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2.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及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说明了( )
①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
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③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
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
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
4.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商人携带大量白银和货物往来世界各国
B.商人须到十三行领取通关文书
C.轻盈精湛的丝织品和茶叶是常见的商品
D.沿途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5.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于1715年来到中国,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画作运用了长卷样式,透视是散点式的构成,却又有静态瞬间的焦点透视深度;山、树、草的勾勒大体是中国式的笔法和线条,但体积晕染和阴影的处理无处不在。这表明( )
A.皇帝个人好恶决定着西洋画的传入
B.西洋画的传播仅在宫廷范围
C.西学东渐以“文化传教”的形式为主
D.绘画创作融中西技法于一体
6.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此书“能令学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为用至广……。”可见,该书的翻译( )
A.批判了理学的空谈风气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成果
D.得到了士大夫普遍认同
7.某学者叙述到,日本、朝鲜、中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制瓷风格深受中国瓷器的影响;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畅销,欧洲人在室内、家具设计领域融入了中国艺术和文化因子。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瓷器( )
A.制作技术深受西学东渐影响
B.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物品
C.生产方式采用了工场手工业
D.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
8.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A.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9.如图是中国古代地图(局部),图中路线所展示的是( )
A.西汉的丝绸之路 B.隋朝的运河交通
C.唐朝的陆上道路 D.元朝的贸易路线
10.如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这一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1.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 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
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
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12.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
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
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
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
唐代,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周边的部族和国家都在主动而心悦诚服地汲取唐文化的营养,“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之花最为盛开、最为灿烂夺目的唐代文化,犹如高处向低处流淌的水流,流向周围各个国家。”茶文化是唐代文化制度输出的具体形态。
——摘自刘礼堂、宋石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答案】D
2.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及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说明了( )
①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
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③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
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3.“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
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
【答案】B
4.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商人携带大量白银和货物往来世界各国
B.商人须到十三行领取通关文书
C.轻盈精湛的丝织品和茶叶是常见的商品
D.沿途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答案】C
5.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于1715年来到中国,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画作运用了长卷样式,透视是散点式的构成,却又有静态瞬间的焦点透视深度;山、树、草的勾勒大体是中国式的笔法和线条,但体积晕染和阴影的处理无处不在。这表明( )
A.皇帝个人好恶决定着西洋画的传入
B.西洋画的传播仅在宫廷范围
C.西学东渐以“文化传教”的形式为主
D.绘画创作融中西技法于一体
【答案】D
6.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此书“能令学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为用至广……。”可见,该书的翻译( )
A.批判了理学的空谈风气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成果
D.得到了士大夫普遍认同
【答案】B
7.某学者叙述到,日本、朝鲜、中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制瓷风格深受中国瓷器的影响;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畅销,欧洲人在室内、家具设计领域融入了中国艺术和文化因子。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瓷器( )
A.制作技术深受西学东渐影响
B.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物品
C.生产方式采用了工场手工业
D.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
【答案】D
8.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A.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答案】B
9.如图是中国古代地图(局部),图中路线所展示的是( )
A.西汉的丝绸之路 B.隋朝的运河交通
C.唐朝的陆上道路 D.元朝的贸易路线
【答案】C
10.如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这一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B
11.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 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
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
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答案】D
12.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
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
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
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
【答案】A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
唐代,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周边的部族和国家都在主动而心悦诚服地汲取唐文化的营养,“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之花最为盛开、最为灿烂夺目的唐代文化,犹如高处向低处流淌的水流,流向周围各个国家。”茶文化是唐代文化制度输出的具体形态。
——摘自刘礼堂、宋石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答案:(1)特点: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代表;是唐代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突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传播形式多样,和平交流;以优秀文化辐射影响周边国家。
(2)意义:促进周边部族和国家发展;促进日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解析:(1)特点:据材料“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可知,唐代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代表;据材料“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可知,茶文化是唐代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突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据材料“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可知,唐代茶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和平交流;据材料“唐代,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周边的部族和国家都在主动而心悦诚服地汲取唐文化的营养”可知,唐代以优秀文化辐射影响周边国家。(2)意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促进周边部族和国家发展;促进日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后检测(答案)--2023-2024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