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分)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2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如图图一、图二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图二农民踊跃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4.(2分)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2分)在清江市(现在的淮安市区)交通路北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家有一个铁工厂,三大改造后叫清江机器厂,该厂生产的东风504拖拉机深受市场欢迎。当初,清江机器厂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
A.开展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6.(2分)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
C.政企分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2分)1920年一位16岁的少年从上海黄浦码头踏上追寻救国之路的航程,几十年后,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A.阐述中国梦宏伟蓝图
B.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成立上海自贸区
8.(2分)下列思想或理论,按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9.(2分)如表是一份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
姓名 ▲
生卒年月 1930年﹣2021年
身份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
荣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成就 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评价 风吹稻香,国士无双
A.邓稼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 D.焦裕禄
10.(2分)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计30分。
11.(10分)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几年时间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出于国家国防安全的需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人民吹响国家工业化的号角的原因?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如图)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示意图,1957﹣1966年这段时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政策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2.(10分)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拥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改革开放以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摘编自《云南那么多少数民族人口为何能亲如一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并概括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图一中英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2)观察图一和图二,两幅图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这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成功实施?
材料三:
图三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
(3)材料三中图三“汪辜”分别代表哪两个组织?谈谈你对“九二共识”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看法。
13.(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
——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总理提到的“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中的“原则”是指什么原则?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图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我国1969年﹣1972年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外交历史事件有哪些?
材料四:
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G20领导人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的原因。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分)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背景,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据题干“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3.(2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如图图一、图二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图二农民踊跃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图片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踊跃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图二体现的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材料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年我国开始三大改造,排除A项,排除C项,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分)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解答】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是正确的选项,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全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9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5.(2分)在清江市(现在的淮安市区)交通路北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家有一个铁工厂,三大改造后叫清江机器厂,该厂生产的东风504拖拉机深受市场欢迎。当初,清江机器厂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
A.开展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改造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
【解答】根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个陈家大院,三大改造后叫清江机器厂”可知;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项正确,排除AC项,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
6.(2分)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国有企业改革
C.政企分开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解答】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1984年10月。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7.(2分)1920年一位16岁的少年从上海黄浦码头踏上追寻救国之路的航程,几十年后,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A.阐述中国梦宏伟蓝图
B.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成立上海自贸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几十年后,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13年。在会上,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以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上海自贸区是在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8.(2分)下列思想或理论,按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1995年中国十五大)、科学发展观(2003年)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9年)、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又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的科学理论,符合中国实际和国情,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一般。准确理解教材知识就能正确作答。
9.(2分)如表是一份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
姓名 ▲
生卒年月 1930年﹣2021年
身份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
荣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成就 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评价 风吹稻香,国士无双
A.邓稼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 D.焦裕禄
【分析】本题考查了袁隆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解答】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1930年﹣2021年)是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C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袁隆平,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0.(2分)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解答】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B符合题意,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2003年10月,并成功返回地面,排除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太空行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计30分。
11.(10分)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几年时间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出于国家国防安全的需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人民吹响国家工业化的号角的原因?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如图)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示意图,1957﹣1966年这段时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政策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示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从1957年到1966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实行以及作用、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几年时间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军事包围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下,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中国人民吹响了国家工业化的号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底;1956年;1957年。
(2)根据材料“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7年到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发生“大跃进”;这一时期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通过了“调整、充实,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从材料三中我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农业产生发展(农业总产值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是要根据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故答案为:
(1)原因:出于国家国防安全的需要,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2)下降原因:出现“左”倾错误(或:发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回升因素: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3)信息:农业产生发展(农业总产值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原则: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等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从1957年到1966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实行以及作用、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等知识。
12.(10分)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拥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改革开放以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摘编自《云南那么多少数民族人口为何能亲如一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并概括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图一中英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2)观察图一和图二,两幅图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这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成功实施?
材料三:
图三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
(3)材料三中图三“汪辜”分别代表哪两个组织?谈谈你对“九二共识”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看法。
【分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统一大业,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政策:根据材料“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云南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和所学可知,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用: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2)图一指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依据所学可知。
(3)结合所学可知,1993年,称为“汪辜会谈”,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4)本问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根据所学可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故答案为:
(1)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作用: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香港、澳门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理解: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统一大业,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
——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总理提到的“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中的“原则”是指什么原则?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图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我国1969年﹣1972年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外交历史事件有哪些?
材料四:
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G20领导人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的原因。
【分析】本题以四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新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
【解答】(1)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原则:根据材料“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中印两国总理提到的“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中的“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3)事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1969年﹣1972年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外交历史事件有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中日建交。
(4)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可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故答案为: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3)事件: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4)原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进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是推动协调合作,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等。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记新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7/21 23:59:00;用户:娄老师;邮箱:15225657626;学号:48669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