的活动。唐代女子可以女扮男装,可以骑马驰骋,甚至参与到政治和军事领域。这反映了( )
A.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B.男女社会等级地位平等
C.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D.女子参政得到广泛认可
16.隋唐对江南运河的疏浚,使得水上运输畅通无阻。从贞观到天宝年间,江南运河沿线四州的户数增长率为353.3%,户口增长率为570.7%,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江南地区的冶炼、造船、制瓷、编织、制盐、造纸、制茶等行业也迅猛发展。这反映了( )
A.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B.交通建设影响经济发展
C.运河沿线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 D.国家高度重视运河运输
17.唐以前的历代政府对平民造酒、饮酒多采取禁止政策,曹操虽爱饮酒,但因连年饥荒,也采取禁酒措施。而唐朝时期,百姓饮酒被看作是政和民乐的事情,都城长安成为全国唯一酿酒不纳税的城市。这反映了唐朝( )
A.酿酒技术已经超过前代 B.社会生活开放包容
C.赋役税收制度逐步完备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18.据《新唐书》载,唐后期全国共修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占了49项,居各道之首。江南道的农业在全国经济生活中所占位置为“浙右之疆、包流山川,控带六州,天下之盛府也,国之盈盈,于是乎在”。这表明唐后期( )
A.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江南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江南土地资源开始开发
19.中唐以后,商税成为唐朝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对于经营盐、茶、酒的工商业者,法律规定“不许差役追扰应管盐商。官吏若有违犯,竟至所在先令贬黜,刺史罚俸”。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商主义思想得到确立 B.政府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C.商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巨变
20.《封氏闻见记》载:公元709年,长安大明宫的梨园内正在举行一场大唐皇家与吐蕃使团的马球友谊对抗赛。观众们的一阵阵呐喊助威声与场边的击鼓奏乐声相互交织,赛场上气氛热烈。据此可知,唐代马球运动( )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
C.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D.有利于政权长治久安
21.唐代在西域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州,与内地一些边缘地区的经制州同为边州。边州与内地州一样,同为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原则上同为唐施政的区域。据此可知,唐朝实行羁縻政策( )
A.有利于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C.体现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D.标志着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国版图
22.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 )
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
23.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羁縻府州制度的确立( )
A.体现灵活务实的统治理念 B.说明唐王朝重视基层治理
C.有效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4.监牧是唐代设置在地方的官方养马机构。唐前期,监牧多分布在河西、陇右地区,即今甘肃、陕西一带。唐中期以后,这些监牧多南迁至扬州、襄阳、泉州等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
A.农牧争地矛盾加剧 B.国家防御重心转移
C.政治军事形势变化 D.气候影响牧区南迁
25.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逐渐形成魏博、成德、幽州、义武和横海五大藩镇格局。其中,前三者通称河朔三镇,属于典型的拥兵割据性藩镇,而后两者夹在三镇之间,是唐王朝在开展反割据斗争中建立起来的,节度使基本为朝廷派遣。一般情况下,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否则容易导致军心不稳,造成兵变。这表明中唐以后( )
A.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B.中央集权体制适时调整
C.朝廷权威得以有效维系 D.藩镇割据局面得到控制
26.唐朝时期的绘画选材多以释道人物画为主,所谓“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木次之”。但至五代十国时期,绘画选材内容逐渐转向以画家居于其中的出水为主,释道人物画的阵容趋于衰落,山水、花鸟、动物画的阵容日趋壮大。这一变化是因为当时( )
A.国家政治局势的衰颓 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开明文化政策的实施 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7.唐前期,国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由尚书省度支司统一负责调配。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河西、剑南、安西、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八节度使均已兼任支度使与营田使。支度使统筹边军各项支费。这一变化( )
A.造成了当时藩镇割据局面 B.使此时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C.使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使中央集权潜伏危机
28.对于藩镇势力较强的河北,杜牧说:“天下无河北则不可,河北既虏,则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二者意在说明唐朝节度使( )
A.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 B.由于中央决策失误所致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9.五代十国的几十年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破坏的情形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澄清吏治、广开言路;奖励垦荒、减轻赋税、安抚流民;整顿军纪、修订刑律。这些举措( )
A.消除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病 B.缓和了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
C.为北宋结束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D.使后周的统治得以长治久安
30.李攸《宋朝事实》写道:“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论说:“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对唐代藩镇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 B.藩镇导致唐朝的灭亡
C.作者提供了研究藩镇的一手史料 D.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
二、材料题
31.自古以来中国通过不断丰富的边疆治理理念. 方略和策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国家. 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 “宗族”壁障,使国家. 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 个人身份. 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汉初,汉高祖赠送黄金. 丝绸给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以谋求和平。汉文帝时,匈奴黄当. 桀龙二人来降,朝廷册封二人分别为弓高侯和襄城侯。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 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 张掖二郡。
——姚大力《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
材料三: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 刺史. 将军等,并赠予大量帛与彩缎。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 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赐婚给突厥首领等赐婚事例,达十余次之多。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材料四: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 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 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 三,概括西汉和唐朝政府巩固北部边疆的相同措施。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32.中华
材料一 “中华”一词始见于记载两晋南北朝史实的史籍中。在当时东晋、南朝士人中,“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中华覆败,沉没戎虏”是一个很普遍的说法。将原西晋统治下中原地域的朝臣、士人统称作“中华人士”“中华之士”。从当时对“中华”一词的使用来看,可以发现如下事实:第一,“中华”用以指原西晋统治下的中原地域;第二,“中华”一词主要用以称谓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第三,使用“中华”一词的人主要是南迁的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他们对胡族大举入据而“湮没”和“荡覆”的中原政治及文化传统无限感伤与眷念。“中华”一词对胡族这一“他者”的排斥显而易见。
材料二 晋室南迁后,“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则是当时极普遍的现象。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北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主观上对“中华”不抵触、不排斥。孝文帝时大臣韩显宗上疏,斥南朝“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北魏心目中已经以中华自居。北周闵帝时还在关中地区设置了“中华郡”(今陕西省富平县)。
入唐以后,“中华”不但成为唐朝的别称,在与外国或周边政权交往时大多使用“中华”一词,标志着“中华”实已成为中国的名号,“赤县神州,即有唐中华之国也”。李唐统治集团是北魏、北周以来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代表,其竭力以“中华”自诩,最终使“中华”成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统称。
——摘选自石硕《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以上材料,概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华”一词内涵扩大的过程及意义。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有人依然坚持“先华夏而后夷狄”的观点,但“华夷一家”的观念已成为这一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主流基调。唐太宗指出“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集中体现了唐朝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对于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央地区的袭扰,唐朝军队给予了坚决反击。面对境内和周边众多和复杂的少数民族,唐朝政府借鉴了秦汉以来的诸多经验,设置了众多羁縻府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并对他们进行册封。为进一步密切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唐朝与吐蕃和亲后,文成公主积极向吐蕃传授中央地区的耕作方法,教藏族妇女纺织和刺绣。同时,与吐谷浑、突厥等民族的互市,不仅使边疆民族地区得到了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茶叶、粮品等生活资料,也使中原地区得到了农耕生产所需的马匹等耕畜。
——摘编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民族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实施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民族政策得以实施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民族政策的认识。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初的中国。根据材料“隋初西安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所学可知,隋朝完成统一和建都于长安,隋初的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西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了迅速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劳作方式变化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对比,无法说明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唐朝中后期湖北某地一名崔姓农民,‘原家贫乏,偶种桔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他们‘涸湖池取鱼,获龟犹倍多,悉刳其肉,载龟板至江陵鬻之,厚得金帛’”和所学可知,唐代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税收政策,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农民一定程度上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同时以“税钱”和“税物”作为征税对象,使得农民为完成税收,需要出卖商品来完成用钱缴纳的部分,促使农村经济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化,材料中农民的经营方式就是其变化的体现,D项正确;受制于国情影响,当时的多种经营方式并未普及,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市经济的繁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的对比,体现不出经济重心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土贡原指从地方流向中央,但唐后期土贡经由地方官员之手以礼物馈赠的形式在地方间频繁流动,说明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土贡主导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A项;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藩镇割据奠定经济基础,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隋朝时期,大量周边民族和外国人来到中国,说明当时中国国力强盛,C项正确;周边民族和外国人来到长安并不能证明当时社会秩序稳定,排除A项;统治阶级腐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民族矛盾缓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元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主要是因为大运河北段的终点是元朝都城大都,而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B项正确;“运河周边商业城市崛起”是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提升的表现,而非其主要原因,排除A项;“河北段大运河的商业地位”只是次要原因,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会冲击北方的商业地位,与题意逻辑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材料“认为,吴是华夏之地,天下名都,并不是东夷,京兆与吴地地位相当,相得益彰”可知,隋炀帝认为吴地是华夏之地,并不是东夷,这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项正确;隋炀帝时期,隋朝已经统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中心东移趋势,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调整地方行政层级,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题干“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认为帝王想作的事情是要尽情放纵享乐,百姓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因为帝王个人追求安逸享乐,造成繁重的劳役而让他自己劳累疲惫。这体现了唐太宗对民生的关注,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构社会秩序,排除A项;唐太宗是封建君主,不可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项;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唐朝中国。鼓励寡妇再嫁,对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将婚姻及人口增加的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考核指标,目的是促进人口增长,增加劳动力,推动经济恢复与发展,D项正确;大兴文治的表现主要是实行科举、建立学校、重用文官,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项;遏制东突厥南下主要措施应当是发展军事力量,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鼓励寡妇再嫁体现贞节观念有所松弛,唐朝时儒家思想为正统,“否定儒学贞节观念”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隋唐时期(中国)。“贞观之治”时期的人口数尚不及隋朝初年,但是唐初依然是盛世,这说明唐初的盛世不能仅仅从人口数量分析,应当全面理解,C项正确;材料重心是对唐代的评价,而非隋朝的治理,排除A项;户口统计是否存在问题并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B项;材料的真伪通过材料并不能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唐朝划分道的数量有10道增加到了15道,说明其监察区域进一步细分了,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强化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道的增加,不是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排除A项;唐朝设置节度使,之后形成藩镇割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材料不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唐玄宗不如唐太宗,一旦取得了盛世的成就,就忘乎所以,以致出现“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说明君主个人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大,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唐玄宗对唐朝社会的影响,没有涉及选贤任能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开元之治是否是封建鼎盛时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由治到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描绘了他那个朝时期农业发展,剩余粮食较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经济发展,B项正确;据材料“令州县大索貌阅……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隋文帝时期的户籍政策,排除A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的两税法,排除C项;据材料“其先也,欲以方镇御四夷,而其后也,则以方镇御方镇”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唐朝晚期的繁镇割据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唐玄宗时期贫困的农民,在种植粮时候缺粮现象较为普遍,富人贷款剥削贫农的现象突出,导致贫农越来越贫困,富人越来越富有,故下诏书令各州“贷义仓”,体现了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B项正确;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利于降低农民受到高利贷盘剥的机会,但不是限制高利贷,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关系,并未体现农民生活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推广农桑作物”材料不涉及,强调的是“农桑之际”,D项排除。故选B项。
14.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的为耻,是唐朝中期杜佑对当时社会场景的描述,②符合题意;“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场景,④符合题意;“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是《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描述,①不符合题意。“君臣相得”“乐闻直谏”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她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女子结社的活动。唐代女子可以女扮男装,可以骑马驰骋,甚至参与到政治和军事领域”可知,唐代的女子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这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开放与包容,C项正确;唐代社会主流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没有发生改变,排除A项;唐代没有实现男女社会等级地位平等,排除B项;唐代女子虽然可以参政,但“得到广泛认可”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隋唐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前半段讲“江南运河”,是交通方面,后半段讲户口的增长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由此可见,交通建设影响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在南宋时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选项过于绝对,无法体现“运河沿线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对运河的高度重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唐以前的历代政府对平民造酒、饮酒多采取禁止政策,曹操虽爱饮酒,但因连年饥荒,也采取禁酒措施,而唐朝时期,百姓饮酒被看作是政和民乐的事情,都城长安成为全国唯一酿酒不纳税的城市可知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粮食产量高,能生产酒,D项正确;材料没有酿酒技术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唐代取消禁酒措施,不能体现社会生活开放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税收制度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后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江南道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江南道的农业也在全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这说明唐朝后期江南农业得到发展,B项正确;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才完成南移,排除A项;材料说明江南农业发展,但这不能代表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排除C项;江南土地资源在唐朝之前就已开始开发,排除D项。故选B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不许差役追扰应管盐商。官吏若有违犯,竟至所在先令贬黜,刺史罚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唐时期,政府对经营盐、茶、酒等商品的工商业者采取了保护措施,不允许差役追扰盐商,并对违反此规定的官吏进行惩罚。这反映出当时政府对商品经济的重视,B项正确;重商主义思想产生于近代的西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只是提到了对商人的保护措施,并没有说明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巨变发生在中国的近代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题干可知,唐朝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吐蕃之间开展了马球友谊对抗赛活动,通过这种体育运动,两个民族之间得到了进一步的交融,C项正确;题干没有述及马球的历史起源,排除A项;题干仅提及唐朝统治者喜爱打马球运动,观众们呐喊助威,并不能扩大理解为“社会各阶层”,排除B项;D项夸大了马球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唐代在西域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州,与内地一些边缘地区的经制州同为边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在边疆地区羁縻州的施政,兼具“因俗而治”的特殊性与行政体制一体化的共同性,从而将社会、文化多元性的政治统治区域,整合为有别于西汉的大一统政治结构,这有利于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B项;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C项“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表述有误,排除;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D项。故选A项。
2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边疆都护府负责镇抚外族,机构设置严密职责明确,同时也注重对边疆的节制,说明注重边疆地区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虽掌握军权但受中央节制,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作战是中央派遣军队承担,地方只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唐朝前期边疆治理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为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羁縻府、都护府等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中央集权,体现灵活务实的统治理念,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加强君主专制主要是指加强皇权与削弱相权,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并未涉及少数民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题干信息“监牧是唐代设置在地方的官方养马机构。唐前期,监牧多分布在河西、陇右地区,即今甘肃、陕西一带。唐中期以后,这些监牧多南迁至扬州、襄阳、泉州等地。”可知,唐朝时期的监牧由西北地区迁往东南地区,是因为唐中期藩镇割据严重做出的调整,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牧争地,排除A项;唐朝时期的监牧由西北地区迁往东南地区是因为军事的需要,与国家防御重心转移没有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气候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唐以后(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逐渐形成五大藩镇格局。其中魏博、成德、幽州三镇属于典型的拥兵割据性藩镇,中央难以制之,而义武和横海两大藩镇是唐王朝为了制约河朔三镇、反割据建立的。而且“一般情况下,河朔三镇节度使不论是世袭还是军士拥立,都要得到朝廷形式上的认可,否则容易导致军心不稳,造成兵变”,这说明安史之乱后,唐朝虽然由盛转衰,但面对藩镇割据局面还是采取了积极措施来努力维护中央的权威,且取得一定成效,B项正确;唐朝中后期“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朝廷对部分藩镇的控制十分有限,难以说朝廷权威得到了有效维系,朝廷权威得以有效维系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藩镇割据局面得到控制”的说法与材料中藩镇割据仍旧存在的信息不符,有过度延伸之嫌,排除D项。故选B项。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五代十国时期承唐末社会动荡之余绪,政局不稳,面对乱世,一部分士大夫险世避祸,出现“绘画选材内容逐渐转向以画家居于其中的山水为主……山水、花鸟、动物画的阵容日趋壮大”情形,A项正确;儒家正统地位并未消亡,排除B项;唐朝时期统治者亦采取开明的文化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国家政治局势的衰颓对绘画内容的影响,未反映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
2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节度使权力增大,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使中央集权潜伏危机,D项正确;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材料中仅仅涉及开元年间节度使的权力有所扩大,中央政府还能够控制地方,不能说造成了当时藩镇割据局面,排除A项;在开元年间节度使权力扩大但并没有失控,不能说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节度使权力的变化,没有提及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
28.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藩镇主要是为了防止少数民族的侵扰,且藩镇在解决中央“精甲锐卒利刀良弓健马”方面有重要作用,说明藩镇的出现是唐朝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D项正确;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节度使是唐朝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中央决策失误所致,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五代十国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后周世宗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消除五代弊病,增强实力,为北宋建立奠定基础,C项正确;这些举措不能完全消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涉及政治、经济、司法等方面的内容,与土地兼并问题无关,排除B项;“后周的统治得以长治久安”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可知,藩镇的存在,既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但同时也起到了保卫国家的作用,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因此对唐代藩镇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A项正确;“藩镇导致唐朝灭亡”说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李攸《宋朝事实》、顾炎武《日知录》均不是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排除C项;“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说法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31.(1)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方式:设置机构;开通道路;付诸战争。
(3)主要措施:武力征服;和亲。意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西藏地区封建化”);使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元;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华夏国家. 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根据材料一“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 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 个人身份. 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 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 张掖二郡。”可知,设置机构;根据材料三“ 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付诸战争;根据材料三“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 刺史. 将军等”可知,开通道路。
(3)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四“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可知,武力征服;根据材料四“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可知,和亲。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四“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根据材料四“还将大唐的音乐. 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根据材料四“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 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元并且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西藏地区封建化”)。
32.(1)背景:东汉末以来,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灭亡西晋政权,占据中原地区;中原世家大族大量南迁后,东晋南朝与主要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北朝政权处于对立状态。
(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迁的东晋南朝士人看来,“中华”一词的内涵是中原地区的政治与文化同占据中原的“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十六国北朝,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亦认为自身属于“中华”,“中华”内涵扩大。唐代实现了统一,“中华”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内涵进一步扩大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一个统称。
意义:“中华”内涵的扩大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国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促进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晋南北朝(中国)。据材料一“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中华覆败,沉没戎虏”和所学可知,东汉末以来,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灭亡西晋政权,占据中原地区;据材料一“使用‘中华’一词的人主要是南迁的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和所学可知,中原世家大族大量南迁后,东晋南朝与主要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北朝政权处于对立状态。
(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过程,据材料一“对胡族大举入据而‘湮没’和‘荡覆’的中原政治及文化传统无限感伤与眷念。‘中华’一词对胡族这一‘他者’的排斥显而易见。”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迁的东晋南朝士人看来,“中华”一词的内涵是中原地区的政治与文化同占据中原的“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据材料二“孝文帝时大臣韩显宗上疏,斥南朝‘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北魏心目中已经以中华自居。北周闵帝时还在关中地区设置了‘中华郡’(今陕西省富平县)”可知,十六国北朝,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亦认为自身属于“中华”,“中华”内涵扩大。据材料二“李唐统治集团是北魏、北周以来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代表,其竭力以‘中华’自诩,最终使‘中华’成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统称”可知,唐代实现了统一,“中华”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内涵进一步扩大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一个统称。第二小问意义,主要从政治统一、民族交融、文化认同和文明的包容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据材料二“在与外国或周边政权交往时大多使用‘中华’一词,标志着‘中华’实已成为中国的名号,‘赤县神州,即有唐中华之国也’”可得出,“中华”内涵的扩大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二“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最终使‘中华’成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统称”等信息可得出,推动了中国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促进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33.(1)特点:开放开明,秉持民族平等观念;手段多样、灵活;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实施方式:采用军事手段;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和亲;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进行互市。(答出四点即可)
(2)历史条件:唐朝国力的强盛;统治者对民族关系的重视;唐朝政府一系列有力得当的措施;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归附与认同。(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认识:唐朝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密切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放开明,秉持民族平等观念;根据材料“对于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央地区的袭扰,唐朝军队给予了坚决反击”与“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手段多样、灵活;根据材料“唐朝政府借鉴了秦汉以来的诸多经验,设置了众多羁縻府州”与“为进一步密切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可知,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第二小问实施方式,根据材料“对于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央地区的袭扰,唐朝军队给予了坚决反击”可知,采用军事手段;根据材料“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根据材料“设置了众多羁縻府州”可知,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根据材料“唐朝与吐蕃和亲后”可知,和亲;根据材料“同时,与吐谷浑、突厥等民族的互市”可知,进行互市。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对民族关系的重视;根据材料“唐朝政府借鉴了秦汉以来的诸多经验,设置了众多羁縻府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府一系列有力得当的措施;根据材料“为进一步密切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可知,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归附与认同;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国力的强盛。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戎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唐朝政府借鉴了秦汉以来的诸多经验,设置了众多羁縻府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民族政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根据材料“为进一步密切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密切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与吐谷浑、突厥等民族的互市,不仅使边疆民族地区得到了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茶叶、粮品等生活资料,也使中原地区得到了农耕生产所需的马匹等耕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