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套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2025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套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影响,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意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与科技的多元特征,等等
滚动考查点 先秦法家思想,汉初休养生息,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5、17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即人天生都有惰性,强调在国家治理中道德约束的作用有限,只有通过健全制度,贯彻执行相对应的“法”,才能够采取合理方式约束人的行为与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的法家
A.因实用性而受到诸侯国推崇
B.反思了儒家的德治理念
C.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行为准则
D.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2.《史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而不可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B.中西交通道路的开辟
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D.均输平准政策的推行
 
3.西晋时期,内迁入关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数甚众,他们逐渐由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也将北方各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这反映出西晋时期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政府鼓励少数民族内迁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 D.内迁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4.下表所示为宋武帝刘裕统治时期的部分政策措施。这些举措
时间 内容
永初元年(420年) 凡大臣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队都需交回朝廷
永初二年(421年) 限制地方官员人数,并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规则选拔人才,并用考试的办法加以甄别
  A.引发了基层组织的混乱 B.加快了全国统一进程
C.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D.冲击了士族门阀政治
 
5.有学者指出,前秦通过抑制氐族贵族集团内部的落后保守势力和强制管理被征服区来强化封建中央集权,使氐族统治者与鲜卑、羌、丁零等族上层贵族和汉族士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最终导致淝水之战失败,北方陷入分裂。该学者意在说明前秦
A.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 B.游牧经济范围不断扩大
C.统治者积极仿效汉朝制度 D.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
  
6.492年,孝文帝下诏将北魏德运从土德改为水德,将原本模糊的前朝接续对象明确为西晋王朝,并认为赵、燕、秦等国都是僭伪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A.变革传统社会习俗 B.彰显政权的正统地位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
 
7.隋朝统一全国后,江南远离中土,素与朝廷关系疏远,地方士族势力和农民起义连绵不绝,朝廷却因“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疲于应付。大运河的开通则使这一行程大大缩短。可见,隋朝开通大运河
A.旨在镇压南方士族反抗 B.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C.有效缓解了士庶族矛盾 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8.下表所示为唐代贞观年间涌现出的治国贤才。这反映出该时期政府的用人理念是
代表人物 长孙无忌、杜如晦、 李靖 萧瑀、虞世南、 褚遂良 程知节(原名 程咬金)、马周 王珪、魏征、韦挺
人物来源 关陇贵族 江东士族 山东庶族 李建成部下
  A.相互制衡 B.德才兼备 C.兼容并包 D.知人善任
  
9.曲辕犁是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农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改进的轻便型生产工具,而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A.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社会转型 B.政府关注边疆地区的农业发展
C.民族交融带动了农业技术交流 D.先进农耕技术向边远地区传播
  
10.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施行,使一些失意的庶族寒俊或高门士子厌倦、厌恶官场争斗,他们辞官回家,潜心学术,授徒讲学,门徒多以数百、数千计,使得诫子书、家训等教育专著大量问世。这表明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施行
A.保证了士族对政权的垄断 B.形成了崇尚门第的社会风气
C.客观上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D.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
 
11.唐代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中央机构以及各州县刺史、县令等地方官职,唐玄宗以后,在行政系统以外并能影响唐代政治的翰林学士也都为进士出身者所把持。这反映出科举制
A.改善了国家的吏治状况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提升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D.维护了官员选拔的公平
 
12.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和皇帝同百官议政,政事堂会议的议政范围涉及封建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皇位继承问题、国运大事等,政事堂会议是负有决策和指导之责的高级国务会议。这一举措
A.致力于避免决策失误 B.对皇权构成相应制约
C.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D.增进了政治的开明性
  
13.唐代两税法以贫富为差,将租庸调中所需要征收的谷物、布匹等换成了征收等量的钱财,王公贵族、僧侣等群体不再享受免税的特权,宽松的政策为农民从事多样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可见,两税法的实施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导致了赋税征收的混乱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14.在《唐本草》的编写过程中,参加编纂的有文史书籍的人员,也有管理药物的官员,还有太医令等,共20余人;编写时朝廷下令,征集全国各地所产药材的标本,并按标本绘制药图,编写图经。据此可知
A.唐朝医药学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B.唐朝重视医药学知识的系统发展
C.政府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D.政府参与避免了医学文献的遗漏
  
15.下表中的史实反映的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之一是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
唐→日本 鉴真 东渡传播佛法 对日本佛教产生很大影响
  A.双向交流,互有借鉴 B.宗教为主,传习佛法
C.宗教搭台,凸显政治 D.国力强盛,政府支持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西周末年,中国社会“私”观念兴起,至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最活跃的因素,进入社会生活各方面。“私”观念的活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变革,对当时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新的小农经济结构的建立、商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关系的改组等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一致将“私”视为罪魁祸首而进行猛烈批判,导致“立公灭私”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私”在社会政治公共理性中无立锥之地。
——摘编自陈春会《春秋战国社会转型与“私”观念的发展》
材料二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战争给当时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破坏的同时,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因此,消除封建割据混乱的政治局面,实现全国大一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战国七雄格局下,关东六国虽然也曾进行过一些政治改革,但改革极不彻底,基本上是由贵族掌权,阶级矛盾尖锐,国力薄弱。秦国在商鞅主持下的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得到巩固,至昭王(前306~前251年在位)时,秦国的疆土面积已远远超过关东六国所剩疆土面积的总和。至此,由秦来实现全国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武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私”观念活跃的条件和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实现全国大一统的原因。(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中,曹操起于兖州,后屯兵积谷,招贤纳士,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北方基本完成统一大业。东汉末年,南方战乱相对较少,人口数量和经济地位与北方相比有所上升。孙权继父兄基业,聚集忠良豪杰,进据江东,知人善用,力求向外发展。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荆州,却被孙刘联军打败于赤壁。由于损失惨重,曹操一时难以再聚集重兵进行决战,只好任由南方处于独立状态。在此情况下,刘备借机向益州发展,并与孙权结盟共同对付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
——摘编自王恩涌、曹诗图《魏、蜀、吴三国时代的政治地理战略分析》
材料二 北魏前期,南北之间的战争最初属于边境冲突。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改制,统治重心移至中原,北魏政权也向中原式王朝迈进,北魏在与南朝通使中注重文物典制的输入,南北朝的冲突向统一战争转变。北魏分裂后,步入后三国时代。东魏为全力与西魏争胜,积极促成与萧梁聘使相通,并争取使后者断绝与西魏的交往。而在东魏与萧梁的频繁往来中,双方均自居正统并交锋激烈。南北朝后期三国鼎立时,北方关中、关东和江南三大地域出现了向心力与文化认同。
——摘编自姚宏杰《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政治关系演变的积极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国时期政权之间关系的认识。(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损政之道一也。”当唐太宗看到来来往往的应试者进入科举考场,他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摘编自[唐]房玄龄《晋书》
材料二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尚书省(执行机构,行政的实际总汇),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
——唐太宗
材料三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每年为国家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摘编自[后晋]刘煦《旧唐书·食货志上》
围绕唐朝的制度变革,提取一则或多则史料中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文艺作品通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真实历史)的看法,所以对当时的历史有所反映。因此,任何一种文艺作品,就其基本性质和职能来说,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或升华。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吐蕃地方政权几乎始终与之伴随。唐代中原汉地许多政客、将领、文人使者等所创作的诗歌、散文、绘画等文艺作品都提到了神秘而著名的“吐蕃”。
《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代表作之一。画卷右边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松赞干布的宰相),后为通译者。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禄东赞诚挚谦恭,持重有礼;年轻的宫女天真活泼,各具特点。禄东赞和唐太宗等人在民族气质上的差别也在其中有所表现。该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步辇图》反映的历史背景、史实和研究价值。
 第二套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影响,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意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与科技的多元特征,等等
滚动考查点 先秦法家思想,汉初休养生息,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1、15、17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即人天生都有惰性,强调在国家治理中道德约束的作用有限,只有通过健全制度,贯彻执行相对应的“法”,才能够采取合理方式约束人的行为与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的法家
A.因实用性而受到诸侯国推崇
B.反思了儒家的德治理念
C.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行为准则
D.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解析:根据材料“道德约束的作用有限”“贯彻执行相对应的‘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的法家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反思了儒家的德治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家因实用性而受到诸侯国推崇,排除A项;“较为完整的行为准则”在材料中缺乏依据,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人伦秩序,排除D项。
答案:B
2.《史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而不可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B.中西交通道路的开辟
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D.均输平准政策的推行
  解析:根据材料“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而不可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使经济得以复苏与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
答案:C
3.西晋时期,内迁入关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数甚众,他们逐渐由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也将北方各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这反映出西晋时期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政府鼓励少数民族内迁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 D.内迁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由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向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也接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反映出西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程度的加深,故A项正确。少数民族内迁是否受到政府鼓励,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排除B项;少数民族汉化和内迁民族认同中原文化仅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
答案:A
4.下表所示为宋武帝刘裕统治时期的部分政策措施。这些举措
时间 内容
永初元年(420年) 凡大臣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队都需交回朝廷
永初二年(421年) 限制地方官员人数,并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规则选拔人才,并用考试的办法加以甄别
  A.引发了基层组织的混乱 B.加快了全国统一进程
C.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D.冲击了士族门阀政治
  解析:根据材料“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队都需交回朝廷”“限制地方官员人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庶族地主出身的宋武帝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地方士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冲击了世族门阀政治,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宋武帝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引发了基层组织的混乱”在材料中缺乏依据,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全国统一进程加快和南方地区发展的信息,排除B、C两项。
答案:D
5.有学者指出,前秦通过抑制氐族贵族集团内部的落后保守势力和强制管理被征服区来强化封建中央集权,使氐族统治者与鲜卑、羌、丁零等族上层贵族和汉族士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最终导致淝水之战失败,北方陷入分裂。该学者意在说明前秦
A.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 B.游牧经济范围不断扩大
C.统治者积极仿效汉朝制度 D.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
  解析:根据材料“使氐族统治者与鲜卑、羌、丁零等族上层贵族和汉族士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北方,但其内部民族矛盾复杂,这说明前秦内部各族尚未实现充分交融,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阶级矛盾尖锐的信息,排除A项;游牧经济范围扩大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对汉朝制度的态度,排除C项。
答案:D
6.492年,孝文帝下诏将北魏德运从土德改为水德,将原本模糊的前朝接续对象明确为西晋王朝,并认为赵、燕、秦等国都是僭伪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A.变革传统社会习俗 B.彰显政权的正统地位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
  解析:根据材料“将原本模糊的前朝接续对象明确为西晋王朝”“赵、燕、秦等国都是僭伪王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将北魏民族政权与西晋汉族政权相提并论,意在说明鲜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同源,从而彰显其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变革传统社会习俗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而不是意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孝文帝将赵、燕、秦等国视为僭伪王朝,不利于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排除D项。
答案:B
7.隋朝统一全国后,江南远离中土,素与朝廷关系疏远,地方士族势力和农民起义连绵不绝,朝廷却因“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疲于应付。大运河的开通则使这一行程大大缩短。可见,隋朝开通大运河
A.旨在镇压南方士族反抗 B.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C.有效缓解了士庶族矛盾 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大运河的开通则使这一行程大大缩短”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使运兵行程缩短,加强了对南方反叛势力的镇压,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镇压江南士族反抗是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之一,但其并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有效缓解了士庶族矛盾”夸大了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影响,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B
8.下表所示为唐代贞观年间涌现出的治国贤才。这反映出该时期政府的用人理念是
代表人物 长孙无忌、杜如晦、 李靖 萧瑀、虞世南、 褚遂良 程知节(原名 程咬金)、马周 王珪、魏征、韦挺
人物来源 关陇贵族 江东士族 山东庶族 李建成部下
  A.相互制衡 B.德才兼备 C.兼容并包 D.知人善任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唐太宗所用臣僚来自不同地区、阶层,甚至还有来自敌对阵营的,这说明唐太宗的用人理念是兼容并包,故C项正确。唐太宗的臣僚来自不同地区或阵营并不意味着唐太宗的用人理念是互相制衡,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唐太宗的用人理念是德才兼备和知人善任,排除B、D两项。
答案:C
9.曲辕犁是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农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改进的轻便型生产工具,而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A.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社会转型 B.政府关注边疆地区的农业发展
C.民族交融带动了农业技术交流 D.先进农耕技术向边远地区传播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但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也出现了曲辕犁,这说明先进农耕技术向边远地区传播,故D项正确。先进农耕工具的使用不能说明新的社会转型出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显示政府关注边疆地区农业的信息,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民族交融带动农业技术交流,排除C项。
答案:D
10.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施行,使一些失意的庶族寒俊或高门士子厌倦、厌恶官场争斗,他们辞官回家,潜心学术,授徒讲学,门徒多以数百、数千计,使得诫子书、家训等教育专著大量问世。这表明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施行
A.保证了士族对政权的垄断 B.形成了崇尚门第的社会风气
C.客观上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D.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
  解析:根据材料“授徒讲学,门徒多以数百、数千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在西晋时期主要为家世,这一制度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部分庶族和士族知识分子的授徒讲学、著书立说等行为促进了民间私学教育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虽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形成了崇尚门第的社会风气”和“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两项。
答案:C
11.唐代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中央机构以及各州县刺史、县令等地方官职,唐玄宗以后,在行政系统以外并能影响唐代政治的翰林学士也都为进士出身者所把持。这反映出科举制
A.改善了国家的吏治状况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提升了官员的道德素养 D.维护了官员选拔的公平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进士出身的官员在中央和地方都占有重大比例,这说明科举制选拔了大量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僚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家的吏治状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出身的阶级阶层状况,无法得出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进士科在科举中的重要地位,而非官员道德素养提升,排除C项;仅从进士出身的官员享有的政治地位不能推知科举制维护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排除D项。
答案:A
12.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和皇帝同百官议政,政事堂会议的议政范围涉及封建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皇位继承问题、国运大事等,政事堂会议是负有决策和指导之责的高级国务会议。这一举措
A.致力于避免决策失误 B.对皇权构成相应制约
C.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 D.增进了政治的开明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最高统治阶层和政务中枢机关集体议政的办公制度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增进中央政策的科学性和政治的开明性,故D项正确。集体议政制度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但该制度是否致力于避免决策失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皇权受到制约的信息,排除B项;宰相集体议政制度强调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形成正式决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
答案:D
13.唐代两税法以贫富为差,将租庸调中所需要征收的谷物、布匹等换成了征收等量的钱财,王公贵族、僧侣等群体不再享受免税的特权,宽松的政策为农民从事多样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可见,两税法的实施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导致了赋税征收的混乱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解析:根据材料“征收等量的钱财”“宽松的政策为农民从事多样化经营提供了保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同时,以货币征收赋税的方式也迎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排除D项。国家财政收入得到保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两税法下赋税征收数量和对象明确,排除B项。
答案:C
14.在《唐本草》的编写过程中,参加编纂的有文史书籍的人员,也有管理药物的官员,还有太医令等,共20余人;编写时朝廷下令,征集全国各地所产药材的标本,并按标本绘制药图,编写图经。据此可知
A.唐朝医药学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B.唐朝重视医药学知识的系统发展
C.政府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D.政府参与避免了医学文献的遗漏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在《唐本草》的编纂过程中,参与编写人员多是政府官员,朝廷还下令在全国各地征集药材标本,这说明政府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因此无法得出唐朝医药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结论,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推知唐朝重视医药学知识的系统发展,排除B项;“避免了”的说法夸大了政府的贡献,排除D项。
答案:C
15.下表中的史实反映的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之一是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
唐→日本 鉴真 东渡传播佛法 对日本佛教产生很大影响
  A.双向交流,互有借鉴 B.宗教为主,传习佛法
C.宗教搭台,凸显政治 D.国力强盛,政府支持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在唐朝的对外交流中,玄奘西行取经,学习天竺佛法;鉴真东渡,传播中国佛法,这说明唐朝对外交往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也注重传播本国的本土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显示的是宗教传播和交流,无法据此得出唐朝对外交流以宗教为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唐朝对外交往凸显政治的信息,也不能由材料推知唐朝对外交往受到政府支持,排除C、D两项。
答案: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西周末年,中国社会“私”观念兴起,至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最活跃的因素,进入社会生活各方面。“私”观念的活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变革,对当时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新的小农经济结构的建立、商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关系的改组等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一致将“私”视为罪魁祸首而进行猛烈批判,导致“立公灭私”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私”在社会政治公共理性中无立锥之地。
——摘编自陈春会《春秋战国社会转型与“私”观念的发展》
材料二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战争给当时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破坏的同时,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深,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因此,消除封建割据混乱的政治局面,实现全国大一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战国七雄格局下,关东六国虽然也曾进行过一些政治改革,但改革极不彻底,基本上是由贵族掌权,阶级矛盾尖锐,国力薄弱。秦国在商鞅主持下的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得到巩固,至昭王(前306~前251年在位)时,秦国的疆土面积已远远超过关东六国所剩疆土面积的总和。至此,由秦来实现全国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武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私”观念活跃的条件和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实现全国大一统的原因。(6分)
  答案:(1)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局势的动荡;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3分)
影响:促使统治者进行社会变革;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创造了条件;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6分)
(2)原因: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心理需求;关东六国国力薄弱;秦国改革最为彻底,实力增强,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制度构建相对完善;统治者励精图治,雄才大略。(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中,曹操起于兖州,后屯兵积谷,招贤纳士,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北方基本完成统一大业。东汉末年,南方战乱相对较少,人口数量和经济地位与北方相比有所上升。孙权继父兄基业,聚集忠良豪杰,进据江东,知人善用,力求向外发展。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荆州,却被孙刘联军打败于赤壁。由于损失惨重,曹操一时难以再聚集重兵进行决战,只好任由南方处于独立状态。在此情况下,刘备借机向益州发展,并与孙权结盟共同对付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
——摘编自王恩涌、曹诗图《魏、蜀、吴三国时代的政治地理战略分析》
材料二 北魏前期,南北之间的战争最初属于边境冲突。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改制,统治重心移至中原,北魏政权也向中原式王朝迈进,北魏在与南朝通使中注重文物典制的输入,南北朝的冲突向统一战争转变。北魏分裂后,步入后三国时代。东魏为全力与西魏争胜,积极促成与萧梁聘使相通,并争取使后者断绝与西魏的交往。而在东魏与萧梁的频繁往来中,双方均自居正统并交锋激烈。南北朝后期三国鼎立时,北方关中、关东和江南三大地域出现了向心力与文化认同。
——摘编自姚宏杰《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政治关系演变的积极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国时期政权之间关系的认识。(4分)
  答案:(1)原因: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南方孙权和西南刘备励精图治;孙刘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曹魏政权。(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积极影响:推动了北方政权的封建化;形成了区域认同和文化向心力。(4分)
(3)认识:政权之间的关系与国家实力密切相关;文化理念对政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政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激发政权内部的向心力和文化认同。(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损政之道一也。”当唐太宗看到来来往往的应试者进入科举考场,他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摘编自[唐]房玄龄《晋书》
材料二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尚书省(执行机构,行政的实际总汇),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
——唐太宗
材料三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每年为国家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摘编自[后晋]刘煦《旧唐书·食货志上》
围绕唐朝的制度变革,提取一则或多则史料中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3分)
论述: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取士多以家世门第为标准,庶族寒门子弟很少有机会步入仕途,这既不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不利于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在科举制下,应试者是否通过科举,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这增强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使得广大庶族寒门子弟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很多人通过考试走上了仕途。所以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9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文艺作品通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真实历史)的看法,所以对当时的历史有所反映。因此,任何一种文艺作品,就其基本性质和职能来说,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或升华。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吐蕃地方政权几乎始终与之伴随。唐代中原汉地许多政客、将领、文人使者等所创作的诗歌、散文、绘画等文艺作品都提到了神秘而著名的“吐蕃”。
《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代表作之一。画卷右边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松赞干布的宰相),后为通译者。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禄东赞诚挚谦恭,持重有礼;年轻的宫女天真活泼,各具特点。禄东赞和唐太宗等人在民族气质上的差别也在其中有所表现。该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步辇图》反映的历史背景、史实和研究价值。
  答案:[示例]
历史背景:大唐国泰民安;民族政策开明;各民族友好相处;松赞干布已成功统一吐蕃;等等。(6分)
史实: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官禄东赞。(2分)
研究价值:按照当时阎立本的身份和官职,完全有可能目睹这次历史性的会见,凭直观感受和记忆绘制这幅作品。作品揭示了唐朝时期的民风民俗、民族交融等,是后人研究唐朝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依据,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6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套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2025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