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二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35分钟 65分)
【基础全面练】
1.(3分)(2024·厦门高一检测)春秋时期,庶民墓中多使用日用陶器随葬,到战国时,部分庶民墓中开始使用一鼎、二鼎或成套的陶鼎礼器随葬。这可以说明 (  )
A.权贵阶层的出现 B.礼乐制度的松动
C.变法运动的兴起 D.国家统一的奠定
【解析】选B。战国时期部分庶民可以使用原本是贵族使用的礼器,说明礼乐制度的松动,故选B;材料中的庶民即使用了礼器也是“庶民”,排除A;变法运动是由新兴地主阶级推动的,材料中是庶民,排除C;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动荡,排除D。
2.(3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从实质上反映了 (  )
A.统一趋势进一步加强
B.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C.分封制日益走向衰落
D.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
【解析】选D。“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出现时正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分晋的韩、赵、魏和取代姜姓齐国的田氏都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所以其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D正确;“田氏代齐”之时战国时期才刚刚开始,看不出统一趋势加强,排除A;“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并不是诸侯之间的战争,排除B;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就走向衰落,排除C。
3.(3分)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扩大到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诸侯国,常以“中国”称“华夏”,同时具有了族类的含义。这些做法 (  )
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解析】选B。“中国”的指称范围扩大到西周统治范围,并将之称为“华夏”,同时具有了族类的含义,这意味着西周统治范围内都是华夏族,所以上述做法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故选B;西周分封制下中央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A;材料未涉及边远地区的开发,排除C;“中国”指称范围的扩大和含义的增加不能体现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排除D。
【深化点拨】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4.(3分)(2023·重庆高一检测)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政治秩序的规范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分封制度的强化 D.争霸战争的频繁
【解析】选B。边界概念的出现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土地更加重视,根本而论,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大量无主土地得到开垦,B正确;A、C、D不是根本原因。
5.(3分)以下是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
A.国家产生 B.民族交融
C.政权分立 D.诸国变法
【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社会变革。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D正确;排除A、B、C。
6.(3分)(2023·广西合格考)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时曾采取“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措施。此举直接意图是 (  )
A.提升官吏素质 B.修造战斗装备
C.鼓励积极垦耕 D.抑制工商行业
【解析】选C。“决裂阡陌”与提升官吏素质无必然联系,B与题意无关,D与“耕战”无必然联系故不选A、B、D。“教民耕战”,直接意图是开垦荒地,增加财政收入,故答案选C。
【补偿训练】
商鞅变法时期,秦国颁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推行这一举措的生产力基础是 (  )
A.个体劳作方式普及 B.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 D.国家户籍制度改革
【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商鞅变法的分户令就是基于这一生产力基础,故B正确。当时秦国个体劳作方式尚未普及,这一改革本身就属于户籍改革,与重农抑商没有直接关系,故A、C、D均错误。
7.(3分)(2024·济南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  )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
【解析】选D。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以期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故选D;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等级制度,但老子、墨子、韩非没有相关主张,排除A;韩非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平民利益,并非都代表旧贵族的利益,排除B;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此时封建社会尚未形成,排除C。
8.(3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
【解析】选C。据材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并结合孔子的教育思想可知,孔子强调有教无类,不区分等级,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故选C;因材施教指的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仁者爱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中教育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温故知新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与材料教育思想不符,排除D。
【拓展延伸】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方法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3)在战争问题上,墨家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而兵家则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
9.(3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表现的是 (  )
A.墨子的非攻思想 B.庄子的宇宙观
C.孔子的仁爱思想 D.老子的辩证法
【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该句出自《道德经》,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正确;排除A、B、C。
【补偿训练】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解析】选B。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B正确。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排除A;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排除C;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排除D。
10.(3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更趋剧烈,士阶层更加活跃,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企图影响现实政治。下列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的是 (  )
A.商鞅 B.韩非 C.荀子 D.邹衍
【解析】选C。战国时期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C正确;商鞅是法家,排除A;韩非是法家,排除B;邹衍是阴阳家,排除D。
11.(3分)(2024·玉溪高一检测)《韩非子》记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
A.分化事权 B.重农抑商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解析】选D。据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可知,事务发生在四面八方,而决定权在中央,说明中央权力的强化,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分化事权和重农抑商,也并非强化君主专制,排除A、B、C。
12.(3分)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解析】选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C正确;“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排除A;“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排除B;“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排除D。
【综合应用练】
13.(3分)(2024·长沙高一检测)下图为1972年在云南玉溪地区李家山古墓群遗址中发掘出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该铜案为古滇国祭祀之器。据此可知(  )
注:以大牛为主体,一小牛立于其腹下,以示大牛对小牛犊的保护,大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
A.铁犁牛耕已推广至云南
B.当地与中原交往密切
C.古滇国民众的生活特征
D.青铜冶铸技术很成熟
【解析】选C。青铜器牛虎铜案造型体现了牛在古滇国的重要地位,猛虎扑于牛尾说明猛兽对民众生活产生影响,这都体现了古滇国民众的生活特征,C正确;牛虎铜案中未出现铁犁,排除A;材料未体现古滇国与中原地区交流交往的状况,排除B;从牛虎铜案这单一器物的铸造形制上无法得知青铜冶铸技术成熟与否,排除D。
14.(3分)(2024·黑龙江适应性测试)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分封制趋于解体 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逐渐强化
【解析】选C。“庸客”没有土地等其他生活收入来源,需要依靠出卖劳动力帮助有地农民或地主耕作以维持生计,反映了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现象出现,C正确;分封制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A;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排除D。
15.(3分)(2024·广州高一检测)《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问礼的本质,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仪式周到隆重)也,宁戚(悲哀)。”这反映了孔子 (  )
A.提倡节约,体恤民生疾苦
B.重视道德,富有人文关怀
C.弘扬周礼,维系社会秩序
D.批评奢侈,反对物质享受
【解析】选B。孔子心中的礼并不是注重物质上的奢和形式上的隆重,更强调的是生活上的节俭和对他人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其更注重人文关怀,故选B;材料同时也强调了“宁戚”,所以仅仅说孔子提倡节约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A;材料未强调礼的目的,排除C;孔子的侧重点并非批评奢侈,排除D。
16.(3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韩非认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反映该时期 (  )
A.血缘政治不复存在
B.顺应社会变革趋势
C.思想领域出现融合
D.平民阶层诉求实现
【解析】选B。针对社会变革孟子认为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墨子认为统治者要崇尚贤才之人,韩非认为统治者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三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B正确;“不复存在”说法绝对,A排除;材料并未体现思想融合,C排除;墨家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且“平民阶层诉求实现”不符合史实,D排除。
17.(3分)(2024·滨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  )
◎诸侯争霸与华夏认同——纷争中有统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动荡中有秩序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争鸣中有共性
A.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
B.在渐进中完成了社会转型
C.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争频繁、动荡不定,但华夏认同观念形成、封建经济发展、官僚制度逐渐形成、大一统观念出现,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故选A;“在渐进中”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排除B;“充满着动荡与混乱”与材料“有统一”“有秩序”“有共性”不符,排除C;“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以偏概全,只能涵盖材料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等部分内容,排除D。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大戴礼记·五帝德》
材料二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埳。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节葬下》
材料三 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儒、墨、法家)中记述的禹的形象。(4分)
(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6分)
(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4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材料二中的“衣衾三领……上毋通臭”和材料三中的“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并结合儒、墨、法三家主要思想主张进行概括作答。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概括。第(3)题价值:史料按价值划分,分成一手史料(实物史料、直接记载的客观事实等)和二手史料(文献史料、经中间人修改的史料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史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对其进行印证、补充和纠正,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
答案:(1)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塑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塑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
(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在社会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思想文化上,私人讲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答出3点即可)
(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二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基础全面练】
1.(3分)(2024·厦门高一检测)春秋时期,庶民墓中多使用日用陶器随葬,到战国时,部分庶民墓中开始使用一鼎、二鼎或成套的陶鼎礼器随葬。这可以说明 (  )
A.权贵阶层的出现 B.礼乐制度的松动
C.变法运动的兴起 D.国家统一的奠定 2.(3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从实质上反映了 (  )
A.统一趋势进一步加强
B.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C.分封制日益走向衰落
D.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 3.(3分)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扩大到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诸侯国,常以“中国”称“华夏”,同时具有了族类的含义。这些做法 (  )
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深化点拨】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4.(3分)(2023·重庆高一检测)西周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无主的土地和田野,并无明确的边界,直至春秋战国时期,边界的概念才逐渐形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政治秩序的规范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分封制度的强化 D.争霸战争的频繁 5.(3分)以下是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
A.国家产生 B.民族交融
C.政权分立 D.诸国变法 6.(3分)(2023·广西合格考)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时曾采取“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措施。此举直接意图是 (  )
A.提升官吏素质 B.修造战斗装备
C.鼓励积极垦耕 D.抑制工商行业 【补偿训练】
商鞅变法时期,秦国颁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推行这一举措的生产力基础是 (  )
A.个体劳作方式普及 B.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 D.国家户籍制度改革
7.(3分)(2024·济南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  )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
8.(3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 【拓展延伸】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方法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
(3)在战争问题上,墨家反对战争,主张和平;而兵家则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
9.(3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表现的是 (  )
A.墨子的非攻思想 B.庄子的宇宙观
C.孔子的仁爱思想 D.老子的辩证法 【补偿训练】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10.(3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更趋剧烈,士阶层更加活跃,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企图影响现实政治。下列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的是 (  )
A.商鞅 B.韩非 C.荀子 D.邹衍 11.(3分)(2024·玉溪高一检测)《韩非子》记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
A.分化事权 B.重农抑商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12.(3分)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综合应用练】
13.(3分)(2024·长沙高一检测)下图为1972年在云南玉溪地区李家山古墓群遗址中发掘出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牛虎铜案,该铜案为古滇国祭祀之器。据此可知(  )
注:以大牛为主体,一小牛立于其腹下,以示大牛对小牛犊的保护,大牛四脚为案足,牛背作案盘面。另有猛虎扑于牛尾
A.铁犁牛耕已推广至云南
B.当地与中原交往密切
C.古滇国民众的生活特征
D.青铜冶铸技术很成熟 14.(3分)(2024·黑龙江适应性测试)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分封制趋于解体 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逐渐强化 15.(3分)(2024·广州高一检测)《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问礼的本质,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仪式周到隆重)也,宁戚(悲哀)。”这反映了孔子 (  )
A.提倡节约,体恤民生疾苦
B.重视道德,富有人文关怀
C.弘扬周礼,维系社会秩序
D.批评奢侈,反对物质享受 16.(3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韩非认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反映该时期 (  )
A.血缘政治不复存在
B.顺应社会变革趋势
C.思想领域出现融合
D.平民阶层诉求实现 17.(3分)(2024·滨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  )
◎诸侯争霸与华夏认同——纷争中有统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动荡中有秩序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争鸣中有共性
A.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
B.在渐进中完成了社会转型
C.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D.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大戴礼记·五帝德》
材料二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埳。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节葬下》
材料三 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儒、墨、法家)中记述的禹的形象。(4分)
(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6分)
(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