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填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 青铜时代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商朝的甲骨文、周朝系统的文化体系与政治秩序、官僚政府的体制、诗书礼乐的文化、忠孝仁义的道德观都形成于这一时期。由此得出青铜时代( )
A. 深刻表明中华文化领先于世界 B. 准确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
C. 突出彰显商周王权的正统地位 D. 基本奠定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
2. 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表明( )
A. 中央王朝严密控制了边疆地区 B.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C 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 D. 各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融洽
3. 《诗经》中有许多西周时期的诗篇,其中有不少农事诗,涉及到农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周礼》的地官部分多是掌管社会经济的职官,其中主管农业生产的有小司徒、载师、司稼、稻人、草人、遂人、场人、廪人、仓人等。这反映出( )
A. 西周统治者较重视农业 B. 西周农业实行集体耕作
C. 西周土地可以转让买卖 D. 西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4.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5.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以表示受命有天下。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为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其说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鲁,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封禅典礼反映了王权和神权的紧密结合 B. 皇帝通过封禅典礼实现其君主专制统治
C. 泰山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 D. 封禅典礼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6. “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周人的世界,从此便是一个‘天下’,而不是一个‘大邑’。中国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延续和发展的长篇史诗。”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 )
A. 原始民主遗存发挥作用 B. 政治文化心理认同出现
C 天人感应观念迎合需要 D. 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7. 西周时,嫁娶使用媒人已成风俗习惯,后世婚姻关系一直遵循着这一-婚姻缔结方式。到了唐代,“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唐律疏议●户婚》),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媒人制度”。这一做法( )
A. 确保了家庭生活的和谐有序 B. 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C. 反映政府积极维护周朝礼制 D. 加重了民众的家庭负担
8. 秦代修筑的驰道和直道是我国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以驰道为干线形成的道路交通网,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全国规模的道路交通网之一。这一伟大创举最利于( )
A. 各地之间交流 B. 皇帝对全国各地的巡视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对全国的思想控制
9.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户,上者五六百家”。到文景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一现象说明西汉初期( )
A. 经济政策适应了现实需要 B. 人地矛盾开始出现
C. 大一统思想促进社会稳定 D. 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10. 董仲舒结合阴阳家的五行学说、法家的刑法学说以及道家的气论学说,重新构建了将天道、王道、人道融为一体的“天人感应”学说,人们称经他改造后的儒学为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 )
A. 具有明显世俗化色彩 B. 延续了黄老无为思想
C 与孔子学说立场一致 D. 适应了集权统治需要
11. 汉制规定,每年八月祭祀宗庙,王侯皆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由,一次即夺去106名列侯的爵位。这一做法(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导致政权走向了动荡
C. 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D.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2. 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
A. 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B. 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C. 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 D. 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
13. 魏晋之际,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的学风大盛,《老子》《庄子》成为名士推崇的经典著作。一些名士为儒家《易经》和道家经典作注,醉心于道家的“逍遥”思想,喊出了“名教本于自然”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
A. 儒道思想融合发展 B. 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C. 道家成为主流思想 D. 经世致用思潮进发
14. 唐代前期中宗、睿宗年间,盛行的“墨敕斜封官”,即由皇帝直接敕封,而未经过中书省“宣署申覆”(拟定并盖印)及门下省复审与吏部铨选。由于这类官员告身(任命状)是斜着从侧门交付中书省执行,且其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一样),故得名。对此的认识是( )
A. 三省分权体制取代皇权专制 B. 皇帝突破制度约束以打击藩镇势力
C. 当时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D. 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运行程序违制
15.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陶瓷、造纸等行业都有显著进步。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 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B. 曲辕犁的使用与推广
C. 均田制的有效推行 D. 南方统治者政策支持
16. 唐代中枢机构运行状况与前代有所不同。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
A. 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B. 中央决策实现民主化
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中枢对皇权具制约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17题13分,18题13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诸多朴素的收入分配思想。孔子曾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观点,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孟子的收入分配思想以施行“仁政”为核心,认为统治阶级“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孟子认为,“氏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己”。韩非子主张通过严格的赏罚措施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目标。韩非子认为社会中存在贫富差别是合理的,同时呼吁减轻民众的徭役,认为应实行“论其赋税以均贫富”的财税政策。韩非子的见解从主观上看是为维护中央集权服务的,但是减轻徭役也确实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
——孙浩进《中国古代及近代收入分配思想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秦思想家关于财富分配的主张及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思想家关于财富分配主张的现实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时,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析其中一个制度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延康元年二月,曹丕继承魏王、丞相位,制定九品官人法,由本郡推举现任朝官中的郡人充当中正,吏部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对官员加以任用。这样就把原来跟朝廷相对立的乡里清议纳入朝廷选举的轨道,中正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由此取得合法地位。这诚然是曹魏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更体现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力控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隋朝建立后,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隋文帝杨坚毅然废去九品中正制度,按德才标准选拔官吏,行科举之制。隋代的常选有进士、明经和秀才。隋代开科考试选拔人才,尚未形成一种完备的制度。到了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取士之科分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他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均可登科。科举除常举外还有制举,由皇帝亲自主持,科目多为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均可应试,但不是经常举行,制举录取人数一次只一二人到五六人,因而在科举考试中不占重要地位。唐代积极推行和发展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开辟了入仕的途径。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中国文化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如何发展了科举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20. 民族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基本上是分族聚居的格局,即汉族(华夏族)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别集中分布在周边各个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各族的分布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由游牧而定居,多数从事农耕业。而自东晋南朝以来,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从山谷中迁出,在与汉族杂居的过程中,经济、文化和生活风俗上的差异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中原汉族在生活习惯和习俗文化方面也在悄然变化。
魏晋以来,中原地区汉族为避战乱大批迁往辽东、河西等边疆地区和江南地区,不仅使当地的劳动人手大大增加,而且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对于开发当地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伍晓晴《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等
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方向,并阐述其影响。
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17题13分,18题13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题答案】
【答案】(1)(1)主张:儒家:收入应平均分配;以施行“仁政”为核心;
法家:严格赏罚实现社会财富增长;通过赋税调整收入差距;减轻民众徭役负担
(2)评价:体现不同阶级立场;反映思想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问题;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启示:财富分配应公正;财富分配要严格赏罚,要有制度、法律保障;通过税收调整财富分配;注意减轻民众负担,缩小贫富差距;政府高度重视财富分配。
【18题答案】
【答案】(1)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名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部门之间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实现了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宰相专权,加强了皇权。
【19题答案】
【答案】(1)特点:在士家大族垄断选官权的背景下形成;曹魏统治阶层重视;由中央派出中正官定中正品(人品);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选官权的控制;突出品行的考核;既有创新性,又是对前代官制的继承。
(2)发展:增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模式;放宽应试对象。
积极意义: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益于社会助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是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20题答案】
【答案】方向: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徙;中原汉族向南方和边疆地区迁徙;南方少数民族由山区向平原地区迁徙。
影响:经过民族迁徙,各民族杂居,改变了民族布局;各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学习和交流,减少了民族间的差异;中原地区汉族向南方和边疆地区迁徙,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分别阐释)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和社会发展,为后来隋唐时期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总体阐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