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亲笔致信著名爱国人士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B.恢复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团结民主派筹建新中国 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我们的飞机太少,忽啦一下就没了,群众还没有满足呢。怎么办?……不知道谁急中生智,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九架P-51飞过之后,绕一个圈再接到运输机后头,第二次通过天安门。”这反映了( )
A.人民空军参加了开国大典 B.解放前中共已有飞机编队
C.开国大典没实现空中阅兵 D.人民空军参加了抗美援朝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碑心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下层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等十个主题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壮大了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C.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5.“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国的军事威胁之下,甚至中国首都也在美国轰炸机的活动半径之内,中国的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这则材料可用来研究中国抗美援朝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6.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力量治理了淮河和修建了荆江分洪、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骨干项目,初步改变了旧中国江河堤岸年久失修、水患频繁的状况。各地还大力整修水渠塘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这些措施有利于( )
A.促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全国交通运输的加强 D.开发旅游行业
7.下表是中国1950—1952年财政支出状况,据此可知,新中国的财政支出( )
财政支出分类比重(以总支出为100%,单位%)
年份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1950 25.5 11.1 41.1 19.3
1951 28.7 11.0 43.0 14.2
1952 41.6 12.0 32.9 8.8
A.保证了朝鲜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B.表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突破
C.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完成
D.体现出新中国大力裁汰冗官冗员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A.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贯彻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D.实现了文教卫生现代化
9.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 )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10.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八字方针”的提出
11.“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的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材料中的“大会”( )
A.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是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C.开启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D.促进了民主和法治建设
12.1959年底,北京地区全面核减居民的粮、油和副食品定量。1960年,全国范围内发动民众上山寻找可食用的植物叶、根、茎充当“代食品”。与此同时,中央号召“缩短战线”,大批不顾实际立项、修建成本过高的工业项目被停建。导致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大革命”令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B.“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引发严重困难
C.西方国家在朝鲜战争中对中国全面封锁
D.新中国成立初期投机商人搅乱经济秩序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10.3倍。”该“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4.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的“变”是指( )
A.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把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到农村农业中去
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当前各地逐步推行土地流转,即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进行转移和交换,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这有利于( )
A.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 B.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弊端
C.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D.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6.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表明中国将要建立(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制
17.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里,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初步形成了9个工业区,香港和国外商人纷纷涌进深圳办厂、开公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推行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经济特区的设立
18.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④处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管子·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材料中蕴含的理念、精神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20.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四个选项为1978—2024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4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21.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每年都会举行盘王节,通过“拜王”“度身”“挂灯”等传统活动纪念瑶胞始祖盘王,让群众感受瑶乡民族风情、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 )
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
22.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平等互利 B.一国两制 C.一个中国 D.和平统一
23.下图中两个组织分别是海峡两岸成立的民间团体。下列史实与它们直接相关的是( )
A.推动调整“三不”政策 B.促进“九二共识”达成
C.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D.促进两岸实现“三通”
24.我国国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求在无人作战、海上作战、太空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新材料、复杂系统、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这段文字强调( )
A.科技强军 B.大力裁军 C.加强军民合作 D.发展导弹部队
25.世界见证,“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的联合国宪章精神历久弥新,中国声音在联合国舞台上越发响亮。回顾历史,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A.第二十三届联合国大会 B.第二十四届联合国大会
C.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26.2023年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顺利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回望53年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
27.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开通,六枝、盘州、水城、钟山及周边县区的“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下图)。从我市的整体规划发展角度看,有利于( )
A.改变生活方式 B.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C.改变工作方式 D.促进西部的大开发
28.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仅派出一名运动员刘长春。从刘长春孤身一人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举办2008年、2022年夏冬季奥运会,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生活改善 B.对外交往增多 C.交通运输发展 D.综合国力增强
29.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
A.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B.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C.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0.周刊封面人物往往与大时代一起变化,折射出不同立场与视角下的历史变迁。下面是1998年至2019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名单,由此反映了该杂志( )
成龙(1998年)、周润发与杨紫琼(2000年)、张艺谋电影《英雄》(2002年)、张惠妹(2002年)、姚明(2002年)、周星驰(2003年)、周杰伦(2003年)、刘翔(2008年)、习近平(2015年)、李彦宏(2018年)
A.突出个人形象,关注政治大事 B.关注改革开放的中国
C.重点描绘“红色中国”领导人 D.多角度描绘东方中国
二、材料题
31.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历程。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会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次大会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1953年至1954年春,全国开展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逐级召开了乡、县、省(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国家机关。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五部重要法律。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这次大会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通过宪法和有关组织法对它做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规定。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1980年11月2日,省检察院党组向省委报告,全省普遍开展“四类分子”(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的摘帽工作,并给全部地主富农子女评定成分。原有31.2万多名“四类分子”中,摘帽纠正的有30.2万多人。18日,省委批转省法院党组《关于认真贯彻【1980】71号文件精神,迅速复查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错判死刑案件的报告》,要求全省各级法院按审判程序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错判死刑案件进行全面复查,实事求是地予以改判纠正,并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政法卷》
材料四: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
——《红色经典诵读党的百年历程·法治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所颁布的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名称,并说说这次会议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主要历程。并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后法治得以恢复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历程的启示。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材料三: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柳悰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提出怎样外交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阐释“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请结合所学谈谈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指出1978年思想理论界大讨论得出的共同认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材料中的举动主要是为了团结民主派筹建新中国,C项正确;1949年,毛泽东与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全军“奋勇前进,坚决、干净、彻底全部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恢复新三民主义的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飞机太少”“通过天安门”等信息可知,材料与开国大典阅兵仪式有关,人民空军参加了开国大典,A项正确;根据题干“我们的飞机太少,忽啦一下就没了”可知,解放前中共飞机很少,没有飞机编队,排除B项;根据题干可知,在开国大典中人民空军参加了开国大典,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开国大典,与抗美援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解析:据课本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上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D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排除B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欢庆,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因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C项正确;壮大了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力量,是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排除A项;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国的军事威胁之下,甚至中国首都也在美国轰炸机的活动半径之内,中国的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中国就必须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因此题干材料可用来研究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A项正确;中国抗美援朝的过程,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击美国侵略者,与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不符,排除B项;中国抗美援朝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作战,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与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不符,排除C项;中国抗美援朝的影响,是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力量治理了淮河和修建了荆江分洪、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骨干项目,初步改变了旧中国江河堤岸年久失修、水患频繁的状况。各地还大力整修水渠塘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A项正确;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与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集中力量治理了淮河和修建了荆江分洪、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骨干项目,初步改变了旧中国江河堤岸年久失修、水患频繁的状况。各地还大力整修水渠塘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没有联系,排除B项;全国交通运输的加强、开发旅游行业,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排除CD项。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表格中这一时期我国的国防支出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主要是这一时期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因此财政支出在国防上的侧重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经济支持,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社会文教费占比很少,并不能表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突破,排除B项;一五计划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迅速完成”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行政管理费的占比减少,并不能新中国大力裁汰冗官冗员,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如精简开支等,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可知,经济、文教卫生、棉布、食糖这些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这些比例的增加,说明一五计划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项正确;材料不仅设计经济方面还有文教卫生等其他方面,排除B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排除C项;文教卫生现代化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得出杨士惠对于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手工业进行改造是认可的,体现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D项正确;AB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AB项;C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而不是手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私有制的比重降低,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949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的召开阐明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八字方针”的提出是196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的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开始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C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于1949年,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促进了民主化建设活动与中共八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内容“1959年底,北京地区全面核减居民的粮、油和副食品定量。1960年,全国范围内发动民众上山寻找可食用的植物叶、根、茎充当……大批不顾实际立项、修建成本过高的工业项目被停建。”出应1959年~1960年的经济困难,我们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1966年到1976年,排除A项;“朝鲜战争”持续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依据题干的时间“1965年、1971年、1975年、1976年”可以判断“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B项正确;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指的是建国初期采取措施巩固新生的政权,排除A项;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C项;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得要变了!”结合所知可知,反映的是工作中心的转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项正确;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土地所有制并未变化,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在1954---1956年通过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合作经济的途径,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改革,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2017年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当前各地逐步推行土地流转,即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进行转移和交换,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前推行土地流转,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A项正确;“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弊端”说法过于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是指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联系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我国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排除A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之前实行,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自由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里,深圳实际利用外资12.8亿元,初步形成了9个工业区,香港和国外商人纷纷涌进深圳办厂、开公司,D项正确;“一五计划”的推行1953年到1957年,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开放而不是改革,排除BC二项。故选D项。
1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结合所学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年代尺中④处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项正确;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八大,对应年代尺中③处,排除A项;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应年代尺中②处,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应年代尺中①处,排除C项。故选D项。
19.答案:A
解析:材料中“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意思是,宪令法律制度都必须符合法制的道理,号令必须显明,赏罚必须信守承诺,这是端正人民的法则,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这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是一致的,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法制,不是说现代化和改革,排除B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治党,排除D项。故选A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点“2012—2023年”和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一带一路”和实现“中国梦”,D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是1978年前后的高频率词汇,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对应的是2004—2012年间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排除C项。故选D项。
2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每年都会举行盘王节,通过一系列传统活动纪念瑶胞始祖盘王,让群众感受瑶乡民族风情、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这反映少数民族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B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反映少数民族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体现经济开发、科技创新或民族平等,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中国成功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B项正确;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一个中国是祖国统一的前提,排除C项;我国主张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和平统一反映的是我国实现统一的态度,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B项正确;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当时海协会和海基会还未成立,排除A项;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有效地震慑了“台独”势力和分裂国家的行为,这与海协会和海基会均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而取得的,与海协会和海基会均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国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力求在无人作战、海上作战、太空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和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大数据、新材料、复杂系统、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科学技术在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的是科技强军的重要性,A项正确;大力裁军体现了军队改革发展的情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加强军民合作和发展导弹部队,排除CD项。故选A项。
2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项正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不是第二十三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四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排除ABC项。故选D项。
2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2023年……回望53年前”,结合所学可知,从2023年回望53年前,指的是1970年,这一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C项正确;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于1964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7年,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99年,均与题意描述的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开通,六枝、盘州、水城、钟山及周边县区的‘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结合所学知识,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开通,“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这一成就使区域内部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加速区域协调发展,B项正确;题干“六枝、盘州、水城、钟山及周边县区的‘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体现出区域内部之间的联系便捷,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工作方式,促进西部的大开发,但不符合“整体规划发展角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体育事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D项正确;人民生活改善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对外交往增多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交通运输发展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可以看出,春晚选择的赞助商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新经济”的潮流,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C正确;题干材料赞助商的变化,与经济体制变化、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发展不符,排除ABD。故选C。
3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98年至2019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名单中,有影视明星、电影作品、歌星、体育明星、电影导演、国家领导人、互联网公司老总等,人物广泛,反映出该杂志从不同的多角度描绘中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D项正确;本项说法没有完全包含材料信息,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改革开放的内容,排除B项。本项说法没有完全包含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1.答案:(1)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
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主要历程:1953年至1954年春,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普选,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国家机关;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五部重要的法律。
作用: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3)原因: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指导思想得以拨乱反正;对民主法治建设有了新认识;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国家建设目标。(任意答2点即可得分,言之有理亦可)
(4)启示: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法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解析:(1)名称:根据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和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所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作用:根据材料一“参会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和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主要历程:根据材料二“1953年至1954年春,全国开展第一次普选。在此基础上,逐级召开了乡、县、省(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国家机关。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五部重要法律。”和所学可知,1953年至1954年春,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普选,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国家机关;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五部重要的法律。
作用:根据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和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原因:根据材料三“要求全省各级法院按审判程序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错判死刑案件进行全面复查,实事求是地予以改判纠正,并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和所学可知,1978年以后法治得以恢复的原因是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指导思想得以拨乱反正;对民主法治建设有了新认识;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国家建设目标。
(4)启示: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使我认识到: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法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2.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成了中日建交,中日建交又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3)关税战、将中国企业列入管制名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解析:(1)原则:根据材料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变化:根据材料一“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2)阐述:根据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促成了中日建交;中日建交又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体现了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互动性特征。
决定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变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3)手段:根据材料三“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可知,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有:开启关税战,将中国企业列入管制名单。
对策: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3.答案:(1)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示例】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文革”结束后,面对“两个凡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的准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综上所述,面对思想束缚,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族复兴。
解析:(1)根据“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根据“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可以提出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论述:根据所学,可分别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影响进行论述。即:“文革”结束后,面对“两个凡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的准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分歧,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最后总结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