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某官出缺,宋太祖让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宋太祖,宋太祖恰好讨厌此人,把名纸撕了。下次宋太祖又要赵普拟名,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粘贴了递给宋太祖,说暂无别人合适,宋太祖无奈只得同意。材料反映了( )
A.宋初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B.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C.皇权与相权既斗争又依存 D.宋初官员的任免具有随意性
2.在宋代,为分割相权,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但又与禁军管理机构“衙”分权。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构想的是( )
A.崇文抑武,强干弱枝 B.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C.稍夺其权,收其精兵 D.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3.宋代的政治制度,除宫职之外,另有所谓“差遣”。也就是说,有官职者未必有权,必须由皇帝别敕“差遣”,才能治其职掌范围以内的事。纵使是宰相的分内之事,皇帝也可以别遣他官办理。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目的是使职官与“差遣”制衡 B.旨在削弱宰相的权力
C.体现了以小制大的政治智慧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4.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1065年,总收入有11600多万缗,收支却亏18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这种统治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冗兵冗官
5.王安石变法围绕“理财”与“整军”两个方面开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变法主要的目标是( )
A.调控经济 B.扩大税源 C.提高军力 D.富国强兵
6.苏辙在《栾城三集》中指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信息,公私皆病矣。”由此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 )
A.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 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
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D.涉及面广百姓莫安其居
7.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8.下图为南宋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局部),绘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为南宋人物肖像画中的佳作。南宋史官章颖则将岳飞、李显忠、刘绮、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这反映出当时( )
A.忠勇爱国精神受到椎崇 B.武将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C.军事人才选拔标准多样 D.绘画成就以人物画最为突出
9.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1038年 西夏建立
1044年 宋、夏达成和议
1125年 金灭辽
1127年 金灭北宋
1140年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1141年 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0.11世纪初,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这次和议,宋的损失虽不算大,却是有宋以来空前未有的屈辱。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保持了较长久的和平。这说明,澶渊之盟( )
A.有利于宋辽边境生产的恢复发展 B.导致北宋形成强干弱枝的局面
C.使辽朝的统治中心移到黄河流域 D.致使辽军事实力增长超过北宋
11.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基于( )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民族政权的对峙 C.海外贸易的兴起 D.自然经济的解体
12.绍兴和议后,宋高宗不仅没有趁境内经济恢复,储备战略物资,秣马厉兵,寻找时机收复故地,反而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并将名将刘绮、李显忠等闲置多年,以致世人不再崇尚军功,良家子弟耻于入伍。这反映了当时( )
A.统治集团内部的保守与不思进取 B.已与金朝实现全面和平
C.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D.君主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注:给予)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
——摘编自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北宋前期)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程序环节分工;在管辖权限之内,决策、执行一体化。
——摘自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的角度说明作者认为“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的理由,并分别简述“合议于政事堂”及“就他官畀以他名”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朝和北宋前期中枢部门分工特点的不同。结合所学,概述北宋前期为实现这种“分立”所采取的举措。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熙宁二年(1069),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1074),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成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成。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选择B:解读材料可知,宋太祖虽然讨厌赵普拟定的补官缺人员,但后期又无奈同意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立丞相以后,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并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说明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排除A:宋初相权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既斗争又依存的关系。排除D:宋代对于官员的任免不具有“随意性”,任免官员是严格且谨慎的。
2.答案:D
解析:选择D:“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指对任何需要考虑的方面都事先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对于需要预防的隐患都有了妥善的准备和安排,材料中分割宰相权力,制衡军权,以加强皇权体现“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排除A: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为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推行“强干弱枝”,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体现,说明D项更符合题意。排除B:“不收为兵,则恐为盗”体现宋代募兵制的目的和背景,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宋太祖对地方采取“稍夺其权,收其精兵”,削弱地方政治、军事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体现,说明D项更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宋代的政治制度,除官职之外,另有所谓‘差遣’”“有官职者未必有权,必须由皇帝别敕‘差遣’……纵使是宰相的分内之事,皇帝也可以别遣他官办理”可知皇帝为了削弱官员权力,增加了一道“差遣”的手续,这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使职官与“差遣”制衡不是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B: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制度并不只限于削弱相权。排除C:材料主旨是通过“差遣”加强皇权,而非以小制大。
4.答案:D
解析:选择D:据所学可知,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吸纳大量官员,同时扩充军队规模,造成严重的冗官冗兵。大量财政开支导致政府入不敷出,“民贫乏食”而反。所以这种统治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冗兵冗官。排除A:1065年和997年相比,总收入是增加的。排除B:材料体现政府入不敷出导致“民贫乏食”而反,“起义”是北宋统治危机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宋廷是冗兵,而非兵力不足。
5.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围绕“理财”与“整军”两个方面开展,“理财”是增加财政收入进而达到富国的目的,“整军”是提高军队战斗力进而达到强兵的目的,所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标是富国强兵。排除A:变法中对经济的调控是措施,而非目标。排除B、C:扩大税源和提高军力都只是变法目标的一部分,表述不全面。
6.答案:A
解析:选择A:据材料“吏缘为奸,至信息,公私皆病矣”可知苏辙认为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用人不当反而加剧了百姓负担。排除B:由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效果不显。排除C:王安石变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排除D:材料反映苏辙认为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因用人不当而加剧百姓负担,并没有提到其他改革,无法得出涉及面广百姓莫安其居的结论。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因此D项正确;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消除国家边防压力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BC项。故选:D。
8.答案:A
解析:选择A:解析材料可知,南宋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和南宋史官章颖所写的《皇宋中兴四将传》都是为了颂扬岳飞等人为保卫家国而立下的卓著战功,是忠勇爱国精神受到推崇的一种体现。排除B:材料主要是对四将的褒扬,没有表达对武将势力膨胀的担忧。排除C:军事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宋朝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并且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9.答案:D
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各民族政权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体现了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故答案为D;“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与史实不符,排除A;北宋于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存在超过了100年,排除B;南宋建立的时候,辽政权已经被金灭亡,排除C。
10.答案:A
解析:选择A:由材料可知,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宋辽实现了较长久的和平,这有利于双方边境生产的恢复发展。排除B:北宋“强干弱枝”是其政治体制所致,与和议无关。排除C:辽朝的统治中心发生转移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材料未涉及宋辽军事力量数据的对比,无法得出辽军事实力增长超过北宋。
11.答案:B
解析:选择B: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对峙(多民族政权并立),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被破坏,加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排除A:中央集权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海外贸易兴起是基于宋代立国态势改变,是其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解体”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2.答案:A
解析:选择A:绍兴和议后,南宋并不重视储备战略物资,不寻找时机收复故地,反而担忧内部,将名将长期闲置,反映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保守与不思进取。排除B:绍兴和议并未实现宋金的全面和平,“全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仅根据“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不能得出宋代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日益凸显,属于过度延伸。排除D:材料并未体现君主权力的空前强化。
13.答案:(1)理由: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
“合议于政事堂”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或“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或“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就他官畀以他名”作用:扩大宰相任用的范围;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不同之处:唐朝按照程序环节分工,北宋按照政务范围的不同分工。
举措:设枢密院专掌军政;设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三衙”与枢密院分权,负责统兵但无权调兵。
解析:(1)理由:根据材料“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合议于政事堂”作用:根据材料“事亦嫌于迟滞,故后亦合议于政事堂”和所学知识可知,提高工作效率。(或“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或“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就他官畀以他名”作用:根据材料“任宰相者,不必身为两省长官,但就他官畀(注:给予)以他名,特以两省究为枢要之地,故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遂为习用之名”和所学知识可知,扩大宰相任用的范围;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隋唐定制,本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然尚书究不敌中书、门下之亲,故其后惟两省长官为真相;而两省之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北宋前期)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可知,唐朝按照程序环节分工,北宋按照政务范围的不同分工。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为实现这种“分立”所采取的举措包括设枢密院专掌军政;设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头副相;“三衙”与枢密院分权,负责统兵但无权调兵。
14.答案:(1)历史背景: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现象普遍;军队战斗力下降,国家积贫积弱。
(2)评价: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