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答案)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高昌国(460—640 ( http: / / )年)是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的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地方政权,图中《高昌延寿五年赵善众买舍地契》订立于公元628年,是敦煌文书中一份典型的土地买卖契约。该“地契”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 )版权所有
延寿五年戊子岁三月十八日,赵善众从孙鹏伯、范 ( http: / / )庆悦二人边买五城辛场中舍地钱即日毕,舍地即日付。舍义二人方。东诣张容奴分垣,南诣善众场地分垣,西共赵海相鸠舍分垣,北共张廷守鸠舍分垣。肆在之内,长不还,短不与,车行人盗[道]依旧通。若后右[有]人河[呵]盗仞信(认名)者,仰本主了。三主和同立券。券城[成]之后,各不得反悔。悔者壹罚二入不悔者。民右[有]私要,要行二主,各自署名为信。清[倩]书道人画□时见范□临坐张师□
A.高昌国保持着土地自由买卖 B.唐王朝尚未完全统治新疆地区
C.封建官府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D.民间契约维护买主的正当权益
2.罗马帝国时期,金融交易场所设立在由国家出 ( http: / / )资建造的广场上,成群的人拥挤在这里,买进和卖出包税公司的股票和债券,进行各种各样的现金和信用交易。据此推知当时的罗马帝国2·1·c·n·j·y
A.金融业比较发达 B.是世界贸易中心
C.商业契约应用普遍 D.国家垄断金融行业
3.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
4.宋代,无论是城中的商铺酒楼、瓦舍驿 ( http: / / )站、燕馆歌楼,还是城外的园林、寺庙等的墙壁,都成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彰显才华的场所,大量的题壁文学就在这里创作并传播开来。材料能够用来说明宋代www-2-1-cnjy-com
A.创作方式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众的价值取向 D.通俗文学的产生
5.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 ( http: / / )中,常见的如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普遍存在。契约关系中都明确要求必须订立书面契约, “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这反映出,宋代( )【来源:21cnj*y.co*m】
A.土地私有的确立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出现 D.租佃关系的普及
6.公元前468年,范蠡离开齐国 ( http: / / ),止于陶,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出售货物)居(储存),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不久),则致赞(资)累巨万”。材料可用来说明,战国早期(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C.商人经营产业多样 D.社会分工不断扩大
7.宋代海上贸易的规模远远超过唐 ( http: / / )代,东南沿海港口贸易繁荣。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等,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北宋初每年“得三十万缗”,后增“至五十万缗”,南宋高宗末年“竞达二百万缗”。这从客观上说明( )
A.宋代互市贸易蓬勃发展 B.中西陆路通商受阻
C.宋代海外贸易均为官办 D.北宋纸币广泛流通
8.《唐六典》卷三十《大 ( http: / / )都督府·市令》条下附注,“汉代诸郡、国皆有市长。晋、宋以后皆因之。隋时 始有市令”,到唐初,增置市丞,复有佐、史、师等名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至唐时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 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C.吏治清明确保经济逐渐繁荣 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
9.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重大转变 ( http: / / ),突破了此前历代“卫君守民”的传统格局。除从“坊市”到“厢坊”的转变外,还可作为该结论依据的是( )21教育网
A.城市贫民救济制度化 B.沿海市舶司广泛设立
C.工商业集镇日益涌现 D.商帮的活动场所林立
10.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是历史学习主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几个关键词:开封、庙会、夜市、瓦子。据此可知,他学习的是( )21cnjy.com
A.隋朝城市的规划布局 B.唐朝建筑的艺术风格
C.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 D.元朝乡村习俗的特点
11.下面是这幅图描绘了一只商队即将到达古城廷巴克图的情景。这反映了古代非洲
( http: / / / )
A.廷巴克图是北非地区的商业中心 B.商队去廷巴克图主要目的是朝圣
C.经济基础主是要商业贸易 D.商业贸易扮演了重要角色
12.《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 ( http: / / )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中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总条数的一半,如关于商业损失补偿风险分担机制的规定等。这反映了古巴比伦21·cn·jy·com
A.商业历史悠久 B.对外贸易发达
C.政府垄断了商业发展 D.商业非常繁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对贷款利率有如 ( http: / / )下规定:①商人若以谷物放贷,每1库鲁(180卡,约合121公升)谷物可收取60卡谷物为利息;②若以白银放贷,每1舍客勒(约合11.25克)白银可收取1/6舍客勒又6塞白银为利息。如果商人违反规定,收取的利息超过了1库鲁谷物允许获得的60卡谷物,或者1舍客勒白银允许获得的1/6舍客勒又6塞白银,则商人应丧失其所贷付之物。www.21-cn-jy.com
——摘编自【日】板谷敏彦著、王宇新译《世界金融史》
材料二 美国“国民银行法” ( http: / / )出现在南北战争期间,1863年2月经国会通过实施。其主旨在于确立联邦注册银行的主导地位,创造一种统一的通货,为低息政府债券提供销路。它正式引入了银行监管的全国性框架和原则,由此开启了银行监管的专业化道路。“国民银行法”赋予通货监理署对国民银行的审批权和监管权,并强调了实际工作重点在监管而不是审批。用现代语言表达,国民银行制度与州立银行制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重视“事中监管”,而在审批事务上体现了自由银行的原则,后者则不容易区分“事前监管”与“事中监管”。【版权所有:21教育】
——整编自贺力平《世界金融史·从起源到现代体系的形成》等
材料三 1993年12月 ( http: / / ),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综合监管改革的步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主题,提出对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1998年成立保监会,并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2003年正式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银行、证券、保险自成系统、条款分割,易造成金融监管存在盲点、重叠和矛盾现象,2013年,经国务院批复,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21*cnjy*com
——摘编自姚遂主编《中国金融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谟拉比法典》对贷款利率的规定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民银行法”出台的背景,并概括“通货监理署”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出处
史料(一)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纯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 [后晋]刘昀《旧唐书》
史料(二)三品已上,大科 ( http: / / )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小科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绸,其色黄……流外及庶人服绸、纯、布
材料二 到了明中叶,除江南 ( http: / / )之外,全国仅有山西潞安、四川成都等少数城市以及华北个别地区还保留着一些规模有限的丝织业。但它们在全国丝织品市场中的地位远不及江南。四川民间衣服所用丝织品尚多取之于江南,位于川西金沙江林区的建昌卫,因有大量木材输往江南,故“虽僻远万里,然苏杭新织种种文绮,吴中贵介未披而彼处先得”。时人张翰说:“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1)指出材料一的两则史料在探究唐代丝织品用途方面的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解释。
(2)指出材料二中明代丝织品国内市场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15.公元前81年,汉昭帝 ( http: / / )(汉武帝之子)在位时,霍光组织召开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史称“盐铁之议”。一方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另一方是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有德之士和儒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材料
桑弘羊方 贤良文学方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 ( http: / / )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是以县官(朝廷)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 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 ( http: / / )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据(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代“盐铁之议”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C
7.B
8.A
9.C
10.C
11.D
12.D
13.(1)历史信息:高利贷的限制较严格,有利于保护自由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2)背景:南北战争期间;银行监管较为混乱。
职责:对国民银行有审批权和监管权,实际工作重点是监管。
(3)变化: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 ( http: / / )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1-c-n-j-y
作用:促进金融体制转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4.(1)史料价值及解释:两则 ( http: / / )材料选自官方正史,虽然属于二手史料,但对于探究唐代丝织品用途的史料价值较高,从史料(一)可知,唐初实行租庸调制,丝织品成为“调”的内容,成为赋税征收的对象;从史料(二)可知,丝绸成为唐代各阶层都可穿着的服饰,但所用丝绸有等级之分。21*cnjy*com
(2)表现:市场销售的丝织 ( http: / / )品产地集中于江南;丝织品的远距离长途贸易兴盛。(任答一点即可)成因:江南经济的不断发展(江南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帮的兴起;白银货币化;交通运输的进步;各地与江南经贸联系的增强。(任答两点即可)
15.汉代“盐铁之议”的焦点是盐铁官营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
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实质是加强经济控制,是 ( http: / / )对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延续。贤良、文学之士反对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加重民众负担,不利于对民众的教化。桑弘羊一方坚持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利于保证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贤良、文学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教化,基于当时国势衰弱、民生困苦,要求废除盐铁官营。
这场争论既是经济政策的争论,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的争论。它启示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对既有政策进行适时地反思与调整。【出处:21教育名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