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汉高祖以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和他和亲。到武帝,才任用卫青、霍去病去征讨,收河套之地,置朔方郡。公元前60年,汉设置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这反映了秦汉处理民族关系( )
A.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B.军事防御与教化并重
C.不利于国家稳定统治 D.采用相同的民族政策
2.《史记》记载:“(武帝)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举国降……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1956年,考古专家在云南昆明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一枚金印(如下图)。印文錾刻,篆书白文四字“滇王之印”。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印可佐证汉朝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B.该印可佐证汉将南越纳入管理范围
C.汉朝的民族政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D.滇王朝贡等事宜按制由主客司负责
3.嘉峪关魏晋墓群5、6号墓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壁画,如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嘉峪关3号墓壁画中有许多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图;在酒泉丁家闸5号墓(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西沟墓7号墓中有羌女送行图。这体现了( )
A.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 B.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
C.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D.丝绸之路沟通海内外
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后期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元朝时,设宜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清朝时,驻藏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 B.唐朝开始对西藏进行行政管辖
C.元朝政府把吐蕃改为西藏 D.清朝在西藏大规模“改土归流”
5.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回族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元朝时期,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据此判断,回族形成的特殊性是( )
A.民族交融主要依靠宗教 B.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交融
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D.凭借温和宽容的民族政策
6.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河州卫设立后,政府即“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 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接着,在西宁、洮州、岷州等卫,也相继安排一批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但掌管卫所大权的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且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明初的这一措施( )
A.凸显出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 B.说明北部边防压力远超南方
C.有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D.体现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增强
7.下面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冰嬉图》,此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冰嬉的场景。这一作品( )
A.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了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了清朝宫廷生活箸靡
8.西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涉外机构,域外国家与西汉王朝日益频繁的贡纳关系,都反映了西汉对外思想的巨大进步。这说明西汉对外关系( )
A.秉承了天朝上国观念 B.呈现出制度化特征
C.采取了朝贡外交模式 D.抛弃了华夷观传统
9.有学者认为,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古印度一再造使唐朝;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这主要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B.全面繁荣,兼收并蓄
C.交通发达,影响深远 D.西学东渐,交流频繁
10.北宋初年,统治者非常注重朝贡的政治、军事意义,而置朝贡的经济利益于不顾;至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南宋统治者采取务实政策 B.传统朝贡贸易体制已动摇
C.南宋统治者注重贸易管理 D.官方贸易让位于民间贸易
11.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写道,杭州每日胡椒的对外销售量达43担,每担重达90公斤;泉州对外交通发达,外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接踵而至,亚非各国商船往来频繁。这说明元朝( )
A.对外开放的水平较高 B.海港众多城市繁荣
C.鼓励外国人来华游历 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12.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朝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两朝重新统一大江南北。面对空前辽阔的统治疆域,众多复杂民族部落,继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城之内,皆朕赤子。”唐政府宽容大度地整体安置东突厥降众,普遍设置尊重少数民族自主权利的羁縻府州,以和亲形式交好吐蕃等少数民族。至今拉萨大昭寺门口还树立着长庆会盟碑,碑上铭刻着“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不渝替”的字样。由于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归国时,曾赋诗云“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至今在海外某些国家仍然沿用这一称谓。
——摘编自阎守诚《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史(上)》等
材料二 清帝“大一统”的理念,发端于清太宗皇太极。康熙帝发展皇太极以来所倡导的民族新观念,认为长城以内的“中国”与长城外的蒙古为统一的大家庭。在平定噶尔丹的过程中,康熙对蒙古各部采取安抚政策,并结合蒙古族旧制,建立了盟旗制度,使北疆得以安定。同时也加强了对西北的管理,为乾隆时最后完成边疆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乾隆二十七年,仿东北地区建置,设“总管伊犁等处将军”,废除当地土著首领世袭制,改为“流官”,全由朝廷任免,并在乌鲁木齐等地推行与内地相同的府县制。从皇太极到乾隆,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之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
——摘编自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民族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民族治理的基本理念。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和清民族治理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除了长期与中国保持友好交往的国家外,一些因中原内乱、道路阻断一度与中国暂时中断交往的国家,重新恢复了与中国的友好交往,一些从未与中国有过交往关系的国家,也在唐朝繁盛景象的吸引下,派使臣来到中国。官方交流以使臣来往为主。几乎所有见诸文献记载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都曾以政府的名义向唐王朝贡奉方物,表达了开展正式官方交往的意向。不少僧人抱着求法取经或弘扬佛法的目的走出了国门,民间商人也积极到国外贩卖货物,直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大批外国使臣、商人前来中国,并与中国人共同生活。在长期的直接交往中,外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孙永如《唐代对外交流与小说》
材料二 1582年(万历十年),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应召前往中国。他从西方带来了圣母像、近代世界地图和三棱镜等,其中还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1584年,利玛窦制作并印行《坤舆万国全图》,这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从1594年起,利玛窦开始蓄发留须,并穿起了当时儒士的服装。1595年,他写作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1601年抵达北京,进呈自鸣钟、圣经、大型地图、击弦古钢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他第一次将中国先贤大儒的经典摆在了欧罗巴人的眼前,并将中国的文官政治、官员选拔制度、监察制度乃至翰林院、私塾、园林等绘声绘色地介绍给了遥远的西欧。
——摘编自魏巍《利玛窦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利玛窦在中西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内容“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汉高祖以宗室女为单于阏氏,和他和亲。到武帝,才任用卫青、霍去病去征讨,收河套之地,置朔方郡。公元前60年,汉设置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可以看出,秦朝强调军事,汉朝采用多种方式手段来处理民族关系,这体现出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故A项正确;B.材料中没有教化的措施,故B项错误;C.秦汉的措施都有利于国家稳定,故C项错误;D.秦汉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并不一样,故D项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对于西南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劳洸、靡莫,汉帝国采用武力征服;对于滇王,采用怀柔册封的办法,故说明汉朝民族政策具有多样性,C项正确;郡国并行制为汉初开始,在皇室同族中实行的政策,排除A项;南越范围以两广地区为主,昆明不在此范围内,排除B项;汉代管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由大鸿胪负责,主客司为唐代礼部下属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嘉峪关魏晋墓群5、6号墓中有表现生产劳动内容的壁画,如采桑、放鹰、狩猎、牵驼等”与“在酒泉丁家闸5号墓(东晋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燕居行乐图中出现了属于龟兹乐器的腰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与酒泉地处丝绸之路,多民族杂居,其地域文化呈现当地游牧民族习俗特色以及各民族的交往与交流等特点,这说明这些地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C项正确;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游牧经济的发展状况,但是在材料主要涉及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了不同地区的图像和文物,涉及民族交往、交流,但并没有明确体现民族交融的高度发展,排除B项;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材料主旨主要涉及这些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朝、元朝、清朝都不同程度上对西藏地区进行了管理,体现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所以本题选A;B说法错误,元朝时开始对西藏进行行政管辖;C说法错误,元朝时西藏地区为宣政院辖地;D说法错误,清朝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关系。选择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和中国的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彼此交融,形成了回族的前身,这说明回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交融的结果。排除A:材料并未强调宗教对民族交融的影响。排除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与“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不符。排除D:元代实行的民族政策并非宽容温和。
6.答案:A
解析:考查明朝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的,但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实行“以土治番”“以流治土”的政策,承认土官的世袭特权,利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来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时以流官来统辖、监控土官,确保其能忠于朝廷,凸显出明朝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故选A项,材料主要涉及青藏地区,并不能体现南北部的边防压力和整个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情况,故排除B、C两项;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
7.答案:C
解析: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是汉族的传统文化,冰嬉是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冰嬉在冬至节举行,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故选C项;追求神韵意趣是文人画的特征,宫廷画呈现出雍容华贵、吉祥、富丽堂皇的特点,排除A项;冰嬉是满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不属于军事训练,无法得出“清代军事训练松弛”的结论,排除B项;宫廷生活奢靡与八旗官兵冰嬉无关,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西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的系列涉外机构”“域外国家与西汉王朝日益频繁的贡纳关系”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建立了系统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涉外机构,说明西汉时期对外关系呈现出制度化的特征,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西汉时期重视涉外机构的系统化和制度化,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出朝贡外交模式,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华夷观传统,更没有体现这一时期抛弃了华夷观传统的相关信息,故D选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全面繁荣,兼收并蓄,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唐朝时期对外交流内容丰富,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交通状况,C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与“西学东渐”无关,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材料“南宋时期,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市舶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说明南宋统治者重视经济利益,采取务实政策,故A项正确;南宋重名不重实的朝贡贸易开始降到次要地位,不能说明传统朝贡贸易体制已动摇,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宋统治者注重贸易管理”“官方贸易让位于民间贸易”,排除C、D两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中西方文化交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马可·波罗描述“杭州每日胡椒的对外销售量达43担,每担重达90斤”“泉州对外交通发达,外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接踵而至,亚非各国商船往来频繁”,可见元朝对外开放水平较高,故选A项;材料只提到了泉州一个海港,不能得出海港多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显示沿海港口外来人口流动大,不能说明元朝政府鼓励外国人来华游历,故排除C项;材料显示元朝对外贸易繁荣,未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故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明朝政府官员运用中国文化对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进行解读,故B项正确;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A项错误;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排除C项;题中没有传统观念更新的信息,排除D项。
13.答案:(1)措施:设置管理机构,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置羁縻府州;和亲;会盟;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2)理念:“华夷一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因俗而治;边疆与内地治理一体化。
(3)意义: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促进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推动民族交流,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1)据材料一“唐政府宽容大度地整体安置东突厥降众,普遍设置尊重少数民族自主权利的羁縻府州,以和亲形式交好吐蕃等少数民族。至今拉萨大昭寺门口还树立着长庆会盟碑”可得出设置羁縻府州、和亲、会盟;据材料一“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归国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封粟末靺羯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2)据材料二“清帝*大一统’的理念,发端于清太宗皇太极。康熙帝发展皇太极以来所倡导的民族新观念,认为长城以内的‘中国’与长城外的蒙古为统一的大家庭"可得出“华夷一家”,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大一统”理论,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据材料二“结合蒙古族旧制,建立了盟旗制度”可得出因俗而治;据材料二“在乌鲁木齐等地推行与内地相同的府县制”可得出边疆与内地治理一体化。
(3)根据材料一“隋唐两朝重新统一大江南北”、材料二“清帝*大一统’的理念"以及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促进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推动民族交流,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4.答案:(1)交往范围广;官方与民间交往并举;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特征;突破政治、经济交流界限,向社会生活方面深化。
(2)传播了西方科学;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启蒙运动提供借鉴。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