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单元综述:国民革命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国共合作: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共对立:1927年----1937年,一方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围剿共产党和工农群众;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并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日渐成长壮大,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政治方面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到农村的转移。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打击。
思想文 化方面 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枪杆子出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阶段特征:国共合作、国共对立
3.中外联系:中国借鉴俄国革命经验,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失败后将革命重心转向农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4.专题线索:
一条主线 国共两党关系从合作到对峙。
两大革命 国民革命、土地革命。
两个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五次会议 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
五大事件 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考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考点2、北伐胜利进军
1.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2.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4.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5.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考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①表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②影响:国民革命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①建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②统一: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知识拓展】
1.为什么说北伐战争胜利了,而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①北伐胜利——北伐的直接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二次北伐后统一全国,所以说北伐是成功的;
②国民革命失败——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反帝反封建,虽然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但又出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的新军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是失败的;
③启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2.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北伐方针策略正确;
3)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4)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
5)北伐将士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易错提醒】
1.国民革命(国民大革命):是指发生于1924~1927年,在国共两党的共同领导下,国共两党及其他革命力量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2.二次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京津地区,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途中被炸死。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3.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的胜利进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了,失败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中共三次会议核心任务
①一大建党;②二大定纲;③三大谈合作;
6.统一战线
①国民大革命:革命统一战线;
②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7.武汉国民政府:(1926年12月5日--1927年8月25日),是由以汪精卫为核心的中国国民党建立的,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由广州迁都的第一个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并入南京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合流”。
【经典练】1924年10月,时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特派员的陈延年来到广州,协助周恩来选派党团员到黄埔军校学习。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红军长征的胜利C.土地革命的开展 D.二次革命的失败
【答案】A
【详解】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在此背景下,大量共产党员河社会主义青年团到黄埔军校学习,A项正确;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排除B项;土地革命始于1927年,排除C项;二次革命失败于1913年,排除D项。故选A项。
【教考衔接】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可知,中共的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A项;1928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后在不断的革命实践活动中逐渐丰富,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政治宣传工作推动了国民革命,未涉及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考点4、南昌起义
1.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考点5、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精练版P31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创建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人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考点6、 工农武装割据 精练版P31
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根据地面积最大。
2.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3.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知识拓展】
1.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其内涵可以归纳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②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错提醒】
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打出的是“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的第一支军队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八七会议是由国民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3.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因此南昌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8月1日也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光荣节日。今天的“八一建军节”即源于此。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
一方面,城市里敌人力量的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较好等。
【经典练】1927年秋,毛泽东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主张放弃攻打长沙;随后主持三湾改编,确立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之后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打游击。这说明
A.建党建军原则的正式确立 B.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
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主力走向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D;1929 年,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A;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B;1927年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革命失败,C项错误。
【教考衔接】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 )
A.脱离了中国实际 B.忽视了农民力量 C.找到了革命新路 D.建立了人民政权
【答案】C
【详解】据题干“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可知,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向农村发展的新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脱离了中国实际、忽视了农民力量与题意恰恰相反,排除AB项;题干重在强调道路问题,而不是建立了人民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考点7、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①原因:1933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失利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导致)
②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长征。
③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④艰苦行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
⑤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⑥历史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知识拓展】
1.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①探索: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进军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启示: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绝对控制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即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的精神。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①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②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③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延安);
④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易错提醒】
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会议。
2.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红军长征结束的时间是1936年,不是1935年。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不是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4.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即由江西瑞金转移到陕西延安。
【经典练】政治局扩大会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的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如博古同志的报告,李德同志的发言)是劳而无功的。“政治局扩大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与“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的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如博古同志的报告,李德同志的发言)是劳而无功的”,结合所学知识,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开始长征,在长征过程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博古、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所以“政治局扩大会”是指遵义会议,D项正确;中共一大1921年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A项;中共七大1945年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八七会议1927年召开,做出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教考衔接】黄镇将军在亲历某历史事件过程中创作了由二十四幅漫画组成的画集,被誉为“真实的革命史料”,下图所示为其代表作。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泸定桥”“草地行军”,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经历了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铸造了长征精神,因此图片反映的是红军长征,D项正确;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广东革命政权得到统一和巩固,全国工农革命运动空前高涨,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和群众基础,排除A项;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排除B项;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排除C项。故选D项。
【史料实证】
1.五次反围剿
五次“围剿”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
国民党 军人数 共产党 军人数 红军 指挥官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万 4万 毛泽东 制定和执行了符合根据地特点的战略战术,如避敌主力、敌进我退、敌退我打、打敌虚弱等 红军 胜利
第二次 20万 3万
第三次 30万 3万
第四次 50万 — 朱德、周恩来
第五次 50万 8万 博古、李德 制定了违背根据地实际情况的“左”的错误战略战术,如全面出击 红军 失利
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形,在前三次反“围剿”的过程当中,毛泽东指挥之下的红军采取的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条件,寻找敌人弱点,各个歼灭敌人。第四次反“围剿”的指挥者是周恩来和朱德,他们也基本执行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所以前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胜利。
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事件 探索成果
中共一大 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共二大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南昌起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训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 创建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队伍
红军长征 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绝对控制权,理论联系实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历史解释】
1、国民国民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2)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期,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原因
①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城市里起义胜利可能性小;
②农村土地宽广,农民有革命要求,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③农村物产丰富,便于筹钱筹粮;
④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⑤井冈山群众觉悟高,革命基础好;等等。
3.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在长征路上在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自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表明了中共的成熟。
4.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中经历了哪些挫折?是如何调整的?
提示:
挫折一: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调整:中国共产党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挫折二:秋收起义进攻城市受挫;调整:向农村进军,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挫折三: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及长征初期失利;调整:遵义会议后,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时空观念】北伐战争
【家国情怀】
1.长征精神的内涵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时代精神
相关事件 精神内涵
五四运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共一大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北伐战争 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精神
红军长征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之最类
二、人物类
三、标志类
四、原因、目的类
五、战争类
八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第五单元) ①第一次国内战争/北伐战争(国共合作)
时间 事件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1924年5月 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
1926年 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1927年初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7日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八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第五单元) ②第二次国内战争(国共十年对峙)
时间 事件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武汉八七会议
1927年9月 毛泽东在想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1927年 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3年10月 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失利
1934年10月 长征开始,向湘西前进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
1935年10月 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含解析)2024-2025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速记清单讲义+习题(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