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七下·南皮期中)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是在(  )
A.杨坚时期 B.杨广时期 C.李世民时期 D.武则天时期
2.(2024七下·南皮期中)《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
①政府注重发展经济 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加强中央集权 ④南北分裂局面的消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24七下·南皮期中)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其中哪个王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商人到中国经商,其还仿制唐朝的政治制度(  )
A.日本 B.新罗 C.渤海国 D.回纶
4.(2024七下·南皮期中)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唐朝出现了几个盛世局面。下列有关唐盛世局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吏治相对清明,选贤任能 ②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③经济发展快速,民族交融加深 ④唐诗题材丰富,名家辈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4七下·南皮期中)建隆三年(962年)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了一块誓碑,其中有一条誓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赵匡胤对赵普说:“朕欲选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这种思想促进哪种政策形成(  )
A.文化教育 B.重文轻武 C.分化事权 D.中央集权
6.(2024七下·南皮期中)学校的历史主题栏有下列题目,要求学生填写主题,下列哪个比较恰当(  )
主题 □□□□
(一)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二) 鼓励垦荒,发展农业
(三) 创制本国文字
(四) 定都兴庆府
A.隋朝建立 B.辽国建立 C.西夏建立 D.北宋建立
7.(2024七下·南皮期中)右图货币或符牌与哪些民族有关(  )
A.汉族和蒙古族 B.契丹族和党项族
C.党项族和女真族 D.女真族和蒙古族
8.(2024七下·南皮期中)评书《杨家将》广为流传。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在北宋宋太宗时期北方契丹族的政权日益强大,不断侵略北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抗击_的事迹(  )
A.辽国 B.西夏国 C.金国 D.蒙古国
9.(2024七下·南皮期中)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岳飞传》讲述的是岳飞从一个贫家子弟成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最后含冤致死可歌可泣的一生,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岳飞领导岳家军抗击了哪个民族的侵略(  )
A.党项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10.(2024七下·南皮期中)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主要表现有(  )
①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十分有名
③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④河北定窑的瓷器别致美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24七下·南皮期中)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12.(2024七下·南皮期中)下列中国的封建王朝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隋朝 唐朝 秦朝 北宋 B.隋朝 唐朝 北宋 元朝
C.唐朝 北宋 秦朝 元朝 D.隋朝 北宋 唐朝 南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4分,14题10分,15题12分,共36分)
13.(2024七下·南皮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出现勃勃生机。1247年,蒙古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在凉州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400多年的混乱局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揭开了西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见证,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
材料二 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徙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唐朝时代主要用什么方法加强与吐蕃友好关系。
(2)凉州会盟后,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的是哪个部门?有何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并分别从政治和民族关系角度分析其影响。
14.(2024七下·南皮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上(宋太祖)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材料二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汉唐两代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这一教训,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警醒着赵宋君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唐朝中期以后的“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指的是哪种现象。八世纪中期出现哪场动乱?有何后果?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的教训,在中央分别从军事和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5.(2024七下·南皮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唐纺织业发展很快,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技术进步。诗人白居易以《缭绫》为题作过详细描述,“缭绫织成费功绩”,“春衣一对直千金”。
材料二 宋代商业非常繁荣,黄河、长江及运河兴起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见开设的店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都市的贸易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1)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唐朝纺织业哪种工艺水平最高?其典型代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乡镇新的商业区在当时有何称呼?概括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得益于哪些因素?
(3)工商业的发展,使货币的需求量大增,金属货币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就发明了哪种新的货币促进商贸的快速发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C符合题意;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排除A;
隋炀帝杨广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排除B;
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贞观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答案】A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一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在位时,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消除南北分裂局面。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
BCD不全面,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巩固统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B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新罗仿效唐朝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在民间广为流传,B符合题意;
日本不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排除A;
渤海国在东北地区,不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排除C;
回纥唐朝北方地区,不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4.【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当时吏治相对清明,选贤任能,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艺水平最高,经济发展快速,民族交融加深,唐诗题材丰富,名家辈出。①②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
ABC不全面,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盛世局面。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唐朝盛世局面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朕欲选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结合所学可知,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废立皇帝、改朝换代的教训,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力,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思想,B符合题意;
题干重在强调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与文化教育无关,排除A;
题干重在强调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与分化事权无关,排除C;
题干重在强调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不是中央集权的形成,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文轻武政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重文轻武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C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C符合题意;
隋朝都城是大兴,排除A;
辽国都城是上京临潢府,排除B;
北宋都城是东京,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夏建立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B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是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和西夏符牌。契丹货币与契丹族有关,西夏货币和西夏符牌与党项族有关,B符合题意;
契丹货币与契丹族有关,西夏货币和西夏符牌与党项族有关,与汉族、蒙古族无关,排除A;
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抗辽的动人事迹,A符合题意;
西夏国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排除B;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排除C;
蒙古国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宋与辽的和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北宋与辽和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B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南宋建立后,金军经常南下骚扰,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组建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在圆城大战中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领导岳家军抗击的女真族的侵略,B符合题意;
岳飞抗击的金军,与党项族无关,排除A;
契丹族建立的辽与南宋不存在并存,排除C;
蒙古族与岳飞抗金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岳飞抗金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尤为突出。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十分有名;宋代南方造船业发达,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①②③是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繁荣的主要表现,A符合题意;
河北在我国北方地区,不属于南方,④说法错误,排除包含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经济发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宋朝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C符合题意;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行省制度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行省制度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B符合题意;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比隋朝、唐朝早,排除 AC;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朝代更替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3.【答案】(1)方法:和亲;史实: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2)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措施:将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把大批汉人、蒙古人等迁入西夏故地。影响:政治:使元朝加强了对西夏的控制、巩固了统治;民族: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依据材料一“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出现勃勃生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
(2)本题考查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凉州会盟后,元政府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西藏;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中央设宣政院,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本题考查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根据材料二“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徒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概括可知,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是将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把大批汉人、蒙古人等迁入西夏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使元朝加强了对西夏的控制、巩固了统治;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
故答案为:
(1)方法:和亲;史实: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2)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措施:将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把大批汉人、蒙古人等迁入西夏故地。影响:政治:使元朝加强了对西夏的控制、巩固了统治;民族: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对西藏、西夏地区的管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4.【答案】(1)现象:部分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动乱:安史之乱;后果:唐朝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
【知识点】安史之乱;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知识。根据材料一“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期以后的“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指的是部分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八世纪中期出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本题考查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知识。根据材料二“‘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汉唐两代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这一教训,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警醒着赵宋君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的教训,在中央从军事方面采取了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政治方面采取了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1)现象:部分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动乱:安史之乱;后果:唐朝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
【点评】本题考查安史之乱、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5.【答案】(1)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是典型代表
(2)草市;城市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人口增长、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
(3)交子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手工业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唐纺织业发展很快,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技术进步……”可知,唐朝纺织业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典型代表是蜀锦。
(2)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知识。依据材料二“宋代商业非常繁荣,黄河、长江及运河兴起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见开设的店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都市的贸易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镇新的商业区在当时称为“草市”。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人口增长、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等因素。
(3)本题考查交子。工商业的发展,使货币的需求量大增,金属货币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促进商贸的快速发展。
故答案为:
(1)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是典型代表。
(2)草市;城市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人口增长、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
(3)交子。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手工业、宋朝商业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七下·南皮期中)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是在(  )
A.杨坚时期 B.杨广时期 C.李世民时期 D.武则天时期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C符合题意;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排除A;
隋炀帝杨广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排除B;
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贞观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2.(2024七下·南皮期中)《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隋初“国计之富”主要得益于(  )
①政府注重发展经济 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③加强中央集权 ④南北分裂局面的消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开皇十二年(592年)‘库藏皆满’,开皇一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但供五六十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在位时,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消除南北分裂局面。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
BCD不全面,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巩固统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4七下·南皮期中)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其中哪个王朝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商人到中国经商,其还仿制唐朝的政治制度(  )
A.日本 B.新罗 C.渤海国 D.回纶
【答案】B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新罗仿效唐朝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在民间广为流传,B符合题意;
日本不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排除A;
渤海国在东北地区,不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排除C;
回纥唐朝北方地区,不属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4.(2024七下·南皮期中)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唐朝出现了几个盛世局面。下列有关唐盛世局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吏治相对清明,选贤任能 ②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③经济发展快速,民族交融加深 ④唐诗题材丰富,名家辈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当时吏治相对清明,选贤任能,以蜀锦为代表的丝织工艺水平最高,经济发展快速,民族交融加深,唐诗题材丰富,名家辈出。①②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
ABC不全面,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盛世局面。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唐朝盛世局面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5.(2024七下·南皮期中)建隆三年(962年)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了一块誓碑,其中有一条誓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赵匡胤对赵普说:“朕欲选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这种思想促进哪种政策形成(  )
A.文化教育 B.重文轻武 C.分化事权 D.中央集权
【答案】B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朕欲选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结合所学可知,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废立皇帝、改朝换代的教训,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军官的权力,以文人代替武将出任地方官,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思想,B符合题意;
题干重在强调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与文化教育无关,排除A;
题干重在强调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与分化事权无关,排除C;
题干重在强调重文轻武政策的形成,不是中央集权的形成,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文轻武政策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重文轻武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2024七下·南皮期中)学校的历史主题栏有下列题目,要求学生填写主题,下列哪个比较恰当(  )
主题 □□□□
(一)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
(二) 鼓励垦荒,发展农业
(三) 创制本国文字
(四) 定都兴庆府
A.隋朝建立 B.辽国建立 C.西夏建立 D.北宋建立
【答案】C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C符合题意;
隋朝都城是大兴,排除A;
辽国都城是上京临潢府,排除B;
北宋都城是东京,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夏建立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4七下·南皮期中)右图货币或符牌与哪些民族有关(  )
A.汉族和蒙古族 B.契丹族和党项族
C.党项族和女真族 D.女真族和蒙古族
【答案】B
【知识点】契丹族与党项族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是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和西夏符牌。契丹货币与契丹族有关,西夏货币和西夏符牌与党项族有关,B符合题意;
契丹货币与契丹族有关,西夏货币和西夏符牌与党项族有关,与汉族、蒙古族无关,排除A;
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2024七下·南皮期中)评书《杨家将》广为流传。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在北宋宋太宗时期北方契丹族的政权日益强大,不断侵略北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抗击_的事迹(  )
A.辽国 B.西夏国 C.金国 D.蒙古国
【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抗辽的动人事迹,A符合题意;
西夏国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排除B;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排除C;
蒙古国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北宋与辽的和战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北宋与辽和战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4七下·南皮期中)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岳飞传》讲述的是岳飞从一个贫家子弟成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最后含冤致死可歌可泣的一生,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岳飞领导岳家军抗击了哪个民族的侵略(  )
A.党项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答案】B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南宋建立后,金军经常南下骚扰,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组建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在圆城大战中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领导岳家军抗击的女真族的侵略,B符合题意;
岳飞抗击的金军,与党项族无关,排除A;
契丹族建立的辽与南宋不存在并存,排除C;
蒙古族与岳飞抗金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岳飞抗金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2024七下·南皮期中)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主要表现有(  )
①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十分有名
③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④河北定窑的瓷器别致美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尤为突出。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十分有名;宋代南方造船业发达,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①②③是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繁荣的主要表现,A符合题意;
河北在我国北方地区,不属于南方,④说法错误,排除包含④的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宋朝经济发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宋朝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2024七下·南皮期中)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C符合题意;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行省制度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行省制度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2024七下·南皮期中)下列中国的封建王朝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隋朝 唐朝 秦朝 北宋 B.隋朝 唐朝 北宋 元朝
C.唐朝 北宋 秦朝 元朝 D.隋朝 北宋 唐朝 南宋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B符合题意;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比隋朝、唐朝早,排除 AC;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朝代更替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4分,14题10分,15题12分,共36分)
13.(2024七下·南皮期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出现勃勃生机。1247年,蒙古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在凉州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400多年的混乱局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揭开了西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见证,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
材料二 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徙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唐朝时代主要用什么方法加强与吐蕃友好关系。
(2)凉州会盟后,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的是哪个部门?有何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并分别从政治和民族关系角度分析其影响。
【答案】(1)方法:和亲;史实: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2)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措施:将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把大批汉人、蒙古人等迁入西夏故地。影响:政治:使元朝加强了对西夏的控制、巩固了统治;民族: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依据材料一“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出现勃勃生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
(2)本题考查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凉州会盟后,元政府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西藏;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中央设宣政院,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本题考查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根据材料二“西夏人对蒙古军队的顽强抵抗,仍使蒙古统治者记忆犹新……于是便采取措施,把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或徒居内地与汉民族杂居耕种,从事手工业;或远发边地屯垦,或遣其充军。使之不能聚集一地,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又把大批汉人、蒙古人、回鹘人等迁入西夏故地。一方面是为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冲淡西夏遗民的成分,造成各民族间居杂处的局面,相互牵制。”概括可知,元朝对西夏的管理措施是将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把大批汉人、蒙古人等迁入西夏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使元朝加强了对西夏的控制、巩固了统治;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
故答案为:
(1)方法:和亲;史实: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2)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措施:将西夏遗民迁出故土;把大批汉人、蒙古人等迁入西夏故地。影响:政治:使元朝加强了对西夏的控制、巩固了统治;民族: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对西藏、西夏地区的管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4.(2024七下·南皮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上(宋太祖)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材料二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汉唐两代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这一教训,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警醒着赵宋君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唐朝中期以后的“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指的是哪种现象。八世纪中期出现哪场动乱?有何后果?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的教训,在中央分别从军事和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1)现象:部分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动乱:安史之乱;后果:唐朝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
【知识点】安史之乱;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知识。根据材料一“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期以后的“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指的是部分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八世纪中期出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本题考查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知识。根据材料二“‘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汉唐两代留下的最为惨痛和深重的历史教训,这一教训,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警醒着赵宋君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的教训,在中央从军事方面采取了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政治方面采取了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1)现象:部分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动乱:安史之乱;后果:唐朝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权力。
【点评】本题考查安史之乱、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5.(2024七下·南皮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手工业较前代有很大的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唐纺织业发展很快,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技术进步。诗人白居易以《缭绫》为题作过详细描述,“缭绫织成费功绩”,“春衣一对直千金”。
材料二 宋代商业非常繁荣,黄河、长江及运河兴起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见开设的店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都市的贸易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1)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唐朝纺织业哪种工艺水平最高?其典型代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乡镇新的商业区在当时有何称呼?概括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得益于哪些因素?
(3)工商业的发展,使货币的需求量大增,金属货币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就发明了哪种新的货币促进商贸的快速发展?
【答案】(1)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是典型代表
(2)草市;城市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人口增长、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
(3)交子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朝手工业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唐纺织业发展很快,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技术进步……”可知,唐朝纺织业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典型代表是蜀锦。
(2)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知识。依据材料二“宋代商业非常繁荣,黄河、长江及运河兴起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见开设的店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都市的贸易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镇新的商业区在当时称为“草市”。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人口增长、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等因素。
(3)本题考查交子。工商业的发展,使货币的需求量大增,金属货币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促进商贸的快速发展。
故答案为:
(1)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是典型代表。
(2)草市;城市经济繁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人口增长、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
(3)交子。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手工业、宋朝商业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期中考试试卷

分享:

相关推荐