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荟萃】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2024版-统编版新高考·真题分类
2024高考真题
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1·浙江高考·6)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2.(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3.(2024·湖南高考·7)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
4.(2024·广东高考·6)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5.(2024·江苏高考·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6.(2024·北京高考·4)《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
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4.1·浙江高考·16)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8.(2024·北京高考·5)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地丁合并征收 ②丁银数额固定 ③百姓赋役免除 ④人身束缚加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4·湖北高考·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
“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 推行文化专制
C. 废除行政中枢 D. 建立宗室藩屏
10.(2024·安徽高考·5) 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
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
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
1572 福建漳平 9932 6747 3185 2189 7743
1582 浙江开化 22456 12648 9808 3457 18999
1585 广东顺德 34580 16628 17952 5304 29276
1621 南直隶歙县 48609 23669 24940 7657 40952
据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 )
A.增加了人丁税额 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C.制约了商业发展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11.(2024·山东高考·4)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12.(2024·全国甲卷·26)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13.(2024·全国甲卷·27)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导致了( )
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 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
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 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
14.(2024·甘肃高考·5)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二、非选择题
15.(2024·黑吉辽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爱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佥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8分)
16.(2024·湖南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顺治十六年(1659),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来华,任职于清朝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南怀仁经常出入宫廷,为康熙帝讲授西学,还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础上,编纂了《穷理学》一书。该书共六十卷,将17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学”“理论”和“实用”,被他译为“致知”“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将《穷理学》进呈皇帝。康熙帝认为该书内容荒谬不堪,不予刊印。此后书稿散佚民间,几乎被世人遗忘。康熙帝曾说:“赞美天王(主)之西教,与中国教化原不相容。唯西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臣民当深体朕意。”南怀仁最终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是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所获的最高职衔。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怀仁病逝于北京。康熙帝下旨表彰,谥号“勤敏”。
——改编自郑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的<穷理学>》等
(1)根据材料,概括《穷理学》内容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答案解析示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A
【解析】据材料“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且色染大类妇人”可知,李乐致仕回乡后,对当地读书人普遍穿着女性化服饰的现象表达了感慨,这种服饰穿着的变化反映了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故选A项;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是儒生“好穿丝绸绉纱湖罗”的客观条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关注的是读书人的服饰的变化,而不是他们职业选择的变化,并且服饰的变化与职业选择的变化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在封建社会,男女平等观念不可能普遍化,排除D项。
2.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租佃关系是指土地所有者(通常是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民(佃户),农民则通过耕种土地来支付租金。这种关系在清朝时期非常盛行,与个体农耕方式相辅相成。李调元在《卖田说》中提到的 “卖田以佃田 ”的好处,实际上是在阐述租佃关系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种更为经济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通过租佃更多的土地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还能避免直接拥有土地所带来的税赋和官府的加派负担,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故选A项; 租佃制的发展,会扩大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农业方面的内容,未涉及商业货币经济的内容,排除C项;清朝雍正年间 “摊丁入亩 ”政策的实行,以占有的土地作为课税依据,材料所述现象并没有削减国家赋税来源,排除D项。
3.
【答案】D
【解析】清末新政进行了一系列官制改革,这些改革包括部门职能的调整、职位设置的变动等,从而影响了进士们的任职选择。进士们任职意愿的变化就是是对这些改革的直接反应,即官制改革导致了进士任职意愿的转变,故选D项;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在1905年,而且是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不仅仅是因为进士任职意愿的变化,排除A项;题目中并没有提及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或分裂,仅仅是进士任职选择的变化,并不能直接推断出统治集团的分裂,排除B项;题目中讨论的是进士的任职意愿变化,并没有涉及到中枢决策机制的具体改变,排除C项。
4.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西湖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当地人甚至不愿从事农耕,弃农从商的现象非常多,而且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还影响了当地崇尚华丽的社会习俗,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只是提到了小民依赖经纪为生,这并不能直接说明商业经营方式有所改变,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在江南部分地区的手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排除A项;明朝时户籍管理使用黄册,户籍管理制度严格,而非混乱,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西湖周边存在一定的商业活动,但并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商业资本有明显的集聚现象,排除C项。
5.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知县谨慎选择乡约之长,并赋予他们宣讲和保卫的职责,这反映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视,故选D项;乡约与法律合流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排除A项;材料中只提到乡约之长负责当地保卫事宜,并没有特别指出这是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排除B项;明朝实行里甲制,而非保甲制,排除C项。
6.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14课所学《永乐大典》可知,《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故①正确;据材料可知,明成祖在序言中写道,图书有“修礼乐而明教化”“齐政治而同风俗”的作用,故②正确;据材料“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可知,国家的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政治条件,故③正确;明朝儒学的基础读物主要包括《四书》、《五经》以及《传习录》等,《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7.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原非确数”并结合所学古代中国户籍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可知,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朱克简查阅明末黄册时发现其出现了预测情况,数字并不确实,而户籍册是赋税征收的依据,体现了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故选C项;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且材料并未说明朱克简上奏的结果,无从得出清朝停造黄册,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明末黄册是预定数据,并不确实,并未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无从得出明朝官员侵吞赋税,排除B项;材料“移送旧造黄册”表明明朝末年黄册依然在编造,侧面反映了户籍制度依然在运行,“崩溃”说法错误,排除D项。
8.
【答案】A
【解析】由“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以‘田赋’总之”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地丁银制(或称摊丁入亩),这一制度实现了地丁合并征收,故①正确;由“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和所学地丁银制的相关史实可得,地丁银制把康熙五十年的丁银数作为丁银总数,编入田亩中,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故②正确;由“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可知,百姓对国家的负担存在赋和役两部分,地丁银制等于百姓免除了役,而拥有土地的百姓并未免除田赋,所以百姓赋役免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故③错误;由于地丁银制等于废除了按人头分摊的徭役,这意味着国家对于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所以人身束缚加强的说法与地丁银制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9.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
10.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数据表明,无论哪个时空,变化的趋势都是田赋占比大幅度增加,而丁税占比大大降低,反映了赋税制度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包括土地在内的资产为主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减轻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并推动人口的增长,故答案选B,而排除AD两项。无论是丁税还是田赋,都是要交纳白银即役银,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和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C。
11.
【答案】C
【解析】古代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马则主要应用于战争,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事频仍,马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重视程度高。明清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对于牛这一生产工具自然存在更多的关注,故答案为C项;政府强化军事资源控制,掌握战马资源,在宋至清都有必要性,骑兵长期是作为重要的军事兵种,但是不等于不允许进行马匹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此为文化方面的限制,两方面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反,故排除;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加强,无法解释牛在明清时期关注较多的现实,D排除。
12.
【答案】C
【解析】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的编纂,展现了士大夫的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以适应时代发展民众对日用农业及其他知识理论化、科学化的需求,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士大夫≠朝廷,故而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士大夫的情怀,而非阶层的世俗化,故而B错误,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本身就是伪命题。该书主要记述吴地的农业生产、食品、医药、日常生活以及民情风俗等,所记庞杂,为实用类书籍,材料无法体现出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故而排除D。
13.
【答案】D
【解析】清代理学官方哲学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对于宣扬道德、、伦理、忠孝仁义、劝诫向善等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积极推动传播,以延续传统伦理道德的形式巩固统治。故而选择D项。明清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明清小说即是其表现,故A选项错误。清代前期康乾盛世,封建经济达到高峰,社会整体发展程度较高,故B项不符合史实。清代思想专制僵化主要体现在清朝的文字狱、八股取士等,与材料内容不符,故而排除C项。
14.
【答案】D
【解析】材料前提就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繁荣这个大前提,即由于商品经济繁荣,市场对货币需求量大,中国在宋元时期就因为商品经济繁荣出现货币短缺现象;而明朝初期沿袭传统政策禁止白银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但在市场等因素推动下,16世纪初白银已经成为官方认可的货币;隆庆开关之前奉行海禁政策,因此才有材料所述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现象;故答案选D。倭患严重与海禁政策有关,但无法解释民间私自出海到日本贸易换回白银的现象,故排除A;日本白银只是来源之一,这一时期美洲白银流入量更大,且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B项结论;将白银带回国内,说明是国内市场对白银的需求大,故排除C。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13分)
(1)形质奢侈化;由小到大;红帖出现并流行;谦卑化、复杂化、多样化。
(2)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官场风气奢侈腐化;人际交往活跃;利益驱动。
16.【答案】(18分)
(1)特点:中西汇通、融合(将格物穷理与西方逻辑学相结合);内容丰富,集西学之大成;突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以自然科学为主,删除神学的相关内容。(6 分)
(2)论题:南怀仁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融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逐渐成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怀仁是清初传教士的重要代表,因其善治历法、传授西学、制造火炮,积极传播西方科技,而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南怀仁编著的《穷理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客观上也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其所展示的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因而不被康熙帝所接受,引发皇帝不满。南怀仁的命运因此面临转折和挑战。这说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是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也反映了当时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面临的困境。
小结:南怀仁在清的经历是世界近代科学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复杂性,还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政治的紧密联系。(12 分)
()
【真题荟萃】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
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2024版-统编版新高考·真题分类
2024高考真题
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1·浙江高考·6)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 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2.(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3.(2024·湖南高考·7)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
4.(2024·广东高考·6)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5.(2024·江苏高考·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6.(2024·北京高考·4)《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
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4.1·浙江高考·16)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8.(2024·北京高考·5)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地丁合并征收 ②丁银数额固定 ③百姓赋役免除 ④人身束缚加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4·湖北高考·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
“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 推行文化专制
C. 废除行政中枢 D. 建立宗室藩屏
10.(2024·安徽高考·5) 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
年份 地区 赋役总额(两) 役银分摊前 役银分摊后
丁银(两) 田赋(两) 丁银(两) 田赋(两)
1572 福建漳平 9932 6747 3185 2189 7743
1582 浙江开化 22456 12648 9808 3457 18999
1585 广东顺德 34580 16628 17952 5304 29276
1621 南直隶歙县 48609 23669 24940 7657 40952
据表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 )
A.增加了人丁税额 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C.制约了商业发展 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
11.(2024·山东高考·4)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12.(2024·全国甲卷·26)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13.(2024·全国甲卷·27)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导致了( )
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 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
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 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
14.(2024·甘肃高考·5)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二、非选择题
15.(2024·黑吉辽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爱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佥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8分)
16.(2024·湖南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顺治十六年(1659),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来华,任职于清朝天文历法机构钦天监。南怀仁经常出入宫廷,为康熙帝讲授西学,还奉旨制造火炮。他在以往天主教士著作的基础上,编纂了《穷理学》一书。该书共六十卷,将17世纪欧洲流行的逻辑学教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大全疏解》纳入其中,阐释了知识的等级和分类,展现了以逻辑学贯穿诸学科的西学知识体系。从无穷、分数、公约数等数学概念,到赤道、五洲、经纬度等地理问题,该书涉及自然科学的各方面知识。南怀仁还借鉴宋明理学“格物穷理”之说,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名词术语。例如,今天通用的“科学”“理论”和“实用”,被他译为“致知”“致明”和“致用”。因清朝有天主教禁令,该书删除了与传教相关的概念和提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怀仁将《穷理学》进呈皇帝。康熙帝认为该书内容荒谬不堪,不予刊印。此后书稿散佚民间,几乎被世人遗忘。康熙帝曾说:“赞美天王(主)之西教,与中国教化原不相容。唯西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臣民当深体朕意。”南怀仁最终官至工部右侍郎,这是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所获的最高职衔。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怀仁病逝于北京。康熙帝下旨表彰,谥号“勤敏”。
——改编自郑天挺《清史》、肖朗《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史上的<穷理学>》等
(1)根据材料,概括《穷理学》内容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围绕南怀仁和《穷理学》,以“人·书·命运”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真题荟萃】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明清时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