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题,满分44分)
1.(2023九上·期末)“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首陀罗”“ 种姓”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祭祀、贵族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属于第四等级首陀罗;首陀罗属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第四等级。
C项古印度种姓制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2023九上·期末)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题干中没有提到,不符合题意;
B. 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 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3.(2023九上·期末)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雅典的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  )
A.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 B.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C.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D.有利于形成人文主义的观念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需要足够大的活动场所供公民集体参与和足够多的时间统计结果,因此它不适用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C项正确;
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有利于形成人文主义的观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掌握。识记掌握相关内容。
4.(2023九上·期末)中世纪西欧庄园“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等,奶酪、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庄园(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等级制度森严
C.领主利益受到限制 D.经济自给自足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据题干“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等,奶酪、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基本是自给自足,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森严,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领主利益受到限制,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5.(2023九上·期末)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选项D符合题意;
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故排除AC项;
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B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
6.(2023九上·期末)一位中国游客写道“站在招提寺的旁院,聆听着暮鼓晨钟,眼见松林静谧,流水淙淙,那一霎那仿佛梦回大唐……”,能让中国游客在日本产生梦回大唐的感觉是因为日本历史上的(  )
A.大化改新 B.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战后改革
【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站在招提寺的旁院,聆听着暮鼓晨钟,眼见松林静谧,流水淙淙,那一霎那仿佛梦回大唐”,结合所学,招提寺是日本大化改新时期鉴真大师来日本时建立的,A项正确;
幕府统治是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明治维新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战后改革是二战后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本大化革新。
7.(2023九上·期末)到16世纪中期时,英国99%的庄园已被出租出去;1568年佩姆布鲁克伯爵的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庄园经济得到确立 B.国际贸易得到发展
C.租地农场普遍建立 D.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到16世纪中期时,英国99%的庄园已被出租出去;1568年佩姆布鲁克伯爵的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租地农场普遍建立。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庄园经济得到确立,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国际贸易得到发展,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手工工场发展迅速,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
8.(2023九上·期末)绘制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线索,把握时代发展主题。下面某同学制作的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树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故题干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ABD三项和题干时间轴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题干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国家的民主化化进程,要求具备运用所学识图、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9.(2023九上·期末)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压榨和掠夺了征服国家 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D.废除了征服地区的封建特权
【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A. 压榨和掠夺了征服国家 ,不符合题意;
B.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不符合题意;
C. 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拿破仑走到哪里 …… 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 ”,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废除了征服地区的封建特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需要依据题干信息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2023九上·期末)近年来委内瑞拉主权货币不断剧烈贬值,引发国际关注。该国货币是以“南美解放者”的名字命名的,那么,委内瑞拉主权货币的名称应该是(  )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詹西女王 D.卡德纳斯
【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项正确;
圣马丁为拉美独立运动作出重大贡献,但与“今天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不符,排除A项;
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C项;
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玻利瓦尔的相关史实。
11.(2023九上·期末)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材料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  )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B.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扩大了俄国的国内市场”等信息可知,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自由劳动力、扩大俄国国内市场,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即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排除A项;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排除C项;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2023九上·期末)1863年,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说》:“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这里的“事业”指的是(  )
A.赢得国家独立 B.结束内战,维护国家统一
C.打开日本国门 D.赢得一战
【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3年11月19日,也就是美国内战中葛底斯堡战役结束的四个半月后,林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式中发表演说,哀悼在长达五个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阵亡的将士。故林肯演说词中的“事业”指的是结束内战,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赢得国家独立,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打开日本国门,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赢得一战,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内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2023九上·期末)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这与经济领域有关,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符合题意;
A项与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
C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
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4.(2023九上·期末)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是因为牛顿的学说构建了(  )
A.民主自由思想 B.经典力学体系
C.物竞天择理论 D.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学者认为,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是因为牛顿的学说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B项正确;
民主自由思想与牛顿无关,排除A项;
物竞天择理论与牛顿无关,排除C项;
君主专制统治与牛顿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的学说的相关史实。
15.(2023九上·期末)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
A.亚洲日本开始崛起
B.英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C.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一系列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体系。为解决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东方的华盛顿体系。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使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
亚洲日本开始崛起不属于一战的重要影响,排除A项;
英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属于一战的重要影响,排除B项;
美国开始独霸世界不属于一战的重要影响,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战的重要影响的相关史实。
16.(2023九上·期末)1917年11月,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穿行于寒冷的彼得格勒街头,着迷地记述着他所看到的一切,“因为这是改变人类历史的时刻,是震撼世界的十天”。“改变历史的时刻”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美国参加一战
【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C项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3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
美国参加一战是在1917年4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7.(2023九上·期末)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开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他的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理由应是《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D项正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和理解其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023九上·期末)1922年,列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答案】C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等。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故C符合题意。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1917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农业集体化开始于斯大林统治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19.(2023九上·期末)“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段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时期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农业
C.计划经济体制 D.均衡发展经济
【答案】C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在1927年12月的联共(布)十五大上指出:农业技术落后和农民文化水平低下以及小农经济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此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段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时期经济模式的特点是计划经济体制,C项正确;
题干中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工业,排除A项;
题干中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农业,排除B项;
题干中没有体现均衡发展经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斯大林模式建立与影响的相关知识。
20.(2023九上·期末)“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甘地”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是指(  )
A.暴力革命 B.农民起义
C.改革创新 D.非暴力不合作
【答案】D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众和英国殖民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结束后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据“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是指非暴力不合作,D项正确;
暴力革命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农民起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改革创新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
21.(2023九上·期末)“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解决“这一任务”,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政策
【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及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实行福新政,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C选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等,但均与材料无关,AB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2.(2023九上·期末)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推行,这一政策的实质是 (  )
A.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C.缩小贫富之间差距 D.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答案】B
【知识点】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其实质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不是人民的社会权利,B项正确;
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之间差距是推行福利政策的目的,排除AC项;
推行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是影响,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6分)
23.(2023九上·期末)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是彼此隔绝和相对封闭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区域文明,它们交相辉映,谱写了人类伟大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图三 雅典帕特农神庙 图四 美国林肯纪念堂
材料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四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图一体现的是什么古代文明的成就?图二为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来自于某一著名法典石雕拓片,说一说该法典名称及历史地位。
(2)对比图三、图四,请说出它们在建筑模式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3)罗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中的“宗教”是指什么宗教?请说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名称,你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
(4)根据材料,说一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1)古埃及,《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共同点:都采用廊柱环绕的建筑模式(或相近意思表达);说明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或古希腊建筑模式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3)宗教:基督教;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理解:《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体现的是古埃及文明的成就。图二为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来自于某一著名法典石雕拓片,该法典名称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根据材料二“图三雅典帕特农神庙、图四美国林肯纪念堂。”可知,雅典帕特农神庙和美国林肯纪念堂的共同点:都采用廊柱环绕的建筑模式(或相近意思表达);说明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或古希腊建筑模式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3)根据材料三“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可知,罗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是指基督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德国法学家耶林对罗马帝国的法律给予极高的评价,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第三次征服则显示了罗马法制的发达。《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三种方式中,唯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因而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
(4)根据材料四“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可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的兴衰、阿拉伯文明等相关史实。
24.(2023九上·期末)自15-16世纪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和思想形态产生以来,以无可抵挡之势蔓延全球:它既产生了巨量的、促进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财富,也带来了血与火的杀戮、压榨和破坏。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精神财富】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人权宣言》
【物质财富】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社会进步】
材料四
机器时代的“享受”
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 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五【罪恶累累】
(1)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什么历史意义?
(2)归纳材料二的基本思想。
(3)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什么贡献?请选出材料中提及的成就两项,写出其发明者或改进者。
(4)上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5)观察右图,写出图名,此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什么本质?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1)人文主义思想,意义:突破了神学束缚,实现了思想解放。
(2)人生来自由、平等;人生而具有各种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肯定了资产阶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发明轮船;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海厄特发明赛珞璐,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等
(4)问题:环境污染。解决因素:工人阶级的斗争;环保人士的努力;议会通过立法等。
(5)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主义血腥和贪婪的本质。
(6)感想:资本主义既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我们今天要注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绿色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等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知,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突破了神学束缚,实现了思想解放。
(2)根据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可知,材料二体现的基本思想是:人生来自由、平等;人生而具有各种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根据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可知,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贡献:肯定了资产阶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材料中体现的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发明轮船;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海厄特发明赛珞璐,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等。
(4)根据材料四“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 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可知,反映了工业革命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因素:工人阶级的斗争;环保人士的努力;议会通过立法等。
(5)根据材料五“罪恶累累的三角贸易。”可知,材料五反映的是罪恶的三角贸易。此图反映的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血腥和贪婪的本质。
(6)综合上述材料,我的感受是:资本主义既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我们今天要注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绿色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三角贸易等知识。
25.(2023九上·期末)舌尖上的历史:今天我们餐桌上的各种食材,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交流、发展、融汇的丰硕成果。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哥伦布大交换),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辣椒,今天的川菜、湘菜会是什么样子?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近代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
15世纪以前 欧洲人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使用橄榄油,丹麦使用黄油:阿尔卑斯地区多食用肉类,地中海地区多食用谷物类,有的地区则是肉类和谷物兼有。
15-19世纪 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
19世纪中期-20世纪 铁路和汽船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
……摘选自杰弗里·M.皮尔彻《世界历史上的食物》、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做出了什么贡献?
(2)阅读材料二,请围绕“近代人类食物的传播和演变”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你的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表达规范。
【答案】(1)作用: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物种增多;使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贡献: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示例
论点:社会的发展推动近代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
论述: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蔗糖等食物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进一步推动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结论: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与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和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物种急剧增多,使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等等。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也做出了贡献,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根据题干材料二“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可知,表格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前后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工业革命期间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21世纪以后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故围绕“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这一主题,可以拟定题目为社会的发展推动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结合材料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趋势等知识,展开论述,做到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即可。如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蔗糖等食物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进一步推动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这既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改善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与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的影响等知识。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题,满分44分)
1.(2023九上·期末)“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2.(2023九上·期末)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C.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3.(2023九上·期末)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雅典的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  )
A.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 B.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
C.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D.有利于形成人文主义的观念
4.(2023九上·期末)中世纪西欧庄园“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等,奶酪、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庄园(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等级制度森严
C.领主利益受到限制 D.经济自给自足
5.(2023九上·期末)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6.(2023九上·期末)一位中国游客写道“站在招提寺的旁院,聆听着暮鼓晨钟,眼见松林静谧,流水淙淙,那一霎那仿佛梦回大唐……”,能让中国游客在日本产生梦回大唐的感觉是因为日本历史上的(  )
A.大化改新 B.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战后改革
7.(2023九上·期末)到16世纪中期时,英国99%的庄园已被出租出去;1568年佩姆布鲁克伯爵的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庄园经济得到确立 B.国际贸易得到发展
C.租地农场普遍建立 D.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8.(2023九上·期末)绘制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线索,把握时代发展主题。下面某同学制作的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9.(2023九上·期末)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材料主要说明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压榨和掠夺了征服国家 B.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D.废除了征服地区的封建特权
10.(2023九上·期末)近年来委内瑞拉主权货币不断剧烈贬值,引发国际关注。该国货币是以“南美解放者”的名字命名的,那么,委内瑞拉主权货币的名称应该是(  )
A.圣马丁 B.玻利瓦尔 C.詹西女王 D.卡德纳斯
11.(2023九上·期末)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材料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  )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B.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D.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2.(2023九上·期末)1863年,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说》:“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这里的“事业”指的是(  )
A.赢得国家独立 B.结束内战,维护国家统一
C.打开日本国门 D.赢得一战
13.(2023九上·期末)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14.(2023九上·期末)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是因为牛顿的学说构建了(  )
A.民主自由思想 B.经典力学体系
C.物竞天择理论 D.君主专制统治
15.(2023九上·期末)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
A.亚洲日本开始崛起
B.英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C.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16.(2023九上·期末)1917年11月,美国记者约翰里德穿行于寒冷的彼得格勒街头,着迷地记述着他所看到的一切,“因为这是改变人类历史的时刻,是震撼世界的十天”。“改变历史的时刻”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美国参加一战
17.(2023九上·期末)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开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他的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8.(2023九上·期末)1922年,列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19.(2023九上·期末)“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段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时期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农业
C.计划经济体制 D.均衡发展经济
20.(2023九上·期末)“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甘地”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是指(  )
A.暴力革命 B.农民起义
C.改革创新 D.非暴力不合作
21.(2023九上·期末)“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解决“这一任务”,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政策
22.(2023九上·期末)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始推行,这一政策的实质是 (  )
A.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C.缩小贫富之间差距 D.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6分)
23.(2023九上·期末)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是彼此隔绝和相对封闭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区域文明,它们交相辉映,谱写了人类伟大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图三 雅典帕特农神庙 图四 美国林肯纪念堂
材料三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四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
——《阿拉伯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1)图一体现的是什么古代文明的成就?图二为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来自于某一著名法典石雕拓片,说一说该法典名称及历史地位。
(2)对比图三、图四,请说出它们在建筑模式上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说明了什么?
(3)罗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中的“宗教”是指什么宗教?请说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名称,你如何理解材料所说“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
(4)根据材料,说一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4.(2023九上·期末)自15-16世纪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和思想形态产生以来,以无可抵挡之势蔓延全球:它既产生了巨量的、促进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财富,也带来了血与火的杀戮、压榨和破坏。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精神财富】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人权宣言》
【物质财富】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社会进步】
材料四
机器时代的“享受”
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 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五【罪恶累累】
(1)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什么历史意义?
(2)归纳材料二的基本思想。
(3)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什么贡献?请选出材料中提及的成就两项,写出其发明者或改进者。
(4)上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5)观察右图,写出图名,此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什么本质?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25.(2023九上·期末)舌尖上的历史:今天我们餐桌上的各种食材,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交流、发展、融汇的丰硕成果。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哥伦布大交换),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辣椒,今天的川菜、湘菜会是什么样子?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近代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
15世纪以前 欧洲人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使用橄榄油,丹麦使用黄油:阿尔卑斯地区多食用肉类,地中海地区多食用谷物类,有的地区则是肉类和谷物兼有。
15-19世纪 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
19世纪中期-20世纪 铁路和汽船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
……摘选自杰弗里·M.皮尔彻《世界历史上的食物》、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做出了什么贡献?
(2)阅读材料二,请围绕“近代人类食物的传播和演变”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你的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表达规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首陀罗”“ 种姓”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祭祀、贵族是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属于第四等级首陀罗;首陀罗属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第四等级。
C项古印度种姓制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题干中没有提到,不符合题意;
B. 导致希腊罗马文明的消亡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C. 加速亚非自然经济的解体 ,题干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3.【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民主是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需要足够大的活动场所供公民集体参与和足够多的时间统计结果,因此它不适用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C项正确;
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意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有利于形成人文主义的观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掌握。识记掌握相关内容。
4.【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据题干“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等,奶酪、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基本是自给自足,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森严,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领主利益受到限制,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选项D符合题意;
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故排除AC项;
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B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
6.【答案】A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站在招提寺的旁院,聆听着暮鼓晨钟,眼见松林静谧,流水淙淙,那一霎那仿佛梦回大唐”,结合所学,招提寺是日本大化改新时期鉴真大师来日本时建立的,A项正确;
幕府统治是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明治维新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战后改革是二战后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本大化革新。
7.【答案】C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到16世纪中期时,英国99%的庄园已被出租出去;1568年佩姆布鲁克伯爵的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租地农场普遍建立。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庄园经济得到确立,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国际贸易得到发展,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手工工场发展迅速,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租地农场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树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故题干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是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ABD三项和题干时间轴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题干时间轴反映的时代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国家的民主化化进程,要求具备运用所学识图、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A. 压榨和掠夺了征服国家 ,不符合题意;
B.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不符合题意;
C. 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拿破仑走到哪里 …… 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 ”,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废除了征服地区的封建特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需要依据题干信息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0.【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项正确;
圣马丁为拉美独立运动作出重大贡献,但与“今天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不符,排除A项;
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C项;
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影响深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玻利瓦尔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扩大了俄国的国内市场”等信息可知,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自由劳动力、扩大俄国国内市场,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即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排除A项;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排除C项;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表述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3年11月19日,也就是美国内战中葛底斯堡战役结束的四个半月后,林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式中发表演说,哀悼在长达五个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阵亡的将士。故林肯演说词中的“事业”指的是结束内战,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赢得国家独立,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打开日本国门,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赢得一战,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内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这与经济领域有关,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符合题意;
A项与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
C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
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学者认为,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是因为牛顿的学说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B项正确;
民主自由思想与牛顿无关,排除A项;
物竞天择理论与牛顿无关,排除C项;
君主专制统治与牛顿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牛顿的学说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一系列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体系。为解决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东方的华盛顿体系。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使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
亚洲日本开始崛起不属于一战的重要影响,排除A项;
英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属于一战的重要影响,排除B项;
美国开始独霸世界不属于一战的重要影响,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战的重要影响的相关史实。
16.【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C项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
俄国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3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
美国参加一战是在1917年4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7.【答案】D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理由应是《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D项正确;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和理解其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C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等。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故C符合题意。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1917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农业集体化开始于斯大林统治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19.【答案】C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在1927年12月的联共(布)十五大上指出:农业技术落后和农民文化水平低下以及小农经济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此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段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时期经济模式的特点是计划经济体制,C项正确;
题干中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工业,排除A项;
题干中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农业,排除B项;
题干中没有体现均衡发展经济,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斯大林模式建立与影响的相关知识。
20.【答案】D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众和英国殖民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战结束后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据“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是指非暴力不合作,D项正确;
暴力革命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农民起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改革创新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
21.【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及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实行福新政,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C选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等,但均与材料无关,AB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2.【答案】B
【知识点】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其实质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不是人民的社会权利,B项正确;
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之间差距是推行福利政策的目的,排除AC项;
推行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是影响,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1)古埃及,《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共同点:都采用廊柱环绕的建筑模式(或相近意思表达);说明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或古希腊建筑模式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3)宗教:基督教;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理解:《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4)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体现的是古埃及文明的成就。图二为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来自于某一著名法典石雕拓片,该法典名称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已知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根据材料二“图三雅典帕特农神庙、图四美国林肯纪念堂。”可知,雅典帕特农神庙和美国林肯纪念堂的共同点:都采用廊柱环绕的建筑模式(或相近意思表达);说明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或古希腊建筑模式影响深远,流传广泛)。
(3)根据材料三“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可知,罗马“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是指基督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德国法学家耶林对罗马帝国的法律给予极高的评价,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第三次征服则显示了罗马法制的发达。《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三种方式中,唯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因而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
(4)根据材料四“ 阿拉伯人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可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的兴衰、阿拉伯文明等相关史实。
24.【答案】(1)人文主义思想,意义:突破了神学束缚,实现了思想解放。
(2)人生来自由、平等;人生而具有各种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肯定了资产阶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发明轮船;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海厄特发明赛珞璐,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等
(4)问题:环境污染。解决因素:工人阶级的斗争;环保人士的努力;议会通过立法等。
(5)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主义血腥和贪婪的本质。
(6)感想:资本主义既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我们今天要注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绿色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等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知,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突破了神学束缚,实现了思想解放。
(2)根据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可知,材料二体现的基本思想是:人生来自由、平等;人生而具有各种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根据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可知,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贡献:肯定了资产阶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材料中体现的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发明轮船;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海厄特发明赛珞璐,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等。
(4)根据材料四“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 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可知,反映了工业革命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因素:工人阶级的斗争;环保人士的努力;议会通过立法等。
(5)根据材料五“罪恶累累的三角贸易。”可知,材料五反映的是罪恶的三角贸易。此图反映的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主义血腥和贪婪的本质。
(6)综合上述材料,我的感受是:资本主义既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我们今天要注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绿色环保,提倡可持续发展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三角贸易等知识。
25.【答案】(1)作用: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物种增多;使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贡献: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示例
论点:社会的发展推动近代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
论述: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蔗糖等食物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进一步推动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结论: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与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和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使中国物种急剧增多,使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等等。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也做出了贡献,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根据题干材料二“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可知,表格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前后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工业革命期间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21世纪以后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故围绕“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这一主题,可以拟定题目为社会的发展推动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结合材料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趋势等知识,展开论述,做到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即可。如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蔗糖等食物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进一步推动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这既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改善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与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的影响等知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