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2024年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2024年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8分)
1.(2024·富顺模拟)下图是一本中国简史类图书的目录(节选)。判断第三章的题目应该是(  )
导言 中国的诞生 第一章 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 第二章 秦汉:中华帝国的框架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____ ……
A.民族与思想大融合 B.帝国的盛放与凋残
C.现代的“拂晓时辰” D.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
2.(2024·富顺模拟)下列人物与事件没有关联的是(  )
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B.祖冲之—— 推恩令
C.隋炀帝—— 科举制 D.康熙帝—— 雅克萨之战
3.(2024·富顺模拟)《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下能够体现唐朝时中日“共结来缘”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人藏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4.(2024·富顺模拟)自南宋楼璃《耕织图》(如下图)始,我国历史,上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劝课农桑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治中心南移 D.江南画家增多
5.(2024·富顺模拟)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____处可填(  )
第一类:《伤寒杂病论》、《千金方》 、《黄帝内经》 第二类:____、《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第三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A.《步辇图》 B.《兰亭集序》
C.《资治通鉴》 D.《齐民要术》
6.(2024·富顺模拟)1727年,清政府设立特别官员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这一特别官员是(  )
A.钦差大臣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市舶司
7.(2024·富顺模拟)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反对华北自治” D.“民主与科学”
8.(2024·富顺模拟)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  )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
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
D.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9.(2024·富顺模拟)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图《会师歌》歌颂的是(  )
A.遵义会议召开 B.台儿庄战役
C.长征胜利结束 D.抗战取得胜利
10.(2024·富顺模拟)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 要论述的观点是(  )
◆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共七大召开
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11.(2024·富顺模拟)成为土地主人的中国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1951年 ,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材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三大改造使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2.(2024·富顺模拟)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里“战”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3.(2024·富顺模拟)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营企业内部缺乏劳动积极性, 为改变这一状况,国营企业实行(  )
A.公私合营,共同经营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赎买政策,和平过渡
14.(2024·富顺模拟)下表体现的主题是(  )
1917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49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15.(2024·富顺模拟)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B.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16.(2024·富顺模拟)“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他派使团赴西欧考察,使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据材料判断此人是(  )
A.勃列日涅夫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林肯
17.(2024·富顺模拟)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在国会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为此,美国(  )
A.出台杜鲁门主义 B.积极促成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C.支持欧洲联盟 D.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8.(2024·富顺模拟)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B.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C.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D.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二、材料题(22分)
19.(2024·富顺模拟)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列强的入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最终中国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探究一】艰难中救国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1921 年 7 月,上海的石库门的红砖青瓦迎来历史性的新生。图一所展现的就是那样一个伟大的时刻。
图一 :《曙光》
材料三 :
图二 图三
【探究二】独立后转型
材料四 新中国在 1953 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性经济规划开始了,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费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探究三】变革中发展
材料五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写出孙中山、陈独秀为“改变中国”所做的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2)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有着重要影响,请从中任选一幅指出展示的具体事件和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工业化道路”、“经济制度改造”、“政治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代表事件
(4)经济特区的设立得益于哪场会议的决定?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哪座城市?根据材料四概括经济特区所起的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实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综上所述,总结这条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20.(2024·富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撰写小短文。请选择下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拟题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左右)
材料 世界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79年 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1927年 南昌起义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7年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的“ 魏晋南北朝”,再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可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分立,各民族之间交往密切,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拂晓时辰”“大航海时代”无关,AC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帝国的盛放与凋残,B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去分析归纳。
2.【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下列人物与事件没有关联的”,结合所学可知:
A: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二者有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祖冲之提出“祖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二者没有关联,符合题意,故选B项。
C: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形成,二者有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D: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两者有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祖冲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祖冲之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体现唐朝时中日‘共结来缘’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
A:玄奘西行,到达天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唐朝时期,鉴真东渡,到达日本,传播佛教,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故选C项。
D: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鉴真东渡,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据材料“自南宋楼璃《耕织图》始……基本上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繁荣发达,所以南宋以后“耕织图”基本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故选B项。
“统治者劝课农桑”不只是南宋才有,故不是促使“江南”耕织图增多的原因,排除A项。
南宋之后,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材料中没有政治中心南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南宋以后“耕织图”增多与经济发展有关,得不出江南画家增多,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经济重心南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据材料“《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结合所学可知,第二类都是科技著作,据此结合所学可知:
A:《步辇图》,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属于绘画艺术,排除A项。
B:《兰亭集序》,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属于书法艺术,排除B项。
C:《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史学著作,属于历史史书类,排除C项。
D:《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农学专著,属于农业科技著作,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齐民要术》。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1727年”“代表中央政府,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结合所学可知:
A:钦差大臣,中央派出的处理紧急事务的临时官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伊犁将军,清朝设立的,主要负责管理新疆的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故选C项。
D:市舶司,宋元时期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与材料信息描述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驻藏大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驻藏大臣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反映五四运动的口号”,结合所学可知:
A:“扶清灭洋”,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排除A项。
B: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故选B项。
C:一二 九运动,提出了“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排除C项。
D: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知识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可知: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是苏联模式的城市革命道路,表述错误,排除A项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道路,表述错误,排除B项。
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的追求,表述错误,排除C项。
D: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农武装割据,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会师歌》”“欢呼三个方面军”,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故选C项。
遵义会议,1935年初,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A项。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排除B项。
抗战取得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长征胜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据材料“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中共七大召开”可知,共产党人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希望,故选C项。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民族觉醒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排除B项。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农民成为土地主人”“1951年 ,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故选B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材料时间“1951年”不符,排除A项。
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1951年”不符,排除C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结合所学可知,1950,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选D项。
北伐战争,1926-1927年,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目标,排除A项。
抗日战争,1931-1945,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排除B项。
解放战争,1945-1949年,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美援朝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13.【答案】B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据材料“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营企业内部缺乏劳动积极性”,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故选B项。
1953-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排除A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
1953-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赎买政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爆发”“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材料体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故选B项。
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制度没落,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并没有完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
15.【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可知,炸药、汽车、流水线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成果,这些发明全新在生产生活领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得出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故选A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与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排除B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6.【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材料“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天皇为学习西欧、实现富国强兵,派使团赴西欧考察,推行纺维新改革,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创立日本皇军,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由此可知,此人是日本明治天皇,故选C项。
勃列日涅夫,苏联领导人,主政时期苏联已是世界强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沙皇,主导推行1861年改革,废除了俄国农奴制度,排除B项。
林肯,美国总统,领导了南北战争,打败南方联盟,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7.【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47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 并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政体”两个对垒阵营,美国的政策是必须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这个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故选A项。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B项。
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C项。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杜鲁门主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2023年”“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形势下,美国依然是唯一超级大国,世界霸主,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但并不能发挥世界主导作用,排除C项。
D项:根据题干信息“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反映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世界多极趋势不断加强的相关史实。
19.【答案】(1)事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2)选图二:南昌起义。
理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选图三:长征。
影响: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代表性事件:工业化道路是指一五计划;经济制度改造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是指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深圳。
作用:引进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提升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力。
(5)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知识点】经济特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
(1)事件:据材料一“……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为改变“清代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为催生一个崭新的中国陈独秀领导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从图二和图三中任选一幅,指出展示的具体事件和影响即可。
如果选择图二:根据图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的是南昌起义。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如果选图三:根据图三信息“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三是红军长征形势图,体现的历史事件是长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事件:据材料四“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据材料四“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经济制度改造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据材料四“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会议:据材料五“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至1980年,我国开辟了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作用:据材料五“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利于引进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提升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发展。
(5)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放了改革开放,逐渐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得出主要经验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要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故答案为:
(1)事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2)示例一:
选图二:南昌起义。理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示例二:
选图三:长征。影响: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任选一个即可)
(3)代表性事件:工业化道路是指一五计划;经济制度改造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是指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深圳。
作用:引进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提升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力。
(5)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外开放,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5)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史实。
20.【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论述: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变革。以爱迪生的白炽灯泡发明为例,它不仅照亮了夜晚,更开启了电气时代,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彰显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示例二:
观点: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论述:各国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上都经历了不同的变革。以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例,它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尽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同样,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上所述可知,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南昌起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本题为历史小短文。依据题意,从表中任选两个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
根据材料信息“世界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可知,材料所述历史事件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科技。如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由此可提炼观点为“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以此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主要史实可以举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后总结升华,强调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彰显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类是改革。如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由此可提炼观点为“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围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主要史实可以举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总结升华,综上说明。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观点: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论述: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变革。以爱迪生的白炽灯泡发明为例,它不仅照亮了夜晚,更开启了电气时代,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彰显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示例二:
观点: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论述:各国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上都经历了不同的变革。以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例,它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尽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同样,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上所述可知,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点评】本题为历史小短文,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2024年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8分)
1.(2024·富顺模拟)下图是一本中国简史类图书的目录(节选)。判断第三章的题目应该是(  )
导言 中国的诞生 第一章 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 第二章 秦汉:中华帝国的框架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____ ……
A.民族与思想大融合 B.帝国的盛放与凋残
C.现代的“拂晓时辰” D.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的“ 魏晋南北朝”,再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可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分立,各民族之间交往密切,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拂晓时辰”“大航海时代”无关,AC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帝国的盛放与凋残,B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去分析归纳。
2.(2024·富顺模拟)下列人物与事件没有关联的是(  )
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B.祖冲之—— 推恩令
C.隋炀帝—— 科举制 D.康熙帝—— 雅克萨之战
【答案】B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下列人物与事件没有关联的”,结合所学可知:
A: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二者有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祖冲之提出“祖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二者没有关联,符合题意,故选B项。
C: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形成,二者有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D: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两者有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祖冲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祖冲之的相关史实。
3.(2024·富顺模拟)《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下能够体现唐朝时中日“共结来缘”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人藏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答案】C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体现唐朝时中日‘共结来缘’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
A:玄奘西行,到达天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唐朝时期,鉴真东渡,到达日本,传播佛教,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故选C项。
D: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鉴真东渡,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4.(2024·富顺模拟)自南宋楼璃《耕织图》(如下图)始,我国历史,上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劝课农桑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治中心南移 D.江南画家增多
【答案】B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据材料“自南宋楼璃《耕织图》始……基本上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繁荣发达,所以南宋以后“耕织图”基本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故选B项。
“统治者劝课农桑”不只是南宋才有,故不是促使“江南”耕织图增多的原因,排除A项。
南宋之后,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材料中没有政治中心南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南宋以后“耕织图”增多与经济发展有关,得不出江南画家增多,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经济重心南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5.(2024·富顺模拟)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____处可填(  )
第一类:《伤寒杂病论》、《千金方》 、《黄帝内经》 第二类:____、《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第三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A.《步辇图》 B.《兰亭集序》
C.《资治通鉴》 D.《齐民要术》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据材料“《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结合所学可知,第二类都是科技著作,据此结合所学可知:
A:《步辇图》,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属于绘画艺术,排除A项。
B:《兰亭集序》,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属于书法艺术,排除B项。
C:《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史学著作,属于历史史书类,排除C项。
D:《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农学专著,属于农业科技著作,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齐民要术》。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6.(2024·富顺模拟)1727年,清政府设立特别官员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这一特别官员是(  )
A.钦差大臣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市舶司
【答案】C
【知识点】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1727年”“代表中央政府,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结合所学可知:
A:钦差大臣,中央派出的处理紧急事务的临时官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伊犁将军,清朝设立的,主要负责管理新疆的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C: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故选C项。
D:市舶司,宋元时期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与材料信息描述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驻藏大臣。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驻藏大臣的相关史实。
7.(2024·富顺模拟)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反对华北自治” D.“民主与科学”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反映五四运动的口号”,结合所学可知:
A:“扶清灭洋”,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排除A项。
B: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故选B项。
C:一二 九运动,提出了“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排除C项。
D: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8.(2024·富顺模拟)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  )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
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
D.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答案】D
【知识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可知:
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是苏联模式的城市革命道路,表述错误,排除A项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道路,表述错误,排除B项。
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的追求,表述错误,排除C项。
D: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农武装割据,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史实。
9.(2024·富顺模拟)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图《会师歌》歌颂的是(  )
A.遵义会议召开 B.台儿庄战役
C.长征胜利结束 D.抗战取得胜利
【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会师歌》”“欢呼三个方面军”,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故选C项。
遵义会议,1935年初,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A项。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排除B项。
抗战取得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长征胜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10.(2024·富顺模拟)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 要论述的观点是(  )
◆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共七大召开
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据材料“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中共七大召开”可知,共产党人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希望,故选C项。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民族觉醒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排除B项。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1.(2024·富顺模拟)成为土地主人的中国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1951年 ,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材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三大改造使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农民成为土地主人”“1951年 ,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故选B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材料时间“1951年”不符,排除A项。
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1951年”不符,排除C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12.(2024·富顺模拟)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里“战”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结合所学可知,1950,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选D项。
北伐战争,1926-1927年,以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目标,排除A项。
抗日战争,1931-1945,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排除B项。
解放战争,1945-1949年,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美援朝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13.(2024·富顺模拟)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营企业内部缺乏劳动积极性, 为改变这一状况,国营企业实行(  )
A.公私合营,共同经营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赎买政策,和平过渡
【答案】B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分析】据材料“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营企业内部缺乏劳动积极性”,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故选B项。
1953-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排除A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
1953-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赎买政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4.(2024·富顺模拟)下表体现的主题是(  )
1917年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49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C.资本主义制度没落 D.共产主义运动完成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爆发”“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材料体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故选B项。
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民族解放运动,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制度没落,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并没有完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
15.(2024·富顺模拟)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B.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可知,炸药、汽车、流水线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成果,这些发明全新在生产生活领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得出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故选A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与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排除B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6.(2024·富顺模拟)“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他派使团赴西欧考察,使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据材料判断此人是(  )
A.勃列日涅夫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林肯
【答案】C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材料“为了学习西欧,跻身世界强国...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天皇为学习西欧、实现富国强兵,派使团赴西欧考察,推行纺维新改革,在军事上,以西欧国家军队为模式,创立日本皇军,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由此可知,此人是日本明治天皇,故选C项。
勃列日涅夫,苏联领导人,主政时期苏联已是世界强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沙皇,主导推行1861年改革,废除了俄国农奴制度,排除B项。
林肯,美国总统,领导了南北战争,打败南方联盟,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7.(2024·富顺模拟)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在国会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为此,美国(  )
A.出台杜鲁门主义 B.积极促成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C.支持欧洲联盟 D.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1947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 并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集权政体”两个对垒阵营,美国的政策是必须支持各“自由民族”来抵抗外来的压力,这个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故选A项。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B项。
欧盟成立于1993年,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C项。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杜鲁门主义,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史实。
18.(2024·富顺模拟)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B.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C.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D.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答案】D
【知识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2023年”“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形势下,美国依然是唯一超级大国,世界霸主,排除B项。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但并不能发挥世界主导作用,排除C项。
D项:根据题干信息“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反映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故D项正确。
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世界多极趋势不断加强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22分)
19.(2024·富顺模拟)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列强的入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最终中国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探究一】艰难中救国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1921 年 7 月,上海的石库门的红砖青瓦迎来历史性的新生。图一所展现的就是那样一个伟大的时刻。
图一 :《曙光》
材料三 :
图二 图三
【探究二】独立后转型
材料四 新中国在 1953 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性经济规划开始了,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费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探究三】变革中发展
材料五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写出孙中山、陈独秀为“改变中国”所做的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2)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有着重要影响,请从中任选一幅指出展示的具体事件和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工业化道路”、“经济制度改造”、“政治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代表事件
(4)经济特区的设立得益于哪场会议的决定?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哪座城市?根据材料四概括经济特区所起的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实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开创了一条什么道路综上所述,总结这条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
【答案】(1)事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2)选图二:南昌起义。
理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选图三:长征。
影响: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代表性事件:工业化道路是指一五计划;经济制度改造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是指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深圳。
作用:引进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提升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力。
(5)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知识点】经济特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
(1)事件:据材料一“……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为改变“清代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为催生一个崭新的中国陈独秀领导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从图二和图三中任选一幅,指出展示的具体事件和影响即可。
如果选择图二:根据图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的是南昌起义。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如果选图三:根据图三信息“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三是红军长征形势图,体现的历史事件是长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事件:据材料四“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开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据材料四“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经济制度改造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据材料四“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会议:据材料五“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至1980年,我国开辟了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作用:据材料五“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利于引进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提升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发展。
(5)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放了改革开放,逐渐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而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得出主要经验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要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故答案为:
(1)事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2)示例一:
选图二:南昌起义。理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示例二:
选图三:长征。影响: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任选一个即可)
(3)代表性事件:工业化道路是指一五计划;经济制度改造是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是指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市:深圳。
作用:引进技术、知识,培养人才,提升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影响力。
(5)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对外开放,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
(5)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史实。
20.(2024·富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撰写小短文。请选择下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拟题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左右)
材料 世界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79年 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1871年 巴黎公社建立
1927年 南昌起义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7年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论述: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变革。以爱迪生的白炽灯泡发明为例,它不仅照亮了夜晚,更开启了电气时代,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彰显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示例二:
观点: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论述:各国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上都经历了不同的变革。以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例,它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尽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同样,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上所述可知,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南昌起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本题为历史小短文。依据题意,从表中任选两个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
根据材料信息“世界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可知,材料所述历史事件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科技。如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由此可提炼观点为“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以此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主要史实可以举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后总结升华,强调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彰显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一类是改革。如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由此可提炼观点为“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围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主要史实可以举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总结升华,综上说明。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观点: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论述: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变革。以爱迪生的白炽灯泡发明为例,它不仅照亮了夜晚,更开启了电气时代,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深刻变革,彰显了科技对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示例二:
观点: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论述:各国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上都经历了不同的变革。以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例,它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尽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同样,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上所述可知,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点评】本题为历史小短文,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2024年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