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两汉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点,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7、8、1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大量装饰品遗存,包括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的外观小巧、规范的鸵鸟蛋皮串珠;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的穿孔兽牙坠饰和骨质装饰圆盘;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的大量穿孔兽牙、骨坠等装饰品。这些物品
A.反映了人类转向定居生活
B.承载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
C.凸显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D.体现了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2.《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度已经渐具雏形 B.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
C.部落之间征伐相当频繁 D.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军政
3.商代后期,商王经常派人到一些力量弱小的方国去垦田,把它们由方国部落逐渐变为商王国辖区,使当地人民成为王室田庄的徭役劳动者,最终这些方国被纳入商的王室版图。这反映出当时
A.早期王权政治的发展 B.井田制度遭到破坏
C.农业已成为立国之本 D.国家机构趋向完善
4.西周时期,周王控制了广阔的土地和空间,故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于周的异姓诸侯,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中华民族赖以发祥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主要地区。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 D.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5.下表所示反映了春秋时期部分诸侯会盟的情况。据此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
会盟时间 内容
公元前719年 鲁、宋两国假借“寻宿之盟”,在清地会盟,目的是联合伐卫和郑
公元前713年 鲁、齐、郑等国“会于中丘”,次年“会于时来”,目的是共同“伐宋”和“入许”
公元前700年 鲁国与郑国会盟于武父,“遂及郑师伐宋”
公元前660年 齐国高子到鲁国“来盟”,会盟后,齐桓公开始“存邢救卫”的军事行动
A.事实上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
B.是建立军事联盟的重要手段
C.维持了社会长期的稳定局面
D.使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6.下图为1977年出土于战国中山国君成公墓的银首人俑铜灯,该人俑形象为高颧骨,扁脸庞,浓眉短须,外貌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但却身着右衽(“被发左衽”象征着“戎狄”,而中原民族则着右衽)。
这可用于佐证,战国时期
A.少数民族君主积极推动汉化
B.各国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C.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加深
D.汉族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推广
7.商鞅变法施行十年之后,秦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治理局面得到改善。民众认为变法带来了家庭财富的增加,于是一改变法之初生活发生剧烈改变之时对商君法“不便”的批评,转而称赞商君法“便”。民众态度的转变
A.反映了阶级矛盾的缓和 B.表明了商鞅的爱民立场
C.带有一定功利主义色彩 D.推动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8.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很多有学问的王室官吏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分散于诸侯国或民间,“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这一局面
A.摆脱了官府对学术的控制 B.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
C.促使各地的思想日益趋同 D.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基础
9.研究发现,李斯任丞相时关于其规谏秦始皇、改善统治状况的政绩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他仅充当秦始皇的高级秘书;丞相槐林仅在琅琊刻石中列有姓名,无政绩可寻;丞相王绾因为提出分封主张而被秦始皇否定,从此在政坛销声匿迹。这一状况
A.源于秦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
B.表明秦朝丞相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C.反映丞相制度的设置不合时宜
D.说明历史因时间久远而无法被认知
10.秦朝郡设有守、尉、监等官职,每一个官职都要管理具体的事务。郡下设县,县设令、长等职,可单独治理地方,担任这些职位的官吏分工明确,并且要定期到郡汇报情况,县与郡形成下对上的关系。这表明,秦朝
A.存在地方割据隐患 B.基层组织分工逐渐严密
C.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D.国家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11.秦朝灭亡的原因被后人广泛讨论,其中贾谊提出的因暴而亡观点,主导了两千年来的主流舆论。除此,后人还总结了秦亡的一些其他原因,如法制体系的僵化、权力交接的失败、统治者的迅速腐化、秦军主力分布在南北两线导致国中空虚等。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暴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B.常年对外征战导致秦朝灭亡
C.秦朝灭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D.秦朝灭亡原因尚未形成定论
12.汉文帝认为,“法”是为维护安定、禁止暴虐而设立的,犯法者已被惩处,再牵连其无辜家人, 实不可取,“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 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因此,他下令废除一人犯罪而连及家室的“收孥诸相坐律令”。汉文帝的举措
A.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 B.渗透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C.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D.表明法律权威地位弱化
13.平准丞是汉代大司农的属官。《史记·平准书》记载:“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均天下郡国输敛,贵则粜之,贱则买之,平赋以相准输,归于京都,故命曰‘平准’。”据此可知,该官职的设置
A.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稳定
B.保障了市场商品的充足
C.提高了民众的收入水平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4.《水经注》载, 东汉时期湖阳的一个田庄上“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这折射出东汉时期
A.豪强地主势力的迅猛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C.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
D.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15.汉武帝时期,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专设的官署,除了掌管祭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还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被后人称为乐府诗。由此可知,汉代乐府诗
A.主要流传于社会上层 B.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
C.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 D.成为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鲁迅7岁入私塾读《鉴略》,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书,从中最早接触了大禹的故事。后来,鲁迅又看过图画书《山海经》,对大禹的事迹更加向往。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杭州副都统将军常恩奉旨致祭大禹,影响很大,14岁的鲁迅自然也受其影响。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政府完成重修禹庙,并立《重修大禹陵庙碑》,举行了祭禹的仪式和典礼;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杭州副都统将军常恩又奉旨致祭。鲁迅虽然当时在南京和日本求学,但他后来也听说了这两次祭祀仪式和典礼,对大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摘编自刘家思《坚定的唯物史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论鲁迅
对大禹文化的信仰及其对大禹精神的传播》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大禹的精神,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纵观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非常深刻且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动,甚至可以称之为思想文化的“范式转移”;从“德礼体系”到“道法体系”的推陈出新和跌宕变化,最能体现、概括这种“范式转移”的特质。从政治权力结构层面考察,宗法政治结构的崩坏与王道陵夷、政治失序的困境互为表里,“天下归一”的时代诉求驱动了郡县制代替封建制的进程;从社会结构层面来说,“尊德”与“尚贤”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深刻改变了遵循“尊尊”“贵贵”“亲亲”原则的世袭社会传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十分剧烈,旧的“德礼体系”规定的社会关系已然瓦解,身份社会渐行渐远,“归属性地位”也已被“获得性地位”取代,契约关系似乎已经取代了家族关系,“反传统的趋势”亦越来越明显;从思想史角度分析,“道的突破”既代表了哲学时代的降临,也意味着“德的时代”的落幕,“王官失守”“处士横议”从侧面反映了“礼崩乐坏”“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严峻困局。
——摘编自郑开《道法之间:黄老政治哲学的思想空间》
请任选一个角度,以“春秋战国的巨变”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秦国故地四塞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商、手工业等都非常发达,其因此富甲天下。而齐、燕两国的土地在九州中只属于第三等,楚国的土地则低洼潮湿,在九州中属于第八等。另外,商鞅变法在当时战国七雄的社会变革中最彻底、最深入,使得秦国的综合实力很快地就超过了其他诸国。战国时期,六国曾多次合纵攻秦,但多为秦国所败,即使偶尔胜秦,也只是在函谷关外,而从未攻入秦国的腹地。为了解决本土地广人少、耕种土地和对外作战相互矛盾的问题,秦国还采取优惠政策主动招来三晋之民到秦国耕种土地。被迁、被招至秦地之民乐而忘返,贫苦民众又纷纷入秦,从而形成人心向秦的局面。
——摘编自孙斌来《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
材料二 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整理并将小篆确定为全国范围内的规范文字;以商鞅变法期间建立的度量衡制度作为标准在全国推行,规定所有造车都要宽六尺,用相同的轨道;将原六国形状、轻重、大小都不同的货币废除,将黄金作为上币,方孔圆形铜钱作为下币。秦朝还在边疆地区推行道制管理体制,开创了推行羁縻和土司制度的先河。秦不仅推行郡县制,还基于各民族、各地区历史进程发展和社会性质各异的情况,在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聚集的地区设置和县级地方政府类似的“道”,为巩固多民族国家以及推动各民族发展提供便利。按历史记载,秦国人善于开发、利用自然,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效率,这是生产方式的创新,也是促使生产力进步的关键。
——摘编自任家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价值及地理条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战国时期秦国与六国的不同。(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价值。(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汉武帝总结西汉初以来推行郡县制的经验教训,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建议,下令诸侯王将一部分土地分割给非嫡长子弟,这对巩固郡县制度和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汉武帝又铲除了南方和西北割据势力,把郡县制进一步推行到全国各地。汉武帝独揽大权,九卿常常不通过丞相直接向皇帝奏事。这就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集权。在地方,汉武帝恢复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使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更完善。另外,汉武帝针对汉匈战线长以及匈奴骑兵惯搞突然袭击制定了积极防御和主动进攻相结合的军事方针。在战略战术上,他把秦以来的边境自卫战发展为追击战和歼灭战,以便深入敌后直捣匈奴的老巢,从而根除战争隐患。
——摘编自孙睿紫《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二 汉初诸帝忍辱负重,休养生息,到武帝复五世之仇,击败匈奴,维护主权、疆域、民族统一,历史将警告外部势力:纵使你可一时扰乱中国统一的步伐,却无法阻断其最终进程。汉武帝对匈奴主要进行武力征讨,对西南夷则主要实行招徕政策,具体是征还是徕则因应形势,灵活运用,对今天实现和巩固国家军事统一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汉武帝在汉族聚居区强力推行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因俗而治”及屯田,这对当前如何解决中央与地区的关系,实现政治统一依然有重要价值。自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这也是中华民族虽有短暂的分裂,但最终仍走向统一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徐平华《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为推进国家大一统实施的政策,并概述其历史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大一统”理念的当代价值。(6分)
第一套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两汉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点,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7、8、1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大量装饰品遗存,包括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的外观小巧、规范的鸵鸟蛋皮串珠;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的穿孔兽牙坠饰和骨质装饰圆盘;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的大量穿孔兽牙、骨坠等装饰品。这些物品
A.反映了人类转向定居生活
B.承载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
C.凸显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D.体现了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解析:根据材料“外观小巧、规范的鸵鸟蛋皮串珠”“穿孔兽牙坠饰和骨质装饰圆盘”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装饰品遗存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活动的见证,故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转向定居生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性,而非统一性,排除C项;“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2.《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度已经渐具雏形 B.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
C.部落之间征伐相当频繁 D.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军政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咸来宾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时期的各氏族部落都要服从黄帝命令,他们之间地位并不平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故B项正确。此时并未出现分封制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表明部落之间征伐频繁,排除C项;此时中央并未直接控制地方军政,排除D项。
答案:B
3.商代后期,商王经常派人到一些力量弱小的方国去垦田,把它们由方国部落逐渐变为商王国辖区,使当地人民成为王室田庄的徭役劳动者,最终这些方国被纳入商的王室版图。这反映出当时
A.早期王权政治的发展 B.井田制度遭到破坏
C.农业已成为立国之本 D.国家机构趋向完善
解析:根据材料“使当地人民成为王室田庄的徭役劳动者,最终这些方国被纳入商的王室版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后期,地方方国的独立性遭到严重削弱,王权的加强使王室版图得到扩大,这反映出早期王权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排除B项;农业的重要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王权加强并不能表明国家机构趋向完善,排除D项。
答案:A
4.西周时期,周王控制了广阔的土地和空间,故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于周的异姓诸侯,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中华民族赖以发祥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主要地区。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 D.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将地方进行了区域划分,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政治管理,带有政区划分的性质,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并未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排除B项;各地间经济文化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答案:C
5.下表所示反映了春秋时期部分诸侯会盟的情况。据此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
会盟时间 内容
公元前719年 鲁、宋两国假借“寻宿之盟”,在清地会盟,目的是联合伐卫和郑
公元前713年 鲁、齐、郑等国“会于中丘”,次年“会于时来”,目的是共同“伐宋”和“入许”
公元前700年 鲁国与郑国会盟于武父,“遂及郑师伐宋”
公元前660年 齐国高子到鲁国“来盟”,会盟后,齐桓公开始“存邢救卫”的军事行动
A.事实上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
B.是建立军事联盟的重要手段
C.维持了社会长期的稳定局面
D.使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会盟大都带有通过建立军事联盟以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的目的,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并未出现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项;春秋时期并未出现社会长期稳定的局面,排除C项;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
答案:B
6.下图为1977年出土于战国中山国君成公墓的银首人俑铜灯,该人俑形象为高颧骨,扁脸庞,浓眉短须,外貌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但却身着右衽(“被发左衽”象征着“戎狄”,而中原民族则着右衽)。
这可用于佐证,战国时期
A.少数民族君主积极推动汉化
B.各国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C.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加深
D.汉族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推广
解析:根据材料“外貌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但却身着右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人俑为北方少数民族形象,但在着装上却表现出中原民族服饰习惯,这体现出战国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故C项正确。仅由材料无法得知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推动汉化上采取了积极态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国间的战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汉族生产生活方式,排除D项。
答案:C
7.商鞅变法施行十年之后,秦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治理局面得到改善。民众认为变法带来了家庭财富的增加,于是一改变法之初生活发生剧烈改变之时对商君法“不便”的批评,转而称赞商君法“便”。民众态度的转变
A.反映了阶级矛盾的缓和 B.表明了商鞅的爱民立场
C.带有一定功利主义色彩 D.推动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众在感受到商鞅变法带来的成效后,对其的态度由反对转变为赞成,体现出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民众对商鞅变法态度的转变与阶级矛盾的缓和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商鞅的爱民立场,排除B项;“推动了社会形态的转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C
8.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很多有学问的王室官吏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分散于诸侯国或民间,“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形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这一局面
A.摆脱了官府对学术的控制 B.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
C.促使各地的思想日益趋同 D.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周王室衰微的背景下,大量服务于周王室的知识分子分散到地方谋生,这有利于传播知识文化,为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基础,故D项正确。“摆脱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提升无关,排除B项;“思想日益趋同”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答案:D
9.研究发现,李斯任丞相时关于其规谏秦始皇、改善统治状况的政绩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他仅充当秦始皇的高级秘书;丞相槐林仅在琅琊刻石中列有姓名,无政绩可寻;丞相王绾因为提出分封主张而被秦始皇否定,从此在政坛销声匿迹。这一状况
A.源于秦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
B.表明秦朝丞相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C.反映丞相制度的设置不合时宜
D.说明历史因时间久远而无法被认知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背景下,丞相的存在感很低,史书对其的记载也较少,故A项正确。“秦朝丞相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丞相制度的设置不合时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历史因时间久远而无法被认知”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答案:A
10.秦朝郡设有守、尉、监等官职,每一个官职都要管理具体的事务。郡下设县,县设令、长等职,可单独治理地方,担任这些职位的官吏分工明确,并且要定期到郡汇报情况,县与郡形成下对上的关系。这表明,秦朝
A.存在地方割据隐患 B.基层组织分工逐渐严密
C.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D.国家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解析:根据材料“每一个官职都要管理具体的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置了较为全面的地方管理体制,对下层官员进行了较为严密的监察,故D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基层组织分工逐渐严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地方行政效率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答案:D
11.秦朝灭亡的原因被后人广泛讨论,其中贾谊提出的因暴而亡观点,主导了两千年来的主流舆论。除此,后人还总结了秦亡的一些其他原因,如法制体系的僵化、权力交接的失败、统治者的迅速腐化、秦军主力分布在南北两线导致国中空虚等。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暴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B.常年对外征战导致秦朝灭亡
C.秦朝灭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 D.秦朝灭亡原因尚未形成定论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世人的观点众多,这可用来说明秦朝灭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故C项正确。暴政和对外征战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并不能完整地概括材料,排除A、B两项;材料表明秦朝灭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这并不能理解为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尚未形成定论,排除D项。
答案:C
12.汉文帝认为,“法”是为维护安定、禁止暴虐而设立的,犯法者已被惩处,再牵连其无辜家人, 实不可取,“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 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因此,他下令废除一人犯罪而连及家室的“收孥诸相坐律令”。汉文帝的举措
A.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 B.渗透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C.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D.表明法律权威地位弱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反对以严刑峻法治国,强调教化民众,其举措渗透了以德治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平民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汉文帝这一举措施有利于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排除C项;材料与法律权威地位弱化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13.平准丞是汉代大司农的属官。《史记·平准书》记载:“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均天下郡国输敛,贵则粜之,贱则买之,平赋以相准输,归于京都,故命曰‘平准’。”据此可知,该官职的设置
A.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稳定
B.保障了市场商品的充足
C.提高了民众的收入水平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准丞可以协调物资的供应,避免物价的大幅波动,客观上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稳定,故A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该官职的设置与提高民众收入无关,排除C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答案:A
14.《水经注》载, 东汉时期湖阳的一个田庄上“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这折射出东汉时期
A.豪强地主势力的迅猛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C.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
D.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解析: 根据材料“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豪强地主庄园所占土地很多,规模很大,经济独立,而且具有一定的武装,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田庄经济的发展,而非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地主势力强大,而不是国力强盛和社会财富充裕,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豪强地主和平民财富的比较,无法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排除D项。
答案:A
15.汉武帝时期,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专设的官署,除了掌管祭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还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被后人称为乐府诗。由此可知,汉代乐府诗
A.主要流传于社会上层 B.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
C.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 D.成为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
解析: 根据材料“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很多乐府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乐府诗的流传范围,排除A、C两项;D项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鲁迅7岁入私塾读《鉴略》,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书,从中最早接触了大禹的故事。后来,鲁迅又看过图画书《山海经》,对大禹的事迹更加向往。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杭州副都统将军常恩奉旨致祭大禹,影响很大,14岁的鲁迅自然也受其影响。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政府完成重修禹庙,并立《重修大禹陵庙碑》,举行了祭禹的仪式和典礼;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杭州副都统将军常恩又奉旨致祭。鲁迅虽然当时在南京和日本求学,但他后来也听说了这两次祭祀仪式和典礼,对大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摘编自刘家思《坚定的唯物史观和强烈的文化自信——论鲁迅
对大禹文化的信仰及其对大禹精神的传播》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大禹的精神,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大禹精神在中国影响深远。(2分)
论述:大禹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随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和小农经济的发展,大禹崇拜逐渐形成社会风气并受到政府的重视。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大禹作为中国古代圣王,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道德精神,建功立业的政治成就,都符合儒家传统的圣王标准。在秦汉大一统中央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大禹崇拜起到了加强政治正统性和政治凝聚力的作用,故历代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对大禹的祭祀。(4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开发,小农经济得到充分发展;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漕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使得大禹崇拜带有风调雨顺、河清海晏等思想寄托,所以大禹崇拜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重视。(4分)
综上所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大禹精神在中国影响深远。(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纵观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非常深刻且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动,甚至可以称之为思想文化的“范式转移”;从“德礼体系”到“道法体系”的推陈出新和跌宕变化,最能体现、概括这种“范式转移”的特质。从政治权力结构层面考察,宗法政治结构的崩坏与王道陵夷、政治失序的困境互为表里,“天下归一”的时代诉求驱动了郡县制代替封建制的进程;从社会结构层面来说,“尊德”与“尚贤”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深刻改变了遵循“尊尊”“贵贵”“亲亲”原则的世袭社会传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十分剧烈,旧的“德礼体系”规定的社会关系已然瓦解,身份社会渐行渐远,“归属性地位”也已被“获得性地位”取代,契约关系似乎已经取代了家族关系,“反传统的趋势”亦越来越明显;从思想史角度分析,“道的突破”既代表了哲学时代的降临,也意味着“德的时代”的落幕,“王官失守”“处士横议”从侧面反映了“礼崩乐坏”“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严峻困局。
——摘编自郑开《道法之间:黄老政治哲学的思想空间》
请任选一个角度,以“春秋战国的巨变”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1分)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以此为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血缘关系式微而渐趋崩溃。分封制的崩溃加速了诸侯的成长,使王室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各诸侯国为了能够脱颖而出纷纷变法。为了适应富国强兵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使任命制取代了世袭制,君主集权的专制制度取代了贵族分权的封建制度。(11分)
总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加速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形成,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秦国故地四塞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商、手工业等都非常发达,其因此富甲天下。而齐、燕两国的土地在九州中只属于第三等,楚国的土地则低洼潮湿,在九州中属于第八等。另外,商鞅变法在当时战国七雄的社会变革中最彻底、最深入,使得秦国的综合实力很快地就超过了其他诸国。战国时期,六国曾多次合纵攻秦,但多为秦国所败,即使偶尔胜秦,也只是在函谷关外,而从未攻入秦国的腹地。为了解决本土地广人少、耕种土地和对外作战相互矛盾的问题,秦国还采取优惠政策主动招来三晋之民到秦国耕种土地。被迁、被招至秦地之民乐而忘返,贫苦民众又纷纷入秦,从而形成人心向秦的局面。
——摘编自孙斌来《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
材料二 秦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整理并将小篆确定为全国范围内的规范文字;以商鞅变法期间建立的度量衡制度作为标准在全国推行,规定所有造车都要宽六尺,用相同的轨道;将原六国形状、轻重、大小都不同的货币废除,将黄金作为上币,方孔圆形铜钱作为下币。秦朝还在边疆地区推行道制管理体制,开创了推行羁縻和土司制度的先河。秦不仅推行郡县制,还基于各民族、各地区历史进程发展和社会性质各异的情况,在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聚集的地区设置和县级地方政府类似的“道”,为巩固多民族国家以及推动各民族发展提供便利。按历史记载,秦国人善于开发、利用自然,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效率,这是生产方式的创新,也是促使生产力进步的关键。
——摘编自任家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价值及地理条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战国时期秦国与六国的不同。(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价值。(6分)
答案:(1)不同:秦国的地理环境优于六国中的任何一国,秦土地肥沃,而其余六国土地质量差;秦国商鞅变法比六国更为彻底;秦国凭借函谷关的地理优势,基本实力从未受损,但六国缺乏地理屏障;秦通过移民政策,达到了富国强兵、削弱六国的目的,而六国的民众多向往秦国。(8分)
(2)历史价值: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的统一,开创并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开创了边疆治理新体制,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了借鉴;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形成由实用到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汉武帝总结西汉初以来推行郡县制的经验教训,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建议,下令诸侯王将一部分土地分割给非嫡长子弟,这对巩固郡县制度和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汉武帝又铲除了南方和西北割据势力,把郡县制进一步推行到全国各地。汉武帝独揽大权,九卿常常不通过丞相直接向皇帝奏事。这就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集权。在地方,汉武帝恢复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使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更完善。另外,汉武帝针对汉匈战线长以及匈奴骑兵惯搞突然袭击制定了积极防御和主动进攻相结合的军事方针。在战略战术上,他把秦以来的边境自卫战发展为追击战和歼灭战,以便深入敌后直捣匈奴的老巢,从而根除战争隐患。
——摘编自孙睿紫《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二 汉初诸帝忍辱负重,休养生息,到武帝复五世之仇,击败匈奴,维护主权、疆域、民族统一,历史将警告外部势力:纵使你可一时扰乱中国统一的步伐,却无法阻断其最终进程。汉武帝对匈奴主要进行武力征讨,对西南夷则主要实行招徕政策,具体是征还是徕则因应形势,灵活运用,对今天实现和巩固国家军事统一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汉武帝在汉族聚居区强力推行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因俗而治”及屯田,这对当前如何解决中央与地区的关系,实现政治统一依然有重要价值。自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这也是中华民族虽有短暂的分裂,但最终仍走向统一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徐平华《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为推进国家大一统实施的政策,并概述其历史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大一统”理念的当代价值。(6分)
答案:(1)政策:打击分裂割据势力,进一步巩固郡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选贤任能;消除四周威胁,扩大疆域;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5分)
历史意义:政治方面促进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周边地区和国外的传播;促进了民族发展与交融,各民族的融合使中国的文明、文化更加丰富而又博大精深。(4分)
(2)当代价值:“大一统”思想是警告外部势力勿要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与阻碍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有力武器;对匈奴和西南夷的不同处理,告诫我们既要加强军队建设,也要借用外交、经济等各种非武力手段应对外部势力挑衅;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的策略和对当前如何解决中央与地区的关系,实现政治统一有重要价值;“尊崇儒术”的统一思想,对我们如何反对分裂,维护与巩固国家统一有重要价值和启示。(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套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解析) 2025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