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3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序言中道:“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B.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补偿训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 )
A.延安 B.南京
C.广州 D.北平
2.(3分)下图为1951年,浙江杭县乾元乡一家三代都给地主当长工的贫雇农郁金友,在分到五亩田地后,面对土改工作组的同志,欣喜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次运动 ( )
A.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B.保证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C.推动了工业化运动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补偿训练】
(2023·邯郸高一检测)到1952年底,全国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据此推知,新中国土地改革 ( )
A.落实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从根本上抑制了物价上涨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3分)(2024·济南高一检测)到1950年10月,新中国先后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现象 ( )
A.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创造良好外交环境
B.说明“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C.促进民族大团结
D.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
【补偿训练】
1950年,上海一位民族资本家评价某事:“6月银元风潮,中国共产党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
A.三大改造 B.银元之战
C.“一五”计划 D.米棉之战
4.(3分)(2024·福州高一检测)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
A.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3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补偿训练】
1.1954 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 )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
2.(2024·运城高一检测)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这次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 ( )
A.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确认了中国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
(1)同: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2)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6.(15分)(2024·潍坊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面积日益扩大,如何对待现存的外资企业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外资企业一方面压制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一方面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包括侨民、外资企业)在旧中国依据不平等条约而享有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则规定保护外国侨民在华的一切合法财产,允许外资企业在遵守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下继续经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院宣布管制在美的一切中国公私财产,并禁止在美国登记的船只驶往中国港口。随后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在华企业,除了少数企业予以征用外,凡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也予以代管,其他在华企业仍可独立自主经营,并未受到管制。但是由于封锁禁运,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基本中断,很多外资企业在华业务难以为继。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仍坚持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的政策。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也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人民的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中国对外资企业加速转让改造。
——摘编自孙玉琴《建国初期我国对西方
在华企业的政策演变及其效应》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的演变。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0分钟 30分)
1.(3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序言中道:“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B.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要求社会各界共同遵守,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A;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排除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仅具有临时宪法性质,而1954年宪法才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排除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
【补偿训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 )
A.延安 B.南京
C.广州 D.北平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政协的召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2.(3分)下图为1951年,浙江杭县乾元乡一家三代都给地主当长工的贫雇农郁金友,在分到五亩田地后,面对土改工作组的同志,欣喜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次运动 ( )
A.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B.保证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C.推动了工业化运动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析】选D。据材料“1951年……分到五亩田地后,面对土改工作组的同志”可知,通过土地改革,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D;1950—1952年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非土地公有制,排除A;“保证”说法错误,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排除B;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而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排除C。
【补偿训练】
(2023·邯郸高一检测)到1952年底,全国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据此推知,新中国土地改革 ( )
A.落实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C.从根本上抑制了物价上涨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新中国土地改革之后,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其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据此推知,新中国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选D;据所学,《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据所学,1952年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私有土地变为农民私有土地,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B;题干内容涉及的是土地改革,与平抑物价无关,排除C。
3.(3分)(2024·济南高一检测)到1950年10月,新中国先后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现象 ( )
A.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创造良好外交环境
B.说明“一五”计划成果显著
C.促进民族大团结
D.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
【解析】选A。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同苏联……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积极的外交活动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外交孤立,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故选A;“一五”计划开始的时间为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民族大团结指的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排除C;材料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为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改革开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补偿训练】
1950年,上海一位民族资本家评价某事:“6月银元风潮,中国共产党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想不到的。”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
A.三大改造 B.银元之战
C.“一五”计划 D.米棉之战
【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在“银元之战”中受到打击的上海投机资本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紧急从全国各地将大批粮食、棉纱和煤炭调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仅十天左右,人民政府运用市场规律就平息了物价风潮,故选D;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题干“6月银元风潮,中国共产党是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指的就是“银元之战”,这与题干设问不一致,排除B;“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排除C。
4.(3分)(2024·福州高一检测)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
A.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解析】选D。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故选D;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排除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B;社会主义工业化目前尚未实现,排除C。
5.(3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解析】选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C,排除A、B、D。
【补偿训练】
1.1954 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 )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
【解析】选A。据题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并结合所学1954年宪法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1954年宪法颁布后我国政治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故选A;“已经全面展开”不合时空,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在1956年,排除B;“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为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发生转变”是表象,与“从本质上”相悖,排除D。
2.(2024·运城高一检测)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这次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 ( )
A.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确认了中国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解析】选A。据材料“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和“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万隆会议,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使大会圆满结束,并因此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且与材料“亚非”不符,排除B;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是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与材料强调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不符,排除D。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
(1)同: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2)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6.(15分)(2024·潍坊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面积日益扩大,如何对待现存的外资企业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外资企业一方面压制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一方面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包括侨民、外资企业)在旧中国依据不平等条约而享有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则规定保护外国侨民在华的一切合法财产,允许外资企业在遵守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下继续经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院宣布管制在美的一切中国公私财产,并禁止在美国登记的船只驶往中国港口。随后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在华企业,除了少数企业予以征用外,凡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也予以代管,其他在华企业仍可独立自主经营,并未受到管制。但是由于封锁禁运,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基本中断,很多外资企业在华业务难以为继。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仍坚持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的政策。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也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人民的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中国对外资企业加速转让改造。
——摘编自孙玉琴《建国初期我国对西方
在华企业的政策演变及其效应》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的演变。
【解析】阐释:根据材料内容,一、可以从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基于外资在华企业的侵略性和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对外资企业实行监督、利用、发展的政策,这有利于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析阐述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二、可以从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敌视中国的政策,管制、征用在华外资企业成为外交斗争的重要手段,导致中西贸易基本中断等方面对朝鲜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进行阐述;三、结合所学,可从1953年开始中国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工商业实行公有制改造,这加速了外资企业在华的终结,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等对朝鲜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进行阐述。综合材料可以看出,复杂的国际形势、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等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外资企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
答案:阐释: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基于外资在华企业的侵略性和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对外资企业实行监督、利用、发展的政策,这有利于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敌视中国的政策,管制、征用在华外资企业成为外交斗争的重要手段,导致中西贸易基本中断,国家关系进一步恶化。1953年开始,为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继续反帝斗争,中国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工商业实行公有制改造,这加速了外资企业在华的终结,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外资企业政策的调整,与复杂的国际形势、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等密切相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