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易错点分析】
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的角度上看,当时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体地位。
3.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并通过了1954年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
4.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彻底摆脱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进一步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程度 超越农村生产力实际水平,严重挫伤生产者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提升练】
1.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1950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是“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农业和工业战线的代表名额基本相当。而1956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是“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集中在工业战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劳动模范政治诉求的多样性 B.劳动人民政治地位的提升
C.国家工农业发展方式的差异 D.国家发展战略认识的调整
2.1951年,上海铁路管理局按照铁道部统一整顿职名的要求,修订一批旧式职名,将杂夫役、小工等改为各种员、工,将旧社会各种“匠”一律改称“工”,并修订一些日、俄语等转译过来的职名。这一举措(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 B.旨在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C.促进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D.有利于塑造新型劳动者关系
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区土改后,多数中富农怕共产、怕露富、怕冒尖,如太仓县新建乡中农有“种种吃吃”“反正不想发财”的消极情绪,江宁县麒麟乡富农因“怕二次土改,不敢雇工,生产消极,产量比土改前降低11%”。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农村土地改革的复杂性 B.消灭地主阶级的紧迫性
C.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 D.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性
4.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采取断然措施,一举查封投机势力大本营上海证券大楼,将200余投机商逮捕法办,史称“银元之战”。11月25日,各地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上海、北京、天津、西安等大城市统一行动,敞开抛售主要物资,使市场行情大幅度下跌,史称“米棉之战”。“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胜利共同说明( )
A.社会主义计划调节手段卓有成效 B.人民政府运用市场手段成效突出
C.稳定物价的斗争取得了根本胜利 D.新中国在经济战线采取灵活政策
5.1956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结构作出了一些调整:在城镇,分散了一部分过于集中的小手工业和小商业,个体经济和自由市场也有所恢复和增加;在农村,允许一部分生产资料如鱼塘、菜地、果园、桑园、成片林木等可以暂不入社,归原主经营等。上述措施( )
A.增添了国民经济的活力 B.反思了人民公社的弊端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D.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6.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指出:科学上的真理是愈辩愈明的,艺术上的风格是必须兼容并包的。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该政策( )
A.体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排除了意识形态对学术的影响
C.借鉴了苏联发展模式的经验 D.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7.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场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下表为1963—197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在大区域间的分配比重(%)。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
时期 沿海 内地
总计 其中“三线”地区
1963—1965年 39.4 58.0 38.2
1966—1970年 30.9 66.8 52.7
1971—1975年 39.4 53.5 41.1
注:沿海、内地的比重数字总计不等于100,因为统一购置的运输工具等投资是不分地区的,未划入地区内。
A.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推动了东西之间交通状况的改善
C.意在调整工业布局提升国防力量 D.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8.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 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9年,根据地经济形势日益严峻,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大生产运动的序幕正式拉开。毛泽东、朱德亲自开荒种菜、纺线织布,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界人士一齐动手,大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在运动初期,部队、机关和学校采取集体劳动形式,农村地区主要是个体劳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部队与农村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出现了互助形式,大量的生产合作社也相继建立起来。
——摘编自操国胜《从“生产自给”到“大生产运动”》
材料二:1954年秋天,北京市石景山区党员干部杨华了解到新生政权粮食短缺的情况,联合5名党员干部主动向北京市委交上申请书,坚决要求到边疆垦荒:“我们是北京郊区的5位共产党员,我们正式提出申请,请批准我们发起组织一个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去,为祖国多做贡献。不管边疆的风雪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从1955年9月初到11月初土地上冻,
第一批垦荒队员一共开垦了1200亩地。第二年3月,随着第二批垦荒队员的到来,垦荒的速度得到了提升。到1956年5月初,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200亩。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这片土地从莽莽荒原变成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把“大荒”变成了“粮仓”。
——摘编自余玮《杨华——飘扬在北方共青城的旗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生产运动开展的特征,并指出其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垦荒运动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意义。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生产建设中所呈现的优良传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材料反映了国家对工业与工人的重视,不是劳模的政治诉求多样,故A项错误;B.材料反映的是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不是劳动人民,故B项错误;C.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国家对工农业的重视程度差异,不是发展方式的差异,故C项错误;D.1950年和1956年召开的两次劳模表彰大会,名称从强调“工农兵劳动模范”到强调“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名额从农业工业基本相当,到集中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这与1953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关,即国家发展战略认识进行调整,故D项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1年上海铁路管理局按照铁道部统一整顿职名的要求,修订一批旧式职名,将杂夫役、小工等改为各种员、工,将旧社会各种“匠”一律改称“工”,并修订一些日、俄语等转译过来的职名。这一举措有利于塑造新型劳动者关系,D项正确;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排除B项;材料与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农业生产中的封建地主剥削制度,土地产权属于农民,但在此材料中出现了中富农等对国家政策认识不足等问题,出现消极生产,因此在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之后,新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进一步调动生产积极性,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调动生产积极性,而非农村土地改革的复杂性,也不是消灭地主阶级的紧迫性,排除A、B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1961-1965年,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银元之战采用的是国家行政强制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的是市场手段,A和B都只体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C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D选项表述全面准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城镇,分散了一部分过于集中的小手工业和小商业,个体经济和自由市场也有所恢复和增加;在农村,允许一部分生产资料如鱼塘、菜地、果园、桑园、成片林木等可以暂不入社,归原主经营等”和所学可知,这是八大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这有利于增添了国民经济的活力,A项正确; 1958年后才出现人民公社,排除B项; 国民经济调整在20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C 项;材料中没有提到调整的最终结果,排除D项。 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共八大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推动科学和文艺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我国提出了“双百方针”,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D项正确该政策体现了人民内部矛盾,排除A项;材料强调不应是依靠行政命令,提倡自由讨论和竞赛,科学和文艺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B项;该政策未借鉴苏联发展模式,是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据材料“我国以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场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结合所学可知,该措施是为了调整工业布局提升国防力量,C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国防力量的提升,并不是交通状况的改善,排除B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材料无法反映,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并结合所学内容而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对中国持续进行封锁,国际形势恶劣,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将工业布局向内地转移,即推动三线建设,A项正确;推进三线建设的原因是因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基于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排除B项;我国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国内外严重的形势,而不是加快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排除C项:改变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不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1)特征:中共领导人的号召与垂范;规模大、参与广;伴随生产关系的变革。目的:发展根据地经济,摆脱根据地经济困难;巩固根据地政权,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解决粮食短缺;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推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为新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打下基础。优良传统:以人民为中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等。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939年,根据地经济形势日益严峻”“1942年”并结合所学,从摆脱根据地经济困难局面、发展根据地经济、为抗战提供物质保障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归纳过程见下表: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所学 特征
“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开荒种菜、纺线织布”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号召与垂范
“根据地……大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部队、机关和学校” 规模大、参与广
“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大量的生产合作社也相继建立起来” 伴随生产关系的变革
(2)第一小问,如下图所示:
第二小问,如下图所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