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单选题
1.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 B.热爱和平的态度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爱国忧民的情怀
2.欧阳询在《用笔论》中提出;“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面具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目准程,疏密欹正。”下面与其书体理论相符的字帖是
A. B.
C. D.
3.下表所示为南朝时期僧尼和佛寺数量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朝代 僧尼 佛寺
南朝 宋 36000人 1900多所
齐 32000多人 2000多所
梁 82000多人 2800多所
陈 32000人 1200多所
A.儒学正统地位被取代 B.实行三教并行政策
C.佛教发展呈繁盛之势 D.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4.魏晋时期的审美,曾试图废儒而重道,但却是颓废而病态的。形成这种审美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社会长期动荡 B.政治上和谐统一 C.文化思想多元 D.经济上国力强盛
5.魏晋时期的佛像衣饰呈现出“气“韵”生动的“褒衣博带”式特征,服饰不露肌肤,以披肩遮盖;菩萨雕像外貌更加清丽俊秀、温婉内敛,形态灵动。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佛教思想影响中华文化 B.统治者好恶决定佛教发展
C.三教并行局面正式形成 D.佛教文化呈现本土化倾向
6.《多宝塔碑》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它“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表达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体现郁郁盛唐气象。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下面符合这一特点的字体是( )
A. B.
C. D.
7.下图刻画了竹林七贤在生活中的形象,也体现出他们在生活上主张
A.尊重权威 B.避世修行 C.崇尚自然 D.严谨求实
8.《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D.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9.日本天平十年(738年)发布《大宝令》说:“邻国者,大唐也。蕃国者,新罗也。”日本完全照搬唐朝的律令用语来阐述东亚关系。这说明日本
A.完全臣服中国大唐 B.重视唐文化本土化
C.初步构建朝贡体系 D.主导东亚国际关系
10.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现实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社会动荡有利文化繁荣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11.盛唐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这反映了当时书法
A.草书成为书写主流 B.反映了政治清明的特征
C.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D.彰显了盛唐法度与气势
12.据载,唐代的佛寺中,有的信徒在念诵父母恩重难报经,有的僧侣则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
A.佛教文化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B.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C.佛教开始出现中国化的趋势 D.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
13.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的新成果是( )
A.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的出现 B.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战争
C.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诞生 D.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
14.下图是唐朝怀素的《自叙帖》(局部),图中书法字体的特征是
A.变化丰富,弃放跃动 B.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工整清晰,飞酒活泼 D.字体略长,笔画圆匀
15.唐代的诗歌繁荣、种类丰富,其中讽喻诗具有明显的“谏言”性质。如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说明唐代讽喻诗( )
A.具有经世精神 B.促进监察制度的变革
C.展现开元盛世 D.推动科举制度的繁荣
16.2009年末,从河南安阳传出确认曹操墓葬的消息,成为中国考古史上释疑解惑的一大重要发现,曹操的生平事业和诗歌成就以及埋葬之谜,再次成为文化热点。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文韬武略的杰出人物。他不但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在文化方面颇多建树,成为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下列选项不符合建安文学的是 ( )
A.风格朴实恬淡
B.风格苍凉雄健、富有生气
C.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
D.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蔡文姬的《悲愤诗》
17.下图是教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飞天”诞生于印度,后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飞天”结合了道教“羽人”的形象和汉族传统服饰褒衣博带的风格。“飞天”形象的变化说明( )
A.三教合一促进敦煌壁画的形成发展 B.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艺术发展
C.敦煌壁画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D.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18.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我国的石窟艺术发展较快,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等。这一时期石窟艺术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 )
A.统治者尊崇宣扬佛教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雕刻绘画艺术的发展 D.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19.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辉煌,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下医学著作,成书于两汉至隋唐时期的是( )
①《黄帝内经》 ②《唐本草》③《千金方》 ④《本草纲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气派空前的宽容和摄取,呼唤来一个丰富浓烈的艺术世界。英国学者韦尔斯描述道:在整个第7、8、9世纪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许许多多中国人生活在治理有序的、优美的、和谐的环境中。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在唐代,“物殷俗阜……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的盛况空前。同时,器物使用“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当此之时,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成为手工业发展的缩影。
——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文化高度发达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特点。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傍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起,“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两件大事。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传入西方近代知识和理念的同时,也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去。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造纸、印刷、农艺、饲养、医学、药物、数学、天文、造船、建筑乃至诸工百艺,都引起了西方传教士浓厚的兴趣。他们不遗余力地翻译、评介这些浓缩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以滋补处于起步阶段的西方近代社会。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隋唐和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D
6.B
7.C
8.A
9.B
10.A
11.D
12.A
13.C
14.A
15.A
16.A
17.B
18.A
19.A
20.C
21.(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策开明,思想开放;科举制确立和发展;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流频繁。
(2)史实:外来人口众多;服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
(3)特点: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国家众多;政府重视。
22.(1)背景:①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②原有文字多元混杂,不利于信息交流。
(2)影响:①有利于文字改良和信息传播;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③有利于文化认同和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任答2点)④强制使用秦国文字,不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1)原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民族交融和对外交流频繁;国家统一。
特点:兼收并蓄;世界领先;辐射周边国家;内容丰富。
(2)同:双向交流;内容广泛。
异:背景不同;隋唐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西方处于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
对象不同:隋唐主要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明清与西方国家文化交流增多;
媒介不同:遭隋使、遣唐使和留学生为隋唐时期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传教士是明清时期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
影响不同:隋唐形成东亚文化圈,明清出现活跃儒家思想,推动西方向近代社会过渡。
(3)认识: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立足国情和传统,积极借鉴优秀文化成果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答案)--2024-2025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