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统编版2023-2024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检测卷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检测卷
一、单选题
1.有人评价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相关作品时说:“气势不凡,延绵不绝,整幅作品一气呵成且富于变化,犹如绝去人间烟火,超然物外。”此人评价的“二王”相关作品的书法字体是(  )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行书
【答案】B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草书的笔画奔放,自由奔放,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表现力,笔画的线条奔放不拘泥于规矩,表现出一种张弛有度的艺术效果,符合材料描述特点,B项正确;
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隶书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解答本题需根据汉字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分析。
2.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据此可知察举制(  )
A.实质是“独尊儒术”在选官上的体现
B.彻底打破了世袭贵族出任官职的弊端
C.把选官权力收回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了汉代官办学校教育的发展兴盛
【答案】A
【知识点】察举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儒家的“孝、廉”,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选官领域中的体现,A项正确;
“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推选,选官权力实际上在地方,排除C项;
材料与教育是否兴盛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解答本题需根据察举制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
3.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修并颁行的药典是(  )
A.《千金方》 B.《黄帝内经》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答案】C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修并颁行的药典”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本草》是唐高宗时编修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C项正确;
《千金方》是孙思邈完成的医学名著,排除A项;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排除B项;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著的中医典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医学,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表现进行分析。
4.(2022高一上·肇州月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该制度使(  )
A.地方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B.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完善
C.皇权独尊得到有力保证 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答案】C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可得出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
材料与选官无关,排除B;
D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即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5.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A.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B.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C.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D.体现出三省与皇帝共享最高权力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最后签名的尚书省官员,所以唐代告身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C项正确;
草拟告身的是中书省官员,排除A项;
应该是在门下省审议后由皇帝画可同意,排除B项;
皇帝掌握最高权力,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6.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这些石窟的修造主要适应了(  )
A.佛教的广泛传播 B.儒学的发展
C.道家的日益兴盛 D.三教的融合
【答案】A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的石窟中多以佛像为主,所以这些石窟的修造是适应了佛教的广泛传播,A项正确;
儒学和道家体系中都没有佛像,排除BC项;
魏晋至隋唐时期没有实现三教的融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解答本题需根据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进行分析。
7.(2018·浙江会考)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答案】C
【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解析】【分析】历史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2.历史比较法3.统计方法4.计量方法5.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和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要求历史基本事实要通过多种资料和研究途径进行去伪存真,把史实放在当时的历史情景去探讨,做到公正、客观。根据材料中曹操形象的变化和对曹植的不同评价来看,结合历史常用的研究方法可知,历史的史实考证需要通过多方面材料考证与研究,进而得出最恰当的结论。C符合题意,正确。
“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
“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说法太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历史与历史的重现,侧重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试题难度一般。
8.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为社会选拔了实用人才,B正确;
完全符合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彻底抛弃的说法夸张,排除C;
材料没有比较,不能看出“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根据科举制的影响进行分析。
9.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魏碑书体上承汉碑法度、隶书遗意,笔法古拙劲正,意态万千,其流风所及直导隋唐。据此可知,魏碑(  )
A.受到佛道兴盛的影响 B.开启了刻石纪事传统
C.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D.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答案】C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魏碑继承了汉碑法度和隶书的意韵,兼具隶书和楷书的神韵,C项正确;
材料内容强调魏碑继承汉碑和隶书的意韵,没有体现受到佛道兴盛的影响,排除A项;
刻石纪事传统在魏碑出现以前就已存在,排除B项;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没有体现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解答本题需根据魏碑的特点进行分析。
10.东晋僧人慧远说:“如令一夫(沙门)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慧远的理论旨在(  )
A.吸收儒家思想 B.实现佛教的本土化
C.助力佛教传播 D.迎合三教并行趋势
【答案】C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的忠君思想和民本思想,这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C项正确;
吸收儒家思想并非目的,排除A项;
实现佛教本土化的标志是禅宗的出现,排除B项;
迎合三教并行的趋势并非目的,其目的是推动佛教的传播,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佛教思想,解答本题需根据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行分析。
11.唐代门下省处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置政事堂于此,正是为了便于三省首长集中办事…门下政事堂正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在裴炎为中书令时,却把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这表明(  )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三省长官权力遭到削弱
C.三省体制遭到破坏 D.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
【答案】D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唐代门下省处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置政事堂于此,正是为了便于三省首长集中办事…门下政事堂正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在裴炎为中书令时,却把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可知,政事堂原设立于门下省,是三省首长集中办事的场所,也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裴炎把政事堂迁徙到中书,使这一平衡机构出现了倾斜,表明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D项正确;
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无关,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
三省体制没有遭到破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12.(2021高三上·河北开学考)唐朝柳宗元(773—819年)在《封建论》中认为,国家要治理的好,不仅要实行郡县制,还要配合“善制兵,谨择守”等一系列制度。这一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是(  )
A.藩镇割据的严峻问题 B.制度创新的封建盛世
C.开疆扩土的军事需要 D.吏治腐败的统治危机
【答案】A
【知识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下的中央享有统领地方的权力,可以通过恰当的官员选拔,合理军队配置,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柳宗元写这边文章恰逢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
柳宗元所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开疆扩土、吏治腐败,排除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征会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3.明末清初有文学家评价唐代诗人时曾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下列对“青莲”、“我翁”诗文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青莲”诗风狂放炽热,想象丰富
②“青莲”的诗被称做“诗史”
③“我翁”诗风凝重浑厚,格律严整
④“我翁”的诗反映盛唐气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中李白的诗风狂放炽热,想象丰富,杜甫的诗风凝重浑厚,格律严整,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
“我翁”的诗被称做“诗史”,②错误,排除AB项;
“青莲”的诗反映盛唐气象,④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诗,解答本题需根据唐诗的特点进行分析。
14.(2017高一上·荣成月考)下图为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B.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减弱
C.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门下省负责诏令草拟
【答案】C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该体系图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该制度是分散、削弱宰相的权力来加强皇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最终形成于唐朝而非明清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加强而非减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不负责诏令草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正确掌握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15.(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练习)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
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信息,结合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内容及其特点和作用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唐代资州刺史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上述材料表明(  )
A.庶族地主长期把持东晋朝廷要职
B.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C.高门士族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基础
D.东晋更加注重官吏德行的考察
【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根据“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可以看出,王谢家族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王谢家族属于士族,因此反映出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B正确,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江南,排除C;
材料与官员的考核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晋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东晋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17.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反复阐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行。这说明当时(  )
A.察举制度已被彻底破坏 B.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C.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特权 D.九品官人法已日益僵化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曹操认为人才选拔如果将道德品行视为首要标准,则难以选拔到优秀人才,说明传统观念选拔制度制约了人才选拔,B正确;
“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题干中未涉及到世家大族,排除C;
材料和九品中正制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分析。
18.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丙乙甲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大中正”“ 小中正”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指的是隋朝采用考试取才的科举制,“举孝子、廉吏各一人”指的是西汉察举制,“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可知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故正确的顺序是丙甲乙丁,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19.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使其呈现出中外、胡汉混合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唐代文化具有(  )
A.封闭性 B.包容性 C.扩张性 D.进步性
【答案】B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文化深受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的影响,说明唐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B项正确;
材料强调唐文化的开发性,而非封闭性,排除A项;
材料强调外来文化对唐文华的影响及唐文化由此产生的特征,而不是唐文化的扩张性,排除C项;
材料主旨是唐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未涉及对其评价,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文化,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20.下图是“马”字的演变,由此得出的结论(  )
A.小篆彻底消失 B.书法成为艺术
C.隶书日益推广 D.汉字由繁到简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字由甲骨文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笔顺减少,更加简单,体现了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D正确;
彻底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书法成为艺术,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演变过程,并不特指隶书的推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解答本题需根据汉字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
21.如表是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
府名 进士人数 占全省比率% 书院数 占全省比率%
武昌 汉阳 黄州 德安 安陆 襄阳 郧阳 荆州 荆门 宜昌 施南 总计 265 284 335 93 119 22 6 108 17 4 9 1262 21 22.5 26.5 7.4 9.4 1.7 0.5 8.6 1.3 0.3 0.7 100 20 12 40 8 17 15 8 10 13 15 16 100 11.5 6.9 23 4.6 9.8 8.6 4.6 5.7 7.5 8.6 9.2 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 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汉阳、黄州等地区的进士和书院人数和比例较高,郧阳、宜昌、施南等地区较低,这反映了清代湖北地区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书院的影响,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官府的态度,排除C项;
材料只是涉及了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的数量和比例,没有涉及其他地区的情况,无法得出“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
22.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史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下列关于唐朝租庸调制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收税对象 B.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C.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史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下列关于唐朝租庸调制说法正确的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D项正确;
ABC都是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租庸调制的特点进行分析。
23.儒学传入日本的完整路线图是(  )
A.中国→日本 B.中国→朝鲜→日本
C.朝鲜→日本 D.中国→越南→日本
【答案】B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儒学传入日本的完整路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出于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渴求,将在朝鲜半岛南部属地任那的四个县转让给百济国王,换取一名叫段柏尔的五经博士来日讲授儒家经典,中国儒学开始传入日本,由此可见,中国儒学是由朝鲜传入日本,B正确;
A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学,解答本题需根据儒学对外传播的历程进行分析。
二、材料分析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方式 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标准 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
入仕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
教育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并据此予以简要评价。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争”及最终结果?
【答案】(1)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
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
(2)看待:明初进上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1)不同:根据材料“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可概括出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根据材料“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可概括出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根据材料“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可概括出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根据材料“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可概括出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评价:根据材料“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分别说明察举制与科举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即可。
(2)看待:根据材料“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可概括出明初进上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根据材料“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可概括出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本题第一问需根据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解答本题第二问需根据明朝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
【答案】(1)趋势:华夏民族界域向四边疆域扩展,夷狄之地逐步被纳入华夏文化范围。
因素:宗法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拓展统治区域;诸侯纷争,促进民族交融;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推动族群交流。
(2)措施: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改汉姓、迁汉籍;祭祀先代诸圣。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可概括出华夏民族界域向四边疆域扩展,夷狄之地逐步被纳入华夏文化范围。
因素:从西周分封宗法制的影响分析,得出宗法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拓展统治区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诸侯纷争分析,得出诸侯纷争,促进民族交融;从地方管理体制分析,得出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推动族群交流。
(2)据材料“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得出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据材料“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得出改汉姓、迁汉籍;据材料“诏祀唐尧于平阳”,得出祭祀先代诸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解答本题第一问需根据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解答本题第二问需根据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科举制度是制度化儒家的核心和枢纽。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科举制度的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能够反映科举制度特点的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1:论题:科举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阐述: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古代科举具有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使应考者获得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有利于调动士人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广泛选拔人才和提高官员的素质,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到促进作用,其开放性和公平竞争性,有利于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
结论:科举制度在明朝以前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
示例2:论题:论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影响。
阐述:在科举制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科举制的消极性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实行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学而优则仕成为读书人的信条,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社会悲剧。由于科举制度与政治联系密切,容易导致官场腐败。
结论: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没有与时俱进,而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导致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最终被废除。(“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要求“就中国科举制度的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能够反映科举制度特点的论题”,并结合材料“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可拟题目为科举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论述可结合科举制进步的表现作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思维一定要严密。(其他论题,言之有理亦可,如“论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根据科举制的影响进行分析。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
论题: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行省既是朝廷的下属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示例二
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阐述: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示例三
论题:行省制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知识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书省与行省制
【解析】【分析】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要求“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可知,材料要求回答行省制的作用,根据材料“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等信息可概括出论题为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论述可从行省的划分原则、行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力作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思维一定要严密。(其他论题,言之有理亦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行省制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检测卷
一、单选题
1.有人评价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相关作品时说:“气势不凡,延绵不绝,整幅作品一气呵成且富于变化,犹如绝去人间烟火,超然物外。”此人评价的“二王”相关作品的书法字体是(  )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行书
2.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据此可知察举制(  )
A.实质是“独尊儒术”在选官上的体现
B.彻底打破了世袭贵族出任官职的弊端
C.把选官权力收回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了汉代官办学校教育的发展兴盛
3.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修并颁行的药典是(  )
A.《千金方》 B.《黄帝内经》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4.(2022高一上·肇州月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该制度使(  )
A.地方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B.选官制度更加合理完善
C.皇权独尊得到有力保证 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5.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A.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B.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C.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D.体现出三省与皇帝共享最高权力
6.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这些石窟的修造主要适应了(  )
A.佛教的广泛传播 B.儒学的发展
C.道家的日益兴盛 D.三教的融合
7.(2018·浙江会考)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8.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9.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魏碑书体上承汉碑法度、隶书遗意,笔法古拙劲正,意态万千,其流风所及直导隋唐。据此可知,魏碑(  )
A.受到佛道兴盛的影响 B.开启了刻石纪事传统
C.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D.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10.东晋僧人慧远说:“如令一夫(沙门)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慧远的理论旨在(  )
A.吸收儒家思想 B.实现佛教的本土化
C.助力佛教传播 D.迎合三教并行趋势
11.唐代门下省处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置政事堂于此,正是为了便于三省首长集中办事…门下政事堂正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在裴炎为中书令时,却把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这表明(  )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三省长官权力遭到削弱
C.三省体制遭到破坏 D.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
12.(2021高三上·河北开学考)唐朝柳宗元(773—819年)在《封建论》中认为,国家要治理的好,不仅要实行郡县制,还要配合“善制兵,谨择守”等一系列制度。这一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是(  )
A.藩镇割据的严峻问题 B.制度创新的封建盛世
C.开疆扩土的军事需要 D.吏治腐败的统治危机
13.明末清初有文学家评价唐代诗人时曾说:“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下列对“青莲”、“我翁”诗文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
①“青莲”诗风狂放炽热,想象丰富
②“青莲”的诗被称做“诗史”
③“我翁”诗风凝重浑厚,格律严整
④“我翁”的诗反映盛唐气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2017高一上·荣成月考)下图为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B.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减弱
C.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门下省负责诏令草拟
15.(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练习)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16.唐代资州刺史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上述材料表明(  )
A.庶族地主长期把持东晋朝廷要职
B.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C.高门士族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基础
D.东晋更加注重官吏德行的考察
17.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反复阐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行。这说明当时(  )
A.察举制度已被彻底破坏 B.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C.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特权 D.九品官人法已日益僵化
18.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丙乙甲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19.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使其呈现出中外、胡汉混合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唐代文化具有(  )
A.封闭性 B.包容性 C.扩张性 D.进步性
20.下图是“马”字的演变,由此得出的结论(  )
A.小篆彻底消失 B.书法成为艺术
C.隶书日益推广 D.汉字由繁到简
21.如表是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
府名 进士人数 占全省比率% 书院数 占全省比率%
武昌 汉阳 黄州 德安 安陆 襄阳 郧阳 荆州 荆门 宜昌 施南 总计 265 284 335 93 119 22 6 108 17 4 9 1262 21 22.5 26.5 7.4 9.4 1.7 0.5 8.6 1.3 0.3 0.7 100 20 12 40 8 17 15 8 10 13 15 16 100 11.5 6.9 23 4.6 9.8 8.6 4.6 5.7 7.5 8.6 9.2 100
A.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 B.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
C.官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D.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
22.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史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下列关于唐朝租庸调制说法正确的是(  )
A.扩大收税对象 B.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C.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23.儒学传入日本的完整路线图是(  )
A.中国→日本 B.中国→朝鲜→日本
C.朝鲜→日本 D.中国→越南→日本
二、材料分析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方式 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标准 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
入仕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
教育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并据此予以简要评价。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争”及最终结果?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
三、论述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科举制度是制度化儒家的核心和枢纽。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科举制度的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能够反映科举制度特点的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草书的笔画奔放,自由奔放,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表现力,笔画的线条奔放不拘泥于规矩,表现出一种张弛有度的艺术效果,符合材料描述特点,B项正确;
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隶书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解答本题需根据汉字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察举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儒家的“孝、廉”,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选官领域中的体现,A项正确;
“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
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推选,选官权力实际上在地方,排除C项;
材料与教育是否兴盛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解答本题需根据察举制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修并颁行的药典”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本草》是唐高宗时编修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C项正确;
《千金方》是孙思邈完成的医学名著,排除A项;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排除B项;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著的中医典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医学,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表现进行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可得出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
材料与选官无关,排除B;
D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制即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最后签名的尚书省官员,所以唐代告身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C项正确;
草拟告身的是中书省官员,排除A项;
应该是在门下省审议后由皇帝画可同意,排除B项;
皇帝掌握最高权力,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的石窟中多以佛像为主,所以这些石窟的修造是适应了佛教的广泛传播,A项正确;
儒学和道家体系中都没有佛像,排除BC项;
魏晋至隋唐时期没有实现三教的融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解答本题需根据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进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解析】【分析】历史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2.历史比较法3.统计方法4.计量方法5.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和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要求历史基本事实要通过多种资料和研究途径进行去伪存真,把史实放在当时的历史情景去探讨,做到公正、客观。根据材料中曹操形象的变化和对曹植的不同评价来看,结合历史常用的研究方法可知,历史的史实考证需要通过多方面材料考证与研究,进而得出最恰当的结论。C符合题意,正确。
“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
“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说法太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历史与历史的重现,侧重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试题难度一般。
8.【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为社会选拔了实用人才,B正确;
完全符合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彻底抛弃的说法夸张,排除C;
材料没有比较,不能看出“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根据科举制的影响进行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魏碑继承了汉碑法度和隶书的意韵,兼具隶书和楷书的神韵,C项正确;
材料内容强调魏碑继承汉碑和隶书的意韵,没有体现受到佛道兴盛的影响,排除A项;
刻石纪事传统在魏碑出现以前就已存在,排除B项;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没有体现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的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解答本题需根据魏碑的特点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的忠君思想和民本思想,这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C项正确;
吸收儒家思想并非目的,排除A项;
实现佛教本土化的标志是禅宗的出现,排除B项;
迎合三教并行的趋势并非目的,其目的是推动佛教的传播,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佛教思想,解答本题需根据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行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唐代门下省处中书,尚书两省之间,是诏令文书下达上呈的中转站,置政事堂于此,正是为了便于三省首长集中办事…门下政事堂正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在裴炎为中书令时,却把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可知,政事堂原设立于门下省,是三省首长集中办事的场所,也是平衡三省的保证。但裴炎把政事堂迁徙到中书,使这一平衡机构出现了倾斜,表明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D项正确;
政事堂从门下迁徙到中书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无关,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权力结构出现异变,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
三省体制没有遭到破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下的中央享有统领地方的权力,可以通过恰当的官员选拔,合理军队配置,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柳宗元写这边文章恰逢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
柳宗元所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开疆扩土、吏治腐败,排除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征会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3.【答案】C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中李白的诗风狂放炽热,想象丰富,杜甫的诗风凝重浑厚,格律严整,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
“我翁”的诗被称做“诗史”,②错误,排除AB项;
“青莲”的诗反映盛唐气象,④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诗,解答本题需根据唐诗的特点进行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该体系图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该制度是分散、削弱宰相的权力来加强皇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最终形成于唐朝而非明清时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加强而非减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不负责诏令草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正确掌握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
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示信息,结合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内容及其特点和作用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根据“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可以看出,王谢家族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王谢家族属于士族,因此反映出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B正确,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江南,排除C;
材料与官员的考核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晋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东晋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17.【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曹操认为人才选拔如果将道德品行视为首要标准,则难以选拔到优秀人才,说明传统观念选拔制度制约了人才选拔,B正确;
“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题干中未涉及到世家大族,排除C;
材料和九品中正制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分析。
18.【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大中正”“ 小中正”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指的是隋朝采用考试取才的科举制,“举孝子、廉吏各一人”指的是西汉察举制,“文章须依八股形式”可知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故正确的顺序是丙甲乙丁,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19.【答案】B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文化深受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的影响,说明唐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B项正确;
材料强调唐文化的开发性,而非封闭性,排除A项;
材料强调外来文化对唐文华的影响及唐文化由此产生的特征,而不是唐文化的扩张性,排除C项;
材料主旨是唐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未涉及对其评价,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文化,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
20.【答案】D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字由甲骨文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笔顺减少,更加简单,体现了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D正确;
彻底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书法成为艺术,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演变过程,并不特指隶书的推广,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字,解答本题需根据汉字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
2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分府统计表”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汉阳、黄州等地区的进士和书院人数和比例较高,郧阳、宜昌、施南等地区较低,这反映了清代湖北地区书院教育存在地域差异,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书院的影响,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官府的态度,排除C项;
材料只是涉及了清代湖北部分地区进士和书院的数量和比例,没有涉及其他地区的情况,无法得出“进士培养水平全国领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解答本题需根据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
22.【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史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下列关于唐朝租庸调制说法正确的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输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D项正确;
ABC都是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唐朝租庸调制的特点进行分析。
23.【答案】B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儒学传入日本的完整路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出于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渴求,将在朝鲜半岛南部属地任那的四个县转让给百济国王,换取一名叫段柏尔的五经博士来日讲授儒家经典,中国儒学开始传入日本,由此可见,中国儒学是由朝鲜传入日本,B正确;
A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学,解答本题需根据儒学对外传播的历程进行分析。
24.【答案】(1)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
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
(2)看待:明初进上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1)不同:根据材料“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可概括出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根据材料“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可概括出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根据材料“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可概括出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根据材料“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可概括出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评价:根据材料“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分别说明察举制与科举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即可。
(2)看待:根据材料“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可概括出明初进上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根据材料“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可概括出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本题第一问需根据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解答本题第二问需根据明朝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
25.【答案】(1)趋势:华夏民族界域向四边疆域扩展,夷狄之地逐步被纳入华夏文化范围。
因素:宗法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拓展统治区域;诸侯纷争,促进民族交融;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推动族群交流。
(2)措施: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改汉姓、迁汉籍;祭祀先代诸圣。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可概括出华夏民族界域向四边疆域扩展,夷狄之地逐步被纳入华夏文化范围。
因素:从西周分封宗法制的影响分析,得出宗法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拓展统治区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诸侯纷争分析,得出诸侯纷争,促进民族交融;从地方管理体制分析,得出行政管理体制变革,推动族群交流。
(2)据材料“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得出以黄帝后裔自居,追溯华夏族源;据材料“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得出改汉姓、迁汉籍;据材料“诏祀唐尧于平阳”,得出祭祀先代诸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解答本题第一问需根据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解答本题第二问需根据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进行分析。
26.【答案】示例1:论题:科举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阐述: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古代科举具有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使应考者获得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有利于调动士人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广泛选拔人才和提高官员的素质,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到促进作用,其开放性和公平竞争性,有利于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
结论:科举制度在明朝以前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
示例2:论题:论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影响。
阐述:在科举制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科举制的消极性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实行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学而优则仕成为读书人的信条,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社会悲剧。由于科举制度与政治联系密切,容易导致官场腐败。
结论: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没有与时俱进,而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导致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最终被废除。(“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要求“就中国科举制度的某一方面,自拟一个能够反映科举制度特点的论题”,并结合材料“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可拟题目为科举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论述可结合科举制进步的表现作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思维一定要严密。(其他论题,言之有理亦可,如“论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消极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根据科举制的影响进行分析。
27.【答案】示例一
论题: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行省既是朝廷的下属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示例二
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阐述: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
示例三
论题:行省制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30%的财赋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成功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知识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书省与行省制
【解析】【分析】本题较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要求“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可知,材料要求回答行省制的作用,根据材料“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等信息可概括出论题为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论述可从行省的划分原则、行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力作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思维一定要严密。(其他论题,言之有理亦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根据行省制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2023-2024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检测卷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