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试时间: 7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如图所示为其中部分。该遗址还发现了两座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地基遗址以及灰坑468个,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粟灰堆积,厚度为0.3米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有2米以上。据此推知,磁山文化时期(
A.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B.原始定居生活出现
C.农业经济十分发达 D.早期国家开始形成
2.距今约4000年的陶寺遗址(山西)大墓中,发现了来自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用以表明等级身份或祭祀的玉琮和玉璧,还有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玉饰,以及来自黄河下游地区的陶制酒器、棺椁制度等。据此可推知( )
A.陶寺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国家形态 B.交通发达促进了各文明间的交流
C.中原地区文化受周边文化的影响 D.长江流域文明水平超过黄河流域
3.到春秋后期君主已很少实行分封,大量起用士人,士在政治与舆论上也极力反对氏族贵族的世卿世禄制,以便为自己开拓仕途。上述现象有利于())
A.周王统治效果不断加强 B.世卿世禄制度弊端消除
C.宗法分封制逐渐被弃用 D.君主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4.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发表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为亡,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该主张体现了( )
A. 家国一体 B.天下为公 C. 民本思想 D. 天人合一
5.并海道是秦汉时期与东部海岸线大致平行的重要陆路交通线,沟通了南北18个郡国、十多个港口,并与其他东西道路相连。沿线人口约占全国的20%,铁官和盐官数量占全国30%以上。并海道的形成和发展()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东移 B.得益于盐铁官营的实施
C.促进了国家一体化进程 D.保证了东部海疆的安宁
6.在汉代思想家刘安等人看来,秦的灭亡是由于秦王朝统治者们“积怨在于民”,奉行了一条“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的畸形的政治路线,最终使其彻底陷入“与民为仇”的“绝境”。据此可知,刘安认为秦的灭亡是由于())
A.暴虐无道,矛盾激化 B.以吏为师,严刑酷法
C.大兴土木,国库亏空 D.灾害频仍,百姓穷困
7.隋文帝在开广通渠的诏书中写道,“一得开凿,万代无毁。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晨昏漕运,沿诉不停。……然不有暂劳,安能永逸 ”隋文帝认为开凿大运河(
①可能会导致人民的疲敝 ②巩固了隋朝的国家统一 B
③应该更加注重长远利益 ④可以促进交通方式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愁眉”一词本指我国古代女子化妆的方法。东汉时期的孙寿喜欢化啼妆、愁眉,这样就显得惹人怜爱,娇媚。佛教传入中国后,“苦”的思想得到传播,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作“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后人用佛教的“苦脸”代替“泪眼”,再与我国古代的“愁眉”直接结合,创造了“愁眉苦脸”这一成语。这反映出(
A.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颠覆
B.前代语言文字不被社会重视
C.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未出现冲突
D.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10.北宋设置了许多路级机构,主要有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等。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漕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的军政,除安抚司外,其余统称“监司”。此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彼此监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崇文抑武
11.元朝之前的王朝对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而元朝时“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还在吐蕃进行了清查户口、设置驿传等工作。这说明元朝(
A.财政收入得到有力保障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C.确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 D.实现了行省制度的一体化
12.如图是北宋画家文同创作的《墨竹图》。此图以倒垂竹枝为主体,疏密有致,以水墨单色一笔画出,生趣蓬勃, 自古被视为谦虚、气节的象征。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
A.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崇文抑武理念的渗透 D.市民阶层的兴起
13.如图为明朝疆域(局部)。下列明朝在①、②、③、④四地实施的举措,正确的是(
A. ①地: 敕封“王”“法王” B.②地:设置九边军镇
C.③地: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④地:派驻办事大臣
14.花馍,俗称花馒头,初用于祭祖,后扩展到各类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花馍文化大盛于国内的面食文化区。如春节的枣花馍、元宝馍,清明时的桃花馍、燕子花馍,端午时的虎头花馍中秋时的糖枣月饼馍,等等。据此可推知,花馍文化的特点是A.血缘性、宗教性 B.季节性、等级性
C.凝聚性、开放性 D. 民族性、地域性
15.明末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松江府“所由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臬苎,儔湖之丝纺,皆恃此女红末业,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
A.专业市镇得到发展 B.纺织业经济地位突出
C.经济结构明显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松动
16.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17.阅读下列表格,表格体现了明清时期()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 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四年 “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 私自下海贩密番货, 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 设界防守, 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 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A.朝贡贸易相对发达 B.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
C.加强东南沿海地区的治理 D.规范了中西贸易往来
18. 1911年12月24日,正当南北和谈一度陷入僵局之时,《神州日报》发表了一幅《倒行逆施》的漫画。漫画的左下角,一人持枪发射,其衣服袖口处绘有铁血十八旗,寓指革命者;枪口喷发的火焰,却被倒立的猿猴用后腿所执的水壶中的水浇灭。此画反映出(
A.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合流 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C.中国民主政治道路的艰难 D.民主取代专制成为历史潮流
19.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20.著名文史专家傅斯年通过调查研究,在1932年11月出版的《东北史纲》中指出“人种的,历史的,地理的,皆足说明东北在远古即是中国之一体”,有力驳斥了日本“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妄论。这表明当时 (
A.日本妄图实现满蒙自治 B.文史研究有爱国主义倾向
C.日本篡改历史不得人心 D.文史研究以实物史料为主
21.1950年10月,华东画报社出版了一本漫画集,下图为其中的两幅漫画。其主要创作意图是
(左侧)过去没人留钞票,宁买东西家里拖。买了东西天天涨, 留了钞票天天少
(右侧)现在东西不涨价, 日用物品不缺少。留着钞票随时用,不愁无米无柴烧
A.鞭挞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统治 B.为社会主义改造进行舆论先导
C.激发人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 D.调动一切力量以建设社会主义
2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佛教协会在喜饶嘉措的带领下,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外交策略为契机,积极参与对外交流。1952年,中国佛教界突破阻力将一尊象征慈悲、和平和友好的药师佛像带给日本佛教界。1953年,日本佛教界朋友克服各种阻碍,将多具中国劳工死难者遗骨送还中国。新中国初期的“佛教外交”()
A.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B.拓宽了对外交往空间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理念 D.促成了中日正式建交
23.印欧人的迁徙历时数千年,开始之时,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奴隶制国家由点到面,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A.扩大了游牧文明的影响 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
C.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 D.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24.美国的非洲研究最早兴起于传统黑人大学并由非洲裔学者主导,在主流学术界则处于边缘位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的全力支持下,与非洲相关的高校地区研究中心、学术协会和学术期刊纷纷成立,非洲研究也就此成为美国地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A.表明美国解决了种族歧视现象
B.得益于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C.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与美国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
二、综合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列为东汉与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图。
材料二 明初废行中书省而设三司,但由于分别由朝廷垂直领导,因而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督抚制度应运而生。明代的督抚并非定制,而是朝廷派出的监督机关,遇事而设,事毕即撤。但督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涉及地方日常事务的处理问题,其权力逐渐超过三司,成为地方三司长官的上级。总督设置作为一种制度,在明代并未完成,它只是为清代总督成为地方大吏开启先河。
——摘编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
材料三 清初的督抚,虽贵居封疆大吏,然其实际行使的权力不过是承旨办事而已。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晚清督抚权力变动的转折点,其后的社会巨变,督抚进一步掌握了清廷的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至20世纪初,督抚往往互通声气,集体行动,牵动全局,东南互保充分显示了督抚们的声势,事后,各督抚非但未被治罪,反而以“保障东南”之功受到清廷的嘉奖。
——摘编自郭继武《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与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不同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督抚制度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代和清初相比,晚清督抚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材料一 胭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红色颜料,绘画、化妆品等方面都需要胭脂。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专章记载红花的种植方法。此外,贾思勰还提到在当时种植红花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提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王冬松《“红花”“胭脂”考》等
材料二 1519年,西班牙发现了原产于墨西哥的胭脂虫,用它制作的红色染料是欧洲人见过的最鲜艳、最浓的红色。于是,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1796—1820年,在墨西哥的年出口总量中,白银占75%,胭脂虫红占12%,蔗糖占3%。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
——摘编自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长城既是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场域,更是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互促互鉴的见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经过数千年的万里长城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坚韧顽强、同仇敌忾、团结奋斗、爱国保民的精神谱系,保护长城就是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长城作为横亘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宏伟建筑,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见证了无数的治乱兴衰,讲述着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交融互动的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共同精神。
——摘编自陈锦业《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长城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围绕长城的价值,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历史答案
1-5BCDCC 6-10ABDDA 11-15BABDB 16-20DBCDB 21-21CBCD
二、主观题(共计 52分)
25. (20分)
(1)不同点:地方最高行政单位不同:东汉为州,唐朝为道;命名不同:东汉以西汉监察区命名,唐朝以山川河流命名;分布不同:东汉州主要分布在北方,唐朝道在南北分布比较均衡。(6分)
(2)特点:初为临时差遣官,后来逐渐向常设的地方官转化;具有承上启下的政治功能;并未形成完整的体制。(6分)
(3)变化:督抚权力不断扩大。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传统督抚制度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后,热衷于洋务的一些地方督抚政治地位提高;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外国列强的武装侵略压迫使清朝中央集权体制严重削弱。(8分)
26. (17分)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物种交流;红花是一种优良的染料和经济作物;红花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机构。(10分)
(2)影响: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绘画艺术发展;给当地种植园的非洲奴隶带来灾难。(7分)
27. (15分)
答案示例
论题:长城是抵御外敌的战略防线,也是民族交融的重要纽带。
理由:修建秦汉长城主要是为抵御匈奴的进犯,明长城是为防御边疆瓦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农耕文明生产力水平和防御理念的重要体现,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保证了中原地区的强大和统一。同时,长城也见证了民族关系发展的过程。长城沿线的烽燧嘹望、交通驿站、互市贸易等空间场所客观上保障了亚洲内陆东西、南北向的贸易畅通,促进了沿线的多民族交流。从秦汉时期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战争,到明清时期内地与边疆经济的往来频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边疆民族以长城这条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的主线为纽带,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中国版图。
综上所述,长城是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载体,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既起到了战略防御的军事作用,也发挥了促进交流的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