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练习题(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2.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C.唐未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3.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时期,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6.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C.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7.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之处享誉世界。景德镇兴起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 (  )
A.重要粮仓 B.著名瓷都
C.著名大商港 D.丝织业中心
9.某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10.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在 (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11. 小明非常喜欢读历史典籍,他在《元史﹒百官志三》里读到:“至元二十五年(1288),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他可以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12.《 史地理志》记载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请你猜一猜 需要填哪个字( )
A.秦 B.唐
C.北 D.元
13. 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海南
14.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疆域图属于元朝的是(  
15.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 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   )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17.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 《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9. 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20.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是指(   )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印刷术
21.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赵构和铁木真 D. 赵构和忽必烈
22.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为统一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帝王有( )
A、隋文帝、唐太宗、赵匡胤、忽必烈 B、隋炀帝、唐高祖、赵匡胤、忽必烈
C、隋文帝、唐高祖、赵匡胤、忽必烈 D、隋文帝、唐太宗、赵匡义、忽必烈
23.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24.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25.“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辽宋之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2)材料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 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链接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辽宋之间的协定”的评价。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时著名的大商港是哪两个城市。宋朝时,中国的商船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二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根据材料二,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28、仔细读图,完成问题。
图1 图2
图3
(1)请你自上而下填出图1中空格部分的政权名称和建立的民族。
(2)图2中南宋和金政权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 请你评价一下这一途径。
(3)仔细观察图2、图3,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元朝在统一过程中灭掉了哪些政权。
(4)图3反映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 该制度对后世乃至今天有什么影响
(5)以上图片反映了宋元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料贸易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
(1)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请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大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南宋向其称臣,并给其岁币,双方划定分界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大契丹皇帝”是指哪一政权?
(2)材料二中“其”是哪一政权?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事件有何影响?
(3)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
1-5BDDAD 6-10CCCDB 11-15ADCAC 16-20BBCDA 21-25.ABCBD
26、(1)宋真宗。辽。
(2)岁币。澶渊之盟。
(3)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辽宋之间保持着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4)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27、.(1)广州、泉州。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市舶司。
(2)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发达,物产丰富;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超;船上装有指南针;地理知识的进步;等等。(任答两点即可)
(3)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言之有理即可)
28、 (1)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北宋(汉族)。
(2)议和。
评价:对南宋来说,议和送给对方岁币,岁币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连年战争的局面,使此后双方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并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
(4)行省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此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5)由分裂走向统一。
29、 (1) 丝绸之路;张骞;长安;欧洲。
(2) 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3) 政府重视和鼓励;使用了指南针。
30、(1)澶渊之盟的签订。辽
(2)金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都保持了双方长时期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但都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练习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