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确立的对外战略20和政策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国际形势作出和平与发展的大判断;二是明确了中国外交从“一条线”向“全方位”发展;三是重新阐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调整旨在
A.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B.发挥负责任大国担当
C.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
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说明“和平共处”的理念深入人心
C.有利于调整并缓和中美关系 D.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3.有学者指出:纵观封建王朝,当一个政权的领土包括农业区和牧业区,国民有多种成分、疆域有新的扩展时,就会在某些政区实行特殊的政策。以下可以佐证材料观点的史实有( )
①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②唐代设置羁磨州
③辽代南、北面官制 ④金朝猛安谋克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应“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在蒙汉杂居地带则以蒙汉联合政府的形式出现”,并建立统一的内蒙自治筹委会。这一政策( )
A.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是维系内蒙持久抗战的重大举措
C.宣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 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建交高峰(见图3)。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图: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A.外交基本政策的调整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美苏关系的改变
6.1954年,中国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表述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亚非新兴国家。而是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为“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中间国家”等。对这些国家称呼的变化( )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 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7.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14个国家,并利用这些场合向各国领导人阐述中国的对外政策。这些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中国+地区”为形式的对话机制,例如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一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等。这反映出我国外交发展的特点是( )
A.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B.积极加入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C.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8.“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于1950年与新中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957年的61.3%下降至1965年的14.3%。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这反映了
A.贸易重心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B.外交关系变动影响对外经济交往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 D.五六十年代我国对外贸发展迅速
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关于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说法正确的是
A.该自治区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 B.该自治区成立于民国三十六年
C.该自治区曾在1884年设立行省 D.该自治区的活佛称号为“达赖”“班禅”
10.下列史实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朝代 史实
汉代 从合浦那徐闻县出发,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隋朝 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
宋朝 恢复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以上史实可用以说明(  )
A.中外海路交往情况 B.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C.我国推行闭关锁国 D.欧亚海陆通道畅通
11.在反对波旁王朝的反动封建专制统治和抗击反法同盟的斗争中,法国资产阶级以全民族利益为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参加反对封建专制和卫国战争,激发起法兰西人民对民族、对祖国强烈的热爱和忠诚的感情。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A.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 B.实践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彻底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A.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B.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C.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解和疑惧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13.“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它)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瓦解。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习近平主席这段话评价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C.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C.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D.影响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15.1963年,中国审时度势,在充分考虑法国的意见后,同意建交方案由原先的互换照会变成发表建交公报,在建交公报的具体措辞上也作了相应调整。1964年,中法建交震动了世界,犹如一次“外交核爆炸”。这表明( )
A.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B.中国外交灵活务实
C.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16.1957年,周恩来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讲道:“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1954年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分布格局决定的
D.在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时来华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于1275年来华,旅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同时, 围绕《马可·波罗行纪》真伪的争论也从未停歇。
材料一:通观国内外学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史,怀疑论者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主要论据是两点:一是在元代的中文文献中找不到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的欧洲人,二是马可·波罗漏写了若干中国所特有的事物,如万里长城等。
——黄时鉴、龚缨晏:《马可·波罗与万里长城》
材料二:元朝旅华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按宗教、民族各成聚落,且互相矛盾,彼此隔绝。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元代的中文文献保存下来的实在很有限,即使马可·波罗的名字曾经被记载下来,在文献大量佚失的情况下,他的名字也可能消失。
——周良宵: 《元代旅华的西方人》
材料三:修建于秦汉时期的长城,在魏晋以后已失去了标志疆界和防御外敌的作用。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蒙古本来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过去中原王朝建立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原来的长城位于蒙古帝国的内腹之中,蒙古的统治者自然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除了极个别的关隘被人们加以修缮利用外,长城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荒芜的遗址。
——朱偰:《万里长城修建的沿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可·波罗行纪》遭到学者质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纪》具有真实性的理由。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的疆域辽阔,漠北、东北地区设行省,但基层单位仍是其传统的千户、百户。西南地区设云南行省,仍多用土官任职。这样,“岭北、甘肃、四川等边地,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西藏地区由中央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直辖,低级官吏可由僧侣兼任,也进行了清查户口等工作。同时,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系统,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清朝前中期,中央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并实行了改土归流,随后收回台湾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等叛乱,在新疆地区设将军、办事大臣等,还大规模屯田、发行统一货币。在此基础上,在西藏册封宗教领袖、设驻藏大臣、加强驻军;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旗之间不相统属,均直属中央机构理藩院。同时,先后签订《尼布楚条约》等条约,划定了中俄大部分边界线。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等)的自治机关,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一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以及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照顾各民族的需要。同时,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消除民族歧视等工作。这也为世界各国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李正华、张金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朝和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主要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经济一体化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多边主义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了历史性的破坏,激发了欧洲对和平的向往,于是欧洲通过缔结条约、结盟和成立国际组织等多边形式谋求和平。冷战后欧洲摆脱战争带来的困拢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西欧经济一体化,这也是欧洲多边主义实践最成功的范例。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成员国通过多边对话和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通过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外交战略开启欧洲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惠一鸣《欧洲联盥发展史》等
材料二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部分内容如下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努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行为。一旦缔约国一方因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三条 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五条 呢吗以前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该条约对于中国而言,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苏联方面,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增强了其与美国争霸的力量。
——摘编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多边主义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西欧外交政策特征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双边政策的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中华一体”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等,这些文章或书名反映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自拟一个能反映其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工作的中心是发展经济,所以调整外交政策是为了创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发展经济,A项正确;此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首先是为了创设和平的国际环境,而非发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也不是为了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BC项;此时还没有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日内瓦会议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召开的,故排除A。B项未能点明事件的本质,故排除。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C涉及的现象不存在,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淡化了意识形态,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故D正确。
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特殊的管理办法,即羁縻州制度。这一制度确实体现了在多种成分国民和疆域扩展的情况下,实行特殊政策的做法,②正确;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所建立的官制。南面官制由一名汉官主持的南枢密院(治汉人事)统领,北面官制由契丹贵族掌握的北枢密院(治契丹诸部事)统领。这同样是在国民有多种成分和疆域有新的扩展时,实行的特殊政策,③正确;②③正确,B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与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差异以及国民成分的多样性关联不大,①错误;猛安谋克制是金朝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与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差异以及国民成分的多样性关联不大,④错误;①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45年10月(中国)。据材料“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可知在1945年,中共就已对内蒙的自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是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A项;此时抗战已经结束,排除B项;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于1947年5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1970年代初和两极格局结束时,中国出现三次建交高峰的共同原因是,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C项正确;外交基本政策的调整仅适用于第三次建交高潮,排除A项;第三世界的崛起仅适用于第二次建交高潮,排除B项;美苏关系的改变并非中国三次建交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54年中国对新兴国家的称呼进行调整,敌对色彩淡化变得友善平等,说明当时中国积极调整对外策略,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A项;材料与社会主义阵营扩大无关,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出现于196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边外交指的是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因此材料‘例如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一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等’反映的是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A项正确;材料与中国积极加入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无关,排除B项;中非之间的关系不属于睦邻友好,排除C项;材料与巩固发展中国家关系无关,强调的是多边外交,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8.B
【详解】根据材料“并没有忽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60年后苏联东欧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急剧下降,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外交的交往,中国与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所以外交关系变动影响对外经济交往,B项正确;中国与日本、西欧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升至41.0%,贸易重心还没有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A项排除;材料是讲中国外交关系变动影响对外经济交往,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C项排除;1965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外交贸易下降,与西方国家的外交贸易上升,无法看出五六十年代我国对外贸发展迅速,D项排除。故选B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即民国三十六年,B正确;A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排除;C是新疆自治区,排除;D是西藏自治区,排除。故选B。
10.A
【详解】根据材料“从合浦那徐闻县出发,可航行到印度南部”“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恢复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海路的对外交往情况,A项正确;材料是中外海路交往,不是中华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我国推行闭关锁国是在明清时期,且材料是开放,不是闭关,排除C项;材料都是在亚洲,没有欧洲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世界。据材料“法国资产阶级以全民族利益为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参加......激发起法兰西人民对民族、对祖国强烈的热爱和忠诚的感情”等信息可知,法国大革命把民族观念、对民主的追求、国家主权思想结合在一起,使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结为一体,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C项因果颠倒,排除C项;D项“彻底摧毁”表述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由于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解和疑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D项不是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
13.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等反映的国家间应该和平相处,故选A项。
【点睛】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海禁闭关政策,抑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客观上对外国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确实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B项不符合题意;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事实上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D项不符合题意。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法建交过程中,中国审时度势,原则坚定,方法灵活,B项正确;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排除A项;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排除C项;仅从中法建交不能得出整个国际形势走向缓和,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经历了艰苦的历程,各民族应是平等团结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依据材料“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可知,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7.(1)原因:元代文献缺乏对马可·波罗的记载;马可·波罗漏写了许多中国特有事物。
(2)理由:元朝旅华西方人的活动范围狭小;元朝中文文献存留有限;元朝长城已破败不堪,统治者也不重视对长城的修缮。因此,马可·波罗没有在文献中留下记载,或遗漏一些中国特有事物也属正常现象。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一“一是在元代的中文文献中找不到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的欧洲人,二是马可·波罗漏写了若干中国所特有的事物,如万里长城等。”可得出元代文献缺乏对马可·波罗的记载,马可·波罗漏写了许多中国特有事物。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二“元朝旅华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按宗教、民族各成聚落,且互相矛盾,彼此隔绝。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可得出从元朝旅华西方人的活动范围狭小;据材料二“元代的中文文献保存下来的实在很有限,即使马可·波罗的名字曾经被记载下来,在文献大量佚失的情况下,他的名字也可能消失。”可得出元朝中文文献存留有限;据材料二“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蒙古本来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过去中原王朝建立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原来的长城位于蒙古帝国的内腹之中,蒙古的统治者自然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可得出元朝长城已破败不堪,统治者也不重视对长城的修缮。由此得出,马可·波罗没有在文献中留下记载,或遗漏一些中国特有事物也属正常现象。
18.(1)疆域广阔(统治面积较广);有效治理时间长(统治时间长);加强了直接治理(逐渐内地化或加强了中央集权);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宗教力量(部分地区有宗教色彩、与宗教势力相结合);中央政府主导。
(2)特点:在民主革命时期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有法律保障(1954年宪法确定并保障);注重民族平等;将民族与区域(不限于边疆地区,还包括内地少数民族聚集区;适应民族聚居的国情)相结合;将政治治理与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相结合。
意义:推动了少数民族及自治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其他国家的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详解】(1)根据“元朝的疆域辽阔,漠北、东北地区设行省,但基层单位仍是其传统的千户、百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和清朝同治帝共同之处是疆域广阔;有效治理时间长;根据“西南地区设云南行省,仍多用土官任职。这样,‘岭北、甘肃、四川等边地,唐所谓羁縻之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西藏地区由中央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直辖”、“随后收回台湾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等叛乱,在新疆地区设将军、办事大臣等……”可知加强了直接治理;形式多样;合理利用宗教力量;中央政府主导。
(2)特点:根据“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得出在民主革命时期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根据“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等)的自治机关,除了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享有一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以及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得出有法律保障;注重民族平等;将民族与区域相结合;根据“国家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照顾各民族的需要”得出将政治治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主要是推动了少数民族及自治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其他国家的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19.(1)背景:欧洲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启;冷战局面形成,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冲突风险增大。
(2)不同之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双边政策,具有针对性和排他性;西欧奉行的多边主义,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3)影响: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双方交流合作,促进双方经済、科技、文化发展:双边外交的排他性不利于世界范围的交流与合作。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了历史性的破坏,激发了欧洲对和平的向往”可归纳出欧洲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根据材料“冷战后欧洲摆脱战争带来的困拢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西欧经济一体化”可归纳出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和冷战局面形成,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冲突风险增大也是重要因素。
(2)不同:结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区别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双边政策,具有针对性和排他性;西欧奉行的多边主义,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中苏关系发展,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双方交流合作,促进双方经済、科技、文化发展:双边外交的排他性不利于世界范围的交流与合作。
20.示例:
书名:《大一统理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论证: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大一统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时期国家统一,发展了大一统理念,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春秋战国、三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出现民族融合高潮,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增强,促进了大一统理念的认同,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总之,大一统理念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发挥了纽带作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就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理念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中国古代从先秦就萌芽了大一统理念,秦朝及以后各朝代,大一统理念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拟书名为《大一统理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论述可结合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阐释,言之有理,表述成文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