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B D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C D B A
1. A【解析】考查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由材料信息可知,二里头文化时期生产工具类型多样,还有武器、
乐器等,这说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多样性,故 A 项正确。二里头文化时期,我国还没有进入成熟国家发
展阶段,排除 B项。约一万年前,原始农业就已经出现,排除 C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当时虽然出现
青铜农具,但并未普遍用于生产,排除 D项。
3. C【解析】考查汉代商业经济。由材料信息可知,平准机构的设立以及诸措施的实行,这有利于平抑物价
和稳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商人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行为,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也适应了
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 C项正确,排除 D项。材料没有涉及提高商人的地位和以农为本的思想和措
施,排除 A、B项。
3. A【解析】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材料中“《礼记》中曾有‘格物’‘致知’的记载”,汉代经学家郑玄的认
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信息,可看出“格物致知”的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 A项正确。“格物致知”思
想没有背离传统儒家思想,是对儒学的继承,排除 B项。“格物致知”思想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
真,排除 C项。材料没有显示出“格物致知”思想借鉴佛道思想的合理因素,排除 D项。
4. B【解析】考查古代中医药成就。由材料可知,葛洪以辩证方式说明“气”是构成人体和人体赖以生存的基
础物质,这是他继承先秦道家关于“气”的辩证思想观点,并用之于阐释生命现象的结果,故 B项正确。A项结
论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首次提出辩证施治的原则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排除 C项。《黄帝内经》奠
定了中医基础理论,排除 D项。
5. B【解析】考查古代中国货币的演变。根据题干中时间“公元 785—840年间”可推断出是唐代中后期,再
由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排除 A 项。唐朝出现的这种钱荒现象,虽与两税法的推
行有一定关系,但不能说根源在于两税法,排除 C 项。唐朝这种钱荒现象的出现,与两税法的“以钱计税”
方式虽有很大关联,但唐政府对此并未采取具体应对措施,并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结果导致社会货币
供应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到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基本生活,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唐朝
走向衰落,这表明唐朝中后期的治国理政效能严重失衡,故 B 项正确。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始于安史之乱
后,排除 D项。
6. D【解析】考查宋代政治制度。包拯三次进谏,迫使皇帝收回成命,说明谏官制度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权,
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理学已成为士大夫们的精神支柱,理学成为精神支柱在南
宋之后,包拯是北宋人物,排除 B项;材料不涉及到选官制度,排除 C项。
7. B【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基层治理。从材料中“拜谒祖考”“令善言子弟而上正言朗诵训戒”“亦行此礼”等信
息可以得出黟县环山余氏宗族重视祭天法祖,这是古代宗法制的遗存,故选 B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中的“地方自治”说法错误,均排除。
8. D【解析】考查洋务运动与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由材料可知,“同光时代”从 1862 年到 1908
年,虽然李鸿章诸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地主阶级中的顽固派固守“夜郎自大”的心理且与时代发展趋势格格
不入,这表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与曲折,故 D 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时间
不符,故 A项错误。“李鸿章诸人”也是封建士大夫中的一部分,但他们却主张向西方学习,B项说法绝对化,
排除。材料中为封建士大夫,但同时代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却主张西学,故 C项表述有误。
9. C【解析】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税收制度。由材料可知,材料所示为我国部分税收额度的变化,故排除 A
项。中国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排除 B 项。由材料可知,个人所得税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改革开放
后伴随经济发展,民众收入提升,这也折射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故 C 项正确。国家经济发展
情况决定税收变化,排除 D项。
历史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
{#{QQABJYYUggAgQIAAAAhCAQFICgIQkBAACQgOwBAIIAAAwRNABAA=}#}
10. B【解析】考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从材料中罗马法的“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
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等信息可知,罗马法有关公平正义的观念有利于保障平民的权利,故 B项正确。罗
马法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奴隶不在被保护的范围,排除 A 项。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罗马法
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并不是服从民众的意愿,排除 D项。
11. A【解析】考查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由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所到之处,以希腊文化为
主导并积极传播希腊文化,从而开启了“希腊化时代”,故 A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进入印度,但未占领全境
即返回,排除 B项。托勒密埃及政权的建立发生在亚历山大去世以后帝国分裂的结果,排除 C项。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排除 D项。
12. A【解析】考查工业革命与工厂制。由材料信息可知,那些被称为“师傅”的技术熟练者,利用长期积累
的技术经验促进了英国工业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故 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出 B项
结论,可排除。工厂制的出现是在工业革命兴起后,排除 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13. C【解析】考查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据此推知”,“此”指材料,材料中得不出来的信息都不能选。
A项中双向交流中“双向”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材料没有显示出板球运动的盛行与英国政府有关,排
除 B 项。从材料中可知,板球运动现在主要盛行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以
及尼泊尔等国,这些地区(除英国外)在历史上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故板球运动的传播与英国殖民扩张息
息相关,C 项正确。D 项虽然和材料时间吻合,但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板球运动的传播是工业化的产物,排
除 D项。
14. D【解析】考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以英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其早发性决定了在城
市化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有充足的时间逐步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
政府对城市化干预较少,基本上是依靠社会、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以日本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
城市化模式,在开始其城市化时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其国内是一个分散的、缺乏整合的国家;同时日本的
城市化面临着紧迫的时间压力,由此决定了日本城市化是在政府主导下实现的。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
家的模式,这种模式深受殖民地时期遗留因素的影响,同时政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主导性也较弱,并在
发展中出现了过度城市化,表现为一些大都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城市病。由此可知,法国属于英国城市化路
径模式,排除 A 项;中国和印度属于巴西城市化路径模式,排除 B、C 项;德国属于日本路径模式,故 D
项正确。
15.B【解析】考查世界人口迁移。材料并未提及穆斯林移民占英国、法国的人口比重,且英、法两国不能
代表所有的发达国家,故排除 A 项;材料中前往荷兰的移民许多来自前殖民地,这只是强调移民的来源,
并无关于移民待遇的描述,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提及前往发达国家的移民是普通劳动力还是技术精英,无
法得出 D项结论;二战后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对世界各区域的人口迁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故 B项正确。
16. A【解析】考查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由材料可推知,重构国际货币新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的未来
增长已成当前全球各国极为紧迫的任务,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且不能说
后继乏力。C项与材料本意无关,排除。材料是说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并非仅仅指向国际金融机构,排除 D
项。
17.(25分)考查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等
(1)“近世元素”内涵:辽宋夏金时期民族间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辽宋夏金政权的制度变革;辽宋
夏金时期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感增强。(9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史实依据:元明清时期长期处于高度的国家统一。(2分)
(2)时代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加剧;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日益觉醒;狭
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依然盛行。(9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3)认识:全球化大潮使国家认同受到一定冲击;加强国家认同,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不断发展;加强国家认同,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上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
复兴的坚强保证。(5分,任答 2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历史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3 页)
{#{QQABJYYUggAgQIAAAAhCAQFICgIQkBAACQgOwBAIIAAAwRNABAA=}#}
18.(15分)考查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1)主要差异:英国文官重视通才,美国重视专业性和实用性,强调专才;英国限制甚至禁止文官参
与政治活动,强调文官政治中立,美国文官可广泛参与政治活动。(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原因: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并实行责任内阁制,而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具有长期
的官僚政治传统,而美国历史短暂,受官僚政治影响较小;英国的传统文化悠久,而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
家,具有独特的多元移民文化。(6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2)简要评价:文官制度作为英美行政管理制度组成部分,规范了英美两国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
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保障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但也存在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还有文官人数的膨胀,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并影响行政效率。(5 分,
言之成理即可相应赋分)
19.(12分)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参考示例】
论题:西方文明的传播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2分)
阐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是与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分不开的,先进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新的道路。如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著作的译介、新式学堂的设立以及新式报刊的创办等等,为近
代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新思潮,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甲午战败后,西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自由平等博
爱等观念传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力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辛亥革命失败后,
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对国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进行彻底改造,推动了近
代人文精神的建立和国民素质的转型。以上这些体现出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客观推动作用。(8
分)
综上所述,西方文明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西化,我们要以
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扬弃。(2分,其它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评分细则】
一等(12-9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分)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历史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3 页)
{#{QQABJYYUggAgQIAAAAhCAQFICgIQkBAACQgOwBAIIAAAwRNABAA=}#}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据考古发掘,二里头文化遗址既有较多的生产工具,如凿、倴、锥、刀、鱼钩之类,又有武器如曲内戈、直
内戈和戚之类,更有复杂的礼器如鼎、碍、觥等;同时还有乐器,如铃等。这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
A.生产生活方式多样
B.已进人成熟国家阶段
C.开始出现农业生产
D.背铜器普遍用于生产
2.公元前110年,西汉设立了隶属于大农的机构一平准,大农诸官以各地均输的物品和工官生产的车
船、器具为后盾,当京城某种商品过分涨价时,政府就以平价向市场抛售,促使商品物价下降,如果某
种商品价格过低,政府就大量买进,促使商品价格回升。据此可知,该机构的设立
A.着眼于提高商人地位
B.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C.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
D.促进了私营工商业发展
3.《礼记》中曾有“格物”“致知”的记载。汉代经学家郑玄认为,格即“来”,“物”即“事”,“致”或为“至”,
“知”是知善恶、凶吉之所终始;“致知”是“格物”的前提,普恶之知制约人的善恶行为和命运。此后,关
于“格物致知”的认知和辩论一直持续到宋明乃至近代。由此可知,“格物致知”的思想
A.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C.蕴含了重要的科学价值
D.借鉴了佛道的合理因素
4.东晋葛洪在其医学著作《抱朴子内篇·至理》中写到:“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
气以生者也。”他还提出:“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据此可知,这些阐述
A.推动了当时医疗事业的发展
B.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C.首次提出了辩证施治的原则
D.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
5.钱荒是指金属流通货币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货币危机现象。在我国货币流通史上,第一次钱荒形
成于公元785一840年间,持续50余年,钱荒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货紧缺,钱重物轻,货币购买力直线
上升,物价急剧下跌。对这一时期的钱荒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B.唐政府治国理政效能失衡
C.根源在于推行两税法
D.导致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
高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可奶只
0000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