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专题四 明清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5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含解析)

专题四 明清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考点01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6)
考点02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7-10)
考点0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1-1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的马政,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两京太仆寺负责管理内地民间牧养,而北部边防地区设立行太仆寺和苑马寺,负责所属各卫所、监苑的马匹牧养等相关事务的管理。明代的马政举措旨在( )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 D.提高内地军事地位
2.明代勋贵服饰上的九章花纹如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等昭示着慈善、仁义、玉洁、济养和智勇,庶民儒生束发网巾、戴的帽子被雅称为“一统关下”“四方平定币”“六一统帽”。这些服饰都( )
A.呈现了浓厚的等级观念 B.追求“天下为公”的理念
C.体现了“大一统”的意识 D.具有伦理政治化的倾向
3.“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B.时人眼界扩大
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
4.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电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萄牙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萄牙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测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5.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 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 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6.明代,政府敕修永宁寺(今黑龙江地区),永宁寺建成后,当地民众,欢忻感戴,当地各族表示“世世臣服”。黑龙江下游的卫所通过“海西东水陆城站”的连接“以时朝贡”,女真卫所的朝贡使络绎不绝于途。据此推知,明代( )
A.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 B.边疆地区祸患的根除
C.对外朝贡贸易得到发展 D.经略边疆方式多样化
7.清代宫廷绘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宫廷绘画创作机构发展完善,画家群体人数众多。一些欧洲画家的作品与中国艺术传统融汇,从而形成规整、细腻、华丽的艺术特色。清代宫廷绘画的发展()
A.体现了一定的盛世气象 B.是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
C.主要受到程朱理学影响 D.得益于文化氛围的宽松
8.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从1635年到1792年共编为18盟、201旗。各旗之间划定游牧地界,不得互相统属私自往来,旗上设盟,以协调不同旗之间的关系。这种盟旗制度( )
A.延续了传统羁縻政策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在边疆地区广泛推广 D.随着清朝灭亡而消失
9.清朝在统一蒙古族地区后,实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的基本设置是呈金字塔的层级管理体制,位于金字塔上层的是旗札萨克,旗札萨克负责旗内一般行政、军事等事务,从本旗王公贵族中选择,经理藩院上报皇帝任命,并由理藩院监管。这一制度( )
A.完全仿照八旗制度创制而成 B.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
C.激化了蒙古部族的利益冲突 D.扩大了民族地区自治的权限
10.1900年,清廷宣布为光绪帝立储,即“己亥建储”。对此,民间社会反映强烈,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的态度,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这说明( )
A.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
11.明代有医书传世的医家中,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八股取士阻断平民入仕道路 B.医药事业进步带动从医热潮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经世致用思想改变价值取向
12.(明代常熟谭晓、谭照兄弟)“居乡湖田多洼荒,乡之民多逃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舍,畜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悉罗取而售之。”该段材料反映着( )
A.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 B.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
C.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D.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
13.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看到了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性
B.批判了清政府刑罚吏治的严酷
C.肯定宋明理学维护了清朝统治
D.主张日常生活应遵循理学观念
14.王阳明说:“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壳舞者,以此也。”王阳明此论( )
A.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全面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
C.反映出明末社会的动荡 D.力主重建古圣先王的功业
15.晚清时期,京城的京剧在审美和艺术形式上追求雍容华贵、富丽雅致的品性和趣味;而上海京剧则千方百计不断翻新剧目,注重故事情节丰富曲折,有的贴近现实,针砭时弊,有的移植外国故事,如“新茶花女”“法国拿破仑”等。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
A.北方京剧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现实
B.上海京剧适应了商业化社会的需求
C.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对立日益明显
D.上海京剧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同时为了保证监察机制的规范运行,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监察立法活动。例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前后相继出台了《宪纲总例》《纠劾官邪规定》《出巡事宜》《巡抚六察》等一系列监察法规。
——摘编自李丽《试论明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198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从监察对象来看,《行政监察条例》《行政监察法》出台后,明确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系和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刘晓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演进趋势及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监察制度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监察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力。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戍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
——摘编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材料二 明朝前后,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猖,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 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设立营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地开始大规模建社学、修书院,利印书籍,并建立奖励制度。
——摘编自赵克生《经略西江: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材料三 明嘉靖年间,广东水安县(今紫金县)“山谷中多良四、流民杂居”,迁入者多自江西、福建来,也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粤北地区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西。以闽汀客家人为主的移民自宋末元初大量迁入以后,形成了广东梅县一带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区;明代闵汀人和赣南人继续迁入梅县,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
潮州、漳州、汀州、赣州四府本就人地关系紧张,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更是灾害频仍,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这四府农民的破产。农民农不藏体、食不果腹,也就不得不携家人逃亡寻找谋生的出路。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钟晓君《移民的推力和拉力》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治理岭南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与明朝中叶岭南移民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明朝中叶岭南移民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古罗马也曾修筑过“千里长城”。从1世纪到3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陆续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防御之墙”,从今天德国的波恩附近直到雷根堡附近,全长584千米。另外,公元117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该长城由三个罗马军团历时约六年分段筑成,史称哈德良长城,全长约118千米。
——摘编自马兆锋编著《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材料三 清朝入关后,一直没有修缮过长城,康熙三十年(1691),古北口一带的城墙有不少地方损坏倒塌,边防总兵蔡元上疏朝廷请求修缮,工部等建议康熙帝予以批准。康熙帝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他说:“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编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对修筑长城的看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早期,阅读尚且是一种奢侈,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明清两代,更不乏将自己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记录在著述中的文人。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
——摘编自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通史》等
材料二 晚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阅读革命”兴起的背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实行内地与边镇两种不同的牧养马匹的方式,因地制宜,加强国防力量,从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马政举措的主旨并非是形成民族交融局面,更不是促进边疆畜牧业的繁荣,排除BC项; 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明代规定勋贵服饰的图案具有儒家伦理特点,庶民儒生的网巾和帽子的称呼则具有维护统一的政治色彩。因此,明代这些服饰都具有伦理政治化的倾向,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服饰的伦理性,而不是尊卑上下的等级观念,排除A项;“天下为公”指尊德尚贤的社会政治理想,而材料反映服饰的伦理政治化特点,排除B项;勋贵服饰图案不能体现大一统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A.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B.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西洋”一词所至的范围更大,体现了时人眼界的扩大,故B项正确;C.材料无法得出国人的海权意识,故C项错误;D.材料无法得出中外交流频繁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葡萄牙海盗商船侵占“屯门”以及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区骚扰是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说明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合理性,C项正确;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并未阻止殖民扩张,排除:海禁政策是严格限制而非禁止海外贸易,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据题干“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旧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限制较多且利益有限,所以当明朝严格执行规定后,朝贡贸易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动力支撑,导致其他国家朝贡不常,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中国对日贸易的具体情况,无法得出是否出现逆差,排除 A项;题干没有体现日本经济发展状况排除 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朝贡贸易的情况,与海禁政策的成效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明代在黑龙江地区修建永宁寺、设立卫所,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说明明代采取灵活多样的经略边疆政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治理,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无法体现君主专制,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朝贡贸易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可知,清代康乾时期宫廷绘画达到鼎盛,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康乾盛世的大国气象,A项正确;君主专制与宫廷绘画鼎盛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排除B项;程朱理学自南宋后期,宋理宗端平更换时成为官方哲学,但是康乾时期之前也未出现宫廷画鼎盛的情况,可见程朱理学与宫廷画鼎盛关联不大,排除C项;清代康乾时期实行思想文化高压和专制政策,文化氛围并不宽松,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B
解析:盟旗制度是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规定“各旗之间划定游牧地界,不得互相统属私自往来”,“旗上设盟,以协调不同旗之间的关系”,因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羁縻政策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盟旗制度并非直接延续了传统的羁縻政策,其渊源是蒙古族原有的鄂托克、艾马克社会组织,“楚固拉干”的集会,以及努尔哈赤时期建立的满洲八旗制度,故A错误。盟旗制度主要是针对北方蒙古族实行的制度,而非在边疆地区广泛推行,故C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盟旗制度何时失,且盟旗制度是1949年后彻底废除,仅保留盟旗称谓。蒙古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盟旗制度下盟旗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旗札萨克由皇帝任命,理藩院监管,完善了蒙古部族的治理体系,强化了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体现了独特创新的治边智慧,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仿照”,盟旗制度具有创新性,排除A项;盟旗制度有利于缓解蒙古族的利益冲突,排除C项;盟旗制度不属于民族地区自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00年”,“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根据材料“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的态度”,说明这一时期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地方官员势力上升,威胁中央集权,说明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A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维新思想并未成为社会共识,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己亥建储”事件不能说明清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医疗事业而不科举,因为从医可以赚钱,因此观念发生变化,C项正确;八股取士之下普通人可以正常参加考试,排除A项;从医热是因为有利益的需求,而不是医学发展,排除B项;经世致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千耦其耘”“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排除A、B、C;材料反映出谭晓、谭照兄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庄稼、养鱼和家禽家畜,然后把产品销售到市场的情况,体现出生产的商品化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故D正确。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可知,酷吏依照法律杀人,后期儒学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指的是因触犯法律而死的人,还有人可怜,但死于理学之下的人,有谁去可怜他们呢。说明戴震看到了宋明理学对人性的压抑扼杀,体现了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清政府刑罚吏治的严酷,不符合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宋明理学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戴震对理学的批判,未涉及主张日常生活应遵循理学观念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到,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A项正确。B项“全面否定”的说法不合史实,排除;C项“明末”的说法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不合材料主旨,排除。
1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时期,京城的京剧在审美和艺术形式上追求雍容华贵、富丽雅致的品性和趣味:而上海京剧则千方百计不断翻新剧口,注重故事情节丰富曲折,有的贴近现实,针砭时弊,有的移植外国故事,据此可以说明,南北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对立日益明显,C项正确:京剧追求雍容华贵、富丽雅致的品性,其依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非市民阶层,排除A项:上海京剧适应了商业化社会的需求,但对材料概括的不全面,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上海京剧是否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意识,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1)共通之处:监察体系严密;监察权相对独立;注重法规制度建设;监察范围广泛。
(2)不同影响:明代监察制度为皇权服务,直接向皇帝负责,难以取得监察效果;新中国的监察制度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有效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启示: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监察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监察制度建设要注意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的监察机制。
解析:(1)共通之处:根据材料“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可知,监察体系严密;根据材料“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可知,监察权相对独立;根据材料“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前后相继出台了《宪纲总例》《纠劾官邪规定》《出巡事宜》《巡抚六察》等一系列监察法规”《行政监察条例》《行政监察法》可知,注重法规制度建设;根据材料“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可知,监察范围广泛。
(2)不同影响:根据材料“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可知,明代监察制度为皇权服务,直接向皇帝负责,难以取得监察效果;根据材料“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监察体系和反腐败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知,新中国的监察制度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有效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启示: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和1987年(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的监察制度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领导,它独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全面监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198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行政监察机关的通知》,各地随即设立了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旗、区)三级行政监察机关,有的地方在乡、镇也设立了行政监察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监察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根据材料“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和地方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广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包括行政、司法、军政、财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学术领域等,都在监察之中。同时为了保证监察机制的规范运行,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监察立法活动”从领导体制来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双重领导,监察业务以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制度建设要注意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的监察机制。
17.答案:(1)特点:由消极求安到积极抚治;加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
相结合;重视管理,健全治理机构。
(2)主要差异:秦朝主要是政治性移民,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结合;明朝岭南自周边地区移入民增多;民众主动迁徙。
影响: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交流交融;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压力;(答出两点即可)加剧了岭南地区人地矛盾;造成岭南地区过度开发。(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二“明朝前期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猖,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可知,由消极求安到积极抚治;根据材料二“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可知,加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根据材料二“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可知,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根据材料二“通过设立营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可得出重视管理,健全治理机构。
(2)第一小问主要差异,据材料一“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戍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可得出秦朝主要是政治性移民,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结合;据材料三“迁入者多自江西、福建来,也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 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粤北地区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西”可得出明朝岭南自周边地区移入民
增多;民众主动迁徙。
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即可。积极方面,据材料三“形成了广东梅县一带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区;明代闵汀人和赣南人继续迁入梅县,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可得出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交流交融;据材料三“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 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可得出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压力。消极方面,据材料三“潮州、漳州、汀州、赣州四府本就人地关系紧张,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更是灾害频仍,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这四府农民的破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剧了岭南地区人地矛盾;造成岭南地区过度开发。
18.答案:(1)原因:修筑长城的历史传统;帝国的统一;(帝国)面临游牧民族的威胁,为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
(2)康熙帝反对修筑长城,主张以民为本,各民族团结一心就能实现国家安定。宋元以来,草原、中原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长城渐渐失去防御作用;火药武器化后,传统战争方式改变,也削弱了长城的作用。康熙帝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认为国家统治只要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长治久安。这一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统一国家的发展。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欧亚时期。
原因:根据材料“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古罗马也曾修筑过‘千里长城’。”可知,修筑长城的历史传统,以及帝国的统一;根据材料“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从1世纪到3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公元117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可知,(帝国)面临游牧民族的威胁,为保护边境地区的稳定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可知,康熙帝反对修筑长城,主张以民为本,各民族团结一心就能实现国家安定;根据材料“他认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可知,宋元以来,草原、中原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长城渐渐失去防御作用,同时火药武器化后,传统战争方式改变,也削弱了长城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认为国家统治只要得到民众的拥护就能长治久安这一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统一国家的发展。
19.答案:(1)主要特点:以儒家经典阅读为主导;娱乐阅读性逐渐下移;阅读目的分化日益明显;阅读主体呈多元化态势。(任意三点)形成原因: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商品经济的发展;选官制度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范围的扩大;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任意三点)
(2)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
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任意三点)
解析:(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可得出以儒家经典阅读为主导;根据材料“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可得出娱乐阅读性逐渐下移;根据材料“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可得出阅读目的分化日益明显,阅读主体呈多元化态势。第二小间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娱乐阅读性逐渐下移,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根据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我国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科学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教育范围的扩大,促进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我国古代阅读文化的娱乐性逐渐下移,阅读目的分化日益明显,同时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直接关系。
(2)不同:根据材料“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可知,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根据材料“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根据材料“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因此这时期的“阅读革命”是为救亡图存服务;根据材料“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条件”可得出新式传媒的推动;根据材料“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可得出这时期西学的传播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专题四 明清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5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