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并设立通判一职监督地方官员。这些措施旨在( )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便于官员相互制衡
D.完善地方行政体制
2.宋朝官制承袭唐制,但外官设置上与唐区别巨大:节度使的权势被抑制,同时增设安抚使、转运使等诸官职。宋朝此举(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完成了国家统一 D.杜绝了政治腐败
3.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因此,宋代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 )
A.文武并重 B.强化相权
C.强干弱枝 D.穷兵黩武
4.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了宋朝( )
A.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
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
D.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5.宋真宗景德二年,宋与辽签订协议,北宋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称为( )
A.岁赐 B.岁币
C.岁贡 D.纳贡
6.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
A.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
B.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
D.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的负担
B.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速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对百姓的社会管控
8.宋朝庆历新政、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都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
A.触动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
C.推动变法进行的皇帝去世
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
9.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宣布“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这一举措( )
A.提升了宋朝军队战斗力
B.意在防范武将专权
C.导致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D.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10.南宋初年,朝廷有意比附东汉光武中兴的旧事,在年号、祥瑞、即位和祭祀的仪式等方面多效法光武帝。此举意在( )
A.打击豪强以稳固统治
B.贬抑北宋以重振朝纲
C.宣扬正统以复兴赵宋
D.营造舆论以恢复古制
1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宋朝前期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宋太宗即位诏曰:“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奉,不敢逾越。”北宋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建设,被概括为“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据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根据材料,简评“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宋初制度建设。
12.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
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
13.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14.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国初,赵普中令为相,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瓮中,满即焚于通衢。”《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真宗时名相李沆的言论:“朝廷防制,纤悉备具,或徇所陈请,施行一事,即所伤多矣。”由此得出,北宋政治特征是( )
A.分工明确,制度完备
B.因循保守,制度僵化
C.排斥异己,党争不已
D.言路畅通,文人参政
15.王安石及其变法在政治上被南宋最高统治者和理学家们否定,但是其缓解财政危机的施政理念,还是直接影响了南宋的财政政策。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实行“兵农合一”,减轻了军费支出
C.更加适应南方经济发展
D.以货币、市场为手段增加了税收
16.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规定应试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考试标准,此书由王安石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王安石这样做旨在( )
A.为变法寻找新的理论依据
B.进一步完善发展科举制度
C.确立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
D.与保守派争夺变法主导权
17.宋辽“澶渊之盟”后,从景德元年(1004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117年间: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材料表明,该时期( )
A.使节往来加深宋辽间的交流
B.宋朝与辽朝交往形式的多样
C.宋辽通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D.宋辽之间利益分歧得到解决
18.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建设性探险,延续了集权式变法思路,是体制改革的终结之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今四夷荡然与中国通,在北则臣契丹,其西则臣元昊,二国合从,有掎角(夹击)中国之势。
——摘自《宋史·列传》
材料二 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政府给农民贷款,半年后还款,以货币或粮食还贷,半年的利率是20%,年利率为40%;同时,拨出100万贯钱,作为京师市易务的本钱,将“开阖敛散之权”从富商大贾手中归于官府。因而变法具有明显的国家投资经营法的性质。王安石变法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无法实现用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经济法,来实现富国强兵,因为经济法有其存在的特定的社会基础,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周小明《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等
材料三 这些看上去都挺好的法令,经过长时间的执行之后,完全背离了当时王安石制度设计的初衷。大量见风使舵,以权谋私的官员借着改革的机会,政治投机扶摇直上,直接造成了王安石之后整个北宋官僚队伍的堕落与失效。
——摘编自晓书童《王安石变法,全面经济变革的最后绝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指出王安石为此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富国”措施,并分析其体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分)
1.B [根据材料可知,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分散机构权力,便于相互制衡;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员,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政权稳定,故选B项;地方府、州、军、监官员均为同级,相互制衡,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官员相互制衡也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完善地方行政体制,排除D项。]
2.B [根据材料“节度使的权势被抑制,同时增设安抚使、转运使等诸官职”可知,宋朝削弱节度使权力,置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的财赋,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宋朝增设机构,分化事权,影响了行政效率,排除A项;宋朝没有完成国家统一,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排除C项;“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C [根据材料“外忧不过边事……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可知,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宋代统治者采取削减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即强干弱枝,故选C项;为防止武将势力膨胀,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而非文武并重,排除A项;北宋削弱相权,加强君权,排除B项;北宋军事力量不振,没有穷兵黩武,排除D项。]
4.B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重用和褒扬武将中符合儒学伦理道德要求的性情“仁厚”者,宣扬“儒将”价值导向,这体现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故选B项;守内虚外的措施不只有崇文抑武,还有分化事权等,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门第观念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未体现结果,排除D项。]
5.B [北宋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被称作岁币,故选B项;北宋每年送给西夏的钱物被称为岁赐,排除A项;南宋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排除C项;古代诸侯向天子进贡财物土产、藩属国向宗主国进贡、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都被称作纳贡,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6.D [根据材料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其目的是借此来批评王安石变法,D项正确;司马光指出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问题,但材料没有涉及其建议宋神宗进行改革,排除A项;作为地主阶级代表的司马光不会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排除B项;司马光批评的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非对政府的谴责,排除C项。]
7.A [根据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百姓……不堪再括之苦”可知,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不能体现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和加速了北宋走向衰亡,排除B、C两项;材料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加重了人民负担,没有体现加强了对百姓的管控,排除D项。]
8.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为解决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范仲淹和王安石先后进行变法,但因为变法内容触动大地主和大官僚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最终均以失败告终,A项正确;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均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神宗后期对变法的支持态度已经出现动摇,致使变法最终失败,排除C项。]
9.B [根据材料可知,宋高宗将兵权收归朝廷,其意在削弱武将权力、防范武将专权,故选B项;这一举措导致军权收归皇帝一人之手,军队将领只能听命行事,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排除A项;宋高宗的这一举措并未扩大军事将领的人员数量,谈不上导致官僚队伍的急剧膨胀,排除C项;这一举措并非裁减军队将帅人数和军队规模,故无法减轻财政负担,排除D项。]
10.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是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的偏安政权。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实现中兴,复兴了汉室。所以南宋的这种做法是想效法东汉,宣扬正统以图复兴赵宋,故选C项,排除A项;南宋是继承自北宋,因此南宋并不会贬抑北宋,排除B项;南宋的做法是为了复兴赵宋,而不是为了恢复古制,排除D项。]
11.宋初吸收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更替频繁的教训,实施“防弊之政”,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的重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8分)
12.D [根据材料可知,宋初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材料表明当时出现了财政匮乏枢密院增兵不止,人民困苦而三司征税不止的情况,中书对此却束手无策,反映了当时相权被分割后各自为政,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宰相擅权,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当时出现了社会危机,排除B项;枢密院不断增兵出现冗兵,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
13.C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识字率较高,即便是农村地区,文化风气依然浓厚,因此可以推断宋代整个社会形成崇文风气,C项正确;材料仅显示宋代形成崇文风气,没有体现书院制度日趋完备,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雕版印刷相当普及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虽然有“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的信息,但是材料重点不是强调宋代文化重心南移,排除D项。]
14.B [北宋的赵普为相时,在处理政务中会设置大瓮来焚烧事关重大的“利害文字”,而名相李沆则说,当时朝廷的防范措施非常完备,如果按照官员所陈述的请求来妄加更改,则会为朝廷带来重大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时期政治领域因循守旧,制度僵化,故选B项;由题干中的信息只能看出制度比较完备,无法看出官员的分工是否明确,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北宋时期官员之间的党争和排斥异己等,排除C项;由“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瓮中,满即焚于通衢”可知,当时的言路并不畅通,而“文人参政”则与题目主旨不一致,排除D项。]
15.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强调利用货币、市场增加税收,这有利于缓解南宋的财政危机,D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冗两积”的局面,但最终改革还是失败了,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对比南北方的经济情况,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16.D [根据材料可知,改试经义和策论体现了注重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干练之才为推行新法所用,统一编纂教科书,重新注释儒家经典,有利于剥夺保守派对儒学的解释权,王安石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掌握变法的主导权,D项正确;《三经新义》不可能也没有超越儒学的范畴,不是新的理论,排除A项;发展科举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朱熹为南宋理学家,王安石为北宋政治家,排除C项。]
17.A [根据材料“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可知,在遇到重大日子时,宋辽多次互派使臣,有助于加深宋辽间的交流,故选A项;材料只涉及互派使臣这一种交往形式,排除B项;互派使臣属于政治行为并不是通商,排除C项;宋辽交流有利于缓和矛盾,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但是利益分歧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排除D项。]
18.(1)困境:财政危机;边疆危机;积贫积弱局面。(3分)
目的:富国强兵。(1分)
(2)措施: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2分)
原则: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2分)
特点:国家调控经济与开辟财源相结合;国家垄断经营(国家投资经营)。(2分)
(3)变法思想超越时代;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改革背离初衷;用人不当。(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题(答案)--2024-2025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