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4·湛江高一检测)据考证,钤辖在北宋时期属于地方统兵体制中的差遣官之一,钤辖大多由诸司使副以上的文臣、武臣、宦官、宗室及蕃官充任,钤辖的管理既有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也有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更有自身不同身份充任者之间的监管。据此可知,北宋钤辖的设置旨在( )
A.强化中央集权 B.践行崇文抑武
C.扩充地方军备 D.严格武将管理
2.(2024·佛山高一检测)宋朝时负责承转奏章的职能机构有进奏院、登闻检院和理检院等。它们面向不同身份的官员和民众各行其政,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传递网。这一做法 ( )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有利于君主集权加强
C.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3.北宋官员宋祁曾向仁宗上疏指出“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袭紫成林,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这说明北宋中期( )
A.冗官现象严重 B.武将势力膨胀
C.边防危机加剧 D.政治风气保守
【深化点拨】宋代对相权进行分割,限制武将,削弱地方物质基础,有效地加强了专制集权。但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导致因循守旧,降低了行政效率。
4.宋仁宗时,三司使蔡襄奏言:“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衣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祖宗以来无有也。”由此可知,北宋前期( )
A.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
B.军事组织形式已经较为完备
C.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
D.军队规模庞大,军费开支巨大
5.(2024·深圳高一检测)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按户等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 )
A.导致两税法的瓦解
B.完善了户籍制度
C.执行过程出现偏差
D.实现了富国强兵
【补偿训练】
北宋王安石变法一改之前徭役“止有差法,元(原)无雇法”的局面,允许农民“纳钱代役”。有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不再负担杂徭,只是交纳“免夫钱”。这一做法( )
A.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削弱了对基层的控制
D.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6.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
7.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宣布“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这一举措( )
A.提升了宋朝军队战斗力
B.意在防范武将专权
C.导致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D.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8.916年,耶律阿保机“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耶律阿保机的做法( )
A.实现了契丹族的封建化
B.有利于契丹社会秩序的稳定
C.确立了农业的主导地位
D.旨在维持辽与宋的和平局面
9.(2024·汕尾高一检测)辽、夏、金三朝科举以经史、文学为考试内容,北方的少数民族士子通过学习儒家文化,萌生并强化了“懂礼即中国”“用中国之礼则中国之”的观念。由此可知,科举制在北方推行( )
A.解决了各民族之间矛盾
B.加快了文化重心的转移
C.传播了“大一统”思想
D.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10.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逐渐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有利于( )
A.民族交融加强 B.经济重心北移
C.专制皇权发展 D.南北方同质化
11.《金史·兵志》记载,金国常备军不多,每到战时,“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金世宗在平定契丹起义,结束对南宋的战争后,裁军归农。金朝裁军归农( )
A.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表明南北对峙局面结束
D.解决了边患问题
12.1280年,忽必烈让中国宫廷画家刘贯道绘制了一幅游猎图。如图中忽必烈外穿蒙古皮裘,内着色彩鲜艳的中国锦缎。该作品可以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汉化政策的成效
B.蒙古骑兵技术的优势
C.士大夫绘画风格的变化
D.民族交融程度的提高
1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区域示意图(局部),该朝代对吐蕃地区进行管理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都护府
【拓展延伸】元朝的行省制度产生原因
①从历史上看,吸取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强干弱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教训。
②从制度上看,金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台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而历史上,魏晋时期也曾推行过行台制度。
③从现实原因看,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④从目的上看,是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的。
14.宋朝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出口的大多是陶瓷、丝绸等手工制品,而进口多半是原材料、香料、矿石等。这说明宋朝( )
A.进口商品多为奢侈品
B.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传统手工业生产发达
D.商税是国家主要财政来源
1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重新开通大运河 B.城市日益兴盛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补偿训练】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在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皆为北方之地)等五路设置学官,单独录取,称为“五路取士之法”。这从侧面反映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科举制度的没落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儒学地位的衰微
16.(2023·珠海高一检测)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17.宋代士大夫,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宋代主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入仕,其次通过恩荫、买官等途径吸收中高级官员子弟、胥吏、富民等进入官僚行列。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B.国家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
18.下图所示为古代某学者的部分主张。该学者应该是(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即事即物而各求其理
A.张载 B.朱熹
C.陆九渊 D.董仲舒
【深化点拨】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能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社会秩序进行规范。
19.(2024·广州高一检测)元朝胡祗遹创作的诗集《紫山大全集》认为杂剧“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据此可知,元杂剧( )
A.传承官方意识形态
B.反映市民的政治诉求
C.体现社会现实生活
D.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
20.洁白无瑕、轻薄透气的棉花,向人们提供了舒适柔和的棉织衣物,满足了人们御寒保暖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如需了解棉花在内地的种植情况,可以翻阅( )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唐本草》 D.王祯《农书》
【补偿训练】
下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据此可知,这是( )
A.简仪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造纸术的改进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4·茂名高一检测)关于朝代之间的继承与变革,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说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宋朝前期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宋太宗即位诏曰:“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北宋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建设被概括为“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1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评“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宋初制度建设。(8分)
(1)继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6分)
发展: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0分)
(2)评价:宋初吸收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更替频繁的教训,实施“防弊之政”,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的重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8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使等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
——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10分)
(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组织。(6分)
(2)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4分)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6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4·湛江高一检测)据考证,钤辖在北宋时期属于地方统兵体制中的差遣官之一,钤辖大多由诸司使副以上的文臣、武臣、宦官、宗室及蕃官充任,钤辖的管理既有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也有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更有自身不同身份充任者之间的监管。据此可知,北宋钤辖的设置旨在( )
A.强化中央集权 B.践行崇文抑武
C.扩充地方军备 D.严格武将管理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宋代钤辖既有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也有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可见,北宋钤辖的设置旨在加强中央集权,A正确。钤辖属于军事官员,非践行崇文抑武,排除B;钤辖的设置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并非为了扩充地方军备,排除C;钤辖的设置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并非严格武将管理,排除D。
2.(2024·佛山高一检测)宋朝时负责承转奏章的职能机构有进奏院、登闻检院和理检院等。它们面向不同身份的官员和民众各行其政,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传递网。这一做法 ( )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有利于君主集权加强
C.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宋朝由多机构负责承转奏章,且各机构各行其政,分割了各职能机构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B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国家设立的承转奏章的机构,有利于人们上书言事,与地方行政效率关系不大,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承转奏章机构的设置,没有体现决策信息,并且材料所述机构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避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信息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D。
3.北宋官员宋祁曾向仁宗上疏指出“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袭紫成林,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这说明北宋中期( )
A.冗官现象严重 B.武将势力膨胀
C.边防危机加剧 D.政治风气保守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一官未缺,十人竞逐”“官五倍于旧”可知北宋中期出现“冗官”的弊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武将势力、边防危机和政治风气,排除B、C、D。
【深化点拨】宋代对相权进行分割,限制武将,削弱地方物质基础,有效地加强了专制集权。但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导致因循守旧,降低了行政效率。
4.宋仁宗时,三司使蔡襄奏言:“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衣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祖宗以来无有也。”由此可知,北宋前期( )
A.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
B.军事组织形式已经较为完备
C.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
D.军队规模庞大,军费开支巨大
【解析】选D。北宋前期建立了数量庞大的军队,所以为了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就要消耗大量军费,D正确;军队数量庞大不代表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和军事组织形式较为完备,排除A、B;仅根据军队数量不能说明解决边防危机的时机已经成熟,排除C。
5.(2024·深圳高一检测)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按户等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 )
A.导致两税法的瓦解
B.完善了户籍制度
C.执行过程出现偏差
D.实现了富国强兵
【解析】选C。根据材料“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并结合所学可知,青苗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未严格执行,出现了偏差, C正确;两税法是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青苗法与两税法无关,排除A;材料中按照户等提供借贷,未涉及户籍管理,排除B;“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
【补偿训练】
北宋王安石变法一改之前徭役“止有差法,元(原)无雇法”的局面,允许农民“纳钱代役”。有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不再负担杂徭,只是交纳“免夫钱”。这一做法( )
A.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削弱了对基层的控制
D.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解析】选B。王安石允许农民“纳钱代役”一方面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农民为了缴纳代役钱,必须出售农产品或手工业品,这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正确;“纳钱代役”即募役法,废除了以前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差役法),改为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并不能证明减轻了赋税负担,排除A;“纳钱代役”只是徭役征发方式的变革,并未削弱对基层的控制,排除C;“纳钱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其积极作用,并非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排除D。
6.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政府设立“发运使”来掌管国家的物资生产、收购和运输,这反映了政府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故选D;国家掌管经济不利于调动商人从商的热情,排除A;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并不是提高农业产品的价格,排除B;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不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C。
7.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宣布“今兵权归朝廷,朕要易将帅,承命奉行,与差(派遣)文臣无异也”。这一举措( )
A.提升了宋朝军队战斗力
B.意在防范武将专权
C.导致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D.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解析】选B。宋高宗将兵权收归朝廷,其意在削弱武将权力、防范武将专权,故选B;这一举措导致军权收归皇帝一人之手,军队将领只有听命行事,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排除A;宋高宗的这一举措并未扩大军事将领的人员数量,排除C;这一举措并非裁减军队将帅人数和军队规模,排除D。
8.916年,耶律阿保机“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耶律阿保机的做法( )
A.实现了契丹族的封建化
B.有利于契丹社会秩序的稳定
C.确立了农业的主导地位
D.旨在维持辽与宋的和平局面
【解析】选B。根据材料“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辽国统治者注重减少战争,降低赋税,发展农业,这样做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只是提到发展农业,不能说已实现封建化,排除A;材料只是提到发展农业,不能说农业占主导地位,排除C;宋朝此时还没有建立,排除D。
9.(2024·汕尾高一检测)辽、夏、金三朝科举以经史、文学为考试内容,北方的少数民族士子通过学习儒家文化,萌生并强化了“懂礼即中国”“用中国之礼则中国之”的观念。由此可知,科举制在北方推行( )
A.解决了各民族之间矛盾
B.加快了文化重心的转移
C.传播了“大一统”思想
D.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推行科举制,北方少数民族士子通过学习儒家文化,强化“懂礼即中国”“用中国之礼则中国之”的观念,这说明科举制推动了文化认同,传播了“大一统”思想,C正确;解决了各民族之间矛盾说法过于绝对,当时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并不能彻底解决,排除A;这一时期文化重心在南方,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中原王朝的科举制,与经济交流无关,排除D。
10.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逐渐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有利于( )
A.民族交融加强 B.经济重心北移
C.专制皇权发展 D.南北方同质化
【解析】选A。辽、金朝及以后长城不再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政治中心北移利于民族交融加强,故选A;“经济重心北移”不合史实,北宋灭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排除B;“专制皇权发展”不合逻辑,与政治中心北移构不成逻辑关联,排除C;“南北方同质化”不合史实,排除D。
11.《金史·兵志》记载,金国常备军不多,每到战时,“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金世宗在平定契丹起义,结束对南宋的战争后,裁军归农。金朝裁军归农( )
A.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表明南北对峙局面结束
D.解决了边患问题
【解析】选A。金朝大量裁撤军队,大量士兵复员,不仅减少了金朝的财政负担,而且充实了各地的劳动人口,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A正确。材料只涉及金朝军队人员的变化,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材料与“南北对峙局面”无关,排除C;“解决了边患问题”与史实不符,排除D。
12.1280年,忽必烈让中国宫廷画家刘贯道绘制了一幅游猎图。如图中忽必烈外穿蒙古皮裘,内着色彩鲜艳的中国锦缎。该作品可以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汉化政策的成效
B.蒙古骑兵技术的优势
C.士大夫绘画风格的变化
D.民族交融程度的提高
【解析】选A。忽必烈是少数民族君主,从他“内着色彩鲜艳的中国锦缎”的穿着来看,说明统治者进行了一定的汉化,故选A;材料是从穿着方面体现统治者的汉化政策,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1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行政区域示意图(局部),该朝代对吐蕃地区进行管理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都护府
【解析】选A。结合所学行省制的史实可知,元代管理吐蕃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故选A;中书省管理大都附近,排除B;理藩院是清代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C;都护府是汉唐时期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D。
【拓展延伸】元朝的行省制度产生原因
①从历史上看,吸取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强干弱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教训。
②从制度上看,金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台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而历史上,魏晋时期也曾推行过行台制度。
③从现实原因看,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④从目的上看,是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的。
14.宋朝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出口的大多是陶瓷、丝绸等手工制品,而进口多半是原材料、香料、矿石等。这说明宋朝( )
A.进口商品多为奢侈品
B.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传统手工业生产发达
D.商税是国家主要财政来源
【解析】选C。据材料“出口的大多是陶瓷、丝绸等手工制品”可知,宋朝出口大多是手工制品,说明其手工业发达,故选C;据材料“进口多半是原材料、香料、矿石等”可知,进口商品多为原料,而非奢侈品,排除A;材料仅涉及宋朝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没有涉及进出口数量,不能推断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材料主旨是宋朝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没有涉及税收,排除D。
1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快速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重新开通大运河 B.城市日益兴盛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选C。古代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主要是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C;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但城市毕竟占少数,经济仍以小农经济为主,排除B;海外贸易拓展是唐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影响不大,排除D。
【补偿训练】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在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皆为北方之地)等五路设置学官,单独录取,称为“五路取士之法”。这从侧面反映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科举制度的没落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儒学地位的衰微
【解析】选A。北宋熙宁年间,科举考试单独在北方五省考试和录取,意味着北方在科举入仕方面居于弱势,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从而导致文化重心南移,故选A;科举制在北宋年间正处于兴盛时期,并未没落,排除B;题干显示的是北方科举考试单独进行,反映的是南北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与中央集权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宋代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出现并发展,重建了儒家信仰,所以不是儒学地位的衰微,排除D。
16.(2023·珠海高一检测)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解析】选D。根据材料“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知,中国古代唐宋时期,上流社会选择儿媳由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到首选富家之女,更不重视当下政治出身,反映了门第等级观念淡化,D正确;选择儿媳标准变化不代表婚姻自主观念加强,排除A;宋朝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宋朝时,社会还是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差异,社会成员身份并非趋于平等,排除C。
17.宋代士大夫,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宋代主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入仕,其次通过恩荫、买官等途径吸收中高级官员子弟、胥吏、富民等进入官僚行列。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B.国家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
【解析】选C。宋代不重视门第,科举考试成为主要选官方式,恩荫、买官等途径反而成为其次,这说明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增强,故选C;据材料“恩荫、买官等途径吸收中高级官员子弟”入仕可以说明世家大族的特权并没有完全废除,排除A;材料中涉及的科举制属于选官方面的内容,并不属于基层管理,排除B;“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与宋代殿试成为定制和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日益规范有关,排除D。
18.下图所示为古代某学者的部分主张。该学者应该是(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即事即物而各求其理
A.张载 B.朱熹
C.陆九渊 D.董仲舒
【解析】选B。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提出明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故选B;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排除A;陆九渊开创心学,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排除C;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排除D。
【深化点拨】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能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社会秩序进行规范。
19.(2024·广州高一检测)元朝胡祗遹创作的诗集《紫山大全集》认为杂剧“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据此可知,元杂剧( )
A.传承官方意识形态
B.反映市民的政治诉求
C.体现社会现实生活
D.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
【解析】选C。根据材料,元杂剧“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到普通百姓生活,“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反映了元杂剧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体现社会现实生活,C正确;元杂剧不仅涉及朝廷政治,还有百姓生活,排除A、B;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学,排除D。
20.洁白无瑕、轻薄透气的棉花,向人们提供了舒适柔和的棉织衣物,满足了人们御寒保暖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如需了解棉花在内地的种植情况,可以翻阅( )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唐本草》 D.王祯《农书》
【解析】选D。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而王祯的《农书》是元朝的一部农学巨著,可以了解棉花的种植情况,故选D;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排除A;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B;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排除C。
【补偿训练】
下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据此可知,这是( )
A.简仪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造纸术的改进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解析】选D。据题干“沈括”“《梦溪笔谈》”“用胶泥刻字”可知,这是活字印刷术,故选D;简仪的发明者是元代郭守敬,排除A;“雕版印刷术”不合逻辑,与题干“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相悖,排除B;造纸术的改进者是东汉蔡伦,排除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4·茂名高一检测)关于朝代之间的继承与变革,有“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说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宋朝前期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宋太宗即位诏曰:“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北宋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建设被概括为“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1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评“宋承唐制,抑又甚焉”的宋初制度建设。(8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继承,结合所学知识,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第二问发展,在中央,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设立了中朝,实际上相权分为决策权和执行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同时改变了秦朝时期军功授爵的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以举孝廉的方式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在地方,为了更好地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设置刺史制度,借此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在继续沿用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封国,实行郡国并行制;在思想上,改变了秦朝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做法,尊崇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第(2)题据材料二“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结合所学概括作答。
答案:(1)继承: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6分)
发展: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0分)
(2)评价:宋初吸收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更替频繁的教训,实施“防弊之政”,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的重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8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使等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
——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10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 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概括作答。
第(2)题第一问创新,据材料二“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可知,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第二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对后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行“上计”制度,考核官员;县以下设乡、里两级基层组织。(6分)
(2)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4分)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单元形成性评价(三) (第三单元) 2024-2025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