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海南省东方市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海南省东方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电影作品情景演绎 B.开国大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新闻评论 D.相关文学艺术作品
2.解放前,西藏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 )
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3.“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 )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4.电影《金刚川》讲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群“最可爱的人”在朝鲜战场上挥洒汗水,奉献生命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名称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和新四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5.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 )
A.大力发展农林水利事业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D.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吕鸿宾说:“这次从庄里选到乡里,乡里选到县里,县里选到省里,省里选到中央,真是不知道该怎样高兴。”这体现了( )
A.人民利益得到实现 B.政治建设的民主性
C.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D.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7.百年老店同仁堂合营后,解放了生产力,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改观。其中的“合营”指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手工业合作化 C.公私合营 D.赎买政策
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两个凡是” C.实践 D.马克思主义
9.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唯一的这种省级“特区”是( )
A.海南 B.深圳 C.台湾 D.浦东
10.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国( )
A.拉动国内内需 B.优化出口结构 C.扩大对外开放 D.深化对内改革
1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重要原因是( )
A.亚非会议的召开
B.“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C.“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
D.美国对新中国实施外交孤立政策
12.习近平主席在同马英九的会面中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的是( )
A.走和平发展道路
B.推进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
C.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1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实行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
14.到2017年底,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主要体现了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能源结构调整逐渐加快
C.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推进 D.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5.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展示材料。该主题应是(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中国国防的建设与进步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16.20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的积极倡导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多边外交
17.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这一决议( )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表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批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在“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空白处应填写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D.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19.如图是某校历史社团举办的展览,请为该展览选一个恰当的主题( )
东方红一号 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翟志刚太空漫步 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
A.航天科技,创新发展 B.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C.民生保障,共同富裕 D.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 D.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材料题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据材料,“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请你举出在这次事件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并说说他们对你的启迪
(3)据材料三,指出支撑该事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探究学习,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万隆会议对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了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御疟疾的青蒿素。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摘自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
(1)材料一中“两弹一星”的,“一星”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什么战略?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开国大典现场照片是对开国盛况的真实纪录,是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电影作品情景演绎、有关历史新闻评论、相关文学艺术作品都经过了人为加工,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解放前,西藏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可知,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了边防,改变了西藏没长边境线“有边无防”的状态,防范了外部侵略,维护了国家稳定,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民族团结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西藏和平解放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实行农民所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土地改革的作用在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排除B项;材料也未涉及到土地改革的作用在于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工业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D项正确;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排除A项;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排除B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46年第一次出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至1957年底,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B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排除A项;一五计划时期没有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这次从庄里选到乡里,乡里选到县里,县里选到省里,省里选到中央,真是不知道该怎样高兴”,可知表明选举人民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政治建设的民主性,B项正确;人民利益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选举人民代表,排除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题干内容反映的是选举人民代表,排除C项;人大代表的广泛性,是指在各领域各行业各界别都应有一定比例的代表,题干内容反映的是选举人民代表,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同仁堂合营后”可知,同仁堂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合营”指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即公私合营,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无关,排除AB项;赎买政策是在资本主义改造中的创新之举,实现了和平过渡,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文革”期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A项;“两个凡是”方针是“文革”结束后坚持的方针,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前,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是党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因此,我国唯一的这种省级“特区”是海南,A项正确;深圳不是省级经济特区,是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之一,排除B项;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不是经济特区,排除C项;浦东是1990年上海建立的开发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干可知,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C项正确;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拉动国内内需,但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开放,而没有涉及拉动国内内需,排除A项;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优化进口结构,而不是出口结构,排除B项;进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而不是深化对内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B项正确;“亚非会议的召开”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无关,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施了外交孤立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D项正确;“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九二共识”,排除A项;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推进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不是“九二共识”,排除B项;“九二共识”指的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经济交流,互补互利”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不是“九二共识”,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其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与材料中有关民族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排除C项;“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能源结构调整逐渐加快,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科教兴国战略,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中既有空军,也有海军,还有导弹部队,这些都与我国的国防建设相关,体现了中国国防的建设与进步,B项正确;ACD项都不全面,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在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B项;排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多边外交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正确;1972年中日建交,排除B项;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2001年12月,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A项正确;1999年9月,中央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排除B项;1986年5月26日,中国环渤海经济区成立,排除C项;2010年1月1日正式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9.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东方红一号”“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翟志刚太空漫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均反映的是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情况,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文化事业、民生保障、教育等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方便了人们挑选美食,自动购票机方便了购票出行,遥控器方便了人们对车库门、灯光的控制,这些综合反映出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加方便,D项正确;订餐软件只是方便了挑选美食,无法反映饮食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自动购票机方便了购票出行,无法反映出行方式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只是通过订餐软件和自动购票机的例子展示了科技改变生活,无法说明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21.答案:(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事件:抗美援朝
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启迪: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牢记英雄事迹、赓续英雄血脉
(3)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关系: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可知,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理解:结合所学,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事件:根据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彭德怀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因此,“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抗美援朝。
英雄人物:根据所学可知,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的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因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是:黄继光、邱少云。
启迪:根据所学可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因此,黄继光、邱少云对我们的启迪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牢记英雄事迹、赓续英雄血脉
(3)文件:根据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因此,支撑材料中事件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关系: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是指新中国成立,材料二是抗美援朝战争,材料三是土地改革,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它们都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2.答案:(1)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方针:求同存异
影响: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改善或尼克松访华),中日正式建交。(举两例即可)
(4)原因:综合国力的增强。
解析:(1)外交成就:根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可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方针:根据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因此,周恩来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求同存异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印象,万隆会议对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成就:根据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改善或尼克松访华),中日正式建交。(举两例即可)
(4)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国家实力决定了国际地位,因此,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综合国力的增强。
23.答案:(1)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科学家们的奉献担当精神;科学家们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坚持团队协作;吸取中国古代传统智慧等。
(2)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3)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④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⑤坚持实施科技强国(或科教兴国)战略等。
解析:(1)一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
原因:根据材料“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可知,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科学家们的奉献担当精神,科学家们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坚持团队协作;根据材料“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了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御疟疾的青蒿素”可知,吸取中国古代传统智慧等。
(2)战略:根据材料“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战略为科教兴国战略。
(3)启示: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④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⑤坚持实施科技强国(或科教兴国)战略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海南省东方市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