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易混易错练】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历史意义
(1)政治现代化: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2)民族认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3)影响后世:辛亥革命以“妥协"的方式实现了相对和平的政权过渡,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4)经济发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5)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6)世界影响:辛亥革命推动了20世纪初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局限性
(1)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基本问题,未能实现中国的完全独立和自主发展。
(2)辛亥革命没有形成强大的群众基础,更没有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组织。
(3)辛亥革命没能建立一个现代型国家,最终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
(4)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真正消除,而转变中的新障碍又正在形成。
二、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或文化的批判使历史上受到打压的众多思想、观念、学说得到新的发展,重新活跃在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舞台上;对西方文化内部的各家各派,持兼容并包、多元共存的开放态度,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他们利用白话文实现了中国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社会动员。
4.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李大钊等人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表达方式的转型与文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革新。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对促进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文化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有着重大意义。
【提升练】
1.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组织,在中国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下表中自贡书院的演变历程折射出( )
书院名称 地址 简介
旭川书院 贡井文昌宫,后迁至河街 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宫鉴桂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公立高等小学堂。
板桥书院 富顺县板桥坝 嘉庆十七年(1812)甘文凤筹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公立高等小学堂。
育才书院 自流井 王朗云于光绪初年将盐商王三畏堂家私塾改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迁板仓坝玉川支祠,后改为私立树人学堂。
A.书院之间竞争激烈 B.清末新政推动书院变革
C.民办书院处境艰难 D.民族危机促进书院兴盛
2.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3.新政初期,清廷认为谘议局的任务为“凡地方应兴应革事宜,议员共同集议,候本省大吏裁夺施行”。宣统元年(1909年),河南谘议局成立大会上,清廷代表致辞时指出:“谘议局者……(地方之事)属地方绅民,而官但当任督率倡导之责而已”。这实质上反映出( )
A.封建势力博弈助推民主因素发展 B.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C.谘议局架空了地方督抚实际权力 D.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4.武昌起义爆发后,英美报刊均以更为务实审慎的态度向西方报道中国局势,并不多见关于“宪政”“共和”等政府形式的讨论,而是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并表达出对孙中山政府实际治理能力的担忧。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 )
A.支持南方革命政府 B.期望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C.注重维护在华利益 D.意图促成军阀割据局面
5.袁世凯在1913年7月22日的一道命令中称:最初都督总领军民,率以光复元勋,遂乃真除受事,等汉牧之就拜,类唐藩之留后,威令本自不行,功过安从责课?厥后亟筹分治,民政别置长官;而乃简命朝颁,拒电夕告。这反映出( )
A.中央政府威权下降的现实 B.国内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C.国人捍卫共和政体的决心 D.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艰难
6.据唐德刚先生统计,在1916至1928年间全国大小军阀有3000个左右。“他们所统率的枪兵,总共不下百余万。最小的军阀,甚至只有枪兵数十人,占据的地盘不过几个小镇,但也可‘征夫抽税”,自治自为,也可当个小小的‘土皇帝’”。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地方官僚资本势力膨胀 B.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经济落后导致军阀混战 D.传统政治秩序的失序
7.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针对是否恢复《临时约法》,各派主张如下表。
代表人物 主张
孙中山 庶事改良,或难骤举,至于规复约法,尊重民意机关,则惟一无二之方,无所用其踌躇者
梁启超 恢复旧约法和旧国会
段祺瑞 反对恢复民元约法,主张暂以民三约法为行政标准,要求各省派代表组织“修正约法委员会”以产生一部折中约法
冯国璋 恢复民元约法和旧国会,以表示对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约法之争是北洋派系之争的核心 B.民主共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C.党派激烈竞争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D.政治民主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8.据中国经济学家吴承明统计,“洋货”的市场占有率从1908年的22%下降到1936年的9%,国内纺织业基本替代进口,并开始大量出口。1925年,机器制品已经远远超过手工制品比例。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
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B.对外贸易逐渐取得优势
C.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9.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东西文化的论争李大钊主张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并在十月革命后认定第三种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明。这种变化可以说明当时( )
A.对社会改造有了新认识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学者反思资本主义弊端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民变(反清民众运动)统计情况表
时间 民主发生次数
1836-1845 246次
1846-1855 933次
1856-1865 2332次
1865-1875 909次
1876-1885 385次
1886-1895 314次
1896-1911 635次
——摘编自杨庆垄《十九世纪中国民众运动的若干初步统计模式》
材料二:
预备立宪开始初期,官制改革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遭到地方督抚的反对,而且还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他们认为,“政界事反动复反动,竭数月之改革,适今仍是本来面目”。“此度改革,不屡吾侪之望,田无待言”。立宪派一般要求在2-3年内开国会,如预备立宪公会电请“以二年为限”。立党派的努力在皇权的压制下毫无结果。他们慨叹“日日言立宪,宪政重要机关之内阁,首与宪政之原则背道而驰。呜呼,其何望矣!”革命派则始终对清廷立宪持反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纷纷痛斥清政府在搞“假立先”“伪立宪”,认为所谓的预备立宪“并不是真正立宪,实在拿立宪骗人”;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发动武装起义,用革命的武器做出坚决彻底的批判。
——改编自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社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立宪派与革命派对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态度。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晚清时期建立学堂,可知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之下,清政府实行清末新政推动书院变革,B项正确;材料中书院体现不出竞争激烈,排除A项,体现不出民办书院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民族危机促进书院的建立,兴盛说法夸张,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孙中山提出了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免得再蹈覆辙”,故D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
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清廷既不愿过多放权给谘议局,又欲通过立宪限制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日益坐大的督抚群体、利用谘议局制约和监督地方大员,从而造成谘议局定位的变化,这反映出蕴含近代民主因素的谘议局在清廷中央与地方势力斗争中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清廷试图通过提高谘议局的地位抑制地方督抚发展,并没有体现谘议局已经完全取代督抚在地方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出清廷试图通过提高谘议局的地位抑制地方督抚发展,并非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爆发后,英美报刊更加关注南北割裂的局面,这是因为分裂的中国会损害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利益,C项正确;英美报刊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未体现英美两国支持南方革命政府,排除A项;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注重维护在华利益,而不是期望中国建立共和政体,排除B项;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注重维护在华利益,未体现促成军阀割据局面的意图,排除D项。故选:C。
5.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根据材料都督总领军民,等汉牧之就拜,类唐藩之留后……而乃简命朝颁,拒电夕告,得出中央政府威权下降的结论;B项史实错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政局趋向稳定;C项无中生有,材料未提及国人捍卫共和政体的斗争;D项无中生有,材料未提及政治转型的内容。
6.答案:D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统治结束、中华民国建立后,集权体制下的权力结构被打破,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重建社会秩序,袁世凯死后我国陷入军阀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的状态,故D项正确;官僚资本是指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军阀势力不属于官僚资本,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列强对军阀的操纵和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军阀的割据,并未涉及军阀混战,也未涉及经济状况,故C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
排除A:北洋派系之争的核心是争夺势力范围,约法之争的对象是南北双方。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各派对是否恢复《临时约法》意见不一,表明政治民主化进程艰难,与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无直接关系。排除C:材料主旨强调各派对《临时约法》的态度,与政党政治的发展无关。
8.答案:C
解析:材料“国内纺织业基本替代进口,并开始大量出口”“机器制品已经远远超过手工制品比例”说明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C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于东西文化的论争李大钊主张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并在十月革命后认定第三种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明。”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学者对西方文明的不同的态度,并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认定马克思主义文明,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曙光,A项正确;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弊端,排除C项;中国的社会矛盾还是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1)问题:民变频繁发生;社会矛盾尖锐;清廷统治危机加深。原因:社会性质转变;列强侵略加深;传统经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民族主义高涨;清廷封建统治腐朽;封建剥削沉重(赋税沉重)。
(2)示例评析:立宪派:认为清政府对立宪搞拖延战术。认识到清政府无立宪诚意;内阁筹建不符合宪政原则。他们受西方君主立宪思想的影响。积极推动中国宪政,希望政府能够切实落实立宪措施;立宪派的态度体现了其坚定的政治理想,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和空想性。革命派;始终反对清政府立宪活动,认为预备立宪是骗局;不断发动反清起义以抵制预备立宪。他们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提出并践行三民主义。对清朝的反动统治不抱幻想;革命派看到了清政府的反动性,认识到清末预备立宪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符合近代历史发展潮流,但在实践上具有脱离群众的一面。
解析:(1)第一小问存在的问题: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民变频繁发生,这表明社会矛盾尖锐从而也加剧了清廷的统治危机。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自《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开始转变: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列强侵略逐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随之而来中国传统经济(自然经济)解体也随之加深中国社会结构也出现新变化随着列强侵略加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了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促进国人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依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清政府的赔款也越来越多,最终摊派到百姓身上加重了百姓负担,导致封建剥削沉重(赋税沉重)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统治腐朽,统治摇摇欲坠。
(2)立宪派:依据材料二“日日言立宪宪政重要机关之内阁,首与宪政之原则背道而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筹建不符合宪政原则;依据材料“预备立宪开始初期,官制改革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遭到地方政府的反对,而且还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他们认为“政事反动复反鰓数月之改革,迄今仍是本来面目,”可知立宪派认为清政府对立宪搞拖延战术认识到清政府无立宪诚意结合所学知识随着西方君主立宪制思想传入中国,立宪派受西方君主立宪制思想的影响,积极推动中国君主立宪制希望清政府能够切实落实立宪措施;根据材料中立宪派的看法,体现出立宪派坚定的政治思想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立宪派已经看出了清政府对立宪搞拖延战术认识到清政府无立宪诚意表现出了立宪派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和空想性。革命派:依据材料中“革命派则始终对清廷立宪持反对的态度他们方面纷纷痛斥清政府在搞假立宪”“伪立宪认为所谓的预备立宪并不是真正立宪实在拿立宪骗人。”可知革命派始终反对清政府立宪活动认为预备立宪是局;依据材料中“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发动武装起义,用革命的武器做出坚决彻底的批判”可知不断发动反清起义以抵制预备立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方民主共和思想传入中国革命派深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提出并践行三民主义也认清了清朝的腐败不对清政府抱任何幻想;革命派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也让革命派认识到了清末立宪运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符合近代历史发展潮流但在实践上具有脱离群众的一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