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李福泉教授在《秦无三公九卿制考辨》一文中曾指出,“三公九卿制并非秦制,实为汉制,秦代三公九卿制度的说法形成并流传于世,是班固根据司马迁所称‘汉承秦制’的原则,将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推定为秦代的三公九卿而导致的结果”。由此可知( )
A.史书记载需要考古验证 B.文献考证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C.史学研究应摒除主观性 D.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史料互证
2.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
A.三公制开始确立 B.郡县制全面推行
C.度量衡实现统一 D.驰道连接了各地
3.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封邦建国”,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废分封、行郡县。这反映出商朝至秦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是( )
A.传统等级制度的瓦解 B.财产地域观念的淡化
C.政权组织的日趋严密 D.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4.如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
封 郡
释义 释义
植树为帜 划定疆域 驻军守土 为君主管理地方
A.扩大了统治区域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实现了国家统一 D.借鉴了西周制度
5.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
A.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 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 D.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6.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记载,隐瞒不报仓库粮草的或隐匿田赋的,要处以盗窃罪。如主管官吏不加惩治或知情不报,则与罪犯同罪。上述规定的制定旨在( )
A.规范官吏行政 B.保护国家财产 C.严格控制民众 D.树立法律权威
7.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统一文字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疆域辽阔 D.秦朝统一度量衡
8.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 B.促进经济交流 C.加强思想控制 D.增加政府收入
9.《汉书·刑法志》云:“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这表明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
A.皇帝的昏庸 B.沉重的徭役 C.频繁的征战 D.严苛的刑罚
10.有学者指出,秦朝建立后,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然十分突出。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秦末农民起义发展迅速 B.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
C.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11.《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故民心渐失,终致失败。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刚愎自用 B.赏罚不明
C.分封失当 D.烧杀掳掠
12.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
史料 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 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摘编自秦朝宰相李斯《琅琊台刻石》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摘编自西汉初年思想家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贾谊对秦始皇的不同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二者看法不同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称,称置守、尉、监。更名民日“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 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迁陵洞庭郡”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秦代三公九卿制度的说法形成并流传于世,是班固根据司马迁所称‘汉承秦制’的原则,将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推定为秦代的三公九卿而导致的结果”可知,关于三公九卿制是否是秦制的说法,李福泉教授结合不同时期的史书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利用多重史料进行比较互证,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三公制属于中央官制,而非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度量衡属于经济领域,而非政治层面,排除C项;驰道属于交通领域,而非政治领域,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从商朝的内外服到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体现出权力不断集中的趋势,政权组织的日趋严密,C项正确;等级制度仍然存在,排除A项;材料与财产地域观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只涉及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没有完善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封”的金文释义是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体现了封疆割据:“郡”的金文释义是为君主管理地方,体现了中央集权,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都县制的建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郡县制对统治区域扩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统一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建立并不是借鉴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至咸阳与移民至北部地区,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D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巩固统治,不是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排除A项;移民北部可以促进边疆开发,豪富移民咸阳没有促进边疆开发的结果,排除B项;移民北部不是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隐瞒不报仓库粮草的或隐匿田赋的,要处以盗窃罪。如主管官吏不加惩治或知情不报,则与罪犯同罪”说明有严格的执政程序,并以法律进行保障,从而规范行政,故选A项;“如主管官吏不加惩治或知情不报,则与罪犯同罪”可以看出其目的是督促官吏认真执行,而质点不是重点保护国家财产,排除B项;“隐瞒不报仓库粮草的或隐匿田赋的,要处以盗窃罪”体现的是保证国家行政的正常进行,而不是对群众的控制,排除C项;“隐瞒不报仓库粮草的或隐匿田赋的,要处以盗窃罪。如主管官吏不加惩治或知情不报,则与罪犯同罪”这样的规定可以促进各级官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事,各司其职,保证中央集权的秩序,而不在于树立法律的权威,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A项正确;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题干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影响,并没有提及疆域辽阔,排除C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都是秦进一步巩固统一,维护统治的措施,A项正确;BCD项都只涉及到一个方面,不全面,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
9.答案:D
解析:材料“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体现的是秦朝残酷的刑罚是导致其灭亡的主要原因,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D。
10.答案:D
解析:选择D: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该学者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统治阶级内部意见不统一、六国势力仍存、文化的地域差异突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排除A:题干内容是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但并未提及秦朝农民起义的发展状况。排除B: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是秦亡原因之一,但不是材料表述的主旨。排除C: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是秦亡原因之一,而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11.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抢宝物,即烧杀掳掠,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项羽烧杀抢掠,未涉及项羽不听取他人意见,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项羽烧杀抢掠,未涉及赏罚不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项羽烧杀抢掠,未涉及分封失当,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中提及秦末战争也焚毁了大量的文献书籍,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未强调焚书带来的具体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有没有下令焚烧书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焚书对文化的具体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1)李斯:肯定秦始皇的功绩,认为其制定法律,维护安定;统一度量衡、文字,促进社会发展;功劳超过五帝;国家安定,受泽皇帝。
贾谊:否定了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不尊王道、不施仁义,刑法严酷。
(2)二者所处时代、立场、学识、身份的不同,导致对秦始皇看法各异。
时代不同:李斯处于秦朝,实行法家思想,贾谊汉朝实行道家思想,休养生息,影响对秦始皇的评价;
立场:二者与秦始皇的关系不同;
身份:李斯为秦朝官员,贾谊为汉朝官员;
学识:李斯倡导法家思想,贾谊赞成儒家理念。
解析:(1)依据材料概括:李斯:“端平法度,万物之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可得出肯定秦始皇的功绩,认为其制定法律,维护安定;统一度量衡、文字,促进社会发展;功劳超过五帝;依据材料:贾谊:“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可得出否定了秦始皇,认为秦始皇不尊王道、不施仁义,刑法严酷。
(2)分析时可从时代不同二者所处时代、立场、学识、身份的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李斯处于秦朝,实行法家思想,贾谊汉朝实行道家思想,修养生息,影响对秦始皇的评价;立场:二者与秦始皇的关系不同;身份:李斯为秦朝官员,贾谊为汉朝官员;学识:李斯倡导法家思想,贾谊赞成儒家理念。
14.答案:(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文献史料,材料二是实物史料。价值:《史记》中记载的秦称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沼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结合有助于历史的研究。
(2)历史意义: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称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交流。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解析:(1)第一小问史料类型,由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得出文献史料,由材料二“秦始皇甘六年铜诏版铁权”、“里耶秦简”得出实物史料。第二小问价值,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二“甘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迁陵洞庭郡”得出《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由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记述内容的结合得出有助于历史的研究。
(2)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二“甘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得出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由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得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