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八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 西周青铜器利簋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文,其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该铭文与《尚书·牧誓》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完全一致。天文学家依据铭文内容,参照《国语·周语下》中的天象记载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材料可说明 ( )
A. 文献记载须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B. 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 历史真伪需要进行史料的考辨 D. 多元研究路径助推历史事实认定
2. 《汉书·刑法志》规定:“吏坐受赇枉法,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晋律》规定:“吏犯不孝、谋杀、受财枉法及掠人和卖、诱藏亡奴婢,虽遇赦,皆除名为民。”这些规定( )
A. 体现了对封建官僚行为的制约 B. 是封建时期礼法结合的产物
C. 以法律形式削弱官员政治权力 D. 保证了反贪立法的有效实施
3. 有学者将“五世内有三世及其以上进士成员的家族”定义为进士家族,下表为唐宋时期进士家族数量统计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一世 (个数/人数) 二世 (个数/人数) 三世 (个数/人数) 总计 (个数/人数)
唐代 15/40 44/116 18/96 77/252
宋代 201/428 287/721 84/591 571/1740
A. 得益于选官制度的发展 B. 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C. 拓宽了平民入仕的途径 D. 权力被世家大族垄断
4.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每当荔枝、龙眼成熟的季节,龙眼、荔枝堆积‘若丘阜’”,“为栲箱者、打包者各数百家,舟子、车夫皆以荔枝、龙眼瞻口”。这反映了该地区 ( )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C. 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D. 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5. 据统计,从1877年——1883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19家洋务企业竞相采用招商集股办法集资,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一现象( )
A. 缘于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 B. 顺应了自强求富的现实需要
C. 促使洋务企业走出了发展困境 D.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 1924年,在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推进下,上海大学师生主动开设了平民学校,专门招收失学工人等劳动者,开展工人教育,向工人们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宣传革命主张。材料现象表明( )
A.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B. 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C.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中国革命道路的明确
7. 1941年,邓小平指出: “要积极发展工商业与商品流通,争取逃亡地主资本家回来,吸引外来资本家到根据地开办实业。主张搞活流通,刺激商品生产,除了发展公营贸易机构之外,还应鼓励私人企业发展,给商人‘合法赚钱’的机会。”由此可知,此主张( )
A. 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 B. 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C. 助推了加强各阶层抗日大联合 D.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到2005年,我国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不同形式文化交往,文化交流数量达1360多项,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涉及到文学、艺术、文物、图书、广播、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体育、博物馆和文化保护等领域。新时期文化外交的开展( )
A. 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B. 拓展了中国对外交往的空间
C. 推动了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 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9. 据文献记载,早在6000年前阿富汗青金石的身影就遍布北非古埃及、西亚古巴比伦和欧洲地中海。在古埃及、古巴比伦、欧洲,青金蓝象征皇家独一无二的高贵气息,闪耀在皇家的首饰、法老的棺椁之上。下图是出土于埃及帝王谷的图坦卡蒙黄金面罩,装嵌的青金石和其他宝石重达11公斤。这可以用于说明 ( )
A. 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特性 B. 世界文明逐渐连为整体
C. 早期文明的跨区域交流 D. 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潜能
10. 从 12世纪末开始,英格兰国王经常组织巡回法庭,派法官到各郡调查裁断。巡回法庭不仅审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而且管理王室资产、督查地方官吏、规制地方领主特权。有西方学者指出,“与其说它是巡回法庭,不如说它是巡回政府”。巡回法庭的设置( )
A. 反映出英国世俗王权强化 B. 注重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 导致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 D. 地方贵族丧失优势特权
11. 从马尼拉开往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除少数年份外,都可以称之为“丝船”,拉丁美洲的农作物和银条,沿着这条航线先传到菲律宾群岛,又由中国福建商人传入福建乃至中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A. 导致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 B. 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
C. 为西班牙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 体现了中国对外贸易处于结构性顺差
12. 亚当·斯密坚持人类的两种本性学说,即人性的自私(利己)与同情(利他)。在《道德情操论》中,他认为同情之心是基本人性,但在《国富论》中却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自私。这一看似矛盾的观点便是著名的斯密之谜。这一主张缘于( )
A. 垄断资产阶级的逐利本性 B. 理性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
C. 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兴起 D. 思想文化日趋为政治服务
13.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该书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和劳资关系角度出发,提出和完善了一整套后来被称为“泰勒制”的生产管理方法,包括工艺与产品标准化、弹性工作制度、职工合理定额方案、劳资沟通与职工参与管理方案、奖励制度等。由此可知,“泰勒制”( )
A. 避免了以生产过剩为标志的大危机 B. 揭示了优势文化的扩张本性
C. 有助于现代科学管理的兴起和发展 D. 缓和了分配不均的社会矛盾
14. 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从1930年的16.43亿卢布降为2.7亿卢布,同时外资企业逐渐被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又压缩了在战前曾有所增加的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表明当时苏联( )
A. 偏离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B. 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C.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 D. 经济模式日益封闭僵化
15. 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大变局,各主要力量加紧内外战略调整,重建实力与恢复军事力量平衡,抢占战略制高点,力争在博弈中占据优势,导致国际形势加速深刻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国际多边秩序遭到挑战。这反映出( )
A. 大陆均衡政策维持困难 B. 世界多极力量分化重组与成长
C. 美国妄图建立单极世界 D. 发展中国家结构改革空间扩大
16. 近年来,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众多因素仍在不断侵蚀多边贸易体制,包括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新冠疫情等。这表明( )
A. 全球治理机制亟待改革 B. 逆全球化思潮成为共识
C. 全球化阻碍了经济发展 D. 自给自足新发展方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扶贫帮困是事关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发展性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在救灾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的荒政之策。宋代常规设置常平仓、义仓以及社仓。政府对于参与救灾的富豪实行一定的奖励政策,在政策的激励下,“于是皆争出粟,王亦以其值予之,蒙活者万余人”。宋代按照户等之别制定贫困线,其标准为:一是“鳏寡孤独,天民之穷者”,二是拥有 20 亩以下的田地或等值产业的中小等户以及客户。《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自今灾伤年份,除于法应赈济外,更当救恤者,并预计合兴农田水利工役人夫数及募夫工直,当赐常平钱谷,募饥民兴修”。
——摘编自毕学进《论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逻辑———以宋代荒政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近代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贫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主张,由此形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思想。孙中山在《农功》一文中,阐述了面对人民贫困状态时国家救助的责任,提出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事业,加强对社会救助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衰落以及农村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社会学家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是挽救农村经济的唯一途径,主张通过改造文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村乃至中国的发展问题。有经济学家认为,农村人口过剩以及质量低下会给农村社会带来灾难,减少人口对于改善农村贫穷的社会状况尤为重要。
——摘编自伊敏《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
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国家层面统筹救济工作全局,实施救济式扶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发展式扶贫的序幕。面对中国农村7.7亿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97.5%的严峻局面,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 198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2%,超过1亿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推进贫困治理机制改革,明确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从1994年至2000年,在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左右。截至2010年底,全国5214万农村人口享受了低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688 万人,全国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2021 年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下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雒亚男《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机制创新和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荒政之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解决贫困问题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年4月,为实现塞浦路斯与希腊的合并,塞浦路斯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但该运动一直伴随着大国干涉与塞浦路斯内部民族矛盾。1958年9月在塞浦路斯局势即将失控之际,东正教大主教马卡里奥斯三世作为这场运动的政治领袖,决定放弃希塞合并,要求塞浦路斯独立,塞浦路斯局势开始明朗,随之塞浦路斯民族解放运动进入尾声,直至1959年3月9日结束。塞浦路斯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深远,不仅影响着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北约组织的稳定,也影响着英国、希腊、土耳其、美国等国的某些战略计划,同时使塞浦路斯的民族问题持续至今。此外,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该运动并不彻底且有一定局限性。但值得肯定的是,塞浦路斯民族解放运动体现出了反殖民主义精神,而马卡里奥斯的独立决定也让这场运动最终走向正轨,使塞浦路斯问题暂时告一段落。
——摘编自张晨锴《塞浦路斯民族解放运动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塞浦路斯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塞浦路斯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对社会转型内涵理解不同,因而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起始时间的认识也不同。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清前期的中国社会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态势。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始于鸦片战争。第三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从 1860年的洋务运动开始的。
——摘编自胡瑞琴《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5 DAACB 6-10 BCBCA 11-15 DBCDB 16 A
17.【答案】(1)特点: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贫困线;实行以工代赈。
(2)主张:国家救助,建立社会保障事业;改造文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村乃至中国的发展问题;减少人口改善农村贫穷。
评价:近代以来关于解决贫困的主张,都是从某一方面提出的,无法彻底根本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多角度、多渠道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3)原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国家重视,措施得当;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制定扶贫政策,以及精准扶贫的方略。
意义:促进了各项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为贫困群众生存权、发展权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凝聚了党心民心。
18.【答案】(1)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受到了极大削弱;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民族独立思潮和民族自决精神盛行;社会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影响。
(2)特征:持续时间长;受到大国干涉;受国际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领导力量为宗教势力;影响深远;具有不彻底性和较大的局限性;以民族解放为核心内容。
19.【答案】鸦片战争的爆发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受到西方侵略之后的被迫转型。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涉及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破坏,中国在政治上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的规定,促使西方的工业商品倾销中国市场,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天朝上国的思想理念逐渐崩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综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伴随着殖民侵略的被动转型,是近代社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