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叶利钦在《我的自述》中 ( http: / / )回顾斯大林时代:“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有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完全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国家里为那些获取权位的少数人而实现。”这说明斯大林时代( )2·1·c·n·j·y
A.苏联共产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
B.指令性计划经济滋生了全面腐败
C.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经发生了质变
D.高度集权体制助长了官员的特权腐败
2.1921年4月,苏俄政府宣布,19 ( http: / / )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 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收集额4.23 亿普特低了很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这一变化说明了( )21·世纪*教育网
A.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设想 B.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C.农业集体化取得了较大成效 D.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实施
3.某历史著作的某一章节含有“外省的‘电报 ( http: / / )革命’”“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工农临时政府的成立”、“自上而下的政权”、“签订和约,退出战争”等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亚洲的觉醒
C.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D.法国大革命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 ( http: / / )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同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历史背景 B.主要过程 C.主要战场 D.重要影响
5.1934年,希特勒在一次秘密高级军官会议 ( http: / / )上发言说:“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如图序号代表的是纳粹集团从中采取的四个重大军事行动,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2-1-c-n-j-y
( http: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6.一战结束后,黄金海岸的英国 ( http: / / )传教士无可奈何的说,从欧洲回国的非洲士兵对“欧洲人”远不像过去那样尊敬了;法国驻几内亚总督也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这反映了一战21*cnjy*com
A.使英法失去了殖民霸主的地位
B.打破了非洲大陆封闭隔绝状态
C.暴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
D.促进了非洲民族解放斗争发展
7.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①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④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超出一国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下表是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
发动时间 战争 发动国家 发动理由
1999年 科索沃战争 美等北约19个国 “民主”、“人权”
2001年 阿富汗战争 美等北约部分国家 “反恐”
2003年 伊拉克战争 美英联军 伊有杀伤性武器和践踏人权
2011年 利比亚战争 美等北约部分国家 “人道主义”救援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 B.恐怖主义成为多极化的最大障碍
C.两极格局瓦解后冷战仍不断加强 D.安理会与北约之间关系日趋紧张
9.1941年6月,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 ( http: / / )发表演说,“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该演说旨在
A.呼吁对苏联进行援助 B.谴责德国的入侵行为
C.坚持意识形态的对抗 D.批评英国的绥靖政策
10.有学者研究指出,一战爆发前 ( http: / / ),很多国家的青年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学生与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报名参战。他们幻想着战争带来的洗礼,认为这场战争是最高的正义、是重获新生的象征,并且都有着自己所坚信的理由而支持战争、投身于战争,甚至献身于战争。学者此番言论意在说明( )版权所有
A.战争引发文化教育转型 B.思想狂热助推战争
C.政府利用舆论煽动战争 D.各国矛盾空前激化
11.20世纪30年代初期 ( http: / / ),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1931年全球机器设备出口量的30%进入苏联,1932年高达50%;有数据显示,从1929到1931年,苏联同外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由70个增至124个。这反映了当时( )21教育网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经济实力强大外汇储备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 D.国际上普遍与苏联建立经济联系
12.请欣赏漫画《祸水东引》,漫画中英法两国旁观希特勒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打算“让他去进攻苏联”。这反映出英法一直都在推行21·cn·jy·com
( http: / / / )
A.门户开放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绥靖政策 D.不抵抗政策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年,法国国防部长马奇 ( http: / / )诺在“停战车厢”揭幕仪式上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1934年7月13~16日,前往贡比涅森林朝圣的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尔特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法国投降仪式结束后,德军将这节车厢运到柏林。
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 ( http: / / )”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2018年11月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来源:21cnj*y.co*m】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停战车厢”在法德两国人民心目中象征意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 ( http: / / )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21cnjy.com
材料二 1918年6月17 ( http: / / )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 ( http: / / )”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 ( http: / / ),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 ( http: / / )并非没有制止或延缓局部战争升级的有利条件。如果世界大国能够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有所作为,早日采取果断有力的集体安全行动,是有可能把大战阻止于局部甚至完全加以遏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蔓延有一个特点:大战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世界大战,而是有一个过程,就是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战争不是准备好了再打,而是打起来再准备。即是说,用战争准备战争,用局部战争准备全面战争。
——摘编自杜清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裁军政策、特点及其后果》
根据材料,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蔓延”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版权所有:21教育】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D
7.D
8.A
9.A
10.B
11.C
12.C
13.(1)二战前,法国政府和民间持续在“ ( http: / / )停战车厢”兴建纪念设施、举办纪念活动;二战时,随着二战法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于同一节车厢中再次上演;在经历了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后,如今针对“停战车厢”的纪念,更多反映着人们面对过往的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原本象征对抗与复仇的“停战车厢”,也在朝着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转向。
(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 ( http: / / )衡;1929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迫切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英法绥靖政策失败;德国民众普遍存在复仇情绪。www.21-cn-jy.com
14.动机和原因:依据国共两党的阶级属 ( http: / / )性和革命目标来分析,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希望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认为布尔什维克党是中国救亡道路上的一个合作伙伴,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动机不同。
趋势及认识:对十月革命的态度经历了由咒骂到赞美,到最终决定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一态度的变化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十月革命认识的逐渐深入。www-2-1-cnjy-com
15.示例:
论题: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论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 ( http: / / )、美、苏等大国虽然都认识到了法西斯的威胁,不想成为法西斯的猎物,却都采取了牺牲小国、弱国用以满足法西斯侵略欲望,企图换取暂时和平与苟安的态度。无论是英法的“祸水东引”,苏联的“祸水西推”,美国的“隔岸观火”,实质都是“绥靖主义”。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后,侵略行径便一发不可收拾,称霸世界的野心也随之昭然天下。就这样,英、法、美、苏等大国的步步退让和妥协,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得寸进尺和步步紧逼,使局部战争一步步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这些大国万万没有料到,法西斯国家侵略弱小国家的局部战争竟是世界大战的前奏,法西斯的屠刀最终砍到了自己身上。总之,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不作为,推行“绥靖”政策,是二战由局部扩大到世界范围的重要原因。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基础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