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选择题
1.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在政治上互不承认。南朝《宋书》对北魏祖先的记述中提道:“索头虏姓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北朝《魏书》中提道:“拓跋鲜卑为黄帝少子昌意之后。黄帝以土为德,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些记载反映了南北政权( )
A.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 B.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
C.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 D.族群界限已经基本消失
2.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史籍记载中,东晋及后来南朝的户口却没有多少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朝社会基层治理效率不足 B.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江南社会经济遭受空前浩劫 D.沉重的赋役导致人民流亡
3.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萧齐时,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上述现象说明( )
①门阀政治在南朝逐渐衰落 ②南北方文化交流日趋加强
③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集权 ④门第差异的意识依然明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建立后赵的羯族人石勒,文化程度较低,在军中专设“君子营”以处士大夫,即位后沿用九品中正制选宫,并明令不得侮辱“衣冠华族”。建立前秦的氏族人符坚在位时,恢复“魏晋士籍”,承认士族的免役特权。这些措施( )
A.加速了羯族氐族的封建化 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
C.促进了北方正常秩序恢复 D.有利于缓和与汉族间的矛盾
5.刘宋孝武帝颁布“占山格”的律文,规定官僚贵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占有山泽的最高限额,一、二品官占山三顷,至九品及百姓一顷;已经占足者,不得再占;先前不足者,可以补足。据此可推知,这一规定( )
A.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客观上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C.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稳定了均田制下的小农经济
6.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
7.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由庄园主雇佣佃户垦殖的庄园农业,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或部曲主人统领部曲从事的流民部曲农业,由背井离乡、彼此有亲缘或地缘关系的流民在人迹罕至、且能耕种之处从事的桃花源农业,由国家组织兵员对国有土地进行的军垦农业。这一局面的出现( )
A.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动摇了门阀政治的基础 D.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8.监牧是唐代设置在地方的官方养马机构。唐前期,监牧多分布在河西、陇右地区,即今甘肃、陕西一带。唐中期以后,这些监牧多南迁至扬州、襄阳、泉州等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
A.农牧争地矛盾加剧 B.国家防御重心转移
C.政治军事形势变化 D.气候影响牧区南迁
9.据记载,中亚粟特人何文哲的先祖自唐高宗年间入华,皆供职于朝廷。何文哲担任神策左军马军副将。唐文宗称赞他“有莫大之功,社稷今存是卿之力”。这一现象反映了唐代( )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羁縻政策效果显著
C.边疆内地走向一体 D.政治制度的开放性
10.江淮以及苏杭地区,战国、西汉曾为瘴气重病区,但至隋唐时,瘴气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秦汉时,人们认为“南方恶地,疾病流行,环境卑湿”;但在唐人观念中,江南地区已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白居易曾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成为经济中心 B.社会防疫经验丰富
C.南方农耕区的拓展 D.北方流民大量南迁
11.“牛李之争”是唐末官僚集团内的党争典型,“牛党”首领牛僧孺代表主事科举的礼部尚书“门生”势力,而“李党”首领李德裕代表的是“于朝廷台阁间事不教而自成”的公卿世家势力,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这反映了唐末( )
A.社会流动性良好 B.各种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化
C.门阀士族新高峰 D.政党政治的萌发
12.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出土了两尊骑马仕女俑。仕女俑头戴帷帽,左手持缰绳,端坐在马鞍之上,为当时典型的贵族女性骑马出行的形象。它们的发现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这可以用于说明盛唐时期( )
①骑马是女性主要休闲方式 ②民族交流融合有所发展
③社会趋向追求显贵的地位 ④社会风气比较开明开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唐代前期,转运仓(负责供应官民和军队粮食与军饷的仓廪)都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以洛阳及周围最为集中,规模和储量最为巨大。唐代中后期,江淮一带也出现重要的转运仓,转运仓布局出现由华北西部向东南移动的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社会财富向官府集中 B.税赋征收依据发生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14.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这一变化( )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
北方 3736652 866887
南方 3117624 150654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推动了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直接导致唐朝统治走向灭亡 D.推动了国家赋税制度改革
15.唐前期,国家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由尚书省度支司统一负责调配。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河西、剑南、安西、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八节度使均已兼任支度使与营田使。支度使统筹边军各项支费。这一变化( )
A.造成了当时藩镇割据局面 B.使此时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C.使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使中央集权潜伏危机
16.唐高祖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诸州总管、刺史向朝廷举荐人才。武则天长安二年曾一次授官“百余人”。在唐代的统治阶层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家世贫寒之人)占21.5%。由此可见,唐代( )
A.贵族政治仍是社会主流 B.科举制度推动阶层流动
C.门阀士族依旧垄断政权 D.选官用人机制尚需完善
17.唐代统辖全国行政大权的宰相实行复数制,由数名宰相组成集体领导班子。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下颂的昭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材料主要强调了( )
A.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B.进一步分化相权 C.官僚政治得到发展 D.降低了议政效率
18.在唐初的国家财政收入中,户、地两税所占比例差距不大。天宝时,每年地税所得约1240余万石,约占国家全年收粮总数的1/2,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已经和租、调大约相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实施赋税改革的可能性 B.百姓赋税负担相对减轻
C.国家管控力被严重削弱 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9.以诗词证史是史学研究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诗词理解正确的是( )
选项 诗词 理解
A “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輳,万国欢声。” 民族间交往频繁
B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人世俗化的审美意趣
C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A.A B.B C.C D.D
20.“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下列关于材料所述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政府的户籍管理因此相对松弛 B.该赋税制度与均田制配合施行
C.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D.白银流入导致了赋税制度变动
21.唐朝开元以前,面对隐丁漏口的现象,政府往往勒令逃户回到原籍,即便在甘、凉、瓜、肃等人口较少的地区也不例外。开元以来,政府对逃户的对策进行了若干调整,允许其就地附籍,最高还可免除六年的赋调。这一做法( )
A.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适应赋税制度变革需要 D.遏制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22.魏晋时期,政府任官者的官品必须与其乡里品评(即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天材英博、亮拔不群”,被称为“起家官”,也往往作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德优能少”,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这表明魏晋时期( )
A.官员选用注重乡里的评议 B.士族势力左右政局
C.九品中正制助力中央集权 D.品德成为选官首选
23.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就使敕令传发出现两种途径,实际上形成了双轨辅政制。这反映出,唐代( )
A.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变化 B.文官的地位日益提高
C.恢复发展了中外朝制度 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4.唐贞观三年,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讨论结束后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 )
①体现出中央集权逐渐强化趋势 ②侵夺了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力
③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的滥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②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26.汉魏以来经学进入学童课程的情况逐渐增多,部分士人在幼童阶段已能诵读《诗经》《尚书》等经典。《颜氏家训·勉学》篇描述当时“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政府重视蒙学教材的编纂 B.官学读经颓势难振的趋势
C.经学教育以培养品德为主 D.儒学的社会基础得到拓展
27.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 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28.智慧的古代中国人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方法,下列医学典籍按照问世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千金方》 ②《黄帝内经》 ③《伤寒杂病论》 ④《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29.魏晋时期,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对女子的评价也打破“三从四德”的标准,赏识知晓道义忠正廉洁的女性。注重内在修养、明理善辩的女性得到了士人的赏识。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D.社会普遍崇尚自由
30.如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佛教壁画《弥勒经变耕种图》,它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表现的是“一种七收”场面。该壁画可为以下哪些主题提供史料佐证( )
①主题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主题二: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
③主题三:曲辕犁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
④主题四: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覆灭后,晋元帝逃往江南,在江左重建了东晋王朝。长江天堑,是一个限制南北的天然屏障,使中原战火不能直接延烧到江南。这时江南虽然还是一个经济落后区域,但永嘉之乱的后果“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每十六七。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帅过江淮,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这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
材料二 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为持久计,隋在陇右、河西、西域等地屯田,唐代严管州军屯政,每年举行“屯官叙功”,以示考核。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蓄养的战马数量庞大,还能满足宫廷、政府厩马、祭祀和宴飨之需。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进贡者备尝其值,广设市场,敞开渠道,满足各族不同的物资需求。安史之乱前,西北“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相望,桑麻翳野”。
——摘编自李清凌《西北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雅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
——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时间上有何新变化?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续汉·百官志一》
材料二 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唐代 宋代
学子出身 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 应考者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
选拔依据 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 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就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上述选官制度名称及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与唐代相比出现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年七至十四岁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
——摘编自《汉书》卷七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并车马。
——摘编自《汉书》卷一
材料二 唐承隋制,前期赋役上实行租庸调。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它是以民户授田为基础和前提。天宝十四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两税法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税负相对公平,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
——摘编自朱红琼《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赋税制度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阐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的意义。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北朝时期,无论是南朝政权,还是北朝政权,都认为鲜卑族的祖先是华夏族,说明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共同认同,B项正确。材料强调南北朝对鲜卑族祖先的认识,对彼此正统地位否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相对稳定,政权更迭均十分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魏晋时期族群界限仍然存在,基本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土地兼并严重,门阀士族拥有大量土地,需要大批劳动力,于是他们经营的田庄招徕并隐瞒了大量南迁农户,因而史籍记载中东晋及南朝的户口数增加甚少,这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所致,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户口增加甚少而不是基层治理,也没有体现“效率不足”,排除A项;东晋、南朝时社会相对安定,而且,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空前浩劫”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沉重的赋役,更没有涉及人民流亡,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南朝刘宋时,农家子弟沈庆之官至宰辅,小贩出身的戴法兴掌管朝廷内务”可知,南朝刘宋时期,许多并非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人进入官僚体系,反映了门阀政治在南朝的一种衰落趋势,①符合题意,据材料“出身寒微的纪僧真执掌中书后拜访士族遭到蔑视;萧梁时,北齐降将侯景提出与南朝望族王、谢两家联姻,被梁武帝劝诫与门第低一些的家族联姻为宜”可知,当时人们在婚姻和日常生活中仍旧受到门第差异意识的影响,④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北方降将一人例子,不能得知南北文化交流加强,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只看门第,是的世家大族垄断地方选官权,不利于中央集权,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减少汉族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抵抗,从而缓和民族矛盾,D项正确;“加速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民族交融,但无法得出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促进了北方正常秩序恢复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南朝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官僚贵族百姓占有山泽的限额,事实上是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山林川泽的私人占有,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刘宋试图以此限制豪强士族封山占水的现象,但是标志着山泽私人占有的合法性,且在执行上存在较大困难,事实上,士族豪强多逾限占据山泽,因此无法抑制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对国家赋役承担情况,无法得出农民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的结论,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均田制是北魏推行的土地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D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中涉及了对江南地区土地的开发,包括私人组织和国家组织两种,对荒地的开垦促进了农业发展,继而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不同等级间的流动问题,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土地的开垦是受到庄园主的领导的,故而增强了庄园地主的实力,加强了门阀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C项;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题干信息“监牧是唐代设置在地方的官方养马机构。唐前期,监牧多分布在河西、陇右地区,即今甘肃、陕西一带。唐中期以后,这些监牧多南迁至扬州、襄阳、泉州等地。”可知,唐朝时期的监牧由西北地区迁往东南地区,是因为唐中期藩镇割据严重做出的调整,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牧争地,排除A项;唐朝时期的监牧由西北地区迁往东南地区是因为军事的需要,与国家防御重心转移没有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气候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唐高宗时期中亚的粟特人何文哲就供职于朝廷,到文宗时期仍供职于朝廷,说明唐朝政治制度具有开放性,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地方割据情况,排除A项;羁縻政策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因俗而治的管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边疆和内地政治制度,不能得出边疆内地走向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隋唐时期江南瘴气重病已经完全销声匿迹,江南地区已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到了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C项正确;南宋时期江南成为经济中心,排除A项;“社会防疫经验丰富”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北方流民大量南迁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放提供了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末(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出身科举的牛党战胜出身士族的李党,科举制的作用日益凸显,客观上有利于出身庶族的学子通过科举成为统治阶层,反映出社会流动性良好,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朝廷内部的党争,未体现各种社会矛盾,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门阀士族在党争中失败,排除C项;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唐代墓群出土骑马女俑,而在高昌地区有与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说明边疆地区受到中原影响,民族交融有所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②④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体现不出骑马是主要的休闲方式,排除①;材料没体现社会趋向,排除③。故选C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中后期江淮一带也出现重要的转运仓,转运仓布局出现由华北西部向东南移动的趋势,这体现了南方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D项正确;中国古代社会财富大多集中于官府,但材料无法体现社会财富向官府的集中,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赋税征收依据相关的内容,无法得出“税赋征收依据发生变化”的结论,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表格反映唐朝后期北方人口下降远远高于南方,由此可以看出南方相对安定的环境,推动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南方人口总量大于北方,A项正确;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减少幅度小于北方,是北方居民大量南迁带来的现象,排除B项;表格的数据变化并未直接带来唐朝灭亡,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赋税制度变化,且推动唐朝赋税制度改革的是均田制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节度使权力增大,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使中央集权潜伏危机,D项正确;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材料中仅仅涉及开元年间节度使的权力有所扩大,中央政府还能够控制地方,不能说造成了当时藩镇割据局面,排除A项;在开元年间节度使权力扩大但并没有失控,不能说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节度使权力的变化,没有提及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题干信息反映出唐朝时期人才选拔仍存在士族对国家统治产生重要影响,表明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完善,选官用人机制还需优化,D项正确;秦朝时期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出阶层仍然固化,科举制尚需完善,排除B项;垄断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题干“唐代统辖全国行政大权的宰相实行复数制,由数名宰相组成集体领导班子。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下颂的昭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创新既降低了决策效率,也反映出官僚政治得到发展,C项正确;皇权受到严重威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宰相集体决策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分化相权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降低了议政效率只是表象,并非材料主要强调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故反映出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实施赋税改革成为可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百姓赋税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赋税制度变化,与国家管控力削弱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国家税收比重,未涉及租佃关系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D项反映科举高中的得意之情,唐朝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对外交往,排除A项;B项诗人托物言志,非世俗化的审美意趣,排除B项;反映了两税法下人民负担沉重,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可知,这段描述表明,这是两税法,这个赋税制度不再是单纯以人丁为主,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包括行商者的收入等,来进行赋税,其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项正确;材料主要简述赋税制度,没有提及政府的户籍管理,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现的是唐朝的两税法,该赋税制度没有与均田制配合施行,相反是在均田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实施的,排除B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并且推动中国赋税制度的变动,发生在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唐朝开元以来对逃户对策的调整有利于将更多人口纳入国家户籍管理体系当中,户口是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A项正确;逃户被重新登入户籍,仍然受到国家控制,人身依附并未减轻,排除B项;开元年间唐朝赋税制度并未发生变革,排除C项;对逃户对策的改变与土地兼并活动之间无显著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2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时期任官有“天材英博、亮拔不群”的“起家官”“清官”和“德优能少”的“浊官”等类别,升迁也根据品德和能力,且才能和品德必须兼备,A项正确;士族势力左右政局体现为世家门阀垄断政局,左右魏晋时期的政局,但是材料主要体现当时的选官,排除B项;材料主旨“官员选用与乡里评议”,而“助力中央集权”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主要以家世为首选标准,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唐朝开元初,翰林学士院也成为起草诏令的机构,形成了双轨辅政制,这是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变化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中枢机构的变化,而不是文官地位的提高和恢复发展中外朝制度,排除BC项;材料内容是说明出现了新的决策机构,并不能体现三省一体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24.D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并对皇帝政令具有一定制约作用,这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③④说法正确,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集权强化”,①说法错误,排除A、B两项;②材料并未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②“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反映的是唐朝的两税法;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反映的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颜氏家训·勉学》中所述的现象表明,士大夫子弟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受经学教育,诵读《诗经》《尚书》等经典,这说明儒学的教育已经成为士大夫家庭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因此,可以看出儒学的社会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幼童阶段的启蒙,无法体现政府的重视,排除A项;材料主旨“儒学与幼童启蒙”,而“官学读经颓势难振的趋势”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经学教育重视培养品德,但是“经学教育以培养品德为主”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吸收儒道的内容,渐趋本土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材料没有体现儒佛道相互吸收,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涉及儒学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
28.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史实。①《千金方》出现于唐代;②《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与西汉之间;③《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④《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撰写的。 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对女子的评价也打破‘三从四德’的标准”,可知儒家传统的三从四德等思想发生了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冲击,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女性走向社会,无法体现出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排除A项;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而不是经济中心南移的加速,排除C项;魏晋时期,逍遥自然成为士人的追求,社会普遍崇尚自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30.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可知:从《弥勒经变耕种图》展示的“一种七收”场面,表明重视对农业的投入,说明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而作为佛教题材的画作,呈现的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场景,说明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②④正确;①错在,材料未涉及经济地理重心的变化;③错在,不能体现曲辕犁已经在全国普及,以偏概全,排除A、B、D项。故选C项。
31.(1)原因:江南远离战乱,社会安定;自然条件优越;西晋末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为江南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答3点)
(2)原因: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的推行;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3)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答两点) 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征税时间变化,分夏秋两次征收。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关于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根据“长江天堑,是一个限制南北的天然屏障,使中原战火不能直接延烧到江南”可知,江南远离战乱,社会安定;根据材料“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每十六七、幽、雾、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帅过江淮,帝并侨立郡县以司牧之”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末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为江南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据所学可知,南方的光、热、水、土壤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发展农业有优势;南方统治者相比北方统治者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的开发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关于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开发的原因,根据“隋唐时期,西北是全国政治中心”得出处于全国政治中心;根据“西北指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面积占全国1/3,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得出拥有丝绸之路的交通优势;根据“因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政府驻戍庞大的军队,并将营农和防边结合”得出政府重视边防提供特殊机遇;根据“屯田之外,隋唐还在西北发展官牧业”得出屯田制度与官牧战马的推行;根据“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对塞内民族‘怀柔’”并结合所学得出统治者采取了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3)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根据材料“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可知,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第二小问,关于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时间上有何新变化,据材料“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可知,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据所学可知,两税法下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32.(1)制度:察举制。标准:品行和才能。
(2)变化:①宋代应考的门第子弟较少;②选拔依据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3)作用:①相对公平公正;②促进社会阶层流动;③门第观念淡化;④扩大了统治基础;⑤加强中央集权;⑥提升官员文化素质;⑦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等。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等信息可知,材料一、二涉及的选官制度是以品行、才能为选官标准,门第也对选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是察举制。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根据“应考者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等信息可知,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应该的士人中门第子弟较少,选拔依据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等信息,可从选拔标准、阶层流动、门第观念变化、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官员文化素质和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33.(1)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
(2)变化: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
原因:安史之乱后人口流亡;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困难;税负不公,社会矛盾尖锐。
(3)扩大收税范围,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巩固政权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一“民年七至十四岁出口赋钱,人二十三。”“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可知,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
(2)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变化:据材料二“‘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可知,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原因: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可知,安史之乱后人口流亡;根据材料“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可知,均田制遭到破坏;根据材料“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可知,政府财政困难;根据材料“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可知,税负不公,社会矛盾尖锐。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意义:据材料二“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税负相对公平,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从扩大收税范围,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以巩固政权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