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
A.人文精神 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 D.格物致知
2.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 )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3.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
( )
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4.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这样评价郑和远航活动:“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郑和远航活动“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与整个东南亚关系友好,中国是东南亚贸易圈的中心
B.中国是农业文化下的农业经济,不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材料
C.儒家学说教导中国人要以“王道”服人,不以“霸道”占领
D.郑和想以张骞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方式重振中国雄风
5.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 )
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
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
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
6.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下列理由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
B.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C.管辖辽阔疆域的需要
D.巩固统一国家的需要
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8.《易传·系辞上》说,圣人行事的准则,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材料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民本思想B.崇德尚贤C.道法自然D.和而不同
9.有人说,在近代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等语言能激励仁人志士不断前行。这体现的是( )
A.历史人物提前预警的作用B.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动力
C.历史是不断重复演进的D.古诗词振聋发聩的作用
10.南宋中期以后,出现了大量专心于理学而放弃科举的士人。如徐子仪,将理学要义用之于现实,不以“穷达易其志”,能够“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迎合了下层百姓的需要。这些士人通过讲学、授徒、著述和道德示范,使理学思想深入民间,取得了“化俗乡里”的效果。这些举动( )
A.巩固了理学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
C.开创了儒学的朴实学风D.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
11.法国学者戴密微在《中国和欧洲最早在哲学方面的交流》一书中指出:“从17世纪开始,欧洲就开始了文艺批评运动,而发现中国一举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蓬勃发展。”文中“发现中国”的准确含义是( )
A.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B.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历史文明进程
C.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D.文艺复兴运动受到了中国文化积极影响
1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 )
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
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
D.中华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5月30日《光明日报》载:“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内部各种文明间的联系、交流,而且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主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
A.人文精神 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 D.格物致知
【解析】选C。材料中“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揭示了宇宙天道阴阳五行的运行与变化,这些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意识,对现代科学的整体观念起到了启发作用,故C正确。A中“人文精神”、B中“多元包容”虽然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但对欧洲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影响有限,故排除;D“格物致知”是朱熹明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庄周没有这一主张,故排除。
2.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 )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
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
【解析】选D。材料信息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D正确,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出佛教成为统治工具,故排除B。
3.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
( )
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C.东学西传影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
【解析】选B。根据材料文字“明朝末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反映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并获得了发展,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相对于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来看,中国的传统科学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A错误;材料表述是立足中国明朝科技的,而不是西方科技,C错误;材料表述的是科技层面而不是知识界,D错误。
4.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这样评价郑和远航活动:“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郑和远航活动“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与整个东南亚关系友好,中国是东南亚贸易圈的中心
B.中国是农业文化下的农业经济,不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材料
C.儒家学说教导中国人要以“王道”服人,不以“霸道”占领
D.郑和想以张骞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方式重振中国雄风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炫耀国威而进行的航海交流活动,而中国是农耕文明,不需要开拓殖民地来发展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材料,故B正确。A、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重振中国雄风”的说法不妥当,故D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 )
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
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
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
【解析】选D。由“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权威受到冲击,“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周易》《礼记》等探讨人生,关注人,可知D正确。A“尚未形成”与“人”是“天地之心”等观念不符;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与“敬鬼神而远之”的史实不符;C“实现了分离”与中国古代史上宣扬“君权神授”史实不符。
6.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下列理由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
B.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C.管辖辽阔疆域的需要
D.巩固统一国家的需要
【解析】选B。秦朝郡县制确立后,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因此中央集权制度不是巩固贵族政治的需要,B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确立,这种制度是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对巩固国家统一、管辖辽阔疆域起到重要作用。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解析:由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句“士绅编撰”“忠孝友悌”“戒饬攻诘宗亲”“众善奉行”等可以看出,“善书”宣扬的就是儒家倡导的价值观念,而广泛流行于明清时期,说明是在强化主流价值观,故选B;理学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理学早在宋代就成为官方哲学,故A错误;儒家思想在汉武帝“尊崇儒术”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就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故C错误;“善书”有利于将儒家的忠孝仁义观念传播到民间,并没有冲击儒学经典,故D错误。
8.《易传·系辞上》说,圣人行事的准则,是“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材料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民本思想B.崇德尚贤C.道法自然D.和而不同
解析:材料“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乐天知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强调的是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和民本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德”“贤”,排除B项;“和而不同”强调处理人际关系,而材料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9.有人说,在近代中华民族危难之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等语言能激励仁人志士不断前行。这体现的是( )
A.历史人物提前预警的作用B.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动力
C.历史是不断重复演进的D.古诗词振聋发聩的作用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是民族的精神根本,民族在危机时刻需要这种精神,需要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精神动力,故选B项。
10.南宋中期以后,出现了大量专心于理学而放弃科举的士人。如徐子仪,将理学要义用之于现实,不以“穷达易其志”,能够“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迎合了下层百姓的需要。这些士人通过讲学、授徒、著述和道德示范,使理学思想深入民间,取得了“化俗乡里”的效果。这些举动( )
A.巩固了理学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
C.开创了儒学的朴实学风D.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宋中期以后,出现了大量专心于理学而放弃科举的士人。其中以徐子仪代表的士人,扎根民间,身体力行,从事理学传播和普及工作,让理学思想深入民间,迎合了下层百姓的需求,有助于理学的世俗化,D项正确;南宋末年理学才成为官方哲学,材料中“巩固”的说法不合逻辑,排除A项;完成儒学理论化任务的是王阳明心学,排除B项;开创了儒学朴实学风的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排除C项。故选D项。
11.法国学者戴密微在《中国和欧洲最早在哲学方面的交流》一书中指出:“从17世纪开始,欧洲就开始了文艺批评运动,而发现中国一举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蓬勃发展。”文中“发现中国”的准确含义是( )
A.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B.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历史文明进程
C.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D.文艺复兴运动受到了中国文化积极影响
解析: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寻求思想和精神资源,“发现中国一举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蓬勃发展”说明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故选A;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历史文明进程,但时间不符合“17世纪开始”,排除B;材料并非强调传统思想的内涵,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排除D。
1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 )
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
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
D.中华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由材料可知,隋唐时期中国制度对日本和朝鲜产生深远影响,并影响到了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这些都是中华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全面比较、分析当时世界上各国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A、C两项;B项对材料解读不全面,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5月30日《光明日报》载:“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内部各种文明间的联系、交流,而且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主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解析】根据材料“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可提炼出论点是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促进社会发展,关于论点的阐述可从佛教传入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器物——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示例: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促进社会发展。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演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影响人们的信仰、哲学观、习俗等,后期儒佛道三教合流,促进理学产生。唐代,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长安,文化交流互动频繁,促进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各国文化、物产传入中国,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使国人冲破闭关锁国牢笼;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旗帜,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后—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运用西方国家学说,实行责任内阁制,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新文化运动期间,宣传西方民主科学;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促进中国共产党诞生及中国社会历史进程进一步发展。(其他如艺术、作物、思想等主题,从反面角度论证僵化学习导致发展曲折等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后素养训练(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