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初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4七下·潜江月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
A.继承发扬 B.历史悠久 C.一脉相承 D.多元一体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可知,题干材料反映我国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址,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D项正确;
题干材料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不是继承发扬,排除A项;
题干材料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不是历史悠久,排除B项;
题干材料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不是一脉相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
2.(2024七下·潜江月考)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将下列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序号与相应学派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残害生命
②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③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a ③—c
C.①—b ②—c ③—a D.①—c ②—b ③—a
【答案】B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故①—b,②—a,③—c,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提出的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相关史实。
3.(2024七下·潜江月考)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答案】B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 B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是西周不是建立大一统王朝, A 表述错误;
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 C 表述错误;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到顶峰,故 D 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等知识,重点掌握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行省制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2024七下·潜江月考)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答案】B
【知识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以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说明民族交融方式多样,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到汉族的主导地位,排除A项;
材料只是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等方式,没有体现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
材料没有提到胡汉之别观念淡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民族交融方式的认识。
5.(2024七下·潜江月考)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A项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错误,科举制的诞生,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合题意;
B项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错误,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不符合题意;
C项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错误,世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中举入仕,不符合题意;
D项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科举制的影响。
6.(2024七下·潜江月考)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B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体现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大运河信息无关联,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动的开凿,加强了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整个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所以“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切合题意,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怀,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基础理解运用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与题干材料运用分析,知识考点是隋朝大运动河,解答此题关键要有充实的历史知识储备,掌握古代民族融合、隋朝大运动、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的相关史实,以此分析解读材料,逐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7.(2024七下·潜江月考)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 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时期的社会特征首先是政权分立,同时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出现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难度不大,掌握魏晋南北朝特点即可作答。
8.(2024七下·潜江月考)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初唐“西方净土变”中舞伎图,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它可用于说明唐朝( )
A.政治稳定清明 B.文化包容开放
C.妇女地位低下 D.经济繁荣昌盛
【答案】B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可知,舞伎着装具有外域风情,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反映了唐朝文化的文化包容开放,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未涉及政治稳定清明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
材料推断不出唐朝妇女地位低下的结论,排除C项;
材料体现不出唐朝经济繁荣昌盛,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唐朝时期的石窟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2024七下·潜江月考)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说明唐朝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向外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代中外交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双向交流。
10.(2024七下·潜江月考)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 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带兵打仅要按照朝廷预役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弊端,C项正确;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2024七下·潜江月考)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答案】D
【知识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南宋的偏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D.图中出现的政权是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和元朝。最后元朝实现了对于政权并立的统一。因此图示体现出历史发展趋势是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符合题意;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看懂示意图含义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2.(2024七下·潜江月考)导致下表所示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
时 间(单位:年) 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 约5291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约1699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对外开放 D.安史之乱
【答案】D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造成人口数急剧下降。D符合题意,D项正确;
文景之治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
开元盛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
对外开放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
13.(2024七下·潜江月考)“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A.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不符合题意;
B.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进行贸易的场所,它的出现和存在,便利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来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
14.(2024七下·潜江月考)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答案】A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 由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可知,判断通判的作用是“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即分散知州的权力。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以“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为切入点,考查通判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第15题9分,第16题5分,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32分。)
15.(2024七下·潜江月考)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路线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
(2)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如今重铸丝绸之路,有何现实价值?
(3)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三,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文化”的例子。(至少举两例)
(5)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答案】(1)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2)有助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加速封建化进程,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与少数民族: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与其他国家:佛教传入、玄奘西游、四大文明外传、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影响朝鲜、日本,形成中华文明圈。
(5)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说明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由材料“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说明以陆路为主;由材料“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说明具有双向性。
(2)重铸“丝绸之路”有利于应对地区大国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重铸“丝绸之路”,相关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通过签订相关协议消除贸易壁垒,从而扩大了进出口规模,优化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增强了区域组织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重铸“丝绸之路”,有利于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有利于中国战略纵深发展,有利于确保能源供应,有利于经济安全。
(3)北魏皇室为拓跋,碑文孝文帝改革改拓跋姓为元。为由材料“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指北魏孝文帝改革。关于“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
(4)关于“例子”,可以分与少数民族和与其他国家两个方面。关于与少数民族,可以列举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关于与其他国家,可以列举:佛教传入、玄奘西游、四大文明外传、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5)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以史为鉴,可以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等角度说明。
故答案为:(1)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2)有助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加速封建化进程,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与少数民族: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与其他国家:佛教传入、玄奘西游、四大文明外传、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影响朝鲜、日本,形成中华文明圈。
(5)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归纳总结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6.(2024七下·潜江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頗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宋代重视文治,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建院讲学,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
——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办学创举。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
【答案】(1)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公平,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据“宋代重视文治”得出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据“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得出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据“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得出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和材料二“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故答案为:(1) 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 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 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回答,难点是理解材料含义;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回答,这些都是材料中的内容,要紧贴材料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两者的共同点来回答。
17.(2024七下·潜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初年,经过某位皇帝的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东方各国尤其如此,他们视中国为“东方文化大本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勉励其弟子“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人民更是“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唐朝,在各国人民的心目中,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至今仍有称中国人为唐人的。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盛世局面的名称和当时在位的统治者。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盛世局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使农民“衣食有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对外政策和举一例史实。
(4)综合以上探究,分析当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2)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若按课本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也可给分)。认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贵君轻)。
(3)开明的对外政策; 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
(4)主要原因: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
【知识点】“贞观之治”;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鉴真与玄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的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该盛世局面的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2)根据材料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使农民“衣食有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唐太宗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3)根据材料三“日本人民更是“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友好交流。
(4)综合以上探究的内容可知,当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唐朝的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知识。
18.(2024七下·潜江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以上图文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观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国通过变法,国力不断强大,灭亡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但北方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加上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出现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581年,隋朝建立,替代北周,589 年,隋军攻占陈朝都城建康,中国分裂了 200 多年后,南北又重归统一。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点】秦灭六国;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秦灭六国形势图”、“隋灭陈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所以可以拟定观点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论述如下: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国通过变法,国力不断强大,灭亡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但北方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加上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出现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581年,隋朝建立,替代北周,589年,隋军攻占陈朝都城建康,中国分裂了200多年后,南北又重归统一。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先后灭亡的六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等知识。
湖北省潜江市初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024七下·潜江月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
A.继承发扬 B.历史悠久 C.一脉相承 D.多元一体
2.(2024七下·潜江月考)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将下列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序号与相应学派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残害生命
②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③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a ③—c
C.①—b ②—c ③—a D.①—c ②—b ③—a
3.(2024七下·潜江月考)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4.(2024七下·潜江月考)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5.(2024七下·潜江月考)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6.(2024七下·潜江月考)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2024七下·潜江月考)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8.(2024七下·潜江月考)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初唐“西方净土变”中舞伎图,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它可用于说明唐朝( )
A.政治稳定清明 B.文化包容开放
C.妇女地位低下 D.经济繁荣昌盛
9.(2024七下·潜江月考)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10.(2024七下·潜江月考)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11.(2024七下·潜江月考)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12.(2024七下·潜江月考)导致下表所示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
时 间(单位:年) 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 约5291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约1699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对外开放 D.安史之乱
13.(2024七下·潜江月考)“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14.(2024七下·潜江月考)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二、非选择题(第15题9分,第16题5分,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32分。)
15.(2024七下·潜江月考)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路线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
(2)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如今重铸丝绸之路,有何现实价值?
(3)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三,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文化”的例子。(至少举两例)
(5)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16.(2024七下·潜江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頗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宋代重视文治,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建院讲学,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
——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办学创举。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
17.(2024七下·潜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初年,经过某位皇帝的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东方各国尤其如此,他们视中国为“东方文化大本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勉励其弟子“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人民更是“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唐朝,在各国人民的心目中,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至今仍有称中国人为唐人的。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盛世局面的名称和当时在位的统治者。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盛世局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使农民“衣食有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对外政策和举一例史实。
(4)综合以上探究,分析当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
18.(2024七下·潜江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以上图文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可知,题干材料反映我国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址,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D项正确;
题干材料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不是继承发扬,排除A项;
题干材料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不是历史悠久,排除B项;
题干材料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不是一脉相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多元一体。
2.【答案】B
【知识点】老子的主张;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故①—b,②—a,③—c,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提出的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 B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是西周不是建立大一统王朝, A 表述错误;
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 C 表述错误;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到顶峰,故 D 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等知识,重点掌握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行省制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以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说明民族交融方式多样,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到汉族的主导地位,排除A项;
材料只是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等方式,没有体现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
材料没有提到胡汉之别观念淡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民族交融方式的认识。
5.【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A项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错误,科举制的诞生,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合题意;
B项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错误,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不符合题意;
C项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错误,世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中举入仕,不符合题意;
D项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科举制的影响。
6.【答案】B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体现的是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大运河信息无关联,排除A;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动的开凿,加强了南北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整个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所以“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切合题意,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文天祥的爱国情怀,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基础理解运用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与题干材料运用分析,知识考点是隋朝大运动河,解答此题关键要有充实的历史知识储备,掌握古代民族融合、隋朝大运动、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的相关史实,以此分析解读材料,逐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 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时期的社会特征首先是政权分立,同时这一时期民族交往频繁,出现民族交融的历史现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难度不大,掌握魏晋南北朝特点即可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可知,舞伎着装具有外域风情,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反映了唐朝文化的文化包容开放,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文化生活,未涉及政治稳定清明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
材料推断不出唐朝妇女地位低下的结论,排除C项;
材料体现不出唐朝经济繁荣昌盛,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唐朝时期的石窟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说明唐朝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也向外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代中外交流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双向交流。
10.【答案】C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 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带兵打仅要按照朝廷预役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弊端,C项正确;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答案】D
【知识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南宋的偏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D.图中出现的政权是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和元朝。最后元朝实现了对于政权并立的统一。因此图示体现出历史发展趋势是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符合题意;
C.经济重心的南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这是解题的关键,看懂示意图含义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2.【答案】D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造成人口数急剧下降。D符合题意,D项正确;
文景之治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
开元盛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
对外开放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解析】【分析】A.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不符合题意;
B.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进行贸易的场所,它的出现和存在,便利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来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
14.【答案】A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 由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可知,判断通判的作用是“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即分散知州的权力。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以“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为切入点,考查通判的作用。
15.【答案】(1)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2)有助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加速封建化进程,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与少数民族: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与其他国家:佛教传入、玄奘西游、四大文明外传、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影响朝鲜、日本,形成中华文明圈。
(5)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鉴真与玄奘;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说明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由材料“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说明以陆路为主;由材料“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说明具有双向性。
(2)重铸“丝绸之路”有利于应对地区大国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重铸“丝绸之路”,相关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通过签订相关协议消除贸易壁垒,从而扩大了进出口规模,优化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增强了区域组织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重铸“丝绸之路”,有利于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有利于中国战略纵深发展,有利于确保能源供应,有利于经济安全。
(3)北魏皇室为拓跋,碑文孝文帝改革改拓跋姓为元。为由材料“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指北魏孝文帝改革。关于“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
(4)关于“例子”,可以分与少数民族和与其他国家两个方面。关于与少数民族,可以列举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关于与其他国家,可以列举:佛教传入、玄奘西游、四大文明外传、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5)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以史为鉴,可以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等角度说明。
故答案为:(1)以商贸为主,丝绸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2)有助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有助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拓展中国战略空间。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加速封建化进程,推动北方民族大融合。
(4)与少数民族: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与其他国家:佛教传入、玄奘西游、四大文明外传、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影响朝鲜、日本,形成中华文明圈。
(5)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点评】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归纳总结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6.【答案】(1)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公平,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据“宋代重视文治”得出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据“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得出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据“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得出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和材料二“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故答案为:(1) 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 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 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读懂材料含义进行回答,难点是理解材料含义;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回答,这些都是材料中的内容,要紧贴材料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两者的共同点来回答。
17.【答案】(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2)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若按课本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也可给分)。认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贵君轻)。
(3)开明的对外政策; 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
(4)主要原因: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
【知识点】“贞观之治”;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鉴真与玄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的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该盛世局面的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2)根据材料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使农民“衣食有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唐太宗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3)根据材料三“日本人民更是“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友好交流。
(4)综合以上探究的内容可知,当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唐朝的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知识。
18.【答案】观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国通过变法,国力不断强大,灭亡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但北方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加上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出现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581年,隋朝建立,替代北周,589 年,隋军攻占陈朝都城建康,中国分裂了 200 多年后,南北又重归统一。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点】秦灭六国;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秦灭六国形势图”、“隋灭陈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秦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所以可以拟定观点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论述如下: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国通过变法,国力不断强大,灭亡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但北方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加上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出现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581年,隋朝建立,替代北周,589年,隋军攻占陈朝都城建康,中国分裂了200多年后,南北又重归统一。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先后灭亡的六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